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

第935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

天子親征後的長安城,並未有什麼變化,大唐天子不待在長安,早在武德年間就已經不是什麼奇事。

廊腰縵回的宮殿長廊中,一個身着華服約莫十多歲的俊美少年郎手中持着一卷文書,正疾步狂奔。

一路之上見到這一幕的宮女、宦官或者巡視的宮廷衛士,皆紛紛避開,福身行禮,“小公爺安。”

洛君卓腳步匆匆走進太極殿的偏殿,衝着坐在殿中的李治用力揮舞手中文書,語氣滿是欣喜高聲道:“晉王,諸公,遼東大捷,陛下率領大軍,已經返回中原,車輦已過洛陽,往關中而來。”

轟!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沸騰,洛君卓的消息來的比官方還要快,一看就知道這是天子事先特意傳遞回來的消息。

李治噌的站起身來,同留守的諸位宰相公卿言道,“諸公,按照禮制,父皇和皇兄得勝歸來,本王奉命留守長安,是否應當出城外三十里街亭,跪迎父皇。”

洛君卓卻有些意味深長的低頭道:“晉王殿下,魏王殿下沒有隨陛下返回,他被冊封爲齊王,留守遼東,就藩建國,所以我們只需要迎接陛下就可以了。”

“啊?”

李治整個人都懵了,“四哥怎麼……”

殿中更是響起幾聲驚呼,房玄齡臉上瞬間有些掛不住,眼底有驚慌之色,額頭上滿是汗津津的。

這裡的衆人,可以說是這天下最聰明的幾個人。

誰不知道陛下的意思?

輔佐李治留守長安的魏徵卻意味深長的微微點頭,似乎這一切在他的預料之中。

作爲前太子黨的一員,太子少師,他在太子就藩後,還被李世民重用的時候,他就有些許預感了,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那……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在李治身上,陛下唯一一個沒有就藩的嫡子,豈不是?

李治自然不是蠢笨之人,他臉上不可置信的表情依舊維持着,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他實在是忍不住緩緩伸出雙手,未曾發育成熟的身體,那雙手還帶着些許稚嫩,他的肩膀也還不夠寬厚,但在這一刻卻猛然感覺一股重擔將要壓下。

“不能得意,先前魏王兄就是以爲勝券在握,但發生了意外。”

李治這個人有一個極其優秀的特點,那就是能忍耐,相當的能忍耐,他從小就擅長將所有事都在自己心裡卷,而不向外說出來。

“諸公,傳本王王命,長安文武百官,隨本王迎接父皇凱旋。”

李治的聲音相較於往日拔高了些許,神情也昂揚起一瞬間,轉瞬又低落下去,仁善無比。

……

當漫天繁花輕飄飄隨風落在李世民明亮的甲冑上時,他握着繮繩的手有一刻凝滯,那繁花、繁華後的光,照出他的影子,依舊威嚴高大,長安依舊如此,大唐依舊如此,自己依舊如此,出征,苦戰,而後凱旋。

他望着自己面前一張張年輕肆意、張揚驕傲的面容,彷彿看到了大唐那最光明的未來,這是他親冒鋒鏑打下來的天下,“青玉,你說以後的大唐,以後的長安會迎接多少輝煌的勝利?”

洛玄凌知道天子不是真的在問自己,所以他也不曾認真的去回答,而是彷彿在祈禱,又充斥着驕傲,“大唐會永遠勝利,直到命運的盡頭。”

這種被人懂的感覺自然很是開心,李世民哈哈大笑着,感慨中又緬懷,“這是朕的最後一場戰爭了,這是朕生前最後一仗了。

朕要在長安之外建立一座巨大的石質祭壇,在祭壇上立起高大的石門,將它的命名爲‘萬歲’,往後凱旋的軍隊,從此門而過,接受天子的獎賞。”

洛玄凌撫胸,“陛下的意志,就是大唐的意志。”

身後衆人皆望着君臣兩人放聲大笑,大軍已逼近長安三十里。

“陛下,晉王殿下已率領長安城中文武百官跪迎。”

“去看看朕的兒子,有沒有什麼長進。”

千牛衛中的將官簇擁着李世民向前,李治終於再次見到了自己那個讓人望而生畏的父親,縱然已經生出華髮,但卻依舊威勢凜凜,就如同天下最高最高的那座山,氣勢比華山最險峻的山峰還要直上雲霄。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治身着親王服,在最前面叩拜,而後是羣臣,以及百姓。

李世民翻身下馬,昂首闊步,大步流星走到晉王李治身邊,然後直接單手一把把他提溜了起來,李治還有些沒反應過來,他就已經站在李世民面前了,回過神來的李治,連忙低下頭。

李世民拍了拍李治的肩膀,“稚奴,你瘦了一點,是吃的不好,還是監國的時候事務繁忙。”

李世民的態度讓李治有些懵,一時之間竟然愣住了。

李世民也沒有太過於在意,他對李治的印象,一直都是那個仁孝,然後有些柔弱的小兒子。

李世民安慰着自己,不着急,現在四方平定,沒有外敵,還有許多時間,可以慢慢教他,怎麼成爲一個優秀的守成君主。

而且自己還有時間給他留下一批肱骨大臣,有一批可以信重的大臣在,守住基業並不難。

……

大唐擊垮了遼東國是一件值得舉國歡慶之事,意味着在天下這個棋盤上,大唐的對手再次少了一個重量級選手。

但長安中卻幾乎沒人關心遼東大勝這件事,無數洶涌的暗流,都在指向唯一一件事,那就是太子位。

如今站在太子位前的人選,只剩下一個,那就是晉王李治!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李治成爲太子。

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因爲利益。

當初第一任太子李承乾的太子妃,是江南士族,李泰的正妻則出身代北貴戚,李治的妻子出身山東士族。

前二者不說,這山東士族和關隴是一向的不對付,而且是互相看不上,山東士族真正顯貴開始,就是從氏族志開始流行,當時南朝興盛氏族志,北朝也跟着學習,定下了高貴名門。

又因爲北朝勝過南朝,南朝的大姓便低人一等,當然,姑蘇洛氏和蘭陵蕭氏不在這其中,這二者太過於久遠。

北朝名門中,自然沒有洛氏,其中呂氏也比較特殊,氏族志裡面沒有呂氏,但在齊州,呂氏的地位很高,高門對呂氏的門楣也是認可的。 李治的太子妃出身山東名門,但這不代表支持他的就是山東名門,實際上現在支持李治的是關隴貴族。

關隴貴族是看不上山東名門的,只有那些出身山東的士人才會因爲過去那些年的傳統,去追求和山東名門的婚姻,比如魏徵這一類出身貧寒的名臣,還有李世民當初秦王府的程知節等人,都有這種追求。

但真正的老關隴,是發自內心的看不上他們。

這些老關隴,玩的是軍功,追求的是從龍,入仕就是禁衛以及各地府兵裡的官職,誰家身上沒有幾個爵位和武散官。

他們追求的是和皇家聯姻,以及關隴間互相姻親,最終操縱中央朝廷的權力,山東士族那種盤踞地方的玩法,關隴貴族根本就看不上,這是雙方在幾百年的發展中,所出現的觀念分歧。

關隴兩開帝業,一統天下,在這之前也有過無數政變的傳統,在他們看來,他們是天下這個棋盤上,真正的棋手,而其他的諸如山東、江南等士族,只不過是給他們辦事的差使罷了。

歷史雖然悠久,但說殺你就殺你。

事實也的確是如此,山東士族在權勢上,完全不是關隴的對手,在隋唐兩朝五六十年間,被幹掉的有名有姓的嫡系房支,就不下十個,其他的房支,就不用提了,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亂世。

直到進入貞觀年間,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纔算是進入黃金時代,雖然被李世民打壓,但至少李世民不濫殺人。

李治年紀小,性格柔弱,在很多人看來,易於操縱,所以關隴貴族希望李治能夠上位,這樣能夠更好的延續他們的富貴。

所以當李世民在太極殿中,當着一衆重臣的面問,“國無儲君,社稷不安,諸卿以爲誰當爲太子啊?”

出身關隴又喜歡權力的長孫無忌立刻出列道:“陛下,立嫡立長,如今秦王和齊王皆出鎮外藩,唯有晉王尊貴,兼之仁孝,可立爲太子,以振邦國。”

一般來說,皇帝問誰能夠成爲太子的時候,臣子是不說話的,說了就很容易被君王認爲,在參與儲位,這幾乎是必死的。

所以大臣通常只會一遍遍的說讓皇帝立儲,但卻絕不說誰應該被立爲太子。

但實際上卻並不是這麼古板,存在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

比如現在的李治和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是故去的長孫皇后唯一還留在長安的孩子,按照孃親舅大的原則,長孫無忌給李治說再多的好話,再多的支持,也沒人會認爲長孫無忌有什麼不妥,就算是李世民也只會覺得長孫無忌這是對李治的疼愛。

再有,李治的身份也能讓長孫無忌毫無顧忌的說這些話,李治的身份,是現在唯一的嫡子,有嫡子不立嫡子,那不是開玩笑,這是傳統所賦予長孫無忌說話的權力。

他不是在向李世民推薦李治,而是在向李世民宣揚傳統,至於皇帝接不接受,那就是皇帝的事情了。

李世民沒有說話,反而目光望向其他人,最後落在魏徵和房玄齡身上,“尚書左僕射、中書令,你們是什麼意思呢?”

房玄齡心中一個咯噔,對於立太子這件事,他是真的難受,因爲在李承幹被封秦王之後,他就在兒子的攛掇下,偏向了魏王李泰,那個時候倒向魏王李泰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畢竟天子的態度太過於明顯,而李治又太過於不顯眼。

誰也不會想到,天子竟然會選擇和自己完全不像的晉王,換掉了太子,而且換給了晉王,難道天子就不覺得膈應嗎?

晉王的確是尊貴,春秋第一大國,而且晉國就是唐國,就是龍興之地,晉王和晉陽公主這兩個封號可謂是尊貴至極了。

但這架不住前面一個晉王太拉了。

晉王楊廣,二世而亡。

房玄齡遲疑許久,就連魏徵都看不下去了,先說道:“臣以爲右僕射剛纔所言很正確,立嫡立長,秦王和齊王就藩,晉王是嫡長子,應該立晉王爲太子。”

李世民讚賞瞭望了一眼魏徵,自從李承幹受封秦王之後,魏徵似乎是改變了一些。

房玄齡聞言也不再糾結,同樣躬身道,“晉王仁孝,地居嫡長,當爲太子,臣附議。”

左僕射、右僕射、中書令。

政事堂的三巨頭同時確認,其餘衆人便齊聲道:“臣等附議,晉王當爲太子。”

“晉王!”

李世民的聲音極高,在殿中迴盪,在廊柱上空飄蕩,悠悠似乎有迴音傳來,這坐滿人的殿中,卻有空寂的感覺。

因爲無人言語。

在太極殿的門前,有一道身形略單薄的身影,正是李治,太陽在他的身後,影子在他的前面。

他站在門楣上,仰着頭,望着殿中,他的父皇高高坐在御座上,離得有些遠,光線有些暗,他看不清那張臉。

殿中衆人都回頭望着他,他明明見到所有人臉上都沒有什麼表情,卻只覺熾熱的目光照在他的身上。

所有人都在盯着他。

李治邁步走進,他覺得自己走的很快,但實際上他走的很慢,就像是他那個瘸腿的兄長一樣。

他每向前一步,都彷彿有如山沉重的壓力壓下來,壓得他走不動路。

“父皇!”

他終於走到了殿中,在燭火的印照下,他看見了每一個人的臉,以及他父親的容顏。

他跪在地上,而後深深地叩首。

“羣臣皆言稱‘晉王當爲太子’,你認爲自己能擔當大任嗎?”

李世民的聲音縹緲着,從上首飄來。

————

上曰:“昔佐臣薦朕,先帝有問‘何以擔當社稷?’

朕對曰:‘苟利國家,生死而已!’

朕遂以眇眇之身得以奉承宗廟,盡在此,爾當知矣!”——《唐書·高宗本紀》

第60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954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816章 踐踏廟號體系!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998章 甦醒第987章 大婚第613章 斬將破陣顯兇風!第655章 殺!第465章 坐法者誰?第127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918章 於公如聖,於私徇情(心情好,加一第86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274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259章 洛採第755章 千萬裡,來到呂布面前!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203章 韓信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306章 大漢財政第86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250章 項羽,呂氏是有骨氣的!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731章 大將死!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24章 洛蘇薨第866章 策勳十二轉,卷卷有洛名!第844章 見一見楊廣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745章 爲國盡忠死!第140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1007章 遜位第55章 洛休薨,地階道具第177章 再離間第299章 相父第269章 劉邦,你看姬姜聯盟拳頭大不大第496章 王文君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696章 昭城相約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960章 皇太女第515章 霍光!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298章 凋零,呂后崩第538章 巫蠱第907章 洛氏扶龍,煊赫名門!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143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247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873章 洛玄奘,素王賜姓,天下歸一!第130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928章 貞觀十三年!第109章 變與不變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324章 激將第670章 我周氏!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199章 項羽第990章 崩潰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853章 素王不許,太陽也不能落山!第110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1章 姬昭攝政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260章 兵仙,楚漢!第44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219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628章 怒斥!第942章 蛛網盤絲!第93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994章 變革第1004章 鎮壓第416章 戰報第862章 大唐第一統帥是如何煉成的?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第934章 齊國立,扶桑危第643章 互斥!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279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65章 三國弭兵之盟第298章 凋零,呂后崩第376章 爲盟主葉落殤楓加更(加更了,求月第995章 鎮壓第20章 齊侯向西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101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推書萬訂超大型py獻祭活動,u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