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北歸舊事

第1204章 北歸舊事

安陽城廓以南二十餘里,有條河叫羑河。

遊顯正駐馬立在河邊,望着南面的唐軍大營,眼神中帶着些茫然之色。

他今年五十七歲,這一輩子正是經歷了蒙古滅金、伐宋,以及到現在爲止,中原最動盪的數十年。

因此,他整個人看起來都帶着股疲憊感。

在河邊又等了一會,遊永錫策馬到遊顯身旁,道:“父親,若李瑕不來,而是派一支兵馬來殺父親……”

“年輕人怕的真多。”遊顯開口,打斷了兒子的話。

他的老眼中帶着回憶之色,又道:“我當年從許州活下來,從宋境逃回北方,哪一次不是九死一生,哪一次像你這般怕過?”

“父親教訓的是。”

南面有騎兵襲捲而來,傾刻已到了河對岸。

遊顯眯着眼看去,很快就認出了李瑕。

那身姿氣度,想認不出都難。

但真正讓他訝異的是,李瑕竟是並不害怕被偷襲,徑直翻身下馬,親自乘着小舟過來。

遊顯略略猶豫,也翻身下馬,解掉佩刀,卸掉盔甲,命遊永錫將馬匹帶走。

他只孤身一人穿着布衣,涉水向李瑕迎來。

但真等小舟靠近了,李瑕那雙目若含星的眼看過來,遊顯卻又沉默了。

好一會,他才道:“沒想到啊,陛下竟真會親自前來。”

此時,張弘道已擋在李瑕身前,以警惕的目光看向遊顯。

李瑕卻顯得很自若,向張弘道微微擺手。

“朕很好奇,當年是什麼能讓你拋妻棄子也要從宋國回到北面,是思鄉之情嗎?”

河邊風大,吹亂了遊顯的鬚髮。

他站在河邊擡頭看着李瑕,幾次猶豫,才道:“說出來,怕陛下不信,但我還是實話實說。”

“好。”

“那年我不到三十歲,隨蒙軍將領阿思蘭守襄陽,後被宋軍俘虜,宋將劉石河將軍欣賞我的才華,將我舉薦給了孟珙孟元帥……”

這卻是張弘道之前並未聽說過的,李瑕也未想到遊顯竟還見過孟珙。

只見遊顯嘆息了一聲,繼續道:“當時孟元帥有意收復河南,且有了方略,他趁着窩闊臺病死的時機,數次出兵攻打蒙古要塞,焚燬糧草,使淮北局勢一度好轉,當時他說服了投降蒙古的金國大將範用吉。可惜宋朝廷不許,反而對孟元帥起了猜忌之心,孟元帥由此一病不起,抱憾而終。”

李瑕曾經聽說過白樸之父白華的經歷,亦是與這件舊事有關,遂問道:“所以,你是失望之下逃出宋營、奔回北面?”

“若如此,我當有計劃,又何必拋妻棄子。”遊顯閉上眼,再次深嘆了一口氣,道:“我是在孟元帥病逝前就回蒙古了,我當時的妻兒留在宋國爲人質,而我孤身北上,爲孟元帥聯絡了範用吉。”

張弘道張了張嘴,愣了一下。

“可笑當時孟珙屢次破地,京湖局勢一度好轉,可笑當時他慷慨激昂,我真當他能做成事。拋妻棄子爲他北上犯險,結果呢?他一命嗚呼了,我怎麼辦?”

似是因回想起妻兒勾起了遊顯對孟珙的憤懣。

張弘道再看向遊顯,恍然又明白了許多事,問道:“那這麼說來,你真與李璮有所聯絡?”

遊顯點點頭,又搖了搖頭,道:“我確與李璮面見過數次,但看出他不是成事之人。之後便罷了背叛蒙古的心思,只求治理好一方百姓。”

張弘道又問道:“你不飲蒙哥賜的酒也是與此有關?”

“當年我勸蒙哥不要伐蜀,其實暗中已傳了消息往襄陽。蒙哥賜酒之時,我以爲是事情敗露被賜毒酒,驚慌不敢飲。”

說着,遊顯自嘲地搖了搖頭,看向李瑕。

“這些年來罪人膽顫心驚,今朝終遇聖主,可將塵封多年之心事一吐爲快,今願攜彰德、大名二府歸順,伏惟陛下以聖德君天下,罪人死而無憾……”

李瑕聽着這些話,分明是考慮了片刻,權衡了利弊之後,忽然跳下了小舟,踩進了河水裡。

“陛下!”

“陛下!”

周圍侍從大驚。

但反正李瑕靴子與褲子都已經溼了,不管不顧趟着水上前兩步,親手扶起了遊顯,語重心長地安慰了幾句。

“卿不必妄自稱罪,卿一心漢法,愛護百姓,今能攜城歸順以全百姓,有功於國,有大功於國……”

~~

是夜。

待李瑕與張文靜說過白日裡的見聞,張文靜想了想,卻是問道:“陛下真信遊顯說的那些話嗎?”

李瑕笑了笑,反問道:“你信嗎?”

“遊顯若真打算降,爲何卻不早降,偏要等陛下親自到了。倒像是要陛下金口御言,給他下個定論。”

“是嗎?”

“他若是與五哥說了當年那些事,回頭等戰事了結,陛下一查,若發現他說的是假話便要治他的罪。如今這般誰還敢查?”

“都是些陳年舊事了,當年他是拋妻棄子也要效忠蒙古或真是受孟珙所託歸蒙活動?也許都有吧。至少他官當得不錯,善待百姓,且他這一歸順,對北伐意義重大,這纔是重要的。”

“水至清則無魚?”

李瑕微微搖頭,道:“不僅如此。北面百姓這數十年、數百年真的不容易,能少些戰禍就少些吧。”

接着,他又自嘲道:“之前北面世侯都說忽必烈寬仁,說我嚴苛,現在該到我展示寬仁的時候了。”

“陛下是真寬仁,忽必烈不過是寬縱而已,蒙元寬縱世侯而苛待百姓,今仁君北來,人心所向,不言而明。”

李瑕點點頭,看向地圖。

張文靜順着他的目光看去,意識到這次收服彰德、大名兩府,北上便可連結到真定府。

那就離保州就更近了。

她愈發想家,也愈發憂心……

~~

其後數日,隨着遊顯的歸順,唐軍北伐的進展再次加快起來,迅速佔據了大名府周邊諸城。

九月二十一日,唐軍已兵圍了邢州。

邢州與別處有一處不同,在於邢州以西有一紫金山書院,而蒙元有不少重臣都是出自於此,包括劉秉忠、張文謙、王恂、郭守敬、張易。

這五人一度都是元廷的重臣,雖說如今郭守敬已降、張易已死,但紫金山學派依舊是金蓮川幕府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李瑕並沒有下令猛攻邢州城,更沒有讓士卒進入紫金山書院。

他依然是希望能夠招降邢州。

這對於整個元廷的漢官體系都會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才安營下寨,便有士卒上前通傳道:“陛下,霍將軍回來了,且帶來了幾位北面的大儒。”

李瑕一聽便知是王鄂等人到了,略略思索之後,便冒出了一個想法。

他打算邀王鄂往紫金山書院走一遭。

……

“紫金山?”

待王鄂到了李瑕面前,尚未從這位年輕的大唐天子的風姿中回過神來,又聽到要往紫金山書院一行,有些愕然。

王鄂遂連忙行了一禮,道:“陛下若想招撫紫金山書院中的諸生,老朽願爲待勞。陛下倒不必往那高山險地走一遭。”

“一道同遊吧。”李瑕道:“這是朕對北面讀書人的一個態度。”

王惲站在王鄂身後聽着,心裡反而不安起來。

他曾見過李瑕,當時能感受到李瑕並不欣賞他的詩詞,反而像是帶着一種認爲北面讀書人不該仕奉蒙古助紂爲虐的態度。

“陛下,紫金山書院的諸生都是劉秉忠的學生,因生在北地,自幼便被蒙古教導,故而有些不明大義。不如由罪臣先教訓他們一頓,再帶他們覲見。”

李瑕看得明白王惲的心思,笑着搖了搖頭。

此一時,彼一時,當年他確實有些怪罪過北面文人寧仕蒙元而不歸順於他。但如今時移勢易,早便沒了這種怪罪。

他雖不算讀書人,卻實實在在對華夏文化有着很深的感情。

“不必擔心,朕明白北地保存一點文脈不易,如今有了真正的漢家皇帝,也該到了北地的文章學術發揚光大的時候了。”

王鄂、王惲一聽,登時便感受到一種與仕元時完全不同的氣場。

他們已經可以預見,李瑕對邢州學派的影響,必將使蒙元朝廷繼續動盪……

第595章 清君側第413章 控制第356章 父子第983章 後會有期第681章 蜀人第1252章 民夫第786章 白雪歌送李郡王歸長安第902章 裂縫第69章 反骨第214章 山脈第807章 不速之客第266章 作法第743章 傲慢第83章 伏殺第257章 收網第740章 各個擊破第429章 賞罰第341章 主動權第1327章 板蕩識誠臣第583章 心意第1341章 興亡第141章 家宴(爲盟主“小糉子xx”加更)第324章 入城者第1160章 打開局面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1218章 衆叛第827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869章 不符第1225章 換俘第226章 查清楚第485章 縮影第1034章 西塞山第150章 字第166章 鬥劍第1317章 沙盤推演第548章 帝王氣第1005章 望澤門第518章 夫妻第649章 奮勇第314章 殲敵第159章 縣官第644章 人才第554章 坦誠第235章 功虧一簣第1102章 陰山番外篇·易俗(爲盟主“深刻不等於接近事實”加更)第319章 歸場第1168章 嚴霜第123章 大朝會第1316章 召見第1141章 臨時抱佛腳第922章 盟兵第794章 離間第551章 入朝第312章 箭毒木第84章 太常引第1216章 出息第169章 成見第932章 前後夾擊第701章 我王第914章 合則兩利第524章 安家第308章 營變第420章 意外第365章 破綻第264章 通司第1152章 堆兵力第1062章 巧遇第660章 反制第705章 側王妃第276章 覆巢第1179章 傳檄第678章 會子第761章 搦戰第686章 春寒第1279章 避巷戰之短第359章 佈局長遠第1207章 邢州大治第333章 雲頂城第224章 泯恩仇(爲盟主“那年的小明”加更)第397章 回家第883章 堅定第254章 挑釁第1241章 好轉第1136章 帶偏第763章 粗暴第1079章 冒進第1157章 象輿第501章 帥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11)第129章 不誠(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7/10)第1280章 揚野戰之長第168章 客氣第808章 反敗第398章 休憩第351章 義子第136章 了斷第979章 流放第537章 流民第423章 壓力第340章 燒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