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又是一年。
道光十二年,靜貴妃爲年近五旬的道光皇帝誕下一個皇子。
小皇子排行第六,取名奕訢。
訢,乃是欣喜之意。
紫禁城永和宮內。
皇上握住靜貴妃的手,說道:“靜歡,你又爲朕生下了一個皇子,朕不知道再賞你些什麼纔好。”
高成在一旁幫腔道:“靜貴妃娘娘入宮區區六七年,就爲陛下誕下了四位皇子皇女,真是福澤深厚啊!”
靜貴妃笑道:“既然皇上提起來了,臣妾正要向皇上求一個恩典,只是此事稍稍有違宮規,不知皇上能否應允。”
皇上道:“愛妃儘管說來,朕莫不應允。”
靜貴妃道:“臣妾陪嫁的侍女風眠雖然沒有到出宮的年紀,但是她侍奉臣妾一向勤謹,臣妾想賜她一門好親事,免得她空耗了好年華。”
皇上道:“這有何難?你可物色到了合適的人選?若是沒有,滿朝文武大臣,她看上哪個朕都可以替她做主。”
靜貴妃道:“謝皇上盛情,臣妾想將她許配給太醫院的齊太醫。”
皇上道:“原來如此,只怕這二人早已暗通款曲了吧?”
靜貴妃道:“風眠冰清玉潔,齊太醫也是發乎情、止乎禮,斷斷沒有暗通款曲之說。”
皇上笑道:“靜歡你別多心,朕成全了他們就是。齊太醫爲你安胎有功,本就該賞,你將陪嫁侍女下嫁於他也算是表了心意了。朕自然樂見其成。”
說罷轉頭向高成道:“齊太醫何在?”
高成道:“正在殿外候旨。”
皇上道:“傳他進來。”
少頃,齊楚進了殿,叩見了皇上和靜貴妃。
皇上道:“齊太醫,靜貴妃娘娘想給你一個恩典,朕也應允了。可是朕想再給你一個恩典。”
齊楚道:“皇上和娘娘的隆恩,微臣受之有愧。”
皇上道:“你爲靜貴妃安胎勞苦功高,現擢升你爲太醫院院使,正四品。並且如靜貴妃所請,將永和宮宮女風眠賜予你爲妻,擇日完婚。”
齊楚道:“謝皇上,謝娘娘。”
靜貴妃向風眠道:“還愣着幹什麼?快謝恩啊。”
風眠順勢跪倒,說道:“謝皇上。”
皇上對靜貴妃道:“靜歡,如此安排你可滿意?”
靜貴妃道:“謝皇上隆恩,臣妾領情。”
皇上道:“那你多多休息,等六阿哥滿月之後再操辦他們的婚事不遲。朕改日再來看你。”
靜貴妃笑道:“恭送皇上,恕臣妾不便起身相送。”
皇上道:“不礙事,你歇着就好。”
轉頭又對高成道:“起駕養心殿。”
高成高呼道:“萬歲爺起駕養心殿!”
齊楚也隨着皇上離了永和宮。
一個多月之後,繁花盛開,春意盎然。
靜貴妃出了月子,親手將風眠送上轎輦,更陪送了好些嫁妝。
齊太醫不僅高升院使,更爲齊宅迎來了女主人。
皇上在他們大婚之日又頒下恩旨,封已是齊夫人的風眠爲四品誥命夫人。特許她可以以靜貴妃母家之人的身份出入紫禁城,看望靜貴妃。
幾日後,乃是靜貴妃自閉宮養胎之後第一次赴承乾宮向皇貴妃請安。
是日,祥貴妃、靜貴妃分列兩側,率領衆嬪妃向皇貴妃請安。
皇貴妃道:“衆位姐妹請起,賜座。”
衆人便都落了座。
皇貴妃道:“許久未見靜貴妃了,看你的氣色產後恢復得甚好。”
靜貴妃道:“謝皇貴妃娘娘關心,臣妾生產順利,如今已有月餘,因此並無大礙了。”
皇貴妃道:“是時候讓敬事房將你的綠頭牌重新掛起來了。”
靜貴妃道:“謝皇貴妃娘娘記掛。”
彤妃道:“靜貴妃娘娘真是好福氣。可臣妾也有一消息想借此良機稟告皇貴妃娘娘與各位姐姐。”
皇貴妃道:“哦?彤妃有何事稟報?”
彤妃道:“太醫診過脈,臣妾已有三個多月的身孕了。”
祥貴妃道:“三個多月的身孕?那豈不是年底就要分娩?竟然瞞得這樣好。”
彤妃道:“臣妾正是向祥貴妃娘娘學來的。記得祥貴妃娘娘懷五阿哥的時候,也是滿了有三個月才讓六宮知曉的。”
祥貴妃道:“但願你如本宮一樣有福氣,再爲皇上生下一位阿哥,正好與四阿哥、五阿哥和六阿哥作伴。”
彤妃道:“借祥貴妃娘娘吉言。”
皇貴妃道:“恭喜彤妃了,皇上可知道了?”
彤妃道:“昨夜皇上留宿臣妾的承乾宮,臣妾已稟明皇上。皇上說,宮裡連着添了三個阿哥,臣妾此胎無論是阿哥還是公主,皇上都高興。若是像四公主和六公主那樣玉雪可愛,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就好了。”
祥貴妃見她偏偏落下了自己所生的五公主不禁氣得牙癢癢。
皇貴妃道:“四公主與六公主的確是皇上心頭摯愛,就連本宮生的三公主都有所不及呢。”
靜貴妃道:“六公主還太過年幼,哪能跟四公主相比呢。”
皇貴妃道:“壽安今年也不過只有六歲而已。本宮也常常勸皇上,莫要寵壞了她,今後不成體統,失了皇家風範。”
彤妃道:“聽聞三公主和四公主已能誦唐代文德皇后編纂之《女則》,皇貴妃娘娘真是教導有方啊。”
皇貴妃道:“不過勉強識得幾個字,日後免得辜負光陰罷了。聽皇上的意思,蒙古的親貴已有來朝求娶嫡親公主之意,只是礙着衆位公主尚且太過年幼纔不得不多等些時日。”
靜貴妃道:“如今四海昇平,蒙古的叛亂都已剿滅,臣妾只盼六公主日後可以留在京中,常伴臣妾身邊。”
祥貴妃道:“靜貴妃出身蒙古大族博爾濟吉特氏,和親蒙古自然是要由六公主來擔當重任了。”
皇貴妃道:“祥貴妃此言差矣。靜貴妃說的是,如今四海昇平,蒙古的叛亂已盡數被皇上剿滅,還談什麼和親?即使皇上爲公主們指婚一位蒙古親貴,也大可留在京中,不必遠去蒙古。或是居住在盛京也無不可啊。”
靜貴妃道:“皇貴妃娘娘說的是。蒙古人逐水草而居,受制於山野,因此格外羨慕京城的繁華。據臣妾所知,已有不少蒙古親貴遷入京城居住,學漢人的詩書禮儀。”
皇貴妃道:“何止。本宮記得幼年時,阿瑪時任蘇州將軍。本宮在蘇州見過不少蒙古親貴,他們亦對江南的盛景心懷嚮往。皇上懷柔四海,招撫天下乃是大清之福。”
彤妃道:“皇貴妃娘娘說的是,只願再無戰亂,免得百姓流離失所。”
皇貴妃道:“這平定戰亂也是寧貴人同族的玉麟老將軍之功啊。還有榮貴妃所在的楊氏一族。可惜了榮貴妃與英嬪……”
祥貴妃道:“春日如此明媚的光景,皇貴妃怎麼無端傷感起來了。”
皇貴妃道:“只是偶然看到寧貴人就想起同爲武將世家的楊氏姐妹。”..
靜貴妃道:“她二人若是知道承蒙皇貴妃娘娘如此掛念,必然心懷感激。”
祥貴妃道:“如此便是皇貴妃的不是了,她二人怎麼說也已經離世,寧貴人可還好端端地在這兒呢!若是不明就裡之人還以爲皇貴妃對寧貴人心懷詛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