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入交

和永樂年間第一次徵交址動用號稱八十萬大軍相比。此次柳升大軍號稱十萬,實則是步騎水軍五萬,仍是走當年舊路從憑祥進兵。由於先前榮昌伯陳智敗死,交州府以南諸多州縣已經失去聯絡,所以最初大軍行路仍是沿用永樂舊制,前後左右皆有偵騎,一路上或有小股賊軍,最多也就十餘人。直到經過隘留關鎮夷關兩關,方纔遇到了第一股賊兵。

這股賊兵不過數百人,撞着前隊之後,甫一交戰,交人幾乎是一觸即潰。一番審訊之後,被俘的那些人卻說不出什麼子醜寅卯來,只知道如今以南部諸州府爲根基掀起叛亂的是號稱陳氏正統後裔的陳天寶。因之前陳天寶設伏兵擊敗榮昌伯陳智之後,又發檄文徵調四鄉兵馬拿下交州府,他們方纔來到了此地,卻沒想到大軍來得這麼快。

聞聽此事,軍中文武無不是大震。安南原是陳氏爲王,之前黃福已經找到了一個陳氏後裔,在交州府授了布政使虛銜,如今哪裡又跑來一個陳天寶?

永樂年間張輔三次南征。齊集大軍徵調糧草再加上林林總總的人都得從各處徵調而來,所以消息傳出之後往往是需要一月乃至於數月才能真正進兵。而這一次柳升原本就在廣州,麾下平蠻軍操練一年已經使得順手了,除了雲南不用從他處調兵,而糧草上頭也不用太過操心,速度自然不比從前,行程過半,大軍只用了八日。

一想到榮昌伯陳智貿然進兵敗死,這纔有了眼下的結果,柳升原就是豪闊的性子,雖是惱火,更多的卻是不耐煩,更是決定火速進兵,遂招來麾下幾個要緊的文武。他對衆人一說打算挑選精銳騎兵儘快抵達交州府,都督黎聚立時露出了異色。可要出言反對時,他卻想起了柳升素來剛愎不聽人勸的性子,就悄悄以目視張越,隨着張越同來的史安和陳鏞也是一樣。

想到李慶自抵達南寧府之後身體一直不好,從憑祥進兵以來更是連日高燒不退,之前已經委託過自個凡事多勸着些,張越便輕輕咳嗽了一聲。

“侯爺,交址境內多山多水,無論是山谷還是水邊都容易設伏。如今通省究竟有多少叛軍等等都是情況不明,最好不要冒進。不但如此,若遇河流舟橋處,應隨時加倍派出偵騎打探四周有無埋伏,提防叛逆倚靠地利奇襲。”

“你年紀輕輕。卻小心謹慎得簡直像個老頭子!”

柳升沒好氣地瞪了張越一眼,見其滿臉堅持,黎聚也附和了幾句,遂也不再堅持要輕騎挺進。倒是幾個躍躍欲試的指揮使有些不高興,但眼見主帥無話,他們自是不敢違逆。繼續行軍時,張越便隨在了柳升身邊,目光不住往兩邊山上瞟,隨即就低頭沉思了起來。

自從大軍三徵交址,設三司和總兵鎮守之後,在黃福的主持下,原本只是阡陌小路的交址境內漸漸就開通了條條大路。此次進兵的主道是從交州府前往京師的要道,自然更是寬敞,之前無論張倬還是張超,走的都是這條路。由於這一路下來叛軍不多,上下文武都判斷叛軍主要集聚在交州府西南兩面,但即便如此,榮昌伯陳智前車之鑑猶在,張越自不敢輕忽。

交北不比交南,雖處於熱帶,一年卻也有四季。不像交南只分雨季和旱季,只天氣明顯偏熱。如今已過中秋,還算是秋高氣爽,但山中茂密的大樹遮天蔽日,縱使是白日,走在山道上也是不見多少陽光,而時不時也有蛇類蟲類出現,更是讓人叫苦不迭。好在此次在廣西和雲南調了充足的隨軍軍醫,將士多半都是此前經歷過南征的老人,上上下下全都是做足了蚊蟲防護,再加上如今的瘴癘不比春夏,自是少有減員,反倒是文武官員多有病倒的。

這一天,因外頭有些細雨,前方又已經漸漸開闊,本來騎着馬的張越硬是被柳升轟進了馬車裡,便索性叫了史安和陳鏞兩人一同進來。兩人一個是五品郎中一個是六品主事,都是兩榜進士出身,史安是他的科場前輩,而來自錢塘的陳鏞更是和他同年,只年紀卻都比他年長了十歲有餘。

原本是聊些雜談閒事,但說着說着,史安就憂心忡忡地說:“張大人,朝廷設交址布政司也已經有十幾年了,十幾年安撫鎮守,殺了一個叛逆又有第二個,老是這麼用兵也不是辦法。恕下官直言,黃老尚書和張總兵一有事,交址就陡然大亂。這本身便是說明此地的文武任用大有問題!”

陳鏞更是直截了當地說:“榮昌伯陳智冒進固然是大錯,但州縣文官不曾用心,這卻是鐵板釘釘的事!交址各州縣都用謫官,甚至一任經年不換人,如此下來,怎能讓人用心?”

“你們說的我這些天也一直在思量。我之前是廣東布政使,此前也去過瓊州府,唐宋時,瓊州之地一直都是用謫官,這些人既無力也無心治事,由是瓊州一直都是部酋統治,動輒叛亂不服,和如今的交址何其相像?要真正治好交址,便不能再用謫官,而應該挑選有才有德的官員。不以從前的九年爲期,而是兩年考評轉調,凡卓異者,則吏部選調時以更高一級任用,升調江南等富庶之地的大州大府。”

見史安陳鏞都是大吃一驚,張越不禁想起了後世的援藏援疆。儘管那些人在邊疆年限不長,但作用卻很有一些,而且因爲期滿調回之後往往就能升職,不少人也願意往這裡走一遭。至少不會在那裡自怨自艾。若是把交址任職好壞作爲吏部考評的依據,興許能改變交址布政司州縣官不作爲的局面。他纔對兩人解說了一番,就聽到外頭突然傳來了一陣大聲喧譁。

“怎麼回事?”

“大人,前隊偵騎發現有成隊戰象。柳大帥有命,中軍和火器營由中隊和兩翼出擊,請三位安坐車中不要露頭!”

交人善用戰象,張越此前就曾經聽張輔提過,這會兒乍然得知這個消息,他心中一驚,隨即就衝那護衛軍士點了點頭坐了回去,卻仍然是高高掛了簾子。他能坐得住。旁邊的史安陳鏞卻沒有那麼好的耐性,一個探出身子往外頭死命張望,另一個則是憂心忡忡地問道:“還沒到交州府就突然出現戰象,莫非那裡已經給叛軍佔了?”

張越卻搖了搖頭說:“恰恰相反,就是因爲交州府尚在,叛逆纔會迫不及待地在前方迎敵,若是能大敗我軍,交州府指日可下。這些賊兵,心志倒是不小!”

從南寧府出發時,張輔派來的幾個家將特意由他帶着去見了安遠侯柳升,備辦了畫獅蒙馬,張越又建議柳升在前隊佈置了精銳的馬隊和火器營,專爲防止戰象衝陣,想不到這麼快就派上了用場。就在前方喊殺震天火器聲陣陣的時候,後頭一輛馬車在他旁邊停下,一個小廝從馬車上跳了下來,踩着泥濘積水的路面匆匆跑上了前。

“張大人,李大人請您過去敘話。”

一聽這話,張越立刻下了車。此時天上仍下着雨,他推拒了旁邊隨從的雨傘,大步走上前去。到了車前,他就看到裡頭的李慶已經坐起了身,一見着他就開口說:“這些年朝中一直在改進火器,但賊兵卻不知道,此番既然出了戰象,必然是瞅準了這些天綿綿細雨,火器容易受潮。此番必定是大勝,但請張大人派人轉告大帥,這會兒先解交州府之圍最是要緊,窮寇莫追,不要重蹈榮昌伯覆轍!”

這話說得固然沒錯,但張越可以肯定,倘若原話轉告,哪怕是憑着自己和柳升的交情,也必定會被啐得灰頭土臉。畢竟,誰願意和榮昌伯陳智這麼個兵敗身亡的傢伙相提並論?於是,他安慰了李慶兩句。又讓車廂裡頭的小廝服侍李慶躺下休息。待轉身回來時,他卻對一個家將低聲吩咐道:“到前隊去看看那邊戰況如何,如果勢如破竹,就轉告大帥,先解交州府之圍,城中文武百姓自會感恩戴德。窮寇莫追,來日方長。”

那家丁也是跟着張輔數次征戰交址的,此時立刻心領神會,點了點頭就上馬疾馳而去。張越站在那裡,聽着前方的戰象嘶鳴火槍怒響,聽着那些廝殺吶喊,渾然不覺頭上的雨越來越大。直到腦袋上多了一把傘,他這才驚醒過來,一回頭看卻是史安,不禁微微一笑。

“聽那動靜,前方應當是贏了!”

中原歷朝歷代用兵都喜誇大,動輒號稱八十萬一百萬,而交人雖然一個接一個自號爲王,但這誇大的風氣比他鄰近的天朝上國更盛。昔日安南胡氏父子弒主自立,曾號稱水陸七百萬,軍民二百萬攔洮江拒張輔大軍,而這一次圍困交州府的也同樣是打着號稱百萬大軍的旗號。然而,這浩浩蕩蕩齊尊陳氏的百萬大軍,卻在最初的戰象隊潰退之後統統一鬨而散。

“這就是一羣跳樑小醜,榮昌伯陳智居然會敗在這些人手底下?”

進城的時候,在一衆兵將護衛下緩緩前行的柳升忍不住抱怨了一句,左右人卻誰也沒接話茬。誰都知道,永樂皇帝朱棣對於敗軍之將素來處置極嚴,丘福戰敗身死之後奪爵舉家遷徙海南,而北征之中因小仗戰敗而下獄死的勳貴也有好幾個,若是換在那時候,陳智自個死了也就罷了,恐怕還得連累到家人。但如今朱瞻基在位,結局如何卻難說得很。

然而,大軍一進城,雖則是尚書陳洽率人迎接,但頭裡的張越首先注意到的卻是那些武人。發現其中沒一個自個認識的,他仍是本能地心中一沉。果然,陳洽和衆人廝見禮畢之後,臉色立刻就慘淡了下來。

“虧得是方都督及時帶兵回來,張大帥的長公子又幫忙收攏了敗兵,交州府這才得以支撐到援兵過來。都是下官無能,沒法勸諫榮昌伯不要冒進。張大帥重傷之後,下官還不得不常常攪擾……”

陳洽後頭說的那些話,張越再也沒心思聽,只是長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樣,如今總兵府並未有悲訊傳來,二伯父張攸仍在。直到有人輕輕在他背上推了一把,他這纔回過神。

“你先去總兵府吧,我回頭換過衣裳就帶人去瞧瞧。”

看着同樣如釋重負的柳升,張越便拱了拱手,隨即帶着自己那幾個隨從匆匆出了隊伍上馬疾馳離去。他這麼一走,此次南征大軍中的人自然不會意外,而陳洽以下的交址官員則是有些莫名。直到得知張越和總兵張攸的關係,一羣人方纔嗡嗡議論了起來。

交州府原是安南東都,本就是四面城牆高立,達官顯貴無數。雖則一場打仗打下來再也不見昔日光景,但原本是高官府邸的總兵府仍是保留得還算完好。如今,這裡雖仍是高門大院,但卻再也沒有往日衆將雲集的景象。匆匆在門前下馬的張越見門前迎候的一個張府家丁疾步上前磕頭,他就一把將人扯了起來,一路往裡頭走一路詢問,待得知何太醫言說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他立刻丟下了人,竟是一路小跑着衝進了裡間。

直到邁進了屋子,他纔看到張超正趴在張攸榻前彷彿是睡着了,一旁的椅子上,父親張倬彷彿正在案前寫着什麼。躡手躡腳到了牀邊,發現張攸仍然睡得安穩,他就沒有出聲,一扭頭就看見張倬站起身來,衝他擺了擺手,他便跟着父親出了門去。

“你二伯父不顧自個的情形,吩咐了你大哥去收束敗兵,所以交州府總算是沒從裡頭鬧將起來,否則哪怕賊兵攻勢不盛,也未必能保全。你二伯父喃喃對我說過,爲山九仞,功虧一簣,若不是他看到這些年各州縣少有叛逆,因而掉以輕心,也不會有今日的因果……不過他畢竟不是兵敗,他之前最危險的時候就連遺折也讓我按照他的口述擬好,還吩咐我讓你回頭潤色潤色。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就在你大哥趕回來的時候,他的情況總算有好轉……”

看到張越欣喜地連連點頭,張倬張了張嘴,終究沒有再提方水心那件微不足道的事。那是二房的家事,輪不到他們父子去管。

———————————————————————————————

第231章 九天雷霆爲我臂助第102章 作客保定侯府第672章 富貴險中求?平安險中求!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811章 大棒子和給甜棗第451章 暗夜起殺機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913章 金枝玉葉第557章 希望第180章 辦案公正錦衣衛?第259章 文武之間第126章 家族利益,個人所得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260章 識大體知進退第555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第783章 傷往昔,念血脈,思結援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704章 天底下最惡的買賣第630章 迎來送往第668章 大亂第419章 皇太孫義託小郡主第505章 下棋只能心無旁騖第24章 避難的都是難兄難弟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673章 人非物亦非,遍地是名人第668章 大亂第297章 君前辯論第173章 服軟求饒,冷麪攆人第80章 赴約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224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211章 豪賭搏一把第25章 扮孩子累,扮好人更累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663章 貪得無厭,斬草除根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58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754章 撫黎則動之以利第95章 巧人巧事第794章 太平天子的怨怒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239章 情之基石在於信賴第390章 死!第471章 變臉和赴宴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86章 梅林第25章 扮孩子累,扮好人更累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805章 石破天驚第598章 校場龍旗下第186章 難道不是苦肉計?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480章 求死不得第871章 棄子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409章 銳意第921章 欲擒故縱,親厚第一第59章 新環境,新起點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557章 希望第242章 鳩佔鵲巢第249章 君子防未然第137章 會試之後第355章 六部直房中的侃侃而談第627章 借刀殺人第478章 敵襲和第一場雪第403章 混賬第494章 必雪,必報,必還第828章 震怒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486章 信得過!第346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們第917章 天下公心有幾人第454章 功雖未震主,權卻招人忌第829章 雪上加霜,枝繁葉茂第61章 貴賤之間第884章 燈市第245章 決斷第394章 就這點小樣還想謀反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201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143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404章 小五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855章 臘八節上臘八粥,部衙之內軍令狀第478章 敵襲和第一場雪第168章 窮進士變身貴公子第865章 又到夜深人靜時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294章 情義第259章 文武之間第141章 隱藏的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