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葡萄牙國家隊,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一支,也是菲戈和C羅這兩大球星唯一聯手的一屆世界盃。菲戈現在已經34歲了,夕陽正烈,卻也堅持不了太久。而C羅儘管還遠未成熟,卻已經顯露出了巨星的潛質。儘管這個年代還不屬於他這個21歲的小將。
其他的隊員也大多數來自於五大聯賽中的豪強球隊,單純論紙面數據的話,堪稱豪華。
這也是爲何雙方打熱身賽,中國隊要巴巴的趕到歐洲來的原因。去年底國際足聯公佈了世界各國家隊的最新排名,中國隊排名32,正好是世界盃名額的最後一名。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去打醬油了,而葡萄牙則排名第7。
如果世界足壇是一出舞臺劇,那麼葡萄牙隊已經是一個有不少臺詞的次要角色了,而中國隊則剛剛從臺下到臺上,現在專門負責扮演屍體,可這也是我們盼望了好多年的。要不說中國球迷很偉大呢,不用國足當主角,上去演個一槍倒的屍體就行。
足協已經滿意了,可王艾這幫人卻在琢磨怎麼詐屍。和上一屆相比只有區區三四個海外球員不同,這一屆海外球員一大半,理所應當的成績更好一點。
隨行而來的記者也詢問了這個問題,不過隊員們表態謹慎,李瑋鋒和鄭智兩位隊長更乾脆,直接回避了這個問題,被問急了就都推到王艾身上。他們知道,王艾有豐富的應付記者的經驗,歷次重大發言,從不出格。以前礙於身份,這兩位不說也得說,現在王艾上來了,他們索性就都推給了王艾負責。
面對記者熱切的眼神,王艾直接一盆涼水潑過去:“別想太多,海外球員多也沒什麼了不起,人家都是海外球員。別想一口吃個胖子,我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沒敢想拿下大力神杯,大家還是把希望降低點才幸福。”
這位三十來歲還顯得愣頭愣腦的記者受到打擊,卻還不甘心,小聲嘟囔:“就不能有點志氣?”
王艾翻白眼:“你行了啊,我們又不是X戰警,沒有超能力,再說,你就熱血上頭又怎麼了?在世界盃那個舞臺上,四年一次,誰不玩命?”
王艾本心覺得這事還不能小瞧了,眼瞅着國足這幾年成績好,球迷們的口味也高了,媒體也覺得我們怎麼怎麼行了,這可不是好事兒。目標從寬、執行從嚴,這纔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如果目標設定的太高,最後做不到,或者挺磕磣的做到,外界的觀感就不會好。
國足可是好不容易從罵聲中走過來的,不能讓外界的心氣太高了。可翻開最近這段時間國內的體育報紙,展望世界盃的幾乎都在說進16強,好像小組出線輕而易舉似的。可他們也不想想,上屆世界盃如果沒有王艾,中國隊最多進兩球,還可能一球不進,三場全輸。底子這麼差,立刻就想迎娶白富美,這不腦子不清醒嗎?
得虧了足協當家人現在還是閻世鐸,還能穩得住,起碼足協從未說過要進16強,目標甚至比上一屆都低一點:贏一場球即可。要不然足協也腦袋一熱,下達指令,氣氛就更狂熱了。
應付過了記者,王艾思考了片刻之後去找吳金貴、陳金剛,吆喝趙旭日去喊來了李瑋鋒、鄭智兩位隊長、以及老郝、李明兩位老將。王艾就跟大家分析輿論環境的潛在危險:別的不說,我們的鄰居,朝鮮進過八強,韓國進過四強,和歐洲人不能比,和亞洲鄰居還不能比嗎?這就是我們國內球迷潛在的心裡高度。現在是我們上一屆小組沒出去,所以才喊16強。我們要是僥倖的6月份在德國真的小組出線了,他們立馬就能喊出來8強、4強,乃至進決賽。
“中國理所當然的應該比半島的兩個國家強不是嗎?中國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理所應當的拿下大力神杯不是嗎?”
這都是很簡單的心理規律,可真要讓球迷的希望這麼高,百分百的會讓他們失望。他們失望就會罵我們,那我們好不容易和媒體、和球迷的良好關係就會破壞。這樣一來,下一次組建國家隊就會面臨很多不可測的風險,比如外界罵聲多了,導致我們的領導、我們的教練、我們的隊員自信心不強。罵聲多了,我們的高工資就會讓人眼紅嫉妒。罵聲多了,我們每個人的廣告代言機會就會減少。總之,不能對這個問題聽之任之。
兩位教練、兩位隊長、兩位老將皺着眉聽王艾說完了,一聲沒吭。涉及到傳播學這門新興學問了,他們也不懂,只能從本能的角度來分析,但一時半刻的不知道怎麼辦好。
“和葡萄牙的熱身賽,輸了吧。”王艾想了半天,出了個主意。
吳金貴和陳金剛互相看看,遲疑的道:“熱身賽輸了贏了都無所謂,贏了主要是爲了提升信心。你們這羣海外球員,尤其是你和小白、老郝這幾個前鋒,不怕輸一場球。但是你還是要和大家說清楚,別真不自信了。”
王艾點頭:“我會和大家說,當然我也不是說我們要輸球,而是我們要重點演練戰術,比賽我打替補,智哥、李哥你們也收着點。”
兩人點頭。
“我們不是打假球,而是更純粹的用實戰來演練戰術。以往的熱身賽我們一邊練戰術,一邊強化自信,這一次我們不用強化自信,演練戰術即可。”王艾補充道:“我們要爭取通過幾場熱身賽,把我們的戰術配合磨練成型。老阿里帶隊三年多一直是442,我們也不尋求變陣,但要更熟練的運用好這個陣型,讓不同的對手通過比賽來幫我們挑毛病。同時在技術方面,注意我們整體的流動性打法的演練,尤其是在進攻方面。至於比分……最好一系列熱身賽全輸掉!”
吳金貴嘬着牙花子:“你這,涉及到戰術、技術,還有比賽輸贏,得跟主教練說一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