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章 羅馬方陣

張鬱青道:“這也就足夠用了。兵貴精,可以一當十。安息的弓騎兵依舊是主力部隊,鑑於馬匹不足,只要有一萬輕騎弓兵和五千徒步弓兵。”

蘇雷納道:“安息國輕騎兵遊動騎射的騎士招募一萬不成問題。”

張鬱青道:“匈奴人的反身回射,馬匹前奔,騎手在馬背上扭腰轉身張弓回射,可是騎射最大威力所在。”

蘇雷納道:“這個自然,帕奈人是馬背上的民族,一直是波斯帝國最優秀的弓騎手。安息馬雖不高大,但是強健有力,小步快跑,可持久而平穩。回馬射是我安息騎士的基本功”

張鬱青道:“重騎和輕騎交錯,再有駝兵源源不斷運輸箭矢,便有了對付羅馬的可能。”

安陽壽道:“再加上我墨家的秘密武器,足有和羅馬人一戰的機會。”

一年後羅馬共和國三大執政官之一的克拉蘇東遠征安息,其名義是爲米特里達梯三世提供支援。克拉蘇集結了七大羅馬軍團和僕從國軍隊,合計八萬人,氣勢洶洶向安息碾壓而來。奧羅德斯遣使和談,卻得到了克拉蘇傲慢的回覆:一切等他率軍入駐到塞琉西亞之後,才能解釋清楚。

奧羅德斯道:“攘外必先安內。亞美尼亞國王新任國王阿爾塔瓦茲德二世,有數萬鐵甲騎兵,他們隨時可能偷襲我們的後方。真是若鋒芒在背,我決定親自北上亞美尼亞,說服阿爾塔瓦茲德二世達成聯姻,我的兒子帕科羅斯迎娶阿爾塔瓦茲德二世的妹妹。”

張鬱青道:“我軍新成,不足與克拉蘇正面決戰。疲敵之計。守土爲下,殲敵爲上。如今誘敵深入,拉長其補給線,趁其疲憊,再決一死戰。”

奧羅德斯道:“克拉蘇最好的行軍路線是揮軍北上,取道亞美尼亞南下,直接進攻泰西封。這條行軍路線皆是山地,足以限制我們騎兵的活動。所以征服亞美尼亞,仍舊是關鍵。”

蘇雷納道:“若是王上守住亞美尼亞。克拉蘇只有跨過托羅斯山脈,進入兩河流域的上游,在廣袤的荒漠行軍,依靠星點綠洲的補給,勉力渡過幼發拉底河,他們不敢傑濟拉高地沙漠,會向東北而行。那麼最佳的決戰地點便是卡萊。”

張鬱青道:“在沙漠,長途跋涉五十里,羅馬人必將疲憊不堪。”

奧羅德斯道:“彼憊的羅馬人依舊是猛獸。你們的兩萬精兵不可輕敵,只要盡力拖住羅馬人,我會率軍迴旋合擊。”

蘇雷納和張鬱青出發了,率領三千人的輕裝騎兵在托羅斯山脈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不停騷擾羅馬人。羅馬人一旦靠近,立刻潰散向內地逃逸。克拉蘇的傲慢與日俱增,甚至喊出了征服帕提拉,進軍印度,完成亞歷山大征服世界的夢想。

克拉蘇的副官卡西烏斯建議沿着幼發拉底河直奔塞琉西亞,但是當地酋長阿克巴魯斯卻告知蘇雷納潰敗向遠離河流的荒原逃竄。克拉蘇已經收到了亞美尼亞的戰況,他在安息輕騎兵後緊追不捨,一定要在奧羅德斯回軍之前殲滅蘇雷納的軍團。在克拉蘇的堅持下,七個羅馬軍團渡過幼發拉底河,在盛夏之際進入了乾燥荒蕪的沙漠。

羅馬步兵方陣在夏季的高溫乾燥的沙漠間急行軍,越發疲憊不堪。克拉蘇急於決戰,但是數月來都沒有見到過安息的主力。終於羅馬軍團偵察發現了前方出現大量安息軍隊。克拉蘇欣喜無比命令全軍準備開戰。克拉蘇臨近戰鬥反而十分謹慎,七個羅馬重步兵軍團擺成陣形,四千騎兵分處兩翼。他的小兒子小克拉蘇則率領一千名高盧騎兵守護在中軍,高盧精銳騎兵追隨凱撒經久戰陣,乃是羅馬軍團王牌中的王牌。

克拉蘇期待的是一場君子之戰,軍人與軍人的正面對決。但息軍隊卻沒有這樣的打算,輕騎兵自四面八方涌現,似乎毫無陣形,卻又另克拉蘇無處入手。

張鬱青觀察,羅馬每個軍團十個營,共五十五個百人隊。第一營爲主力營,執掌軍團的鷹符,由十個百人隊組成,配屬騎兵一百三十二。其它營有五個百人隊,配屬騎兵六十六。因此,一個羅馬軍團合計六千二百二十六人。七大軍團大約四萬三千五百八十二人。羅馬步兵軍團組成龐大的方形夾門魚鱗陣,每一側的防線都由十二個營的重步兵組成,百人隊組成縱深八行方陣,行列之間保持一步的距離,行與行之間錯開站位。

張鬱青和蘇雷納的第一部計劃,一技之長擊敵之短。羅馬人並不重視箭弩,他們的弓以直木製成,常用紫杉木或柳木,呈一個完整的弧形,爲了防止弓疲軟,只有戰時纔會上弦。安息複合反曲弓的材質是榆木、獸骨、牛角和牛筋等,以魚膠緊密粘合。從弓背到兩端弧度漸緩,最後再將弓反向彎曲安上弓弦,有兩個弧形,在中央握把處內凹,整個弓的形狀宛如駱駝背部的雙峰。複合反曲弓射程可達三百米,在五十米的距離內能穿鱗甲。羅馬人的弓箭望塵莫及。

蘇雷納率領鐵甲騎兵衝擊羅馬人的陣線,受阻於夾門魚鱗陣,即刻掉頭潰退。克拉蘇命令騎兵和輕步兵追擊,追擊百米。忽聞東方戰鼓雷響,密如飛蝗的箭雨傾斜而至,輕騎應箭而倒。羅馬重步兵向前接應,他們手舉盾牌前去劫營。羅馬步兵的每人配備一面高四尺,寬寬兩尺的木製盾牌,表面蒙一層牛皮,足以擋住遊牧民族的箭矢。羅馬軍隊常年和歐洲遊牧民族作戰,磨練出了一種龜甲陣,步兵收攏隊形,第一排步兵以蹲踞姿勢將盾牌拄地,第二排步兵將自己的盾牌置於前排盾牌之上,第三排及之後的步兵將盾牌舉過頭頂,盾牌層層相迭,組成了一個密不透風的盾陣。克拉蘇的七大軍團皆是訓練有素羅馬步兵,能夠隨機應變組成大小不一的龜甲陣,應對任何箭矢拋射。若是敵軍步兵前來破陣,羅馬步兵左手挽盾抵住敵人,右手持短劍自盾牌下方猛刺敵人腹部。這是長期戰爭摸索出來的攻守兼備的龜甲陣。

羅馬步兵頭戴銅鐵頭盔,只有軀身有鐵甲或革胄防護。箭矢並不能穿透盾牌,但是卻將部分挽盾的手釘在盾牌上,或者將腳面釘在地面。羅馬的職業軍人素質極高,即使如此依舊咬牙完成自己的職責。龜甲陣在等待安息重騎的突襲,每個羅馬補兵配有三支六尺標槍,二十步的距離投擲標槍,能夠穿透任何盾牌和盔甲。標槍擲出後,羅馬步兵就拔出短劍衝向敵陣,和敵人近身格鬥,通常就可以結束戰鬥。

232章 龜茲357章 大阪城429章 桃源仙境345章 天下第一193章 墨家勁弩185章 婼羌王325章 霞浦仙居319章 雁蕩山548章 巴渝城207章 再逢龍戰野468章 沈爺之死507章 星宿派413章 襄陽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奸闌出物180章 浚稽山之戰290章 楚墨的陰謀490章 移花宮源自九宮山330章 淨海王第二十章 武林三宗第三十三章 天機門438章 十二連寨298章 三生石畔第八十二章 以身換藥300章 一窩蜂369章 拯救阿露第九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2)501章 崑崙仙子190章 安息帝國164章 詩劍大會465章 甌雒國176章 衛洛真320章 邪馬臺的野望367章 甲斐城的巔峰對決265章 揚州瘦馬407章 宛城之變535章 夜探蜀王府第二十三章 刺客第一百二十八章 雞鳴驛193章 墨家勁弩366章 夜宿富士山314章 鑄劍谷545章 巴人第六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3)第三十章 兄弟相會234章 援救烏孫第136章 顓頊之墟第十八章 匈奴質人府289章 歐陽冉223章 再徵河西第九十八掌 楚國郡主209章 慷慨赴死411章 南下荊州381章 佐佐木小次郎之死第135章 慕容部204章 注賓城202章 輪臺193章 墨家勁弩166章 稽胡王517章 天衣派苦行僧405章 桑麻之禍第一百二十六章 擊斃襜襤王第六十七章 十缺老人316章 蜑人幫第十八章 匈奴質人府第156章 沃沮411章 南下荊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雞鳴驛307章 天地陰陽五行賦第八十七章 紅衣教382章 木村重成38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205章 樓蘭公主395章 拜火教聖女167章 飛馬牧場376章 澱夫人第十六章 匈奴使團236章 烏禪慕的智慧359章 德川家康的計謀423章 茶荈的使命436章 鄂王城496章 小月氏和西羌第二十六章 老子化胡第一百一十二章 太陰神水宮178章 太子殿下465章 甌雒國398章 無根門之陰毒309章 恨天老人267章 輕重計然173章 水衡都尉第四十四章 醫學?武術?162章 四大散人224章 收復河西339章 鶴丸城548章 巴渝城235章 赤谷城之戰189章 罽賓之王336章 時空漩渦272章 十二堂403章 復仇瘋狂者墮無間地獄第一百一十七章 恆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