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朝廷忌憚

bookmark

第355章 朝廷忌憚

崔澈回到家中的時候,兩位妻子不說哀毀骨立,那也是形容憔悴。

他一左一右擁抱着哭泣的妻子,安慰道:

“人死不能復生,縱使哭瞎了眼睛,也於事無補,生活還得繼續,總是要看開些。”

俗話說,要想俏,一身孝,楊麗華、楊阿五姐妹二人身穿素白色的孝裙、孝衫,哪怕是老夫老妻了,也讓崔澈爲之動心。

他並沒有久留,再待下去,早晚得擦出火花。

出嫁的婦人無需服三年的斬衰之禮,但楊麗華、楊阿五還是得爲獨孤伽羅守孝一年,爲齊衰之禮。

二女雖然平素都由着崔澈,順着他的心意來,但此舉是爲了表示對亡母的哀悼,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此期間與崔澈同房。

好在崔澈府上也不僅是兩名妻子,尉遲熾繁等人難得的能與他夜夜歡好。

要知道,自從與楊阿五進門後,崔澈沉湎於楊家姐妹帶來的雙倍快樂,大多數時間,都是與兩位正妻同眠。

只不過崔澈並未沉湎在溫柔鄉中,他在送走劉方以後,也在加強對劉方管轄的定、冀、瀛三州的滲透與控制。

倒不是放心不下劉方,而是劉方雖然就任定州總管兼任定州刺史,但不一定能夠完全掌控冀、瀛二州。

實際上,地方總管原則上是不能干涉各州的政務,只能都督其軍事。

如果說崔澈掌控燕地,等於是有了優質的兵源,同時控制了東北地區精銳邊軍。

那麼定、冀、瀛三州,在優質兵源以外,更大的意義在於穩定的財稅。

如今的隋朝,合計有人口890萬戶,以及297州。

而僅僅是河北52州之一的冀州,就有人口100萬戶,297州之中,冀州僅一州之地,佔到全國人口接近九分之一。

(受禪之初,民戶不滿四百萬,末年,逾八百九十萬,獨冀州已一百萬戶。)

也難怪安史之亂,能以河北抗衡盛唐。

縱使所謂二聖,安祿山與史思明被其子所殺後,依舊無力平定叛亂,只能詔安降將,冊封節度使,形成河朔三鎮,使得河北地區在此後近一個半世紀的時間,都處於相對獨立的地位。

河北的富庶無需贅述,崔澈坐擁燕地精兵,驅使塞北諸胡,又出自河北大族,能夠短時間內橫掃河北南部,打通與青州等地的聯繫,將鹽利納入手中。

有兵、有錢、又有充足的人口,這樣的實力,劉方等人自然願意傾心追隨,助他成就一番事業。

對於隋朝來說,這位駙馬已經成了尾大不掉之勢。

畢竟將來無論是誰坐上皇位,都是要對崔澈出手的,無非是行事或急或緩,手段是寬是嚴的區別。

這也是楊諒、王𫠆認定崔澈願意與他們聯手,將來共抗朝廷的原因。

大興城內,東宮之中,太子楊廣愁眉不展。

自從登上太子之位以來,楊廣就沒少往幽州派遣細作,漢王楊諒派遣前往遼東與崔澈聯絡一事,雖然已經在有意的避人耳目,但還是傳到了楊廣的耳中。

雖然不知道兩人究竟達成了什麼交易,但楊廣遲遲等不到崔澈主動解釋,也多少有了些猜想。

心事重重的楊廣對宇文述傷感道:

“伯通(宇文述,字伯通),你說孤究竟哪裡虧欠了崔子澄,我們好不容易扳倒了庶人勇,正該是同享富貴的時候,他爲何就生出了二心。

“當日孤與他重遊齊王府,孤向他許諾郡王之位,承諾在楊相之後,由他爲尚書令,總領庶政。爲何他還不滿足,莫非真要孤將皇位也給他不成!”

宇文述對崔澈早有不滿,他趁機進言道:

“崔澈此人,無忠誠之節,而有奸欺之罪,譬如饕鬄,貪而無厭,他想的是篡奪大隋萬世之基,區區郡王之位,尚書令之權,又怎能使他滿足。”

楊廣聞言大怒:

“崔澈狼子野心,路人皆知,父皇創業艱難,益錢(楊諒乳名)身爲人子,怎能與虎謀皮,敗壞家業!”

宇文述心道:這家業又不是楊諒的,真敗壞了,他也不會心疼,反倒是有奪取家業的一線機會,自然要緊握不捨。

但他不敢與楊廣說實話:

“漢王年歲尚淺,禁不住崔澈的誘導,難免會行差踏錯。”

楊廣嘆息道:

“如今崔澈羽翼漸豐,欲將之除去,最好是能將他徵召回朝,不知伯通可有妙計。”

宇文述苦笑:

“事到如今,除非是聖人下詔,強令他回朝,否則也難以期望崔澈自投羅網。”

楊廣猶豫再三,決定前往大興宮,面見父皇。

如今已經是春夏之交,按照過往的習慣,楊堅早就啓程前往仁壽宮避暑去了。

但今年卻不同,仁壽宮是修築給他與獨孤伽羅安享晚年的行宮,如今皇后已經離世,楊堅也不願意離開大興。

畢竟這大興宮中,有更多他與獨孤伽羅的回憶。

“太子急着見朕,究竟有何要事?”

大興殿內,楊堅強打精神問道。

先是經歷了喪妻之痛,精神上遭遇巨大打擊,又被二陳掏空了身體,如今的楊堅,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都已經垮了,再也不是當年的雄主,盡顯遲暮。

楊廣並沒有直言漢王楊諒派遣使者前往遼東,崔澈與楊諒是姐夫與小舅子的關係,私底下有來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如實對楊堅陳述自己對崔澈的忌憚:

“父皇,如今崔澈身兼幽、營二州總管,又有定州總管劉方與他交好。

“此前他東征高句麗,相隨者,逾三十萬,若他生出不臣之心,引胡人南下,孩兒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楊堅沉吟不語,實際上,崔澈的實力膨脹,在討伐遼東後,也引起了楊堅的重視。

戰前,聯軍各部酋長共聚時,阿會魯蘇一番表態,不知通過什麼途經,也傳進了楊堅的耳朵裡。

經過調查,楊堅這才發現,他與崔澈所謂的不睦,純粹就是在自己面前演雙簧。

早在開皇七年,夜襲西突厥王庭之後,崔澈實際上就已經通過阿會魯蘇掌控了奚族,至今已有十六年。

(本章完)

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45章 賞功罰罪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265章 別院夜話新章在審覈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63章 楊堅建隋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96章 名將殞命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92章 可汗夜遁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85章 相士納賄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30章 貴人相邀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62章 裴秀來京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74章 懲治罪惡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426章 老將夜登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2章 時來運轉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551章 撤圍而去下一章在凌晨兩點前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350章 全據遼東更新要晚一點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6章 夜不能寐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25章 竇府家宴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