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夫妻交心,準備歸楚

天子沒有反對虞渢與“陰山娘子”交涉,強調以救回王妃爲重,倘若戚氏果真送返王妃,可赦其罪,但戚氏必須入京,因爲天家要親自責問王妃被擄一事。

雖然旖景有所預料,卻還是忍不住問道:“我以爲聖上不會允准。”

“聖上的確不會允准。”虞渢將硃批交返的奏章一丟,手臂放在扶手上:“不過我在上書的同時,也寫了一封密諫交由太皇太后,那麼,聖上也就只能允准了。”

旖景尚且不知太后有監政之權,聞言難免詫異,直到聽虞渢將那些薛國相與衛冉不可能察知的內情一一細訴後,旖景這才明白過來,她坐在那裡,一時難以理清心情,首先感覺到的就是怨憤:“這麼說,姐夫真是被今上毒殺?”

虞渢神情慎重:“雖無證據,但我能篤定。”他緊跟着長長一嘆:“是我疏忽,實不曾預料江先生與太后之間竟有那麼一段舊情,可是旖景,倘若聖上願意放過蘇、楚兩府,而不步步相逼,我也不打算與聖上對立。”

殺害福王的是當今天子,倘若要爲福王討回公道,那麼只能是顛覆帝權,不得不說,如果不是自己被逼絕境,虞渢即使知道真相,也實在做不出爲福王復仇的決定,儘管這其中有他的責任,倘若不是江清谷,天子當初要毒害福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太皇太后監政,聖上勢必不能心安,而太皇太后明顯要保衛國公府而打壓陳、秦兩家,這應當也是先帝的遺命,故而,太皇太后一定希望你能平安歸來。”虞渢又再說道:“旖景,如果聖上不再追究,任由我督守藩地,我並不打算再有動作,太皇太后即使有監政之權,但她之所以沒有公開,想必也是希望聖上能遵先帝遺命行事,而並不願行非常之事。”

虞渢之所以說這話,也是希望旖景能認同,倘若天子不再逼迫蘇、楚兩府,舊案只能一筆勾消。

“我想,這機率不大。”旖景說道:“就眼下情勢而言,聖上非但不會放過蘇、楚兩府,甚至已將太皇太后當作對頭,畢竟他是天子,又哪裡能忍後宮監政諸多掣肘?而兩府之勢早就成爲聖上的忌憚,又哪會輕易打消。”

虞渢頷首:“你說得不錯,但岳丈本是忠正之臣,當不會因爲天家打壓而起逆上之心,事實上岳丈只要交卸權力,我大有把握讓聖上/將注意力轉移至秦相頭上,要保兩府安全並非一途,不過聖上若步步緊逼,定要拿你這回被擄說事,以分化兩府,那麼我只能與他勢不兩立了。”

“你先跟我說說那陰山娘子的由來。”旖景其實也不願虞渢當真與天子槓上,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她轉移開話題。

虞渢便將陰山娘子戚氏的經歷說了一番,其實與市坊最近流傳的那些故事*不離十,但當然仍有民衆們不可能洞知的隱情:“遠慶四年,我便讓人聯絡上了戚氏,她當時被餘孽逼掠,在陰山已無法立足,是我許她倘若能將各部餘孽據點掌握仔細,等朝廷徹底清剿,便放她一條生路,當時打算的是安排她去異邦,尋個合法的身份安居。”

戚氏自然求之不得,於是虞渢便助她在西南密野駐紮,並多施掩示,保其不受餘孽侵擾,籌建了戚家堂,暗暗探究餘孽據點。

“經過數載,本來已經將各部餘孽掌握,我正打算上諫先帝清剿,哪知就發生了先太子遇刺之事。”虞渢搖了搖頭:“一時沒有顧及,當你被擄,正逢先帝駕崩,事情不可能隱瞞,倉促之間,我也只想到利用戚氏,逼不得已,才讓她暴露出來。”

旖景被擄一事若在平時,虞渢還能想辦法隱瞞,用各種藉口拖上一時,把人找回來就一了百了,不需要給出什麼解釋,無奈當時先帝駕崩,他被困宮禁,旖景被擄一事立即被今上察知,再者接下來的喪儀旖景又不能出面,只好承認被擄蹤跡全無,否則旖景作爲宗室,不入宮哭喪也是大不敬。

戚氏是女子,又頗有正義之名,倘若讓她出面,聲稱當日即將旖景從餘孽手中救走,以期利用旖景與朝廷談判,那麼就不可能傷害旖景,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旖景“清白未失”。

“當然,戚氏之說也只能用來應對太皇太后,聖上若是要質疑,並不能因爲戚氏本身是女子就能讓他信服。”虞渢說道:“關於人言,無非是以天家論斷爲定,只要天家不再質疑,也沒人敢再非議。”

虞渢見旖景一直蹙着眉頭,伸手過去握住她的手:“你別擔心,說法我早想好了,不會讓太皇太后懷疑,倘若聖上不依不饒,那麼,我只能行非常之事,但這非常之事,卻仍是名正言順。”

緊跟着他便將詳細打算一一告之旖景。

“我擔心祖母與父親不會贊同。”旖景聽了虞渢的打算,略微放了些心,卻仍舊擔心她的父族並不願行逆上之事,沒了國公府相助,甚至要與虞渢“作對”的話,他豈不成了孤立無援?

“若只爲私情當然如是,不過倘若太皇太后出面,並且有先帝遺詔,岳丈也不會違逆。”虞渢卻是胸有成竹,微微一笑:“先帝之意是壓制秦家而倚重蘇、楚,聖上反道而行,岳丈就算不爲自保,也要遵循先帝遺命,你別擔心,我有把握會說服岳丈,但讓我爲難的是另有其人。”

虞渢正想往下剖析,卻被旖景忽地反握住了他的手。

“遠揚,有一件事我一直瞞着你。”說話時,旖景眼角攸忽滲紅,脣角也止不住地輕顫,這讓虞渢心中一沉,但接下來聽見的卻是讓他驚喜若狂的一件事。

“你說的是真的?”虞渢幾疑剛纔所聞:“什麼時候的事,我是說,曉曉生辰?”

當虞渢從旖景口中確定那一日,呆怔片刻,纔將人擁入懷中:“我記得那一日,旖景,只是我沒想到……那日我在大京,朝早之時,我剛好就在大君府外。”

沒想到那一天,她正獨自一人生下他們的長女,巨大的驚喜讓虞渢一時沒反應過來——女兒現在還身陷西樑,沒有平安歸來。

是旖景的歉意與抽噎讓他回過神來,長長地嘆息一聲:“不是你的錯,旖景,我知道你是爲了我,倘若我一早知道有了曉曉,那麼無非兩個選擇,若要將你母女二人一併救出,最妥善之計便是強討,如此一來,我勢必就要先行奪取帝位,因爲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以一國之威鎮懾西樑,但我並沒成算能做成此事。”

倘若天子緊逼不放,虞渢的計劃也只是激發太皇太后與天子的矛盾,導致太皇太后以遺詔廢位,推舉別的君主,這就是名正言順,而只有這樣,衛國公與顯王纔有可能認同協助,但虞渢若真想從西樑王手中強討旖景母女,那麼這個計劃便行不通。

太皇太后若知旖景是被大君擄走,不會答應旖景再回大隆,大君是先帝之子,虞渢又是宗室,大隆皇族發生這般醜聞,並且還讓西樑王察知,旖景只有死路一條。

這也是虞渢讓戚氏出面的原因,只要能讓太皇太后相信旖景“清白不失”,再經陳、秦兩家對嚴家這段時間的逼迫,太皇太后迫切地需要蘇、楚兩府援助,自然不會允許天子用旖景的聲譽爲由,逼迫虞渢與秦家聯姻——秦子若可早恬不知恥自甘爲婢,正伸長了脖子等着呢。

如果虞渢要強討旖景歸來,那麼勢必先讓龍椅換人,到了那時,陳、秦已除,太皇太后的心態又會發生變化,別說有大君這一茬,就算沒有,說不定也樂於蘇、楚分化,是以,如果選擇這一個計策,龍椅之上就不能是除了虞渢之外的人。

不過這可就是明晃晃地逆君篡位,別說天下歸心,便是顯王與衛國公都很有可能反對,虞渢孤立無援,是以他並沒有把握。

“如果不擇強討,也只能暗救,正如眼下施行的這般,雖更有成算,但是不能避免虞灝西會留曉曉爲質,所以,若用暗救,我只能保證先讓你脫身,旖景,無論我做出什麼選擇,一定都會自責,你是不想讓我爲難,所以,你替我做出了選擇。”

“遠揚,是我對不住你,對不住曉曉。”雖虞渢的話的確是旖景當日所慮,可她這時並不能放下愧疚:“因爲我本來可以將曉曉一起帶走,並且不需要你殫精竭慮的計劃,也能歸來,可我,我沒做,我放棄了。”

虞渢在聽完旖景訴說大君殿下那番荒謬的逼迫後,徹底失語了。

但他很快體會了旖景當時的心情,輕輕地替妻子拭去眼淚,先是笑道:“虞灝西是魔怔了,我們家王妃可沒那麼蠢笨,箭毒木在西南都是常見,便是楚州王府的良醫正也備有解藥,更何況在西樑,苗石陌不在,西樑太醫也會備有解藥,哪是他想死就能死成的,薛國相想必當時也是被虞灝西突然的魔怔給驚住了,一時沒反應過來,他哪會真讓虞灝西尋死,反而你若見死不救,豈不讓虞灝西越發忌備,我要救你脫困更不容易。”

不過旖景十分實誠:“我當時並沒想那麼多……”但她甚難解釋當時的微妙情緒,明明恨不能看着那人嚥氣,她與曉曉就能自由,結果最後還是交出瞭解藥。

“我知道。”虞渢再度將人擁入懷中:“我知道你當時的心情,旖景,其實上一世,我做的事與虞灝西眼下所爲儘管方式或有不同,實質卻如出一輒,也是違背了你的意志,強求把你留在身邊,你當時也是那麼牴觸我,所以,做了悔之不迭的事,你心裡的愧疚從不曾放下,所以,你那時猶豫,你害怕見死不救之後,又會不安。”

“旖景,我很慶幸,你對我一人懷愧就足夠了,便僅僅是愧疚自責,我也不希望你心裡會有別人。”

他總是這樣,無論她做出多麼荒謬的事,他總是能理解,並且替她開脫。

旖景的眼淚怎麼也忍不住。

卻聽虞渢緩和語氣裡突地帶了絲戲謔:“其實我滿同情大君,因爲他不知道你是個死心眼,一旦心裡住了個人,就容不得旁人,這回是我佔了先,他註定只能白費功夫。”

那一世是虞洲領先一步,無論他怎麼爭取也無濟於事,慶幸的是在這一個輪迴裡,她的心裡空了,然後給了他機會進駐,這機會何其寶貴,是以生死作爲代價,他又怎麼會輕疏?所以一定是要牢牢佔據,寸步不讓。

所以虞灝西,你註定是要遺憾了,楚王殿下不無同情地暗歎一聲。

可是正在親熱與互訴衷腸的你們倆,難道沒發現話題早偏離了正軌?不是應當商量怎麼救曉曉脫身的麼!

第六百五十七章 艱難決斷,依計而行第六百四十三章 窺破隱情,暗懷算計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六百二十九章 稱誓在前,決不另娶第七百五十一章 衛冉歸來,當堂爭執第三百章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第三百一十一章 離間之計,黃雀之謀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並非無患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軍師,磨刀霍霍第三章 細論諸女,蹊蹺宋氏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四百六十九章 犧牲小我,顧全大家第三百七十章 仗勢欺人,欺得徹底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剛平,煩惱又至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有漁翁,皆是蚌鶴第四百七十二章 疑軍穩軍,祖母厲害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寧海衛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親往賜死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願陌路,不拖不欠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亂,王妃歸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變之前,引燃後院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對手,勸人納妾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問責,除族離家第兩百一十章 長卷之上,共畫來年第五百零二章 分析局勢,險惡難避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第三百二十七章 原本“閒談”,卻生驚疑第四百零九章 風雲突生,順勢嫁禍第兩百二十三章 春心萌動,欲擲孤注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機會,能否重頭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離心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駕行宮,勃然而怒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來訪,對坐閒談第三百五十二章 寬慰親懷,江薇辭行第五十八章 巧用心計,更改姻緣第五百五十八章 時日無多,大變在即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諱,嫡母庶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間,細數疑惑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誇,實非善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違逆“慈母”,教訓頑劣第七百三十九章 撥亂反正,太后施令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師”,遼王示誠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意秦晉,各方思量第七十九章 小五獻計,皇子請罪第一百四十章 勝負之間,一步之遙第二十八章 噩夢驚醒,道出真相第三十七章 恃強凌弱?原來鬧劇第七百一十六章 針鋒相對,固執不讓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變故,傳言四起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絲剝繭,夏夜繾綣第七百六十二章 蘇公出徵,大君來使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愛,時日無多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厲害,自尋死路第五百五十八章 時日無多,大變在即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變故悄然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復得,完壁歸趙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卻明第兩百八十五章 非是良人,怎託終身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知真相,卻有巧遇第六百五十章 再潛西樑,關鍵一步第三百章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意秦晉,各方思量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意秦晉,各方思量第七百零八章 決斷不易,步步相逼第六百六十六章 久別重逢,但享靜好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七十九章 小五獻計,皇子請罪第兩百四十章 闌珊之處,曾住何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五十一章 畫中因緣,項圈易主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子提點,“新貴”誕生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樑,萬般不願第一百七十五章 當面對質,好戲開鑼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行試探,將要團圓第三百三十章 我必親迎,再無遺憾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離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藥石無治,預感大限第兩百五十七章 瘧疾暴發,無法避免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四百七十一章 更改計劃,點醒祖母第七百零五章 你來我往,鬧劇開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