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驚

第322章 驚

“稟仁宗孝惠皇帝遺詔,代皇行事,攝政大丞相詔:

淮南王薨逝,乃宗家之大不幸,帝甚痛惜。

吾召見淮南王諸子,都有治國安邦的才能,卻流落山東,不能爲朝廷所用。

淮南王臨終之前所悲嘆的,就是庶子不能得到朝廷的恩典,沒有安身立命之地。

朝廷憂,淮南王亦憂。

吾思及民間百姓家有餘財,縱然所分不同,但依舊是各有所得,又思及太子雖然承襲皇位,但諸皇子都能封王。

由此觀之,無論上下,貴賤,貧富,父母之愛子,皆是如此。

淮南王這樣的宗家長輩,讓他帶着遺憾而薨逝,不是孝順子嗣應當做的。

朝廷知道了這件事,卻不去彌補,是有錯誤的。

吾不禁要問,身爲大漢最尊貴的諸侯王,上不與皇室同行,下不如百姓仁孝,這難道是應該的嗎?

兄長貴爲大王,錦衣玉食,出入成行,諸兄弟卻卑微寒酸,如此這般,兄友弟恭難道不是笑話一般嗎?

人生在世上,德行在先,才能在後,宗家乃是國之柱石,若是德行不堪,難道不是國家的災難嗎?

吾受孝惠皇帝遺詔攝天下事,實在是憂慮啊。

吾深思,昔年齊王呂城自降爲公,高皇帝以齊地郡縣,大封呂氏十三徹侯,直到如今,呂氏諸徹侯親如一家,未生齟齬。

這是宗家應當學習效仿的典範啊。

以朝廷的名義,將淮南國平分給淮南王諸子,或許才能使淮南王遺願達成,他才能含笑九泉。

唯有如此,才能彰顯朝廷的恩典,不偏不私,才能使諸侯王國族中和睦,才能使宗家俊彥報效朝廷。

着文:

曉諭天下。

淮南王太子承襲淮南王爵位,國九江郡,淮南王三子爲衡山王、廬江王、豫章王,王國規制、王國臣子、王國禮樂,都如同原先一般。

四子各就其國,各安其位,衡山王、廬江王、豫章王,新做國主,此爲朝廷莫大恩典,務必要盡心爲天子守土,爲天下治民。

九江故郡,漢人稀少,土民衆多,諸王要深耕之,勤勉用力。

淮南王太子,陛下有感於淮南王國兄友弟恭之情,甚爲感動,賜下布百匹、錢一萬、玉三枚,以彰爾功。

悉知。”

詔令一出,天下皆驚。

朝廷想要做什麼,實在是太過於明顯了。

這些年朝廷一直以來以休養生息爲第一要務,實在是沒人想到洛新會做出這麼大的動作。

但仔細看一下現在的時間節點,的確算是近些年最好的時間了。

這是劉邦崩後,長安朝廷第二次對諸侯王進行大動作。

第一次是收稅,那一次朝廷兵強馬壯,開國功臣基本上都在,諸侯王對朝廷還比較忠心,於是事情還算是比較順利。

但是這一次呢?

朝廷自然是愈發的強大,而且大丞相洛新和大將軍韓信都還在世,英侯這位高皇帝時期的老臣雖然在政壇之中不怎麼說話,但卻是沒人能夠忽視的。

這道詔令自然先是在長安城傳開,然後信使向着四方傳去。

長安城的淮南國使團之人,臉都要綠了,萬萬沒想到僅僅進了一次長安,淮南國四分之三的國土就沒了。

“朝廷這是想要削藩!”

淮南國使團的正使憤怒的說道:“先王纔剛剛逝去,朝廷竟然就這般羞辱,簡直沒有將我淮南國放在眼裡。”

衆建諸侯以少其力。

想出這個主意並不是多難的事情,畢竟力合則強,力分則弱的道理,大家都懂。 推行這個政策的關鍵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擁有一份足以讓諸侯王忌憚的實力。

這份實力不需要超過所有諸侯王的總和,身爲第一強的勢力,只要能夠同時戰勝第二、第三就足夠了。

第二點就是要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來推行。

這個理由不是那種硬扯的最終只會引起戰爭的理由,而是符合當前天下價值觀的、能夠讓朝廷處於道德至高點的、能夠爲朝廷爭取到大量支持的理由。

畢竟削藩是爲了統合力量,不是爲了打仗內耗。

“內使,可要回返國中,朝廷的使團已經在路上了,實在是不知道王太后和大王會如何應對啊。”

正使臉色陰沉,他是淮南王太子的舅舅,現在陡然聽到這個消息,怎麼能不心驚憤怒呢?

但是他還是強行忍住憤怒的情緒,想趕緊離開長安,若是王國不願意接受詔令,那淮南國和朝廷之間定然有一戰,留在長安城中就是找死,若是王國接受了詔令,那他留在長安之中也沒有價值了,“回淮南國,朝廷的詔令不是我們能夠質疑的,聽從王太后的命令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淮南國使團匆匆離開了長安城,同來時的喧囂相比,離開時卻非常的安靜。

與淮南國使團冰涼徹骨的心情相比,長安城的徹侯們開始躁動起來。

當初留侯被趕出長安城,其他各家雖然沒有大事,但還是感受到了皇室對功臣集團的疑慮。

這是非常致命的,他們都是皇帝的近臣,家族的權勢就是依靠和皇帝之間親近的關係,失去了這些,幾乎就失去了一切。

現在朝廷發出了一個響亮的信號。

這些人自然是想要奮勇向前,東阿侯府他們不敢去,但英侯府直接就被這些開國功臣的後裔踏破了。

“英侯,吾對陛下一片忠心耿耿,若有戰事,臣雖年老,還能披甲而戰。”

“……”

“英侯,大丞相但凡有詔令,吾萬死不辭,以報陛下啊。”

甚至還有人直接通過張嫣的關係找到了宮中,張嫣對洛新無奈笑道:“大丞相,您是要對諸侯王國動刀兵嗎?這些時日以來有太多勳臣人家來找予問您的意思。

予不掌管軍國重事,又怎麼能夠知道呢?

實在是煩不勝煩。”

洛新早就料到會是這個結局,這是他故意放縱的,那些留在長安城之中的諸侯王國使者,現在恐怕都已經非常緊張了。

只見他微微一笑道:“太后莫要擔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臣絕對不會妄動刀兵,尤其是和身爲國家支柱的宗親。

除非出現一些妄圖挑戰朝廷法度,挑釁皇帝陛下威嚴的悖逆之輩,那樣的話,臣再是和善,也只有以雷霆之怒收拾人間了。”

洛新的態度很快就從張嫣這裡傳到了勳臣耳中,然後諸侯王的使者都知道了,這算是洛新第一次明確的表態,這番話的意思還是挺明顯的。

那就是和平削藩,就像是昔年的齊國,還有現在的淮南國這樣,將跨郡連縣的大諸侯國分成小的諸侯國。

朝廷的使者到了淮南國中,宣佈了這件大事,淮南王自然是臉色鐵青,畢竟直接四分之三的土地都被划走了。

但分割土地哪裡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洛新要的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劃分一些王國出來,他是要真正的讓各個王國之間,再也不能聚合起來,以達成一步步削減的想法。

現在削的是王國,以後削的就是郡國,再往後就是縣國,直到除國。

爲了達成這個目的,劉沉三人就國的過程中,洛新是給予了他們資源的。

尤其是劉沉這個新任的衡山王,洛新對他報以厚望,是否能夠徹底拆解掉淮南國,他是最重要的棋子之一。

劉沉自己也非常清楚,在離開長安之前,還特意前往長樂宮拜見洛新,言稱,“定不辜負大丞相之意,淮南四王國,絕不背叛朝廷。”

漢朝這麼多的諸侯王,性格自然是不同的,有的諸侯王比較狂傲,自詡是高皇帝的兄弟和侄子,是當今皇帝的叔叔,身份地位高貴。

這些人對於洛新的攝政本來就是不滿的,對於洛新意圖削藩的行爲,就更是怨恨,有的人甚至公開在國中怒斥洛新。

作者好短

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876章 玄奘講法,世民多哀!第828章 人心有疑誓洛水5黃河之盟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32章 姬涅崩第814章 帝死!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這裡嗎?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與烈日可汗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514章 驚天之變!第201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43章 血色王畿第253章 攻楚第302章 西域之歌第813章 宮闈有亂怨何人?第112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233章 嗟爾秦朝,氣數已盡!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320章 裂國:前奏曲第94章 妖氛第87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930章 素王天啓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第294章 天下王侯來京第298章 凋零,呂后崩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650章 洛楚第98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12章 熊頓問鼎第227章 妹妹送來了無雙統帥第220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21章 四姓公卿第342章 我言第664章 一道旨意破雲來!第535章 說劍!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81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639章 看看人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139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103章 列國(二合一)(爲盟主zjm0911加更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539章 流放遼東鮮卑山!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960章 皇太女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849章 黑暗之地!新的地圖!桎梏破解!第1002章 未來第44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1012章 旗幟第297章 五年第544章 皆亡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260章 兵仙,楚漢!第963章 洛蘇走了第863章 諸洛!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560章 如何擾亂一場變法?!第401章 突襲白羊王!霍去病出現!(二合一第953章 女子第959章 李洛合一的最後一步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266章 稱號功能第973章 洛氏錢行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334章 還政第305章 洛陵降臨在西域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17章 定亂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803章 願以我血薦諸夏第133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799章 世上從不曾有尊貴!第811章 《士族論》!第212章 風來!第268章 昭公,救命啊!第470章 無疾薨第1005章 盡頭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863章 諸洛!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938章 西域玄門東來第669章 盡入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