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對策,婚事仍懸

“夫人客套了。”

旖景脣角噙笑,雙手安安穩穩地放在膝蓋上,目光看向坐在下首的秦夫人,報以她長長一篇謙詞就只有這五字,儼然上位者對下的姿態,卻仍是雍容大度的,不帶刁蠻跋扈的,不過這姿態卻讓秦夫人心裡五味雜陳,只有她自己知道不甘與怨憤佔據極大份量。

但這時,她只能維持謙恭與感懷,態度上不能有任何不敬,只好復以言辭交鋒:“子若當時那般處境,妾身也實屬痛心,但終不忍見她無處棲身,多得老王妃心善,眼下又有王妃寬容,是以雖知王妃忙勞,妾身也勢必當面一謝才合禮數。”

聽着字字感激,但最終“禮數”二字卻說明了問題所在,秦夫人是不甘她這番登門卻不受正主接待,由個門房領着去下人房與閨女碰面,楚王妃這分明是不把她當身有誥命的朝廷命婦禮待,儼然視爲府中奴婢的親屬。

“原本這回返京,不欲讓子若跟着奔波,哪知她哭求想見夫人,我可憐她因爲一時執迷而與家人骨肉離散,便答應了子若隨時可見夫人,夫人不需有任何不安,今後要見子若皆可自便。”旖景就像沒聽懂秦夫人言下之意似的,這話幾乎明言不會以賓客之儀禮待——你就是我府上婢女的親屬,讓你們時時見面也屬施恩,還想讓我將你當作貴客款待?秦夫人,你想多了。

旖景目光輕睨,見秦夫人笑容不減,也隨之彎了彎脣角——果然皇后不是這位教養出來的,倘若皇后有她母親五成涵養,也不至於鬧出這麼多笑話。

“妾身今日拜訪,除了與子若相見以外,更有要事,是爲皇后娘娘昨日言行致歉,娘娘一貫愛護子若,爲了她的事氣恨了一場,到底不願子若……這僅是娘娘關心則亂,還請王妃寬恕。”秦夫人忽而肅顏,態度更顯謙恭:“王妃昨日之言不無道理,妾身更懷感激,子若這時確已生懊悔之心,但家中尊長一時餘怒難消,妾身還需時日求情轉寰。”

原來是爲這事……旖景只消動動指尖也能明白秦氏滿門在擔憂什麼,無非是行出不知廉恥之事還在意聲譽二字罷了,當初秦子若“甘爲侍妾”,秦相將其除族驅家,一副“大義凜然”“痛心疾首”的清正風骨,可這時王妃平安歸來,皇后卻立即逼迫旖景給子若“名份”,倘若旖景真順水推舟,給秦子若開臉盤發,先定了她諸如通房侍妾的地位,卻張揚開去不得已——皇后娘娘有令,臣妾不敢不遵。

這麼一來,秦家煞費苦心樹起的“牌坊”無疑就成了笑話,連天子也得跟着一齊丟臉。

秦夫人真是過慮了,楚王妃再是不恥秦家的言行,也不願搭上她家王爺的清譽,給自己活添一塊魚骨在喉。

不過秦夫人這話裡還有別的陷井,旖景當然得繞過。

“夫人言重了,皇后娘娘確因與子若手足情深,一時急切,也是人之常情。”言下之意,堂堂皇后的言行可不該你一個右丞夫人斷定是非,固然夫人不夠資格待皇后致歉,我這王妃就更擔不得“寬恕”二字。

蘇妃果然不好對付,難怪連子若在她手裡也難佔到便宜,更別說皇后屢屢受挫,秦夫人心頭的憤怒再漲高一層,脣角的笑容就有些顫顫危危,她一擡眼,卻見旖景已經舉盞在手,知道這是送客之意。

當角門外登與之後,秦夫人總算忍不住重重一掌拍在案上,掌心將案沿扣得死緊,臉上一片青蒼。

過去,秦夫人雖知家中男人們籌謀着要把慶王推上帝位,可她本身卻從未想過要與蘇王妃敵對,不將人當作對手,也就沒太關注,就算秦子若做出那等石破驚天的事,秦夫人也且以爲蘇妃不能安好,並非子若障礙。

但昨日她親耳聽聞長女細訴蘇妃那些不屑鄙夷之辭,今日也親眼瞧見子若爲婢,當然免不得心生怨憤。

她氣惱過子若癡迷不悟,更怨恨秦家的男人們不擇手段,她甚至想到當年她的祖母是怎麼反對與秦家聯姻——秦家是東明之臣,卻行逆君之事,說什麼爲蒼生黎民計,無非是粉飾臉面而已,哀帝無道,東明還有宗室,秦家若是忠良,何不立東明宗室爲帝,也能起到撫民安政,秦家無非是眼見楚州軍已逼近京都,實不願放棄權勢,他家也算東明皇親國戚,說白了就是畏懼江山易主被新帝清算,榮華富貴不保,這纔打着爲國爲民的旗號,先一步弒君投誠!這般人家,不忠不義,根子上就已腐蝕,原爲世族名門不恥!

可笑的是那些將“忠孝仁義”“家族聲望”奉爲至上的男人們,那些用“禮義廉恥”“賢良貞德”嚴格要求婦人的男人們,一旦觸及權勢富貴,自己卻將德品踩在腳下。

她的父祖,又何嘗聽進過祖母的勸告?

祖母明智,秦家早從根子上就壞了。

可是她這時又怎能獨自清高?她不能眼見女兒被辱,所以,即使明知是條寡廉鮮恥的道路,也只有閉着眼踩上去。

秦家是她的家族,蘇家與楚王妃纔是她的敵人。

讓秦夫人略感安慰的是,她被蘇妃折辱踐踏的小女兒並沒憤怒不甘,出乎意外的冷靜自持,一句話就撫慰了她的憂慮——母親擔心的事不會發生。

秦子若所圖自然不是甘居人下,那時“甘爲侍妾”是情非得已之舉,讓秦子若豁出聲名背水一戰的原因是上頭沒有蘇妃這個正室逼壓,她很清醒,眼下若真坐實“侍妾”之名,無疑永難翻身,一生一世都會揹着寡廉鮮恥的名聲,連累家族事小,重要的是有了皇后插手逼脅,楚王也會對她記恨不放,再不敢期心上人的愛重。

所以她寧願受辱,爲奴爲婢,隱忍到柳暗花明的時候。

女兒的清醒與冷靜安撫了秦夫人,然後她反過來安慰子若——你的父祖並沒想過真正放棄你,他們已有對策。

便將陳家出頭,挑唆慈安宮與大長公主生隙,進而使兩家結仇的計策細細道來。

“沒有太皇太后力保,蘇妃勢必會被皇室廢棄。”

秦子若聽後,並未喜形於色,深思一刻才道:“這計策雖好,但陳家與太后將慈安宮想得太簡單,單爲一個陳六郎,太皇太后絕不會爲難大長公主。”

果然,秦夫人這日探訪了子若纔剛回府,就聽長女細訴宮裡傳出的話——今日陳夫人與大長公主先後去了慈安宮,陳夫人神色不愉,大長公主去時雖有薄怒,歸時卻神平氣和。

“果然被你七妹說中。”秦夫人深深蹙眉:“子若猜測,憑太皇太后的城府,應當是從中勸和,陳參議也不是狂妄人,明知他兒子是個什麼情況,總不敢要脅強迫大長公主下嫁嫡孫女,但陳家若是就此妥協,後來的計劃更加艱難。”

人與人之間的仇怨與懷疑不會憑空滋生,總得要先埋種子,才能施肥助長。

“這事我們秦家不能袖手旁觀,但不能親自出面。”秦夫人喃喃:“只有直接對聖上獻策。”

“這種姻緣之事,聖上不好插手吧。”秦大娘一籌莫展。

“事情涉及太皇太后監政,與今後打壓蘇家,又怎僅只關涉小兒女的姻緣?”秦夫人複述的是子若的話:“太皇太后爲了籠絡陳參議,不會直言拒絕,應當會對大長公主有所勸解,這便有了機會,待事情鬧得不可收場,大長公主未必不會懷疑慈安宮當面一說,背後一套。”

她越是往下說,越是對子若的計策信心滿滿:“慈安宮手裡既有先帝遺詔,爲何不公之於衆?說明這位還有保留,並不情願與聖上生隙,遇事始終會先考慮聖上,就有空子可鑽,我這就去見你父親,一定要抓緊時機。”

——

乾明宮內,天子蹙眉上座,明黃錦袍上騰雲而出的金龍似乎也感染了幾分戾意,至少在額覆冷汗時任大理寺五品寺丞的陳三爺眼中看來,那龍爪銳利兇狠,就要撲面而來一般。

“啪”的一聲,是天子將手中奏章不輕不重的一拍,緊跟一聲冷笑。

“太皇太后若不改變心意,後來的事就不好進行?”他重複着陳寺丞的話,眉梢眼角盡是譏誚:“這樣的瑣事,難道你們還指望着朕費神定策?”

陳寺丞膝蓋骨一顫,那腰身就往下又低了幾分,可實在不能分辯——我的聖上,我的天神,太皇太后不願逼迫大長公主,連太后都想不出對策,微臣實在無能爲力。

恰在這時,秦右丞請見——

這位爲母丁憂纔剛起復,但秦懷愚仍然“老當益壯”沒有致仕的想法,是以秦右丞官復舊職,並沒能再進一步。

天子原本面色不豫,但在聽聞秦右丞一番稟言後,眉心終於平和,那指掌敲在御案的聲音也顯得輕鬆愉悅,再無逼肅之意。

“這是誰的主意?”

“是小女子若。”

天子頷首:“果然是七妹妹。”

秦右丞聞言,心裡喜喜一顫,瞧見抹着冷汗看過來的陳三爺似乎目帶不甘,暗暗回了個志得意滿的眼神。

“七娘還稱,蘇氏六娘也有幾分智慧,若受屈嫁入陳家,又有國公夫人意會,將來陳參議與慈安宮有何計劃應當瞞不過她,這又是一利。”

天子輕笑:“蘇氏六娘曾經與七妹妹有過言辭交鋒,略勝口齒,不過依朕看來,計謀與城府實不能與七妹妹相提並論,不過朕那大舅母對這門姻緣甚是期待,想來今後會看重蘇氏六娘,七妹妹說得不錯,這果然是步暗棋。”話到這裡微微一頓,轉向陳寺丞時便帶冷肅:“三舅舅也聽得分明,怎麼安排自然不用朕在操心。”

雖是以家人相稱,陳寺丞半點不感受寵若驚,肅聲應諾下來,見天子只對他擺了擺手,是有意留秦右丞深談的意思,心裡越發不甘,一出乾明宮,臉上就是一片陰霾。

與此同時,顯王府中,秦子若正在榮禧堂前無比謙恭地與祝嬤嬤稟明誠意——歸京數日,尚不及與老王妃問安,心內不安,望能允她入內叩頭問好。

旖景正在陪老王妃說話,聽了這話後,老王妃正欲不耐地讓祝嬤嬤直接打發,卻被旖景挽了手臂,耳語幾句。

“她說什麼話,祖母只需聽着就是,想來秦夫人有言在先,子若這段時間應會遁規蹈矩。”

老王妃毫不猶豫一口答應:“有景兒提點,我自是曉得該怎麼應付這些妖魔鬼怪,秦家那丫頭既要服侍我,就讓她服侍着吧。”

是以,秦子若得準進了榮禧堂,眼見旖景在場未免心中一沉,卻沒有過多遲疑,乖順謙恭地直接跪地,行了頓首禮。

雖得免,卻未賜坐,老王妃任由秦姑娘佇在地上寒喧。

子若表達了她願在老王妃跟前侍奉之意。

眼角上去的窺視瞧見旖景剛動了動嘴脣,老王妃卻一口應諾:“自從單氏的丫頭嫁了人,我身邊就缺着個女紅好的,景兒也贊過子若的針鑿,豈不剛巧?”

眼見旖景似有不甘,秦子若心頭大喜,老王妃果然胸無城府毫無計較,大利她“劍走偏鋒”的計策。

恰在這時,又有丫鬟稟報入內——安慧歸寧,人已經進了垂花門,正來榮禧堂。

第五百五十八章 時日無多,大變在即第兩百九十六章 奪秒赴險,爭分勸諫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擇不易,無奈而爲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親事定,誰更及時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勢,三姓混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箇中真相,委實驚心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思,只待風起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爭取後路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願陌路,不拖不欠第兩百七十章 變故迭發,陰謀照舊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意算盤,遭遇雷霹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黃氏揚眉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細入宮,“雲雀”現形第八章 一個幕僚,一個敗類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三百零四章 沉寂當中,風聲暗起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慶九年,悄然而至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願並非,一心一意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七十九章 小五獻計,皇子請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亂,王妃歸來第六百八十章 “頑劣”六郎,新婦投繯第三十章 何故禍心,漸露端倪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來訪,對坐閒談第七百二十三章 詔返遼王,將有殺禍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塗第一百九十章 要論禍根,無非絕情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四百四十五章 無奈世俗,忽生陰鬱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無悔?叩請和親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佈局,一方收網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影隨行,愧疚難消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欲揭真相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突生,生死一線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動第三十章 何故禍心,漸露端倪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禍消彌,風平浪靜第六百零六章 發現屍身,卻令毀容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順示好,化險爲夷第三百八十五章 遠瑛堂內,終極對恃第一百零九章 遠道歸人,骨*圓第五百六十六章 無情內鬥,棋子已動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宮,便過十載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漢,江薇婚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實爲一心第九十一章 勝負委實,定於最初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難雪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來訪,對坐閒談第三百三十三章 劍傷小五,言及謀劃第三百一十一章 離間之計,黃雀之謀第兩百一十三章 迷霧揭開,驚聞真相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誇,實非善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第五百四十三章 良辰吉日,和親西樑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願陌路,不拖不欠第三百九十四章 病榻之畔,風波暗釀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穫,知情之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願以償,雲裡霧裡第七章 娘子撐腰,丫鬟樹威第三百九十五章 低估癡心,當頭棒喝第八十九章 一門姻緣,皆大歡喜第兩百零九章 宮宴歸來,卻有訪客第二十章 忽得啓發,設計識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隱瞞不察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隨,永不分離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你意定,決不負誓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險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峙雙方,狡言不斷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訓妾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行試探,將要團圓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別重逢,情意綿綿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六百五十章 再潛西樑,關鍵一步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漸涼,男女秋月第三百八十五章 遠瑛堂內,終極對恃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醫衛曦,再見故友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爺“耍賴”第七百二十五章 諸多拆臺,接連拂袖第兩百六十二章 他鄉遇故,才知音訊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斷絕後,扼制謠言第五百五十四章 歸人在途,又遇故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