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花會(五)

袁兆面露喜色,皇后卻大驚:“皇上,若是誤了用湯藥的時辰,可如何是好?”

皇帝已經伸手讓袁兆和大皇子袁機扶着朝觀景閣正中位置走去,口裡說道:“太醫們不是帶着丸藥嗎?那丸藥雖難嚥,用一次也是可以的!”

皇后勸不動皇帝,面色不虞,其他皇子更是寂然無聲,各自在心裡思量開了:老大是長子,從小到大都跟在父皇身邊,老五是皇后生的嫡親皇子,而老四得父皇寵愛,更難得的是他身邊有個鄭景琰,鄭景琰擅醫術,一枝銀針能解父皇急病之痛,連太醫們煉製特別丸藥之時爲慎重起見都會請他過一過目,父皇信重鄭景琰,寵愛老四,眼前這三個人,誰會更厲害些?他們這些冒不了頭的皇子們,又該做何打算?

壽王袁聰偕同壽王妃跟隨在衆人身後,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老四和老五這倆小子,一個不斂鋒芒,一個隱藏不露,彼此間爭強鬥勇從未停歇,現在就爲了多爭得皇帝寵愛,也能折騰成這樣——那裡王妃獻琴,這裡皇子表孝心,這人是留下來了,且拭目以待,看秦王妃拉上榮平侯夫人,是否真的就勝過魏王妃一籌?

話說方纔看鄭景琰那神情,好似他並不樂意夏依晴露面吧?既然如此,那爲什麼今天又帶出來了呢?他什麼意思啊?

袁聰回頭張望了一下,鄭景琰不是皇家子弟,不能隨同皇駕入閣內,正與一些近臣和其他隨從一起站在觀景閣外待命。

皇帝與皇后在正位上落坐,宣旨讓衆臣與命婦女眷們也各自坐下,君臣共賞春日景色。

秦王妃早已請問了皇上貼身太醫,令貼身親信的嬤嬤和侍女去守着小廚房做出幾樣清真食物,並以泉水烹煮的清茶,親自奉上來,經內侍驗看,袁兆再一一嘗過,才放到皇帝面前,請父皇進食。

皇帝飲了兩口清水,含笑點頭稱好。

秦王妃又呈上一小碗溫熱適口的肉絲粥,皇帝也吃了幾口,看着秦王夫妻倆一左一右圍着皇帝忙乎,皇后臉色微沉。

原先的計劃不是這樣的,她只是要利用秦王府鋪一條路,引皇帝經過這兒,最終往魏王府去!

皇帝其實不肯駕臨皇子們的府邸,他說自己身體未全好,太清瘦,臉頰都陷了下去,如此面貌如何見人?是她聯合太醫,費了老半天的口舌,不惜提到徐敏玉,又說秦王府的小太湖早已變了模樣,皇帝沉默過後,這才踏出宮門,跟着她來了!

既然能來秦王府,那就該去得魏王府,又有魏王夫妻孝心奉承,皇帝他好意思拒絕嗎?

但得他去了一次,便有辦法哄得他去第二次,三次四次之後,嫡皇子朱央,就不僅僅得個魏王封號這麼簡單!

明明都安排好了的啊,稍一放鬆便掌控不住事態了,秦王夫妻殷勤周到地圍在皇帝身邊,皇帝好像很受用似的。

庾皇后暗自咬牙:倒是小瞧了袁兆!

下一刻她才明白過來,其實是小瞧了秦王妃徐寧真。

徐寧真是逝去的皇貴妃徐敏玉的堂侄女,徐家原也算是望族,但沒落多年,四代官宦都只是平平碌碌的官職,後來徐家出了一位皇妃,一位侯夫人,便着重於調教精養女兒,徐寧真在她這一代女兒中排行第六,與袁兆年紀相當,袁兆因不肯接受皇后爲自己選妃,便請旨迎娶母族女子,皇帝恩准,於是徐寧真成爲秦王妃。

庾皇后見到徐寧真之後便笑了:這姑娘眉眼倒還好說,卻白白胖胖,圓臉圓腰,明顯一有肉無腦的吃貨,較之她爲魏王選的王妃可差得遠了,沒什麼可擔心的!

隨着時日過去,秦王妃除了爲秦王生育一子一女外,的確沒做出什麼令人對她刮目相看的事情,但她打理着秦王府,這麼多年,也沒出過任何錯兒。

皇后在那兒漫想,秦王夫婦忙着陪皇伴駕,無暇顧及外邊的賓朋,只見內侍引了秦王府一名侍女進來,跪下請示:“啓稟秦王妃:原先定下的各項遊玩名目,已悉數安排好,賓客們都在賞玩,有多人撐了畫舫入湖,那助興的曲子……”

徐寧真正將一棵鮮嫩清翠的小白菜挾送到皇帝的玉碟子裡,聽到這裡忙笑道:“哦,我如今暫時還不得閒,榮平侯夫人不是在麼?便讓她代替我,將我們前些時譜成的那首曲子彈奏一遍!”

侍女應聲退下。

魏王妃說道:“原來四嫂嫂早譜有新曲,竟不與我們分享!”

王妃們平日在一起玩耍,有時也譜首曲子填個詞兒,徐寧真雖通詩詞音律,但表現一般,魏王妃並不擔心她能超過自己。

徐寧真道:“這個麼,原是榮平侯夫人先起意要譜的曲子,卻斷斷續續地總也弄不連慣,偶然說與我聽,我與她梳理了幾天,這才順暢了!這曲子名叫‘太湖美’,也算是爲我們王府中小太湖所作,故而要留到今日才彈奏與衆人聽!”

皇帝笑咪咪地聽着兒媳婦們說話,他在皇宮裡生長,自幼喜愛音律樂曲,遇着有共同愛好的徐敏玉後,更是到了癡迷的地步,後來做了皇帝,沒空伺玩樂器,徐淑妃也難產逝去,更令他悲苦了好幾年,此後再不撫弄琴簫,但對樂律的喜愛卻不曾減弱,尤愛賞看別人譜奏新曲。

當下便對徐寧真道:“這裡有兆兒便行,你且去彈奏來,讓父皇也聽聽!”

徐寧真哪敢此時就去撫琴,那不是露餡了嗎?她巧妙地推託道:“方纔已安排下去了,只怕此時榮平侯夫人已經……父皇,您聽!”

一串輕巧的絃樂聲響起,猶如湖面白鷺戲水,雙翅輕輕拍擊水面,澄澈細膩的波紋一圈圈盪漾開來,隨着水紋般一**連續不斷的曼妙絃音,閣中端坐的人們彷彿感覺到柔風拂面,看到一幅幅美景次第展現於眼前……

皇帝臉上呈現出激動的神情,他站起身,離座朝閣外走去,皇后等人忙跟上,徐寧真低聲和袁兆說了兩句話,領着兩名侍女往側門去,袁兆急命人:

“快!給皇上和皇后移座!外頭有少許陽光,撐起華傘!”

皇帝走到觀景臺白玉欄杆邊,眺望小太湖上的白帆畫船,耳邊傾聽美妙的琴音,彷彿置身於往昔時光。

第204章 鬱悶第267章第235章 暗道第231章 消息第231章 消息第117章 避嫌第229章 祈福第38章 出嫁第103章 相信第347章 春天第192章 酸楚第167章 打住第197章 勸分第351章 慘案第161章 寵壞第354章 雙生第326章 雜事(二)第321章 小勝第169章 喜事第191章 取名第190章 假裝第72章 母女(二)第118章 苦心第165章 照辦第278章 坦誠第212章 打攪第62章 花會(三)第365章 聚會(二)第361章 商議王桂貞番外良緣到春滿人間福滿堂第45章 答應第48章 說和第195章 寵婢第219章 閉嘴第128章 劉媽第219章 閉嘴第297章 不爽第331章 年邊第299章 賜婚第323章 賜婚第231章 消息第50章 決定第271章 洗三第242章 活着第299章 賜婚第179章 誣賴第251章 動了第30章 鬱悶第121章 貴妾第169章 喜事第240章 團聚(三)第356章 待嫁第106章 野菜第243章 好事第292章 客來第188章 受傷第262章 探望第83章 訓話第31章 提親第179章 誣賴第303章 貴妃第120章 送菜第285章 求請第335章 散心第233章 來信第341章 週歲第122章 銀子第137章 不善第68章 召請第79章 捕風第112章 照顧第123章 說事第277章 提點第171章 真相第254章 教訓第288章 家醜第83章 訓話第73章 不平第72章 母女(二)第14章 表姐第172章 真相(二)第257章 混亂第142章 配合第263章 明白第253章 團聚第191章 取名第289章 偏房第20章 退步第57章 親戚第244章 甜膩第107章 紈絝第196章 蠢貨第145章 圓房第217章 不適第93章 姑爺第176章 傳話第42章 協議第194章 哭鬧第72章 母女(二)第73章 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