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逼宮

公元241年二月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蜀漢後主劉禪再興四年,吳大帝孫權赤烏四年

洛陽 大將軍府

曹爽正在和丁謐、何晏商議:“現在洛陽城到處傳司馬師的女兒要和太后幼弟訂婚,還有傳說我曹爽有不臣之心,太后下了密詔讓司馬懿和雍涼將領清君側。”何晏道:“這幾年來那司馬老兒表面還算規矩,好幾年沒有出過門了,兩個兒子也在城外耕種完畢就即刻回府。”丁謐道:“兩種可能,一種是來自吳蜀,想讓大魏自行殘殺;一種就是司馬懿故意散播,敗壞大將軍聲譽。”曹爽冷笑道:“自行殘殺那是不會,大魏軍權盡在我手,要殺也是我殺了司馬老兒。”丁謐道:“此刻殺司馬過急了一點,這謠言倒是提醒我們注意宮中。”何晏道:“宮中有張當盯着,到處是我們眼線。何況天子還年幼。”丁謐道:“年幼?可是過幾年就不年幼了,那時如果天子身邊有個不教他學好的太后,對大將軍會很不利。”曹爽道:“你的意思是?”丁謐道:“太后並非天子生母,如今輔政有大將軍,可讓太后和天子分開,去永寧宮安享晚年。沒有了太后,司馬懿最後的靠山也就沒了。”曹爽、何晏聽了一起稱妙。

(各位讀者好,17k小說網原創《莊周劉禪》自動筆起,又被其他網站盯上,天天覆制和抄襲,這裡提醒一句,本作品初期創作其中錯字,病句和情節需要修改的地方甚多,想看完全原本請到17k搜索原著。其他論壇的抄襲版本尤其VIP章節都是草稿而已。——《莊周劉禪》作者文學野貓。)

成都 蜀漢皇宮

劉禪把一份洛陽寄來的情報給蔣琬、費禕、廖立觀看,說道:“朕採用廖軍師計策,讓在洛陽的人多造謠言,離間魏國郭太后、曹爽、司馬懿已有成效。情報說曹爽帶甲士逼宮,郭太后被迫遷居永寧宮,魏國朝野震動。朕料司馬懿表面馴順蟄伏,旦夕必起兵發難,屆時魏國內部自相殘殺,可伐之。”蔣琬道:“如此臣當和費都督一起做好錢糧準備。隨時舉兵。”費禕道:“此事重大,當把大將軍從漢中召回,當面商議。”廖立道:“也需將消息發給東吳宗預,請吳主屆時夾擊曹魏。”劉禪一一準奏。

三位重臣告辭離去,劉禪出了寢殿來到御花園,看到星彩正在教已經四五歲的劉諶和劉穎舞劍,但見劉諶舉着一把特製的小寶劍舞的開心。動作雖幼稚,但十分認真。至於劉穎卻搖搖晃晃,拿着把寶劍亂揮。劉禪不由被逗笑了。上前抱住兩個孩子親暱。

公元241年四月 洛陽 太傅府 司馬父子和蔣濟、司馬孚、鍾會議事

太尉蔣濟嘆道:“太后被迫遷宮,母子抱頭痛哭,昭伯太過分了。”度支尚書司馬孚恨恨道:“豈止過分,宮中美女他要霸佔,宮中財物他要挑選,天子車駕、住所。衣食他都要仿效,謀逆之心已現!先帝英明一世,偏偏臨終選出這麼個輔政之臣來!”秘書郎鍾會道:“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丁謐、何晏等依仗曹爽勢力用事,迎合的人升官進職,違抗的人罷黜斥退,朝廷內外都看風向行事,不敢違抗他們的意旨。他們又割洛陽和野王典農的數百頃桑田和湯沐地作爲自己產業,並竊取官物,向其他州郡要求索取,官員都不敢抗拒。這次逼着郭太后遷宮,十有八九是這兩個人的主意。”司馬懿顯得身體很虛弱,一直聽他們說着,時不時咳喘,忽然問鍾會道:“鄧艾要求在壽春屯田,怎麼樣了?”鍾會道:“鄧艾和學生說過,如果淮北屯二萬人,淮南三萬人,十二分鐘,常有四萬人,且田且守。水豐常收三倍於西,計除衆費,歲完五百萬斛以爲軍資。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斛於淮上,此則十萬之衆五年食也。以此乘吳,無往而不克!”司馬懿道:“士載目光長遠,此計若行,國家東南自此安定。”

司馬孚抱怨道:“仲達!大家說的曹爽,你還顧左右言其他,莫非你背後都不敢說他了不成?”司馬懿苦笑道:“我說他能打噴嚏麼?現在文武百官都認他爲大將軍,代天子輔政,就我們這幾個,沒人呼應的。”蔣濟道:“不然,大家是懼怕曹爽兵權,但曹爽伐蜀失敗、欺凌天子、任人唯親如今更是威逼太后,早就失盡了人心,外面那些鎮邊將領,有幾個服他?”司馬懿笑道:“若是效仿十八路諸侯伐董卓,大魏怕也就完了。”說罷又咳喘不已,司馬孚忙問司馬師道:“仲達的病,醫生怎麼說?”司馬師道:“還好,醫生說靜養爲上。”司馬懿喘息定了,說道:“大家聽我一言,貿然篡位,曹爽還不敢,諸公都身居顯位,沒有被曹爽拿住過失,他也不敢下手,大家再忍耐一陣,千萬勿要衝動,被人所害,於國於己都無好處。”

成都 蜀漢皇宮

姜維已經奉旨回成都,正和劉禪與各位重臣密議。廖立道:“若正如陛下所言,司馬懿和曹爽明爭,伐魏之機便到了。曹爽乃無能之輩,若他勝了司馬,魏國必然衰弱下去,等那魏主長大,難免又是一場政變爭鬥。若那司馬懿勝了,也絕非魏國幸事,須知曹魏本身便是虎狼之國,尤其對非曹氏的重臣猜疑提防,司馬懿四代老臣戰功累累,卻被曹氏一直猜忌,如果他推翻曹爽,只怕自己也禍在眼前;如果他大開殺戒,魏國必將內亂,那時我與東吳夾擊,復興漢室可待!”姜維道:“廖軍師所言極是,魏國屯重兵之處,無非雍涼、襄樊、壽春三處。曹爽與司馬懿相爭,在外三處守將有一處動搖,中原可圖。”劉禪大喜道:“既如此,衆卿這半年加倍努力,儲備武器糧食軍械,操練人馬,只待時機到來,一鼓作氣拿下長安!”衆臣遵命。

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業宮變第四十一章 不審勢則寬嚴皆誤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五十五章 召回韓龍第三十章 學會勇敢第九十二章 火燒綿竹第一百零三章 文鴦初戰第八十三章 爭吵第一百三十章 諸葛瞻娶親第九十一章 力挽狂瀾(下)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十一章 勤政難嗎?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第七十七章 棄子贏先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雲暗伏第九十一章 飲鴆止渴第九十六章 曹魏遷都第四十四章 改元再興第九十三章 鐵籠山第九十六章 胸懷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三十九章 巡視東吳第八十一章  並行不悖的風格第九十四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門之後羊祜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業宮變第七十七章 棄子贏先機第十一章 勤政難嗎?第九十章 力挽狂瀾第九十九章 司馬昭弒君第三十七章 是實行仁政的時候嗎?第六十章  諸葛恪的感嘆第十六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五十七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四十四章 改元再興第六十一章 有人者倭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日月星辰各有所歸第十八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業宮變第二十六章 蜀國的女性第一百一十三章 昏蟲曹爽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宛城第二章 迎靈第一百零四章 四面楚歌第三十三章 銀屏落崖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式軍糧第二十九章 天下第一刺客第六十四章 提前到來的高平陵之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作蔣舒生!第二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六章 祈禱第七十六章 第三帝國第九十四章 獅城夜色第三十四章 父親的手第三十六章 老神仙李意第六十八章 安居平五路第八十八章 棄寨第六十章  諸葛恪的感嘆第一百零八章 大戰洛陽(上)第七十一章 火燒棧道第十七章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第九十五章 沙盤第七十九章  毀上庸第九十五章 沙盤第一百零一章 只爭朝夕第十四章 羣英來歸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作蔣舒生!第六章 祈禱第三十五章 洞中招安第九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十七章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松現身莊周劉禪歷史年表(一直更新)第七十四章 決戰長安(上)第九十八章 智多星第三十六章 老神仙李意第八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十三章 梓潼盜劍第三十四章 父親的手第一百零三章 文鴦初戰第八章 那個李邈第三章 報考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雲暗伏第三十一章 楊儀叛逃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門之後羊祜第九十二章 火燒綿竹第六十四章 提前到來的高平陵之變第七十七章 棄子贏先機第七十九章  毀上庸第一百二十四章 龍骨出世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門之後羊祜第九十二章 火燒綿竹第五十七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九十章 力挽狂瀾第一百零七章 休兵七日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武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