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殿試(上)

雖然,早已不是第一次在奉天殿,接見這些即將正式踏入大明帝國官場的科舉精英。

但看到那一位位氣質不凡,帶着活力和朝氣的舉子們入殿向自己行禮時,高座在奉天殿正上方的御座上,久居深宮多年的年輕皇帝,還是在不禁低聲的感嘆了一句。

“天下英才,盡入我吾彀中矣!”

他雙手微撐了下御座的護欄,站起身來,緩步向下方走去。

沒錯,在這個有着仙俠色彩的時空之中,已經足足272歲,執政近75年的天啓至尊,在歷任大明天子之中,依然稱得上“年輕”二字。

這個時間段上,普天之下的延壽靈物雖然因爲末法時代的到來日益匱乏。

但舉國之力搜尋,並且僅被用於天子和皇室內少數幾位宿老享用的話,大明的延壽靈物儲備,勉強還算得上充足。

侍立在御座旁的九千歲魏忠賢,見到自己的主子起身,連忙不敢怠慢的小跑過去,躬着身子攙扶着皇帝。

這時候的九千歲,哪裡還有平日裡高高在上欺凌朝堂的威嚴,他滿臉堆着喜慶的笑容,將皇帝攙扶下御座的高臺,跟在皇帝身子的半步之後,一邊走動一邊恭敬的說道。

“能被陛下看重,可真是這些舉子的福分啊!”

御座正下方臺階的兩側,左邊是以內閣首輔黃立極爲首的閹黨文官大臣。

這位五官清正,看上去完全不像東林黨人口中“閹黨妖邪”面貌的老年首輔大臣,緊接着魏忠賢的話語,向天子躬身行禮後說道。

“魏公公所言極是。”

“帝君看重這些年輕人,卻是他們的福分!”

御座下方的右側,是以身穿錦衣服飾魏良卿爲首,人數相對較少的閹黨勳貴武官。

這些被東林一脈的文人呵斥爲“閹黨屠刀”的武人,是九千歲勢力中其實重要的,魏忠賢用來執掌京營軍權和錦衣衛監察大權的“刀把子”,聽到首輔黃立極發話後,這些武人也連忙七嘴八舌的附和道。

“是呀!魏公公說得對!”

“被陛下看重,是他們天大的洪福啊!”

······

矗立在文官排列最後面的禮部右侍郎李標,見到這一幕,無奈的搖了搖頭。

回過身,這位奉天殿內的大明高級官員中,唯一不傾向閹黨的大臣,見諸位殿試舉子已經依照會試名次爲順序一一入座就位後,雙目微微一凝,散發出了一絲肉眼可見的精光。

在林平之此時的感知之中,一股無形的文氣混雜着禮部的官氣,從李標的身上拔地而起,將奉天殿頂部暗藏的一件文道禮器激活。

頓時,整個奉天殿中央考場區域的周圍,瀰漫起了一圈淡金色的光圈,屏蔽了御座下方的喧囂,人爲的給殿試的舉子們製造出了一個安靜的考試環境。

看着自己周圍考場金圈的顯現,雖然抵達奉天殿前,從那些禮部低階官員的培訓中,諸多舉子已經知道的殿試中有這麼一個流程,甚至他們還從那些官員口中,知道這件大明僅存的幾尊超凡文道禮器之一,不僅僅只是用來製造一個安靜的考試環境那麼簡單。

它還有鑑別人族真身,驅逐舉子身上的晦氣、鬼氣等超凡能量的作用,即是對各位舉子加持一個正面的buff,也是避免一些可能出現的邪門歪道,傷害到天子和其他帝國高層。

但畢竟這世道,已經進入了末法時代,超凡術法早已不像末法之前顯露於世。

奉天殿內的大部分舉子,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實實在在的範圍型超凡特效,包括我們的林平之在內,都暗中將文道禮器製造的金圈打量了幾遍,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後,這纔將注意力轉向面前桌案上的策論議題。

這場天啓七歲五年,丁卯科殿試策論的兩個題目很長,加起來足足好幾百個字。

林平之掃眼辨別過後,發現第一個題目是老一套,無非就是詢問舉子們“治國強兵之道”,他心中早有腹稿,參照近幾次科舉的文體,略微的添加一些來自後世的乾貨,融匯成了一篇微微超前的文章。

而第二個題目就有意思了,大體上說便是讓舉子們討論“工匠”對國家的意義。

還能有什麼意義?

結合當今天子喜歡做木工活的“愛好”,林平之可謂是心知肚明,這其實就是讓舉子們拍一拍皇帝的馬屁,給天子不務正業,不聽先賢教誨去“祖法堯舜,憲章文武”,而是天天做木匠活的事兒,找一個正當的“由頭”。

“治國強兵之道”的話題,在歷朝歷代的殿試和日常的君臣策問對答中,都不知道出現了多少次了,奉天殿內的這些飽讀詩書的舉子哪怕是編,也能人人編寫出一篇過得去的文章。

但想要成爲一甲進士,在殿試中取得一個好名次,甚至想要成爲今科狀元,關鍵就看怎麼回答這第二道題目。

在如今閹黨官員全面佔據內閣,掌握本次科舉大權的情況下,其實就是看誰,能把當今做木匠活的正當“由頭”寫得好,寫的妙,寫的呱呱叫,那麼多半誰便能討到當今的歡心,一舉奪魁成爲今科狀元!

明白這個關鍵點的林平之,隱秘的環視了一圈,憐惜的看了看周圍幾個皺着眉頭的東林同伴。

在他這幾年的接觸之中,現在經歷過數次政治動亂後東林一脈,可能只有林平之的老師顧大章等東林老人,還保留着崇尚實學的政治理念。大部分新加入的,商人背景的東林士子只會空談,要這些自譽爲士人風骨的東林舉子,在殿試策論中吹“士農工商”四民中“工匠”的地位,去媚上拍馬匹,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其實,不僅僅東林舉子看到第二道策論時皺起了眉頭,其他的一些以內陸地域劃分政治派別,比如浙黨、楚黨、齊黨的舉子們也同樣皺起了眉頭。

這個時候的文人士子們本事不大,但因爲理學風氣的盛行,各個都把自己的名聲看得比天還大。

“媚上”這一污名沒有人想沾染,除了一些出身閹黨圈子,身份已經定死在閹黨這頭的士子毫無壓力,成竹在胸的不斷揮灑筆墨之外,幾乎所有的舉子在答完第一道策論之後,都皺眉沉思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不多時,代表一個時辰已過的鐘聲,在奉天殿外敲響。

這個時空的大明殿試只有兩個時辰,閱卷也在舉子們答卷之後立刻開始,現在一半的時間已過,在時間的壓力下,很多皺眉沉思的舉子不得不強行動筆答題。

除了純粹拍今上馬屁的閹黨舉子外,絕大多數自認爲還有一些骨氣的舉子,都是將第二道題中“工”往“工部”上延生,雖然有些偏題,但爲了不媚上只能如此。

但這個時候,我們的林平之卻突然放下手中的羊毫,仔細的檢查了數遍之後,胸有成竹的呼喚周圍侍立的奉天殿內侍太監,將自己的答卷交了上去。

然後,他站起身來,再次向天子御座的方向行禮後,被內侍太監按程序引入旁邊的偏殿休息。

奉天殿這樣的場合,林平之第一個交卷,還是歷次殿試中少有的提前交卷的舉動,瞬間引起了正在被閹黨要員們簇擁着,在文道禮器的金圈外側一邊聽着馬匹,一邊愉悅的兜着圈子,隔着金圈觀察着年輕舉子答題的天啓皇帝的注意。

這位因爲某種延壽靈藥,容貌一直維持在青年時期的天子揮了揮手,緊隨着他的魏忠賢立刻聞香知雅意,讓剛剛收起林平之卷子的內侍太監直接將卷子呈了上來。

按正常流程來講,應該等殿試徹底結束後,先經過閱卷大臣的閱卷,選出前十名遞交給皇帝審閱,但在場的大臣除了禮部右侍郎李標欲言而止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沒有將這種破壞規矩的行爲放在心上。

這種行爲要是放在未來“衆正盈朝”的崇禎朝,說不定早就有一些“正直”的大臣上來死諫天子了。

但在閹黨橫行,朝政敗壞的天啓朝,只能說是天子一時興起,閹黨羣起配合的基本操作,基操,勿6······

第二百六十章 原來是這樣的危機第八十四章 選擇(完)第九十三章 天災之殤(一)前奏第四十六章 到來(上)第十四章 收服第八十四章 辮髮皇朝的落幕(二)第十三章 初次交鋒 — 落幕第三十三章 莊園之戰(三)第一百零三章 戰爭,已經開始了(中)第四十二章 浪漫與開端第十四章 啓程第一百七十章 卡美洛城第八十九章 辮髮皇朝的落幕(完)第二十八章 阿斯加德之戰(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最後的戰爭(一)第八十四章 覲見皇帝(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地聯前奏-至尊法師(一)第七十六章 漫漫五年(一)第九十四章 全面戰爭(五)第三十二章 晨曦第三章 陰影(下)第四十一章 大閱艦(四)第四十六章 帝國的誕生(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奧術之窗第三章 初入(三)第八十八章 辮髮皇朝的落幕(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野心的覆滅·地月的結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使團 - 降臨第九十二章 洛基降臨第五十三章 鬧劇的背面(下)第三十章 阿斯加德之戰(三)第八章 黑暗之前(三)第六十九章 雷神第四十二章 浪漫與開端第五十四章 部落輓歌(下)第二十九章 總統(上)第三十九章 大閱艦(二)第二十九章 卡爾路之戰(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神聖的名第六十二章 欺負第二十八章 驚喜第二百三十八章 王與惡魔(上)第九十四章 全面戰爭(五)第五十二章 鬧劇的背面(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元素 - 隱秘(下)第三十九章 賢者和騎士第四十一章 聖光和邪能的對決(中)第三十四章 莊園之戰(四)第五十五章 戰爭機器第八章 詩會(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感嘆與截胡第二十五章 最後的衝鋒(中)第三十八章 大閱艦(一)第九十七章 唬住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的決戰(六)第十五章 邀請第一百零把章 第三次世界大戰(三)一百八十二章曙光·內政〔下〕第八章 身份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決戰(八)第四十五章 帝國的誕生(三)第九十二章 帝國的準備(下)第四章 內力(下)第一百一二十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六十七章 斬首龍吼(完)第一百四十五章 王的騎士—蘭斯洛特(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白袍降臨第三十七章 反攻吧!神聖的軍隊(二)第二十九章 卡爾路之戰(下)第七十八章 漫漫五年(三)第七十九章 帝國一統(中)第三十章 新功能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空之戰第三十二章 薩馬斯特第一百四十三章 相遇(上)第六十五章 打斷第七十九章 帝國一統(中)第十八章 神盾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五十六章 殺向地獄(八)第二十六章 道祖初現(下)第九十一章 全面戰爭(二)第三十八章 反攻吧!神聖的軍隊(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王與惡魔(上)第六十八章 等待第六十章 巨獸突襲(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後的戰爭(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匯聚(下)第二十九章 總統(上)第七十九章 帝國一統(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返程(完)第十五章 邀請第十六章 半年和靈氣試驗(上)第二章 陰影(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銀之會第六十一章 聖光的逝去第二十七章 解惑第九十七章 唬住第三十二章 莊園之戰(二)第二章 陰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