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章 諸暨苧蘿山

雙溪鎮左右各有溪水,一涼一溫,居民百戶,長壽至百歲者衆。柳之詠尋至雙溪鎮東溪邊草地,一名小童手拿牧笛,悠閒躺在坐在牛背上。

牧童問:“尋尋覓覓,徘徊來複,意尋何物?”

“靈龜、蓍草。”

“蓍草,伏靈者也,乃千歲鬆根也。上古之鬆,下有茯苓,上有兔絲,上有叢蓍,下有伏龜。伏靈狀似飛鳥之形。新雨已,天清靜無風,入夜割去兔絲,以鮸燭照之,火滅,則記其處,以新布四丈環置之,明即掘取之,入四尺至七尺,可得矣。聞蓍生滿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青雲覆之。”

言畢,牧童悠然而臥,吟道:“歸來飯飽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言畢不復再言,酣然而眠,。

入夜,清風習習,明月皎皎。柳之詠依言而行,果見蓍莖長丈,叢生滿百莖,旁有一尺二寸長靈龜守護。然而靈龜背上巨石,雙目緊閉,既無氣息,也不動彈,似乎早已老死。柳詠奮力掀開巨石,靈龜睜開雙眼,靈光四射,蒼老的面容似乎洞悉世間一切。(一曰“北斗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風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日月龜”,七曰“九州龜”,八曰“玉龜”。)今夫珠玉寶器,雖有所深藏,必見其光,必出其神明,其此之謂乎!故玉處於山而木潤,淵生珠而岸不枯者,潤澤之所加也。

“天垂象,聖人則之,推甲之,畫八卦,考著龜,稽律歷,則鬼神之情,陰陽之理,昭著平象,無不盡矣。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轉而用之,神出鬼入,萬明一矣。所謂八卦之象,申而用之。”

玉京道長命道童自蓍草園取出五十蓍草,從五十根蓍草中取出一根存而不用。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五十根蓍草用來表示天地萬物。所不用的一表示天地未生前的太極,大衍之數,遁去其一,分而爲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玉京道長依照分二、掛一、揲四、歸奇四個環節演卦,每三變而畫一爻,由下往上畫,積十八變而畫六爻以成一卦。

“依卦象所示,蘭溪東諸暨苧蘿。”

桑丘羊道:“諸暨苧蘿渺無人跡,三怪竟然藏身於此?”

“夫三才者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勢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星不殃,風氣調和。地勢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門幽洞,羊腸曲沃。人勢者,通力合作,心有靈犀,膽識忠誠,智勇兼備。三怪所取者必爲幽冥之處。”

桑丘羊道:“多謝老神仙。”

“此卦六爻介變,變數極多,諸位還須小心行事。”

諸暨(句無,越都城)城西十里,林木蔥鬱,苧麻叢生,浣紗溪有浣紗亭,他看前方瀑布旁竹屋數間,便邁步前行,忽見瀑布旁青石之上,一個清麗婀娜的身影,撐傘而立,舉手投足纖弱初霜,顧盼流轉靈似流霞。一襲白衣,清若姑射仙子。所謂美人者,以花爲貌,以鳥爲聲,以月爲神,以柳爲態,以玉爲骨,以冰雪爲膚,以秋水爲姿.

柳詠吟道:“柳詠吟道:“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結蘭兮青青,綠葉兮此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

那女子杳然不見。

柳之詠四處尋找,唯見一方石碑,刻字雲:觀苧蘿之巖巒非奇,因夷光之名跡顯世。當春秋併吞之餘,正吳越爭衡之際。闔閭傷足以先亡,勾踐棲山而後失。苧蘿山中,驚逢蟾窟神女;浣紗溪畔,疑對蕊苑仙姬。蛾眉淺顰,羞六宮之嬪妃;桃腮輕笑,掃三千之佳麗。土城三年,學成鳳舞鸞謳;娃宮一旦,傾倒方伯霸主。玩月池上,夜夜張玉管錦弦;響屧廊前,日日搖柳腰蓮步。嬌喉一囀兮迷君魂,弱骨再旋兮奪君魄。霓裳羽衣,長吳王之驕奢;紅燈綠酒,助伯噽之佞惡。遂使忠賢直言,慘罹曝野之災;諍臣正諫,橫遭沉江之禍。子胥之精魂既滅,太湖之霸氣遂歇。錢濤入夜,波送沼吳之組甲;靈巖侵曉,火燒館娃之瓊閣。鳥喙吞沒,兩代之武功霸業;豹韜還憑,一身之綽約婀娜。草埋樵路,曾豔質之往還;煙鎖瑤溪,已香魂之去遠。吊越女之故丘,慨吳主之炯鑑。親奸邪而寶美色,孰不身危而國亂。

這定然是祭拜西施之處。

苧蘿山有千奇百怪的溶洞,尤其以白雲、紫霞、涌雪、無底、呵呵、漏斗六大名洞著名,六洞掩於蒼巒秀峰之中,清溪碧流之上,衆人試乘小舟穿梭於溶洞中,人在洞中,船行水上,水隨洞轉,景隨舟移,如仙境尋幽,如龍宮探奇。

初衆人各撐小舟穿梭,相互聲聞,哪知其中水路複雜,不多時失散開來。柳之詠正自心慌,忽然迴流湍急,小舟竟是被帶入激流向暗處而去,幾番用長篙撐住石壁都被水勢帶走。柳之詠鎮定心神,使出千斤墜的功夫穩住小舟,心中稍安,忽而前方現出巨大空洞,小舟經如同跌入懸崖,直墜而下。

柳之詠隨小舟轟然落入水中,幸得沒有翻船。他內力精進,黑暗之中觀瞧,只見竟是闊達十丈的地下溶洞,一條平緩的大河緩緩而流。小舟緩緩而進,兩岸垂石繽紛,瑰麗多變,色彩斑斕,如馬如龍,如夢如真,三步一景,五步一變。忽見玉柱擎立與穹頂連接,玲瓏剔透,晶瑩如雪,高一丈米,容三人環抱。

玉柱之上大書:天香留鳳尾,餘暖在檀槽。玉柱晶瑩,字色粉紅,十分嬌麗動人。河流至此,水勢放緩,柳之詠撐舟登岸,只見玉柱旁是高大石門,青石鋪地,玉石爲柱,門上牌匾書:楹聯書雲: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206章 蒲昌海第156章 沃沮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竺武僧335章 尚巴志231章 交河城431章 雲夢澤419章 入蜀481章 鬼王358章 二條城會晤324章 澎湖516章 勉苯514章 魔苯來襲390章 鬆平忠輝的金山516章 勉苯第八十七章 紅衣教173章 水衡都尉第一百一十三章 餓虎寨286章 仗劍攜酒走天涯352章 琵琶湖300章 一窩蜂243章 蘇薤城341章 燕返絕技404章 無根門的淵源第八十七章 紅衣教第一百二十四章 匈奴諸王253章 塗山氏第六十四章 採生折割234章 援救烏孫416章 避禍之策281章 秦淮河383章 猿飛佐助431章 雲夢澤357章 大阪城第157章 再逢柳詠354章 重逢櫻雪第一百一十八章 丹爐燧282章 僧王大會357章 大阪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家國何以兩全232章 龜茲第一百二十三章 甌脫王第九十一章 萬花谷444章 霹靂堂第三十三章 天機門426章 屈原流放之地532章 飛仙劍第二十九章 劫囚310章 仙霞派429章 桃源仙境第八十六章 穿心一劍515章 蓮花八相第146章 鄒衍413章 襄陽城441章 鄢將師十一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4)422章 魯大腳的膽氣244章 大月氏344章 片倉重長第一百一十二章 太陰神水宮467章   魯大腳的劫數342章 情深意重的小早川秀秋第155章 羅剎教第三十五章 鹽幫358章 二條城會晤第159章 傳信第十八章 匈奴質人府326章 胡不歸396章 天刀婆婆第三十六章 怒蛟幫38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374章 悟道寶藏院459章 在劫難逃396章 天刀婆婆314章 鑄劍谷376章 澱夫人第六十三章 燕門世家490章 移花宮源自九宮山453章 南海國176章 衛洛真235章 赤谷城之戰445章 雷氏霹靂堂的火雷術第七十五章 十缺老人274章 明爭暗鬥268章 情僧309章 恨天老人228章 天山派二宗第四十五章 窺視第三十七章 疫毒來襲202章 輪臺511章   李壞的使命第六十六章 大殺四方225章 紅衣教的野望480章 秦王府第153章 脫險第一百二十五章 匈奴之亂第一百二十四章 匈奴諸王302章 蜑人之後第八十六章 穿心一劍254章 風雨伊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