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脫身禁苑,銷聲謎局

當孔奚臨幽幽醒轉的時候,他率先看清的是苗石陌飽經風霜的臉。

一時之間,神思混沌,有種宿醉醒來的錯覺。

所以他張口就是一句:“我喝多了?”

苗石陌簡直欲哭無淚,抹了一把額上的熱汗,拍在孔奚臨妖嬈的面頰上:“你是中了暗算,飛刀上塗了迷藥,還捱了人一拐……”

孔奚臨腦海裡一張女人無比奸滑的面孔一掠而過,然後他徹底清醒了,這才感覺有兩道冷厲的逼視,微微一偏頭,於是他看見了燈火影映下大君那張滿罩冰霜的玉面。

“小五,你快想想,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明明看見你尾隨夫人一衆去了正院,怎麼在半途被人襲擊,還有夫人究竟去了何處。”薛東昌一個箭步搶上前來,連扶帶扯地把孔奚臨拉起半靠榻椅,動作相當粗野,牽動得孔奚臨肩上傷口一陣銳痛,絲絲地猛吸冷氣。

但薛東昌顯然顧及不了“憐香惜玉”,就連與盯防無關的苗石陌適才都險些被大君的怒火焚殺,更何況他這個肩負統衛之責的主要責任人,當大君趕回,在往正院途中發現昏厥一地的婢女,還有一個人事不省擔當暗防重任的孔奚臨時,哪裡還顧得上救火,立即調集親兵搜遍了大君府的犄角旮旯,卻沒發現王妃的半根頭髮,薛東昌險些沒被盛怒的大君拎着衣襟直接丟進火海。

孔奚臨顯然成了薛東昌最後的希望,他實在想不明白幾乎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楚王妃怎麼能“殺出重圍”“不翼而飛”?

“衛冉,是他!”孔奚臨不比薛東昌,毫不畏懼大君的眼刀,說起那番虛虛實實的話來毫不心虛:“我尾隨蘇五往正院,途中衛冉忽然從暗處躥出,擊暈衆婢,我見蘇五欲喬裝成婢女……因我自忖不敵衛冉,又料定他們是想趁亂逃出,本欲尾隨至門禁處或者人多勢衆之地再揭穿,卻被衛冉發現,他用暗器傷我……”

果然是衛冉!

大君狠狠一握拳頭,實際上當他離開國驛時,發現衛冉不知所蹤就情知不妙,歸來見到這番情形越發氣急敗壞,可盤問門禁,居然無人說得清楚衛冉是否逃脫——倒是有個親兵承認衛冉手持令牌入府,那時尚未起火。

定是衛冉一早潛入,待火勢一起,趁門房驚慌失措之時就暗入內宅埋伏。

後來薛東昌調集親兵僕役救火,又有巡城衛進入,僕婦往來出入頻繁,門禁疏忽,竟這麼讓旖景在衛冉的掩護下逃脫!

這是大君的判斷,否則無法解釋旖景怎麼會不見蹤影。

而得孔奚臨證實後,大君率先想到的是東華公主。

他手臂一揮,一言不發就大步流星往外,薛東昌自然不敢再多費口舌,抹着冷汗緊隨其後,孔奚臨也不敢“養傷”,捂着肩膀一路跟隨。

搜察東華公府當然要找個藉口,於是慶氏餘黨又被利用,大君府混入意欲報復的刺客,因而他十分“擔憂”東華公主也會成爲刺客下手的目標。

wωω★ тTkan★ ¢ ○

於此同時,大君以搜捕刺客爲名,讓屬官持西樑王御賜金令調集京都巡衛在整個京城範圍內展開搜察——大君府有數名婢女失蹤,懷疑是與刺客裡應外合,故而大君若干對“倩盼”身份心知肚明之親信自然得以協助巡衛排察可疑者。

一時之間,大京城雞飛狗跳風聲鶴唳,貴族府邸抑或民居商宅皆不能倖免。

當然,東華公主可以拒絕大君的“關心”展開自察,不過她並沒有行使這一權力,表現得十分配合,任由大君親自參與幾乎將公主府掘地三尺。

安瑾很理解,很和氣,表示她完全沒有怨言,甚至對大君的盡職盡責深表感激。

這讓明知安瑾是在裝模作樣的大君殿下有火無處發泄,於是嚴重失職的薛東昌越發膽顫心驚。

自然,大君一無所獲。

然後他又親自去關懷了晨微姑娘,這回甚至不需要另找藉口。

不過大君不可能聲稱衛冉與刺客勾結,他還沒有喪失理智,衛冉若是罪人,薦他入府的薛國相勢必首當其衝,而一旦牽連衛曦,金元也會捲入,西樑王不會眼看着他這般鬧騰,再者大君懷疑衛冉兄妹是慶氏殘黨的理由也站不住腳,他又總不可能說這兩人出身寧海衛家,是楚王虞渢安排的佃作,把楚王妃從他的大君府救走。

衛曦表示她對大君突然的“關懷”受寵若驚,難掩詫異,這又讓大君十分疑惑,說到底,衛曦早在數載之前就“紮根”西樑,大君實在不能篤定她是虞渢的暗人,倘若當真與她有關,那麼這時她應當也會不知所蹤,金元往常就允許衛曦去市坊行醫,救助平民,她多的是藉口在事發前遠離大京而不受任何懷疑。

但是大君雖不能將安瑾與衛曦羈押,不過他足有能力對兩人嚴密盯防,不讓她們有與虞渢接觸的機會,更不可能堂而皇之地轉移旖景。

旖景在哪?

這時,她與夏柯、衛冉已經被金元公主迎至府邸。

從大君府脫身只是計劃的第一步,關鍵是必須從大京城脫身,纔有可能混出邊關,經銅嶺關歸國。

虞渢早有預料大君會用搜捕刺客的藉口戒嚴京城,甚至會暫時禁止商賈百姓出入京都。

不過大君不可能關閉邊防,禁止兩國取得合法行令的民衆通行,與銅嶺關相對的西樑邊關並不僅僅針對大京開放,原則上說,只要旖景能從大京脫身,就有可能出關。

有關兩國邦交,別說虞灝西這時還只是大君,就算他已經成了西樑國君,也不可能輕易下令關閉邊防,禁止大隆與西樑國民的友好往來,而這時的他,甚至無權在邊關安插嚴防——因爲大君府只是失了場火,沒有傷亡,事情並沒嚴重到如此地步。

當然大君可以聲稱“倩盼”被刺客所擄,故而懇請西樑王下令邊防警備,但是,西樑王未必會同意,說不定巴不得“倩盼”不知所蹤,爲了區區侍妾鬧得邊防不寧兩國緊張的事實在太過離奇。

還有一點,大君氣急敗壞之餘竟然還能想到,倘若旖景這回得以脫身,返回大隆,他這頭散佈“倩盼”被擄,而楚州立即就有王妃脫險歸來的消息,也許會被有心人加以利用,就算沒有實據,也會讓旖景將來面臨險惡。

他會竭盡所能找回她,但是萬一失敗,卻不願看她被人逼害。

現在的虞灝西,竟然害怕被蘇旖景恨之入骨。

而虞渢率領的使臣團勢必是大君密切關注的焦點。

大君以爲旖景不可能避人耳目暗潛國驛,被虞渢堂而皇之在他眼皮底下“偷渡”出關。

在他的嚴密盯防下也的確沒有可能。

不過當初大君也以爲旖景萬萬不可能從府邸脫身,結果偏偏出人意料。

這個謎局,註定會讓大君深陷其中。

大君府的密道修築得十分複雜,也並不僅止一個出口,而其中之一,卻是與金元公主府聯通,是以,旖景完全不用在市坊拋頭露面,就能安然抵達目的地。

當然,金元不可能將關係重要的密道圖提供給別國人士,她是親自候在密道中,帶領旖景在那龐大的謎宮裡兜轉了好一陣,才總算抵達公主府。

旖景這時正與金元在一處僻靜的跨院對話。

這裡也正是密道所在之處。

奉令在這段時間貼身護衛旖景的衛冉自然寸步不離。

他聽見王妃直言不諱剛纔那場險情,告訴金元,因爲逼於無奈,她向孔奚臨坦言是得公主相助。

衛冉其實不無憂慮,擔心金元會責怪旖景食言,畢竟接下來他們暫時還需要公主掩護,才能躲過大君地毯式的瘋狂搜索。

但他很快就放心了,因爲金元的確通情達理:“突生意外,王妃倘若不能隨機應變,金元之行已經被表哥察知,孔執事既然能自願放王妃脫身,就決不可能暴露實情。”

旖景很真誠的表達了對金元的感激之情:“得以脫身,實爲公主鼎力相助之恩,於我而言,無疑救命之恩。”

但接下來,旖景又提出懇求,這也是讓衛冉剛纔一直震驚疑惑的事。

旖景坦言她被大君擄來西樑時已有身孕,於舊歲冬月產下一女,卻在行計之前被大君帶往密苑以爲要脅。

這事無疑讓金元大感意外,愣怔了長長一刻才問:“即使如此,王妃也無半分猶豫,堅持要離開西樑?”

“若我放棄這個機會,也許再無良機,非但不能帶着小女與家人團聚,甚至可能引發更大的禍患,而只有我先行脫身,才能以圖後計,籌謀救回小女。”

衛冉十分驚訝於王妃的冷靜。

“公主,我若脫身,即可恢復身份,大君再不能奈何,即使扣留小女也無任何作用,但這時不宜橫生變故,故而懇請公主暫時隱瞞此事,莫讓外子知情。”旖景有九成把握,虞灝西不會坦言曉曉的存在,他應當明白,既然她決意脫身,那麼就不會再因爲他用曉曉威脅而再返禁苑。

但大君短時之內應當還會執迷不放,不可能心甘情願將曉曉交還,他也不可能用曉曉威脅虞渢,因爲虞渢勢必不會相信,這事除非旖景親口承認,但這時旖景並沒有與虞渢接觸的機會。

那人不見自己現身,應當不會與虞渢攤牌。

救曉曉脫困一事只能待旖景返回大隆,恢復她楚王妃的身份之後再從長計議,即使虞渢現在知情,也不會有任何辦法。

當然,想要解救曉曉,必須依靠金元公主等人的幫助。

“表哥對賢伉儷造成的困擾,金元深感歉意,王妃放心,金元勢必竭力相助,還望王妃切莫因而記恨。”金元反而顯得有些心虛,有些訕然地說道。

旖景起身一禮:“殿下對我母女之恩,實難報答,公主放心,我母女若能平安歸返,只願此生再不與大君有任何糾葛。”言下之意,就是不會因爲這段私怨,進行任何報復之行。

“也許會讓王妃爲難,但金元實有一請,希望王妃與王爺能寬限時日,金元但願能勸服表哥悔悟,主動送返令愛。”金元是不想看着楚王夫婦與大君的樑子越結越深,希望能把這事消彌無形。

旖景儘管認爲這個美好願望微乎其微,但也不想反駁金元,再者,她雖經冷靜衡量,判斷那人不至加害曉曉,但聯想到那人的恣意枉爲實在不能安心,實際上也有打算,倘若虞灝西真用曉曉安危要脅她現身,希望金元能加以干涉。

“我也希望是這樣的結果。”旖景說道:“倘若大君行威脅事,還望公主先與安瑾商議並加以勸阻,就算他摁捺不動,將來公主要行勸導之事,也可推說是從安瑾處得知,受安瑾之託行事。”

這是要將金元擇清,不讓她被大君懷疑。

如此一來,就算金元明勸不能成功,還有孔奚臨這着暗棋。

正商議時,卻忽有金元親信的白衣侍女入內稟報,大君駕臨!

“爲防萬一,委屈王妃於密道暫避。”金元似乎也早料到大君會有此行,畢竟衛冉已經暴露,而衛曦卻是公主府的良醫正。

旖景有些過意不去:“因我之故,實讓公主諸多爲難。”

“王妃寬心,楚王已有計劃,會洗清我之嫌疑,再者表哥這時雖有疑心,也是因爲晨微姑娘之故,並不知此處與大君府有密道相通,此行原爲必然,當他沒有發現蹊蹺,應當也會釋疑。”金元不以爲意。

旖景又是深深一禮,再無多話。

這一夜的大京城徹夜不寧。

而緊鄰宮城的國驛館內,虞渢自然不曾安歇,他這時正在獨解一盤殘局。

以他預料,當大君殿下折騰半宿卻毫無頭緒時,勢必會氣急敗壞地再度來訪,以期從他這裡尋到破綻追察旖景行蹤。

第九十二章 誰是棋子,誰是棋手第五百七十四章 勸逼指證,虞棟獲死第兩百零七章 貴女之間,涇渭不明第三百七十五章 風向直轉,將有良妾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許諾,兩世糾纏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機會,能否重頭第四百九十八章 雷霆手段,旖景之威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毆,楚王醒轉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穫,知情之人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子提點,“新貴”誕生第八十八章 一見傾心,是否冤孽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五百零二章 分析局勢,險惡難避第兩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憤,殿下發狠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孃悔悟,商議家事第六章 抽絲剝繭,計量初成第六百八十五章 隱瞞後着,暫且袖手第三十八章 從前知己,隔世再見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爭端升級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別重逢,情意綿綿第四百章 將來弟婦,眼下判者第二十章 忽得啓發,設計識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一百四十八章 姨娘眉氏,一反常態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五百五十五章 掌家主婦,恩威並施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六百二十一章 盡在籌謀,世子心計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三十八章 從前知己,隔世再見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釁,旖景不忍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來人,青州寄信第六百四十章 甘心臣服,不懷妒恨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七百三十二章 總算潑酒,快去更衣第六百八十章 “頑劣”六郎,新婦投繯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三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各得其死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絲剝繭,夏夜繾綣第六百五十章 再潛西樑,關鍵一步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顏如是,無可奈何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一章 醒來豆蔻,愛恨重頭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人唱罷,一批登場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對手,勸人納妾第六百八十二章 順哥護母,旖辰決斷第八十八章 一見傾心,是否冤孽第兩百一十五章 宋輻和離,母子生隙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間,小打小鬧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轉”,未知禍福第一百五十三章 閨閣之間,小有芥蒂第五百八十章 威逼抉擇,暗潛歸國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之劫數,終究難參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義二字,更重江山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無心,唯求自保第四百章 將來弟婦,眼下判者第兩百一十九章 羊脂魚佩,或有內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九十二章 誰是棋子,誰是棋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當初,愛恨無涉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觀者清,精明國相第四百五十二章 攬事上身,旖辰登門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愛,時日無多第四百七十二章 疑軍穩軍,祖母厲害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二十章 忽得啓發,設計識人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願灑脫,無奈世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當衆揭露,劍指皇后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三十八章 從前知己,隔世再見第六百四十六章 衛冉滲入,肖蔓遭疑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七百六十六章 輸給時間?其實註定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個忠婢,一段前塵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欲揭真相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人唱罷,一批登場第兩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