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當衆揭發,子若強辯

不知在座諸人的心情如何,反正寶座上的天子是略感欣慰的,僅只一個採蓮的證辭遠遠不足讓蘇妃入罪,可採薇作爲一路從流光亭“見證”過來,便可把那方錦帕的罪證落實,又能由她的口引出另一人證,才能讓整樁事件“水落石出”,而不是僅僅糾纏於不那麼牢靠的殺人動機,采薇登場,才能把情勢往下推進,秦子若到底還是敏銳機智,勝過皇后的胡攪蠻纏許多。

“帶二婢上殿問話。”天子很乾脆地採納諫言。

卻聽“且慢”二字。

阻止天子令下,自然只有太皇太后。

自打事情從意外轉向人爲,再針對向楚王妃因爲怨恨殺人的重大嫌疑,太皇太后冷眼旁觀許久,這時心裡亮堂得很,總算知道了大皇子死於人手爲何這般明顯,天子何故需要朝臣參與,而不是以“意外”終結,這是在堂而皇之地逼迫,依然不肯放過衛國公府,而皇后的聲淚俱下,秦子若的故作公正,無不顯示秦家在此事件當中置關重要,而這一切針對僅非蘇、楚兩府,歸根結底是要讓她妥協,與國公府反目而成對立,最終被剝除監政之權。

太皇太后如何能不憋屈?自問先帝崩後,她已經諸多容忍,並未強勢干政,對天子諸多倒行逆施的荒謬行爲也只是以勸警爲主,即使決意撥亂反正,也還顧及君帝尊威,但一片苦心盡被辜負,反而成了天子威逼脅迫的軟肋。

若這次甘受要協,那麼便盡失主動,只能放任天子胡作非爲,把虞姓江山導向敗落動亂。

將來九泉之下,如何面對先祖,如何面對兒子臨終之前的殷殷囑託。

太皇太后眉心緊鎖,看向自己的孫子——身在高位卻仍不能放眼全局,已在帝位,本該注重國政基業,考慮的當是如何將先帝的官制改革貫徹完善,培養新興勢力平衡諸貴,推進軍制改革而使國泰民安,他可倒好,心心念唸的唯有爭權奪勢打壓忠良,就連她這個祖母,也被視爲眼釘肉刺恨不能拔除。

無比失望,原來屁股沒能決定眼光的決非皇后一人,天子當真不惶多讓。

“聖上,此事不需再審,皇后質疑楚王妃謀害皇子的動因並不成立。”太皇太后淡淡一句,仍是想盡最後一回勸警:“以哀家看來,定是這宮婢心懷惡意,暗害皇子而嫁禍他人。”

“採蓮只是區區宮婢,怎會這般膽大妄爲?娘娘,皇兒可是您的曾孫兒,是聖上長子,是天家血脈,如何能放縱真兇而讓他含冤不血?娘娘,您顯然包庇蘇妃,臣妾不服!”皇后率先急躁,緊握着拳頭,這下眼圈倒是真有了血紅。

太后也甚是驚訝,破天荒地認同了皇后的看法,但話要說得婉轉得體許多:“母后,皇后所言不錯,大皇子可是聖上嫡長,卻被人扼殺沉塘,如此罪大惡極,怎能不深究真兇?”

兩者的言辭裡其實各有涵義,皇后到底心虛,只說長子,而不知就裡的太后卻點明“嫡長”二字。

天子與秦子若心中各是一沉,天子想到的是,太皇太后只怕已經知曉了大皇子並非嫡出,雖說早有預料,可沒有料及的是太皇太后竟然當真決意維護蘇氏,這般情勢,還想敷衍掩蓋,說明什麼,說明慈安宮根本不想放權,目的是倚仗蘇、楚之勢與先帝手詔架空帝權把持朝政。

天子如何還肯退讓?事到如今,唯有撕破面皮,當着宗室與朝臣的面,必須把蘇妃置於死地,虞渢若是不服,也以同謀定罪,當着史官朝臣衆目睽睽,難道蘇、楚兩府還敢爲此逆上?只要他們採取行動,自己便能名正言順的鎮壓,太皇太后即使搬出先帝手詔,卻也不能妄顧禮法,否則也是包庇不臣而逆上篡國的大罪。

必須讓太皇太后妥協,放棄蘇、楚兩府聯勢脅君。

而秦子若無疑更是哀怨酸楚,眼睛裡就像下了場雨,直直看向殿中與蘇妃並肩而立那個挺秀身影,太皇太后若知皇長子並非嫡出,勢必是他泄密,可他明明承諾在先,可就連這麼一件事,還是辜負了她。

怎能如此狠心絕情?

你可知道,我委屈求全,我坦言布公,以致被家中父祖埋怨,皆是爲了爭取你的些微情意,我竭力避免的事就是與你針鋒相對,難道我的真情實意就是這般廉價,換得的不過是無情背叛棄之如履?可直到這時,我也不忍埋怨你……可是我不會放過蘇氏,不會就這麼一敗塗地,倘若不能爭取你的真心,那麼,也要得到你這個人。

沒用的,楚王殿下,我早有預防在先,即使知道倘若被逼無奈而行此策,會心如刀絞,因爲你,辜負了我。

可你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更不會放過蘇氏,她必須要死,你越是維護,就是逼我越是妒恨。

就算會被你怨恨,我也不能放棄與你並肩,我好不容易纔走進你的人生,再不會離開。

子若姑娘肝腸寸斷的幽怨神傷這回得到了迴應——

卻是來自於旖景帶笑的眼神,笑意濃郁。

兩人的目光隔空這麼一觸,天子卻已經沉聲說道:“皇祖母,此事必須深究,恕孫兒不能從命。”

“很好。”太皇太后依然不溫不火:“既然聖上決意如此,那麼便由哀家親審,勢必讓今日這樁案子水落石出!既然皇后篤信宮女之言,認爲是楚王妃心懷怨恨,那麼今日流光亭那場爭執便是促發此事的根本原因,一應命婦當場耳聞目睹,倘若她們不明就裡,出宮又不知會有多少流言蜚語,莫若將衆人詔入正殿聽審,當有公斷,也不會妄加揣度再生風波。”

並不待天子意下,太皇太后拔高了聲兒,詔入殿門前候令的侍宦,讓將一應命婦引領入殿。

帝后倒也沒有反駁,橫豎要將蘇妃入罪,還需要些微旁證,一併詔入聽審,到時作供也省得再諸番折騰。

太皇太后又讓楚王夫婦歸座,眼見着旖景到底不曾折膝,皇后一口悶火憋在胸膛,好歹被秦子若拉了拉袖子提醒,才冷笑摁捺——休要得意太早,待到罪證確鑿百口莫辯時,誰也保不住你,還怕沒有折辱的時候!

又有不少宮人魚貫而入,悄無聲息就在正殿那兩列主座後備下供命婦跽坐的竹蓆錦墊。

雖然一番忙碌,空曠的殿堂轉眼濟濟滿座,可整個過程近於鴉雀無聲。

嬪妃居前,命眷在後,大家心照不宣按品階跽坐下來,雖說各自心裡都在揣摩今日這番一觸即發的情勢,可別說交頭接耳,就連落座時那衣裙佩飾的摩擦碰撞些微之聲,也控制得十分低輕。

太皇太后再一開口,竟是直接詢問這時才隨着女眷們悄無聲息入內,侍立一旁的衛昭:“大皇子遭遇不測之事,可知會了張選侍。”

帝后的神色都是一僵。

而多數不明內情者也難掩訝異,大皇子遇難,何故要特意知會一名選侍?

“皇祖母!”天子忍不住阻止,畢竟這事當衆說來甚爲難堪,而皇后更是要擔以庶亂嫡的罪名,他若不保,秦家豈不寒心?在座大多數,可都是秦氏黨羽!

“怎麼,聖上不是要想水落石出?”太皇太后淡淡一個眼風。

天子微一揚眉,難掩丹田的躁火。

簡單的一個“是”字出口,卻有鏗鏘之意。

太皇太后收回目光:“阿昭,張選侍如何?”

“啓稟娘娘,選侍驚聞噩耗,痛不欲生,當即昏厥,後經醫官施針救醒,卻說一句……”衛昭微微一頓。

“直言不妨。”太皇太后沉聲。

“娘娘容稟,張選侍原話是,定爲皇后下的毒手,大殿下決非意外墜水。”

殿堂裡一片死寂。

多數女眷死死垂眸,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

也只有太后敢把震驚當衆表達:“這是怎麼說?!大皇子是皇后嫡出,皇后怎會加害?”

而皇后這時已經坐蠟。

“太后,你難道不覺皇后今日太過冷靜,聽聞大皇子不測……張選侍那才叫痛不欲生,而皇后,卻比往常更加註重儀態。”太皇太后冷笑道:“蓋因大皇子根本不是皇后所出!”

皇后的哽咽總算是徹底靜止,正殿更顯死寂。

而秦子若依然是用那幽怨的目光看向斜過。

“皇后,大皇子究竟是誰所出,張選侍又是什麼身份,你可敢當衆說來。”太皇太后掃了秦家母女一眼,自然把秦子若的眼神掃入眼睛,沿着手臂好一片雞皮疙瘩活躍,那神情就越顯嫌惡。

秦子若也像是感覺到了太皇太后的冷厲,清醒過來,眼見姐姐抖着嘴脣不知怎麼應付,而天子也是一臉黑沉,雖曉得自己的身份不宜插言,但“求勝”的慾望實在過於急切,咬牙往前,屈膝跪倒:“娘娘,民女有言,望娘娘恩准上稟。”

這下乾脆連“婢子”都不稱了,成了民女。

太皇太后心底冷笑兩聲,卻一揮手臂:“今日既是公審,秦氏你又涉及其中,準你辯駁。”

秦子若一個叩首,才斟詞酌句:“大皇子確爲張選侍所出,而張選侍,原名小嫚,實爲千嬈閣中清倌……”

正殿裡一片吸氣聲,是命婦們再難抑制震驚,大皇子非嫡也就罷了,居然是個清倌所出……說是清倌,其實就是妓子。

而秦子若緊接着那番話,把小嫚的出身說得無比引人憐憫,又因機緣巧合結識了當今天子,天子甚惜她卑微可憐,總之極盡粉飾,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戲。

“那時皇后娘娘被診出子嗣艱難,正憂傷不已,小嫚卻有了身孕,可她雖潔身自好,但到底是出身風塵,不能光明正大入府,而若被人得知其身份,難免會詬病大殿下血統不正,皇后娘娘纔想出這麼一個法子,雖以庶亂嫡有違禮法,但也是爲了與聖上解憂,再者,因爲自身子嗣艱難,難免焦急,而又期盼着有稚子承歡膝下……大皇子自打出生,皆爲皇后娘娘照管養育,確實視爲己出,無論如何也不會謀害大皇子,選侍的指控不過是因爲驚聞噩耗喪失神志,才口不擇言。”

太皇太后既已當衆公佈大皇子並非嫡出,秦子若也曉得這事不能抵辯——小嫚當年在千嬈閣拋頭露臉,追察起來不難,再兼着虞渢既然“背叛”,江漢必定信不過,只要他作證皇后不能有孕,就又是百口莫辯,更別提還有諫言立儲無論皇后抑或相府卻都反對這一麼樁蹊蹺在前,世人如何肯信大皇子是嫡出?

莫若干脆承認,但她這番話,卻隱晦表明天子應允在先,把帝后牢牢綁在一起,太皇太后若要追究,天子也有罪責。

情勢如此,姐姐後位更不容有失,秦子若這是要逼着天子維護。

但太后卻忍不住拍案:“太過荒唐!皇后怎能容一個風塵女子之子爲嫡長?即使你不能有孕,當初潛邸還有兩個側妃,還有清白出身的侍妾!”

“母后,張選侍雖是風塵出身,但的確不曾委身於人,大郎確爲兒子骨血。”事到如今,天子也只好力保。

太后噎住。

太皇太后目光更冷——既然篤定大郎是你骨血,竟然還痛下殺手!心腸狠辣至此,虎狼尤不能比。

對子嗣尚且如此,更不提本就厭惡的皇后,天子這時出面擔保,無非是因爲秦子若在後暗逼,不願自斷秦家這條手臂。

秦子若,果然好本事。

“言歸正題,哀家之所以當衆公佈此事,就是爲了證明皇后質罪楚王妃爲無稽之談,因爲楚王妃一早得知大郎並非嫡出,又怎會因爲對皇后懷怨而遷怒大郎,將其殺害泄憤?”

這話當然再度引起一片吸氣聲,衆命*才曉得這般陣勢,原來是皇后質罪楚王妃爲殺害皇子之真兇。

第兩百九十七章 咄咄逼人,實爲試探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思,只待風起第四十章 妖魅無效,心懷不甘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輕視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隱瞞不察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賜你個妾第五百八十五章 慈母之心,帝王之疑第五百六十三章 順勢而行,錦瑟“立功”第三百六十三章 鄭村死者,隴西歸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八十八章 一見傾心,是否冤孽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兩百四十二章 喬縣來客,再引覷覦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花擊鞠,舊怨新仇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峙雙方,狡言不斷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斷絕後,扼制謠言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變故,傳言四起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崩離析,果遭“天遣”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穫,知情之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籌謀,實難料定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敵,曖昧難分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應招,不妨見面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秘女子,莫名兇案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師”,遼王示誠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四十七章 心有靈犀?緣何如此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雨間歇,如此犒賞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漢,江薇婚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之劫數,終究難參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雨間歇,如此犒賞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謠言,留下憑證第七百二十九章 還未揚眉,又再屈膝第兩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憤,殿下發狠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變故悄然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四十一章 突生禍事,馬*婚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情殺戮,冷厲逼問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應招,不妨見面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一百三十五章 衆叛親離,千人唾棄第四百五十章 離家出走,姐妹交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機會,能否重頭第兩百一十九章 羊脂魚佩,或有內情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敗塗地,秦母求死第十二章 早生死結,一朝爆發第五百零五章 當真死了?不敢置信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變之前,引燃後院第五十一章 畫中因緣,項圈易主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兩百一十三章 迷霧揭開,驚聞真相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六百四十三章 窺破隱情,暗懷算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顏自認,當真悲憤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觀者清,精明國相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難雪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七百七十六章 黃恪被擄,董音受逼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七百二十三章 詔返遼王,將有殺禍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九十二章 誰是棋子,誰是棋手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願以償,雲裡霧裡第六十八章 兩相之爭,風雨釀成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險失清白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問君知否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第五十六章 虞洲獻計,勢不罷休第四百一十章 勸言留生,何爲夙願第兩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後第三百九十一章 呂氏婆媳,朱氏祖孫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三百七十八章 至親至疏,一對夫妻第六百七十三章 聖令抵楚,不能饒幸第兩百七十六章 舌燦蓮花,欲反黑白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唸到位,主角忽改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五百零三章 魏郎無情,紀姑有心第十六章 婉弱母親,強勢女兒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離開,我已心死第兩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兩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後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毆,楚王醒轉第十二章 早生死結,一朝爆發第兩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驚無險第四百零二章 兩個棄權,一個請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