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十七)

三十五、《周易集解》對今本《周易·晉》卦內容的諸家易說

1、諸家易說

(坤下離上)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虞翻曰:《觀》四之五。《晉》,進也。《坤》爲康。康,安也;初動體屯,《震》爲侯,故曰“康侯”。《震爲》馬,《坤》爲用,故“用錫馬”。《艮》爲多,《坤》爲衆,故“繁庶”。《離》日在上,故“晝日”。三陰在下,故“三接”矣。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虞翻曰:《晉》,進。摧,憂愁也。應在四,故“晉如”。失位,故“摧如”。動得位,故“貞吉”。應《離》爲罔,四《坎》稱孚,《坤》弱爲裕,欲四之五成《巽》,初受其命,故“無咎”矣。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

虞翻曰:《震》謂應,在《坎》上,故“愁如”。得位處中,故“貞吉”也。

“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虞翻曰:《乾》爲介福,《艮》爲手,《坤》爲虛,故稱“受”。介,大也。謂五已正中,《乾》爲王,《坤》爲母。故“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六三:衆允,悔亡。

虞翻曰:《坤》爲衆。允,信也。土性信,故“衆允”。三失正,與上易位,則“悔亡”,故《象》曰“上行也”。此則成小過,小過故有飛鳥之象焉。臼杵之利,見碩鼠出入坎穴,蓋取諸此也。

九四:晉如碩鼠,貞厲。

《九家易》曰:碩鼠,喻貪,謂四也。體《離》欲升,體《坎》欲降。遊不度瀆,不出《坎》也。飛不上屋,不至上也。緣不極木,不了《離》也。穴不掩身,五《坤》薄也。走不先足,外《震》在下也。五伎皆劣,四爻當之。故曰“晉如碩鼠”也。

六五:悔亡,矢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荀爽曰:五從《坤》動而來爲《離》。《離》者,射也。故曰“矢得”。陰居尊位,故有悔也。以中盛明,光照四海,故“悔亡勿恤,吉無不利”也。

上九:晉其角,

虞翻曰:五已變之《乾》,爲首。位在首上,稱角。故“晉其角”也。

“惟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虞翻曰:《坤》爲邑。動成《震》,而體《師》象,《坎》爲心。故“維用伐邑”。得位乘五,故“厲吉,無咎”而“貞吝”矣。

2、易說批判

《周易集解》對今本《周易·晉》卦爻辭所編匯的註釋共有三家,其中彙編虞翻的註釋較多。

如《九家易》對所謂九四爻辭“晉如碩鼠,貞厲”的註釋是:“碩鼠,喻貪,謂四也。體《離》欲升,體《坎》欲降。遊不度瀆,不出《坎》也。飛不上屋,不至上也。緣不極木,不了離也。穴不掩身,五《坤》薄也。走不先足,外《震》在下也。五伎皆劣,四爻當之。故曰"晉如碩鼠"也”。

對《九家易》的註釋,能看明白什麼是“晉如碩鼠”嗎?《九家易》似乎不是在解釋“晉如碩鼠”的含義,而是在解釋“碩鼠”。把“碩鼠”既解釋其意,又穿鑿附會於卦象爻數裡,最終說個“轉軸子”話“故曰"晉如碩鼠"也”。這裡出現的“碩鼠”只是用來比喻,關鍵是“晉如碩鼠,貞厲”其意講述了什麼,可《九家易》等於什麼也沒說。

這句“晉如碩鼠,貞厲”,在《晉》文裡的意思是“進取,發展,若縮手縮腳,膽小如田鼠,後果是有危害的”。“晉”是指發展、進取。以田鼠比喻發展上縮手縮腳、膽小怕事。“貞厲”指後果有危害。可《九家易》以“象數”穿鑿附會出的是什麼呢?一點不與這句話沾邊。

而荀爽對所謂六五爻辭“悔亡,矢得勿恤,往吉,無不利”的註釋是:“五從《坤》動而來爲《離》。《離》者,射也。故曰“矢得”。陰居尊位,故有悔也。以中盛明,光照四海,故"悔亡勿恤,吉無不利"也”。

荀爽也是從八卦卦象而穿鑿附會於這句文辭。在卦說上六十四卦裡《晉》卦符號的上卦爲八卦裡的《離》卦,下卦爲八卦裡的《坤》卦。荀爽說的“五從《坤》動而來爲《離》”裡《坤》與《離》兩卦就是《晉》卦裡上下兩卦。並且認爲五爻畫發動(占卜上說法)就是《離》卦(三畫符號,非六畫卦符號),這複雜不?

荀爽又說“《離》者,射也。故曰"矢得"”。這從《離》卦裡取象看出的“射箭”,所以就是“矢得”,換句話說“矢得”,就是說《離》卦取象射箭的事。這說法是哪跟哪沾邊嗎?可荀爽就是這麼認爲。再接下來荀爽通過爻位尊不尊,中正不中正而穿鑿附會出“故"悔亡勿恤,吉無不利"也”這說了等於白說了的“轉軸子”話。

而“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在《晉》文裡含義是:“沒有了悔恨,有失就有得,無需憂慮,去掉那些顧慮,向前發展,吉祥,無所而不利”。再看荀爽解說的“五從《坤》動而來爲《離》。《離》者,射也。故曰“矢得”。陰居尊位,故有悔也。以中盛明,光照四海,故"悔亡勿恤,吉無不利"也”。這是什麼意思呢?荀爽自己恐怕也是糊里糊塗的。

再看更是笑話的是虞翻對“晉其角”的註釋:“五已變之《乾》,爲首。位在首上,稱角。故"晉其角"也”。虞翻轉彎抹角到《乾》卦裡的取象爲“首”,再由“首”稱其“角”,到“故"晉其角"也”的說法。但鬼知道虞翻註釋的“晉其角”是什麼意思呢?若知這“晉其角”是什麼意思,還是看下面《晉》文的譯解好了。

3、附錄:

(1)附錄《周易·晉》歷史上的三種不同文本

①《周易·晉》原創文本格式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衆允,悔亡。晉如鼫鼠,貞厲。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②《周易·晉》春秋文本格式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噬嗑: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未濟: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賁:衆允,悔亡。

()剝:晉如鼫鼠,貞厲。

()否: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豫: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③今本《周易·晉》內容格式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六三:衆允,悔亡。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2)附錄《周易·晉》原創文章譯解

(原文)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衆允,悔亡。晉如鼫鼠,貞厲。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譯文)

三十五、進取發展,康侯用賞賜的馬,期望繁殖,而每天無微不至的照護着。

心急如焚,盼望有個好結果。良馬沒有產子,要給予寬宏愛護,沒有什麼怨咎。心急,又擔憂,會有好結果,如同接受疆域的福祉,是得到了母親的幫助。多了真心誠意,沒了悔恨。進取,發展,若縮手縮腳,膽小如田鼠,後果是有危害的。沒有了悔恨,有失就有得,無需憂慮,去掉那些顧慮,向前發展,吉祥,無所而不利。進取發展,如同吹響的號角,像那攻城伐邑時,要勇敢猛烈,才能獲勝。進取發展的道路上雖有艱辛曲折,但沒有害咎。”

(解說)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晉”:進。“晉”在本篇的意思是進取,向前發展的意思。“康侯”:經現代學者研究認爲是武王之弟。“錫”:賞賜。“番”:繁殖,滋生。“庶”:期望。“接”:接觸,接待。本篇立論的是“進取發展”。

開篇借康侯用賞賜的馬繁育的事情來寓意政治上的道理。本句意思是“康侯用賞賜的馬,期望繁殖,而每天無微不至的照護着。”

“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本段是承康侯用賜馬繁育後代沒有成功的進一步論述。“晉如摧如”:緊迫之感。“罔”(wǎng):無,沒有。“裕”:寬宏。本段是說“做事情既要有一種急迫感,但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也不應失去信心,要保持寬宏關愛的正確心態。

“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晉如愁如”:猶如心裡着急又擔憂的樣子。“受”:接受。“茲“:此,這裡。“介”:界限,疆界。“王母”:君王的母親。“王母”在《辭源》裡解釋是祖母。“王母:祖母。易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爾雅釋親:‘父之妣爲王母’”。而《辭源》裡對“妣”的解釋:“一、祖母。二﹑母親。爾雅釋親:‘父爲考,母爲妣’”。本篇的“王母”應指母親。即君王的母親。當指武王之母,也是康侯之母,即是文王之妻。“受茲介福,於其王母”是借歷史事件來說明事理,並不是講祭祀事情。這“王母”與“帝乙歸妹”的歷史事件有關。商王帝乙將女兒嫁給姬昌(文王),周人克商,武王得到母親的幫助,奪得舅舅殷紂的王位。這裡的“受茲介福,於其王母”,是引典,其意是“接受那疆域的福祉,得此於母親的功勞”。本段是從康侯用賜馬繁育失敗,而表述別憂愁擔心,只要以愛爲準則(上段裡的“孚”意),會得到好結果,就會如同開國時期得到母親幫助的那樣的局面出現。

“衆允,悔亡。”

“允”:誠實,真實。本句意思是“多了真心誠意,就沒有了悔恨。”“悔亡”就是悔恨消失。本句依然是承上句之意,進一步強調“有孚”理念。

“晉如鼫鼠,貞厲。”

本句強調發展進取,不能縮手縮腳,膽小如鼠。“鼫(shí)鼠”:田鼠。“貞厲”:後果出現了艱難。

“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失”:失掉,喪失。“得”:獲得。“恤”:擔憂憂慮。“失得勿恤”:有失有得,無需憂慮。這句話已然是講發展進取的得與失,這是說“要丟掉思想包袱,放開手腳去幹事,向前進取吉祥,而沒有不利的”。

“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本段是借戰爭進攻場面來比喻進取發展上的緊迫道理。“晉其角”:進取發展如同吹響的號角那樣緊急。“角”:號角。“維用伐邑”:像攻城伐邑那樣。本句意思是“進取發展,如同吹響的號角,像那攻城伐邑那樣,要勇敢猛烈(厲),才能獲取勝利(吉)。進取發展的道路上雖有艱辛曲折(貞吝),但沒有害咎(無咎)。”這是借戰爭場面陣勢來比喻進取發展上的緊迫道理,表現了作者渴望社會快速發展的願望。

本篇是圍繞着進取發展闡述其政治道理,作者通過歷史經驗和生活舉例,來寓意發展進取的道理。總之,本篇是講述積極進取求得社會發展的道理。

《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一十五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十八)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一)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九)《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四十八)《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三)《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六)《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八)《周易大發現》(十)《天下第一哲學》(八)《周易》詩性智慧解讀(十一)《周易大發現》(四十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二十四)《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九)《左傳》與《周易》(十)《“易學”評論》(二十五)《天下第一哲學》(三十七)《周易大發現》(二十六)《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五十)《周易大發現》(七十一)《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八十七《左傳》與《周易》(十)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六十)《天下第一哲學》(四十六)《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三十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二十一)《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五十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五十六)《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五十七)《八卦筮法源流考》(三十六)《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十九)《天下第一哲學》(十九)《周易大發現》(七十八)《周易大發現》(十)附錄三:今本《周易》文本(一)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十六)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六篇(九)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二篇(一)《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五十二)《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三篇(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六)《“易學”評論》(十九)《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二十一)《周易》詩性智慧解讀(九)《八卦筮法源流考》(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七)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六篇(十六)《“易學”評論》(十五)《周易》詩性智慧解讀(二十五)《周易大發現》(四十五)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十九)《周易大發現》(四十四)《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四十九)《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十一)《周易大發現》(七十四)《周易》詩性智慧解(二十四)《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十六)《天下第一哲學》(三十五)《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四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三十六)附錄三:今本《周易》文本(二)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六)《周易大發現》(七十八)《左傳》與《周易》(十一)《“易學”評論》(二)《周易》詩性智慧解讀(八)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二十一)《“易學”評論》(二十二)《周易大發現》(二十二)《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二十二)《“易學”評論》(十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九)《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十二)《左傳》與《周易》(四)《八卦筮法源流考》(十四)《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三十八)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六篇(十一)《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二十二《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六)《周易》詩性智慧解讀(四)《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三十二)《周易大發現》(五十九)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一篇(二)《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十八)《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九十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十六)《周易》詩性智慧解讀(二十二)《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十六)《天下第一哲學》(十九)《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二十六)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三十三)《天下第一哲學》(四十)《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二十五)《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五十二)《天下第一哲學》(三十五)《“易學”評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