第473章 張良說

“主公此言差矣!天道至公,不偏不倚!”

看劉邦此狀,張良遲疑了下,沉聲說道。

“哼!”

陳平、曹參等愣了下,只是習慣了張良對劉邦的“不敬”,倒也沒多大反應。反倒是劉邦此次並未微笑接受,而是頗爲惱怒冷哼一聲。

此一時彼一時矣!

之前劉邦容忍張良的“不敬”和超然地位,是因爲張良的算無遺策、神謀鬼算。如今張良在劉邦的心中地位大降,劉邦自然難以容忍。

聽到劉邦明顯惱怒的冷哼,張良笑了笑,也不在意,而是自顧自接道:

“第一,地利。我方勢力地處母河之畔,乃人類發源地,又坐擁三大王城,此乃真正的蘊龍之局。自古以來,帝皇正統皆出自於中原,特別是母河之地,鮮有出自邊荒。如今武桓王謀劃南方,看似能跳出中原爭霸,坐山觀虎鬥,實則先機已失。再加上武桓勢力地廣人稀,地盤足有我方數十上百倍,但人口基數卻不足我方一半,事事順心也就罷了。一旦敗戰,便會兵敗如山倒!”

“呃……”

原本諸將,包括劉邦,都以爲張良又是冷嘲熱諷,誰知道張良一改常態,竟然是安慰。

“第二,天時。依照異人所說,接下去便是我方崛起之時,估計這也是武桓王退避南方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勢如此,非人力所能更改;依照局勢而言,武桓王身爲大秦王爺。延續和享受着大秦帝國氣運,可惜大秦帝國氣數已盡,若是無法擺脫,註定了武桓王氣數會不停削減,也不會被天下人接受,難成大器。再則,主公乃真龍之主。氣運盛隆。而武桓王是九龍之主,氣運起伏不定,充滿變數。

第三。人和。主公乃原住民,武桓王乃異人,這點是本質差別。難以更改。異人終究無法真正融於這個世界,較難令我族之人接受,這就是武桓王爲什麼威震天下,卻鮮有人才或勢力主動投靠的主要原因。如今輔佐武桓王者,幾乎都是武桓王‘強迫’而來,再加上武桓王排斥異人勢力,可謂獨力難支,基本難有發展了!而主公卻是衆望所歸,人才蜂擁而至,如今已經初具亂世之主雛形。”

無視衆人的錯愕疑惑。張良臉色鄭重連聲解釋道。頓了下,眼神坦然和劉邦對視,連聲接道:

“古語有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綜上所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註定了武桓王難成霸業,只能偏安一隅,至少比不上主公,這也是我師令我輔佐主公的根本原因,否則主公與我師無親無故、無恩無德。我師怎麼也不會選擇主公,還沒算大小姐的因素在內!”

“先生之意?”

張良一番話下來,聽得衆人一陣沉默,卻無法反駁。原本頹廢、無奈的劉邦,更是眼神一亮。

張良沒明說,但武桓王在聲名威望上,遠勝劉邦。加上武林神話之女“邪妃花千黛”的因素,滄海山莊確實沒選擇劉邦的道理,除非真的很看好劉邦。

至於武林神話滄海君,已經得到仙果之人,眼光能力自然不容置疑。

“相由心生,事在人爲!主公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只要主公能抱着以前的心態,這天下早晚是主公的天下!”張良笑了笑,緩緩應道。

“邦!受教了!”

劉邦沉默半響,做了個深呼吸,躬身客氣且恭敬行禮道。

這還是張良第一次對劉邦改變態度,還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看劉邦心態改變,張良笑了笑沉默,但至少主從關係來看,明顯好轉許多。

“如今,臨濟城已下,我方暫時無力擴展戰果。但是,自從大秦兵出關中,以老將軍將侯辛勝爲首,通武侯蒙恬,戰天侯王賁,絕武侯韓信三大侯爺輔佐,奪三川,戰穎川,連下四十幾城,勢如破竹,天下皆驚。如今,將侯辛勝親率主力威逼張楚首府陳城(陳縣),通武侯蒙恬攻陷陳城北部固陵,戰天侯王賁攻陷陳城西北部長平,絕武侯韓信攻陷陳城西南部上蔡,謀奪項縣,意圖四方圍攻,覆滅張楚。如今陳王發檄四方,令天下起義軍聯合抗秦,我方該當如何反應?”

主從關係好轉,氣氛緩和許多。劉邦不再遠眺南部,憂慮武桓之危,而是轉移話題問起陳勝吳廣的現狀。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大秦帝國看似日落西山,天下烽煙四起,使得大秦虎軍蝸居關內,不敢出關。但是,自從大秦虎軍出關發難,卻是所向披靡,連戰告捷,給威望正隆的張楚勢力一個當頭棒喝。至今爲止,大秦虎軍還未嘗一敗,張楚勢力卻是節節敗退,很快就失去了小半勢力地盤,連陳王陳勝稱王之地陳城,也被大秦虎軍包圍,若等大秦虎軍包圍圈一成,不說張楚大軍能否戰勝,估計陳勝吳廣跑都沒地方跑了。

數月來,大秦虎軍的出關,老將軍辛勝就不說了,通武侯、戰天侯、絕武侯三個年輕人,卻是因此威震天下,展現了極強軍事才華,蒙恬和王賁是名門之後也就罷了,韓信不愧兵仙之名。

基於大秦兇猛,陳王陳勝以王者的名義,號召天下各個起義軍“勤王”,聯合抗秦。畢竟,包括項氏一族在內,天下**成的起義軍,都是舉着響應張楚政權,伐無道,誅暴秦的旗幟。

這是稱王的好處,也是稱王的壞處。

如今除卻大秦帝國,張楚政權是唯一稱王的起義軍。壞處是槍打出頭鳥,大秦虎軍一出關中,就咬着張楚大軍猛攻。好處是。如果天下起義軍不響應陳王號召,肯定會民心大失,士氣大減,連氣運也會被天地剝奪許多。

這就是劉邦糾結之處,若論本心,劉邦和項氏一族一樣,自然巴不得張楚覆滅。如此一來,他們就能大肆擴增地盤,甚至能收攏張楚殘軍;若論大勢。他們畢竟是起義軍,卻是不能不救。

“這有何難?假戲真做便可!”劉邦正糾結間,張良卻是毫不猶豫應道。

“假戲真做?”曹參皺眉問道。

“我方不是與項氏一族、大秦帝國聯盟嗎?而且主公已經向華庭公主求親。不如繼續求親,同時聚集重兵,威逼大秦帝國和張楚,到時進可攻,退可守!”張良迅速應道。

“呃……當初是爲了謀算武桓王纔有此事,如今武桓王大勢已成,我方畢竟是起義軍,沒勤王也就罷了,若是還與大秦帝國聯合攻打張楚,我方如何面對天下人?”

陳平眉頭大皺說道。曹參、酈商等人紛紛點頭附和。

“是啊!如此一來,天下人如何看待本座,本座的臉皮往哪擱?”劉邦連連點頭附和道。

“難道主公還在乎名聲嗎?”

張良微笑反問道,使得劉邦神情一僵,頗爲難堪。曹參、陳平等人也是神色不虞。又聽張良接道:“成王敗寇罷了,歷史向來由勝利者書寫,何必在乎名聲?”

“只是,如此一來,我方會徹底惡了武桓王!”陳平擔憂說道。

“惡了便惡了,我方跟武桓王本就沒何解的可能性。加上我方在北。武桓王在南,武桓王根本奈何不了我們。”

張良雙眼一眯,毫不在意應道。頓了下,不待衆人多說,又迅速接道:“更重要的是,天下起義軍真想勤王者寥寥無幾,至少項氏一族肯定不想勤王,只是不想當出頭鳥罷了。我方如此作爲,正可趁火打劫,又可間接地極大提升我方威望、身份、地位,一舉多得!至於名聲的損失,天下哪有沒有付出的回報?!”

畢竟,如今天下烽煙四起,但中原也就這麼大,基本被分割完畢。各個勢力想要發展,就得攻伐、吞噬其他勢力的地盤,而張楚是佔據最大地盤的起義軍,張楚不滅,所有起義軍都難以崛起。

“好像也是!”劉邦頗爲意動呢喃道。

至今爲止,劉邦就頂着個“真龍之主”的名頭在招搖撞騙,吸引人才。若論勢力、實力、威望等,遠遠不如項氏大軍、武桓王等,甚至連彭越、六國遺族等也比不上,再加上劉邦是“入贅”白氏一族起家,更是被人忽視,正好可以藉着大秦帝國和張楚政權的決戰,表現出“執牛耳”之重要性,提升己方威望、身份、地位,有點類似於陳勝稱王,吸引人才相投的作用。

“張兄之說,在下並不反駁。只是,在下認爲是否與項氏一族暗中商議?如今,項氏一族是僅次於張楚政權的強大勢力,若能拉上項氏一族,對於我方來說,暫時有百利而無一害。所料不差,等大秦帝國覆滅張楚,項氏一族便是下個目標,我方甚至可以示弱或暗中輔佐項氏一族,贏得發展時間!”

陳平沉思了下,措辭建議道。

劉邦沉默看向張良……

張良笑了笑應道:“放心吧!別的屬下不敢說,此事來說,範老先生的想法肯定與屬下一般,不會勤王,甚至會落井下石,趁機發展勢力!”

“好!那便如此決定,立刻聯繫項氏一族。同時,傳令出使大秦的使者,令大秦帝國迅速給出答覆,否則我方立刻出兵南下勤王!”

劉邦做了個深呼吸,頗爲興奮、期待連聲說道,之前的頹廢、無奈、無力的神色一掃而空……

“報!”

正在諸將應諾之時,一陣高喊聲起,一名文官慌亂快步到來,拜倒彙報道:

“稟告主公!武桓王即將擺脫大秦帝國,自立爲王,特遣使者前來通報,令我方觀禮!”

“啊?!”

一語激起千層浪,這消息可能不遜於大秦和張楚決戰!

“什麼?!武桓王竟然在此時擺脫大秦帝國,自立爲王?他就不怕天下人指責,大秦虎軍南下攻伐嗎?憑什麼稱王?”

第690章 強勢滅殺第1229章 修爲大進第249章 白府婚宴第1174章 蠻族黑塔第1603章 劍拔弩張第1633章 花後之威第770章 臥虎藏龍第395章 四大秘族第656章 血腥淬鍊第1701章 胡夫乞降第1368章 各有算計第1754章 屠尊妄語第679章 桓王與帝妃第592章 冊封大典(下)第1623章 感情債第885章 一網打盡第790章 決戰落幕第1185章 黑塔驚變第1171章 初到仙界第405章 生死邊關第545章 項羽之怒第1238章 仙艦生活第874章 羣帝爭輝第1485章 血腥因子第1038章 天后溫王第914章 挪移法則第872章 晉國大典第1173章 天才銀翼第294章 異人心思第1364章 魔鱗之威第1414章 七曜招妖第1558章 戰神之威第466章 各有心思第1023章 清點收穫第579章 人生如水第1453章 固若金湯第495章 無間道第161章 渡厄之眼第311章 欲誅始皇第476章 稱王風暴(二)第909章 千古盟約第788章 帝皇之約第1226章 仙王之怒第396章 一往無前第488章 永恆神話第1027章 劍指東歐第478章 稱王風暴(四)第1494章 尚香之香第265章 禍福相依第481章 忍無可忍第1752章 萬界謎底第1424章 再鑄化身第1520章 大桓八女第808章 桓王VS海皇第1336章 恩重如仇第746章 海戰序曲第1118章 蕭影VS項羽第718章 噬神蟻第1100章 戰神重現第1420章 唯一生機第300章 最強步兵第1427章 桓之血脈第1396章 匯聚仙府第127章 勇者無畏第1336章 恩重如仇第1350章 帝皇無畏第541章 驚心危機第995章 雙龍噬皇第1380章 軒轅黃帝第802章 激鬥影子第568章 悲劇王者第1221章 尤物師姐第1618章 初見道祖第1301章 滅殺海帝第557章 張楚的瘋狂第1551章 決戰關西(上)第1103章 瀛洲由來第608章 初識神通第859章 風暴背後第72章 神箭養凝第1654章 英雄盛世第380章 詭異國器第545章 項羽之怒第877章 真仙降世第1464章 人劫餘波第102章 重返中州第159章 真正的財神第218章 白府夜宴(一)第1111章 激戰西京第1011章 伏羲琴第1668章 緣分已盡第145章 虞氏贈寶第1694章 天災寂滅第310章 執着的精彩第1509章 爾虞我詐第1548章 美人之威第279章 天威至上第1676章 各懷鬼胎第112章 現實迷亂(三)第571章 桓國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