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爭相獻媚
虞世基與封德彝一行人來到九江之時,崔澈尚未奪取成都。
張須陀親自出城,前往碼頭迎接。
虞世基官級不高,僅爲正四品,與張須陀同一品級。
只是且不論京官與地方官的區別,虞世基總領政務,名爲內史侍郎,實爲宰相,張須陀又怎敢怠慢。
況且虞世基此來,是專門查驗宇文士及叛國一事,與張須陀密切相關。
“虞相,下官與許國公並無私仇,又怎會誣衊其子。”
張須陀解釋道:
“若非斥候們衆口一詞,我也不敢相信此事。”
虞世基點頭道:
“張府君無需爲此憂心,以聖人對許國公一家的寵信,仍能讓我前來探明實情,可見府君同樣是簡在帝心。
“老夫此來,不會徇私,必將查明事情經過,上呈聖人。”
張須陀連連稱是。
虞世基一行人在張須陀的引領下,進入九江郡城。
他先是與封德彝召見了此前潛往巴東郡,將消息傳回的那幾名斥候。
斥候們依舊堅持自己在巴東郡的見聞,巴東太守被宇文士及襲殺,宇文士及獻城投降。
但虞世基與封德彝以擔心斥候們被崔澈欺弄爲由,不肯輕易採信他們的證詞。
由於虞世基疏於俗務,安排人手前往探察實情,自然全是由封德彝來處置。
臨行前,封德彝將一封密信交給自己的親隨,叮囑道:
“大燕天子必然已經入蜀,此信,你可往紫陵交給竇建德,也可去江陵交到劉黑闥的手上,此外,鎮守長沙的徐世𪟝也是可以信任的人選。
切記,此事事關我的身家性命,不可落到第四人手中。
如今燕強隋弱,早晚有統一天下的一天。
我與大燕天子本就是親戚,少年時,又一同往關中求學,感情深厚。
你若能替我將這封信送往燕國,我必有重賞,甚至將來爲你請官。
若是妄想賣主求榮,燕主立馬吳山之際,又豈能饒過伱!”
說到最後,封德彝威逼利誘,實在是關係重大,正如他自己所說,一旦走漏了消息,自己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親隨見他許諾將來會爲自己請官,激動不已,連連保證:
“家主平日恩養,僕日夜思報,今日聽命行事,又怎敢不盡心竭力。”
封德彝見他神情真摯,也終於安下心來。
此番前往探察巴東情報的,並不只有一人,一羣細作北渡長江,經由漢東,夜過漢水,深入燕國的控制區。
竇建德駐守紫陵已有數月,哪怕崔澈封鎖了白帝城的消息,但他作爲燕軍大將,自然是清楚前線戰報的。
得知崔澈勢如破竹,深入蜀地,竇建德也不免爲之開懷。
遙想自己當年,不過是一個耕田的農夫,因爲重義輕財的關係,在當地有了些許名聲。
一衆鄉黨投奔崔澈,在他府中立足之後,竇建德也隨後投入崔澈的帳下。
不曾想,只是初見,崔澈將就自己引爲親信,大肆提拔,也讓他從農夫,成爲燕國大將,如今鎮守紫陵,麾下兩萬步騎,這要放在當初,簡直連想都不敢想。 如今崔澈形勢一片大好,竇建德也爲他感到高興。
俗話說,士爲知己者死,竇建德爲人重義,哪怕在原時空是雄踞一方的大夏天子,但作爲崔澈的親信大將,竇建德從未有過二心。
崔澈走前,命竇建德看守紫林,防止江東水軍進入揚水,以及防備漢東與九江之敵,竇建德不敢懈怠,沿江修築了許多烽火臺,同時也派出大量哨騎巡視。
今日,就有哨騎回報擒住了一名隋軍細作。
這本是一件小事,竇建德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抓住的細作,沒有上千,也有幾百。
但今日那名細作卻聲稱自己是自投羅網,有密信想要轉交竇建德。
竇建德原本擔心是隋朝想要以高官厚祿收買自己,下意識想要拒絕見他,但又想到宇文士及的例子,還是接見了那名細作。
細作正是封德彝的心腹,而密信是封德彝寫給崔澈的,竇建德不敢私自拆看。
封德彝與崔澈之間的關係,竇建德是清楚的,而他在隋朝雖然職位不高,只是一個內史舍人,但與虞世基上下勾結,把持朝政,竇建德同樣有所耳聞。
這樣的人物冒險寄來密信,必然是要效仿宇文士及,暗中投靠大燕天子。
竇建德爲了防止沿途出現意外,派出五百名騎士往蜀地向崔澈送信。
站在西側城樓,竇建德望着五百餘騎絕塵而去,不禁譏諷道:
“國家危亡之際,這些個隋臣不思報國,居然爭相向我主獻媚,呵!江南多好臣。”
說罷,竇建德才反應過來,宇文士及、封德彝那可都是北方人。
好在今日是他獨自登樓遠眺,別無外人。
當然,竇建德也知道,若不是宇文士及,崔澈別說是攻取蜀地,就連江陵一時半會只怕也拿不下,因爲他之所以能夠攻克江陵,是因爲對城池佈防以及水寨瞭如指掌。
虞世基、封德彝在九江郡城等了月餘時間,才終於探明消息,不僅證實了宇文士及叛國,更得知崔澈攻陷成都,傳檄以定蜀中。
“齊王何在!”
虞世基緊張地喝問細作。
齊王事關國本,由不得虞世基不緊張。
他雖然貪腐受賄,但對楊廣卻是極爲忠誠,畢竟是楊廣一手提拔了他,使他得以把持相權。
“回稟虞相,齊王在燕賊圍城之前,就已經離開,只怕現在已經到了嶺南。”
虞世基聞言鬆了口氣,封德彝說道:
“既然已經查清楚了事情真相,不如即刻回京,向聖人稟明經過。”
虞世基點頭道:
“德彝所言有理。”
當天,二人便與張須陀告辭,張須陀又送二人前往碼頭,還沒來得及登船,就有快船逆江而來,向他們通報消息。
原來在二人離開建康期間,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不甘心坐以待斃,陰謀作亂,不甚走漏消息,現已伏誅。
而宇文述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受到其子的牽連,被楊廣勒令在家中自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