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二年(公元1208年)九月二十一日,天子鑾駕,抵達長安,辛棄疾、陸游、耶律楚材、元格、元好問、高汝礪等留守在長安城的大小官員出城迎駕。
旅途勞累,加上離開江南故地,趙擴的心情顯然不怎麼好,在城門口勉勵了辛棄疾等人一番之後,就丟下一句“朝廷諸事,鹹由丞相處決”,然後就催促着鑾駕,往太液池邊新修建的皇宮而去。
好在建立在隋唐故宮基礎上的宮殿羣,還是讓趙擴的心情好了許多。
事實上這也是顧同爲了安慰趙擴特意讓辛棄疾等人在一年多前就開始着手興建的宮殿羣,雖說沒有隋唐皇宮的氣勢,可是比起臨安城的大內卻是好了不少。
畢竟臨安城的皇宮是建立在一座寺廟的基礎上的,而長安皇宮可是真正切切用黃金白銀修建起來的。
就爲了這座皇宮,當時管理財政的高汝礪差點還和顧同掀了桌子,無他,修一座皇宮,花費實在是太大了。
好在顧同強勢的將這件事情還是確定了下來,在顧同看來,修建皇宮固然要花費不少,可是必知其所能帶來的利益,實在是可以忽略不及。先不說區區一座皇宮,就能將趙擴給穩住,只說通過皇宮的建設,長安城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建設階段,有了皇城的氣息,往來商旅,乃至遷到長安城的富戶明顯增加了許多,而這些人爲長安城帶來的賦稅收入,明顯就能將在建設上的花費回報回來。
“怎麼,稼軒還覺得我當初一力主張在長安興建宮殿不合適?”看着趙擴的鑾駕終於進了皇宮,顧同這纔有空和辛棄疾說話,不過看着辛棄疾一臉的憤憤,他還是忍不住打趣起了這個老倔強。
本來就對修建這座宮殿有氣,現在顧同又當面問起,辛棄疾當即就沒有好臉色的揶揄道:“如果是主公入主,臣自然沒有什麼說辭,可是給這樣的尸位素餐的傢伙用,臣能順心嗎?”
辛棄疾以前是堅定的保皇派,甚至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緩和顧同對趙宋皇室的不滿,可是經過了這麼久,他才發現趙擴這個皇帝和顧同之間真正的差距有多麼的大。
趙擴昏庸無比,顧同聰慧明智。
趙擴猶豫,顧同果斷。
趙擴軟弱,顧同強勢。
趙擴當國,天下凋敝,民力衰弱;顧同執政,江山一統,百姓幸福。
如此一番明顯的對比下來,如果他還將希望放在趙擴身上的話,那麼他可就真的成了只知愚忠的書呆子。可是,他並不是那樣的一個人,年少時的經歷,讓他明白,這個國家想要昌盛,必須的要有顧同這樣的強人執政。
辛棄疾赤`裸`裸的話語,幾乎是挑明瞭趙宋皇室和顧同之間的矛盾,當然,這也是顧同麾下文武衆人的想法。
底下人的心思,顧同焉能不明白,可是他知道,現在並不是最佳的該朝換代的時機,趙宋皇室固然無能,可是在士子心中,卻依舊是正統,就像是靈帝之後的大漢王朝一樣,儘管走到了末路,可是在天下讀書人的心中,劉家依舊代表正統。
實力固然重要,可是想要稱帝,民意更加重要。
顧同可以依靠手中的軍隊、麾下文武以及北方地區百姓的支持當皇帝,可是比之代表着國家經濟重心的江南地區,這些顯然不足夠。江南依舊是重中之重,哪怕是北方地區發展的最好的三晉也不能和太湖地區的發展相比。在剛剛結束宋金之戰之後,如果朝廷繼續動盪不安,可以想象,女真人說不定就能抓住這個機會,迅速捲土重來。
將心中的這些想法,顧同原原本本的對衆人說了一遍,然後沉聲道:“不管怎樣,只要他一日是皇帝,我們就都要尊重,我相信他也是一個聰明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主公說的對,目前的重點還是儘快恢復北方經濟,同時加強對江南各州府的控制,其他的相信只要時機合適,都不是困難。”從晉地趕到長安中樞的何方,隨之附和道。
談開了心結,陸游見氣氛有些沉悶,連忙笑着說道:“主公也不要煩惱什麼,其實稼軒對這些都懂,就像你說的要建皇宮,重新規劃長安城這些事,別看他嘴上說的不滿意,其實心裡面樂着呢。”
高汝礪也跟着幫腔道:“說來還是主公看得遠,當初我只覺得那麼多的戰事,還要自己掏腰袋給別人修皇宮,不划算,可是結果不到一年時間,這長安城翻天覆地的一番變化之後,我才知道自己目光有些短淺了。”
“哦?巖夫(高汝礪字)倒要給我細細說說,怎麼就有這樣的感悟了?”顧同幾人,索性就繞着太液池,一邊走,一邊閒談。
秋風陣陣,吹起無限波濤,儘管秋意逼人,可是卻依舊難以抵擋高汝礪內心的激動。
高汝礪說道:“以前總覺得,修宮殿、修城池、修市坊,都是在花錢,可是在主公的點撥下,我才明白,原來花錢纔是爲了更好的賺錢。就比如這修皇宮吧,徵調了關中各府十幾萬民夫,單是這些人,每月領了工錢和糧食之後,不僅會帶回家中,富裕家庭,而且在城市裡,也會產生一些開銷,比如給家裡面的孩子買點糕點、玩具,給妻子買只釵子等等,單隻這些下來,其實就能發現,咱們支付出去的錢,轉來一個圈之後,又從商人手中徵收的商稅之中拿了回來。以前倒沒怎麼覺得,可是自從上次主公說了這個道理之後,我老高細細的頂了幾個月之後,剛發現確實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高汝礪的話,也讓不怎麼懂經濟的陳季常、趙樞這些人起了興趣,至於作爲轉運使也就是財相的路伯達和掌管朝廷財政的戶部尚書張嘉貞兩個人更是悉心向高汝礪討教了起來。
高汝礪也不遮掩,相反,當着顧同的面,他將自己這一年多來的收穫講給諸人,也算是一場很是生動的經濟課。
等着高汝礪說完話,顧同止住腳步,回身看着衆人,半是點撥半是啓迪的對陳季常等人說道:“巖夫的話,說的很在理,這些話我也給留守臨安的葉適說過,我也希望你們能明白這些個道理,下一步發展是重任,怎麼樣儘快恢復國力,儘快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是你們和我要努力的一個重頭戲了,我希望下來之後,你們都能多多想一想。”
“主公英明,我等必當好生努力。”諸人肅然答道。
顧同也不想大家心情太沉重,於是換了一個話題,又詢問起陸游和高汝礪二人在長安書院的情況,鑑於兩人年歲已高,是以這次封賜大臣,兩人並未冊封什麼職位,倒是二人毛遂自薦,一個在長安書院當了文學院的教諭,一個在商學院做着夫子,倒也算是落了一個清靜。
說起書院的事情,二人又連忙說了一大推,總而言之,現在的長安書院,大有執天下文人之牛耳的架勢,書院裡面兼容並濟的教育思想,讓各大思想學派在這裡面融會貫通,加之又有趙秉文、郝天挺這樣的學界泰斗,想要投奔到書院中學習的人每天都有。
“哈哈,過得踏實就好,後面等我抽出時間,一定要去書院裡面好好看看,記住,你們是爲了國家培養人才,要放下門派之見,允許學子們不斷學習不同事物,只有見識越豐富,我們的下一代,才能走得更加高遠啊!”聽完陸游、高汝礪兩人的感受,顧同也即興做了一下總結,並且對長安書院的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高汝礪二人點頭表示會將顧同的話,帶回去給趙秉文聽,同時也表示,一定會努力奉獻自己的餘力,爲國家、爲朝廷、爲顧同教育出優秀的人才。
對於兩人思想之中依舊留存的忠君思想,顧同沒有說什麼,畢竟人家強調的是忠誠於他,他難道還能說什麼不對嗎?
這是一個封建王朝的社會,在經濟基礎沒有建立好的情況下,妄談什麼民主之類的東西,顯然是扯淡。
顧同倒是覺得自己一手建立下的這個國家,正在想着後世德意志帝國那樣的國家模式在發展,皇權作爲中樞,然後儘可能的培育一批國家主義者,並且奉行鐵血強硬的國家政策,在國民思想上,以儒家的倫理道德爲基礎,同時又不希望太唯心,向永嘉事功學派的這種現實主義的思想流派靠近。
不得不說顧同碰上的這個時代,是個比較好的時代,國家分離,思想衆多,也正是那麼多的思想流派以及兩宋之人開闊、開放的心態,才讓他很多看似異端的想法,一點點的落實了下來。
將朝廷中的大小事情,和陳季常等人交代了一下之後,顧同就言明,要給自己放半個月的假,好生的休息休息,陪一陪家人,同時也思考思考下一步的打算。
陳季常等人對於朝政已經上手,加上他們都知道顧同從去年到此時都沒有歸家,是以紛紛向顧同表示這半個月中,一定會代替顧同,將朝廷中的事情,安排得妥妥當當。
就此,回到長安之後,顧同和他的心腹嫡系們的第一個不算是會議的會議就這樣結束了,當然,這也標誌着以顧同爲核心的執政力量,已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