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理由與計劃

李瑕出兵時完全是雷厲風行的作風,沒與高長壽仔細討論過,只是說完一個大概的計劃,當即就領兵南下。

最後只留下一句“你儘快組織人手,到曲靖運東西吧。”

偷襲了磨彌千戶所的次日,高長壽領了兩千餘勞力也到了,開始拆卸房屋、搬運物資到威寧建城……

“我不知你是如何想的。”高長壽道:“你真想帶着這麼一點人奇襲成都?”

“打成都當然不是靠我這一點人。”李瑕道,“以這一小支奇兵襄助蒲擇之而已。”

“我不認爲這個蒲擇之能收復成都。”

“你都不瞭解他,不要妄下定論。”

高長壽道:“你就瞭解嗎?”

“我有個幕僚,算是慕僚吧,叫作……李西陵。”

李瑕說到這個名字,語氣有些斟酌,緩緩道:“李先生曾在荊湖制置使吳淵帳下爲幕,戰略眼光是有的。

經他分析,蒲擇之的意圖就很清晰了。奇襲劍門之後,便可阻擋漢中一帶的蒙軍南下。封鎖成都,對成都的蒙軍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高長壽問道:“你相信這位李西陵的分析?”

“嗯。”

“但你不能確定成都之戰是何時開始。”

“朱禩孫在三月末時向我發出調令補防瀘州,說明他領兵北上劍閣了。一旦宋軍封鎖劍閣,馬上便要對成都發動攻勢。我從靈關道北上,時間應該是剛剛好。”

李瑕指了指地圖,又道:“蒲擇之打下劍門之後,蒙軍必然也能猜到他的意圖。那麼,蒙軍必然對宋軍有所防範,會加強成都的防事。到時我出靈關道,或可出其不意擊蒙軍腹背,改變這一戰的局勢。”

“太危險了。”

“阿術不在,大理國內空虛,我走大理,面對的只是僞軍;相比起來,反而是到川西去更危險,那裡是上萬有防備的蒙軍。而且,宋朝的指揮體制森嚴,我到了瀘州,一定會喪失自主權。”

話到這裡,李瑕苦笑了一下,道:“你也知道我的性子,不喜受人使派。到時我若是看到戰機,再想從瀘州出兵,或許還得對瀘州守軍動手。”

高長壽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他更希望李瑕能留在威寧,但知道這話說了也沒用,反倒顯得他像個小媳婦一樣。

李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這件事我考慮的比你多,不是頭腦一熱做的決定,你不必勸我。”

“哪怕不勸你,我也很擔心你要如何穿過大理到靈關道。首先,糧草輜重你怎麼解決?”

“搶。”

“大理國遭蒙軍擄掠至此,何處還有糧草……”

高長壽話到一半,忽然愣了一下,反問道:“你不會是想搶寺廟吧?”

“我沒搶,是也先搶的。”

“也先搶的?”高長壽喃喃了一聲,搖了搖頭,也不知該做何感想。

……

大理國崇佛,有“妙香國”之稱,開國以來就大量興修寺廟。

歷代大理段氏皇帝二十二人當中,有十一人出家爲僧。是真的崇尚佛法、還是爲高氏權臣所逼,也只有他們心中最清楚。

至於崇佛的緣由大概也有許多,比如離天竺、吐蕃近,比如用佛法來緩解境內的各族之爭、權力之爭,避免南詔國滅之後各大家族之間的血腥殺戮。

忽必烈似乎也信佛,他滅大理之前,須取道吐蕃,駐紮在六盤山時請藏傳佛教薩迦派首領八思巴會面,接受了八思巴的喜金剛灌頂。當時他的王妃察必隨行軍中,同樣接受了灌頂;

滅大理時,他裂帛爲旗,上書“止殺”二字,說是被姚樞所勸,其中未必沒有考慮到佛教的影響力;

滅大理之後,他曾駐紮在無爲寺,禁止戰火燒到寺中,時人云“邊城劫火,此間翠華”。

忽必烈這人不僅信佛,他還信道,也接受了儒學大宗師的尊稱。

在李瑕眼裡,如果一個人什麼宗教都信,那等於什麼都不信,不是宗教徒,而是政治家。

當然,換成是李瑕,如果有朝一日能征服大理了,也不敢公然藐視佛法。這是爲政者應有的素養。

重要的是,如今這個蒙古統治下的大理國,各寺廟香火併不減當年。大理國別處沒有糧草物資,寺廟裡卻是有的。

而且寺廟也很多,所謂“伽藍殿閣三千堂,般若宮室八百處”,皆可成爲沿途補給。

……

這日,高明月聽完李瑕與高長壽的談話,她雖沒多說什麼,眼神裡不由有了憂色。

李瑕看出來了,他知道她是擔心佛祖怪罪。

而以李瑕的情商,倒不至於說出“是你堂兄高瓊告訴我寺廟裡有糧”這樣的話。等到兩人單獨相處了,他才問道:“明月是在擔心嗎?”

“嗯,我很擔心你。”高明月低聲應了,伸手探到李瑕懷裡,輕輕拍了拍他的護身符。

這是兩人除牽手之外,她少有的主動肢體接觸。

“你總是經歷兇險,也許真是佛祖保佑才能平安無事,如今卻要這般不敬,萬一不再被庇佑……”

李瑕的手覆在她手上輕輕拍了拍,道:“你不必擔心,我敬佛是在心裡的。”

“我不是想反對你,只是……希望你平安。”

“我知道。”李瑕道:“我們是扮成蒙軍去寺廟搶糧,反正也先在我們手上。以免大理的百姓們對我們產生怨恨。”

“那……佛祖還是會知道的。”

“我們只取糧草,不動佛祖的塑像,就算是借的。”

高明月有些無奈,道:“其實我以前也沒那麼信佛……是擔心你,才求的這個護身符。”

“嗯。”

高明月轉頭瞄了李瑕一眼,有些擔心他不高興,低聲問道:“是不是我不要問太多比較好?你會不會煩我啊?”

“不會煩你。其實,幾個佰將都在質疑我這個決定。只是我懶得哄他們罷了。”

“嗯?”

“要打穿大理、北上靈關道,此事確實過於瘋狂,有不安都是難免的。”李瑕道:“另外,這次出來得急,是我該先與你說清楚我這麼做的理由、計劃。”

高明月不由笑了笑,因爲他說的只哄她而有些滿足。

接着她又想到自己實在是太不虔誠了,心想應該多誦佛唸經,求佛祖原諒李瑕迫於無奈借點糧食……

~~

李瑕說得輕描淡寫,但事實上,他麾下幾個佰將確實十分反對他這次的決意。

本來可以安安全全地回慶符了,卻要繞一個大圈走敵境,心裡不願意當然是難免的。

但因李瑕平素就頗有威嚴,又接連都是小勝,幾個佰將們雖有不同意見,卻還是老實聽話。

而遠隔千里,蒲擇之做的決定才叫真正的“力排衆議”,被部下視爲“獨斷專行”。

今年的形勢是,紐璘率上萬蒙軍攻打重慶府。

而蒲擇之在這緊要關頭卻決意不守重慶,集兵去打劍門關。

幾乎所有人都在反對,認爲蒲擇之這是在弄險,置川蜀防禦於不顧,一心只有功業。

這一戰還未開始,蒲擇之就知道,若一意孤行,萬一戰敗,所有的後果都需要他來承擔,他的仕途也將毀於一旦。

但他還是做了決意。

就讓紐璘去打重慶府,他要奇襲劍門關、收復成都。就看看他與紐璘誰更快誰更堅決。

死守川蜀固然穩妥,但按部就班的防禦救不了大宋。

必須打破兵法常理尋找奇蹟,那就必須有向死而生的勇氣,敢爲常人不敢爲之事,纔有破局的可能……

~~

一南一北,李瑕與蒲擇之作出了類似的選擇,也許是巧合,也許他們都有些瘋……

第127章 通敵第928章 人和第764章 答案(爲盟主“blackmoon413”加更)第239章 熄戰第818章 戰已久第1284章 未殺錯第123章 大朝會第263章 屬僚第200章 攻守第1024章 大柱將傾第237章 渡河第50章 登徒子第1059章 寒食第573章 選擇(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3/21)第266章 作法第1162章 追擊第784章 匈奴第924章 汗位的爭奪者們第635章 急襲第883章 堅定第693章 自暖杯第378章 交易第783章 張騫第90章 朱仙鎮第166章 鬥劍第201章 長寧軍第55章 真名第468章 勇者(爲盟主“niema”加更)第137章 遺留問題(爲盟主“欲笑還顰丶”加更)第1313章 篩除第1295章 阻止第1249章 順水之舟第137章 遺留問題(爲盟主“欲笑還顰丶”加更)第822章 心思第306章 小毒蟲番外篇·易俗(爲盟主“深刻不等於接近事實”加更)第283章 糧草第679章 弱主第630章 祁山道(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698章 三峽第977章 嚮往第1219章 不識好歹第951章 忽裡勒臺第1135章 憑恃第1067章 圍棋第648章 陣型第364章 鉤考第1166章 時代的落幕番外篇·遺老(爲盟主“戶口他爹”加更)第1027章 移駕第885章 強盜的頭腦第167章 冠軍風采第946章 古戰城南第227章 嚇唬第219章 拖垮第54章 弘道苑第801章 觸龍門第518章 夫妻第892章 可敦第444章 權知筠連事第72章 耳熟第822章 心思第1216章 出息第5章 採石磯第812章 踏營(爲盟主“你好大順順”加更)第702章 小聰明第328章 考校第430章 川西第612章 志向第1028章 條件第1336章 再換一任第1197章 孝子第1142章 坐以待斃第1339章 新王朝第1070章 一意孤行第132章 輕鬆第401章 宋揮玉斧第262章 平安符第488章 小官第1324章 行家第318章 破城第232章 一意孤行第543章 炸藥第897章 黃雀第471章 突殺(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第44章 證據第256章 規矩第965章 人材木材第800章 黃河龍騰(爲盟主“太原公子褐裘而來”加更)第1335章 遷都第1114章 唐軍蹤跡第1113章 運氣第728章 失望第1314章 忠臣之心番外篇·暢想(爲盟主“明日大霧”加更)第1337章 降表第390章 恥辱第288章 淹水第1253章 督促第1287章 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