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威逼抉擇,暗潛歸國

“不敢有瞞外祖父,刺殺太子一事的確是我主謀。”

今日朝會之前,三皇子與外祖家人團聚,王后摟着三皇子放聲痛哭了一場,西樑王也連聲追問皇后污篾一事,卻不想得的竟是這麼一句坦承,西樑王頓時呆怔,王后的哭聲也憋在了嗓子裡,金元公主卻緊聲問道:“哥哥可是早知姑母是爲皇后所害,纔想出的應對之策。”

三皇子極爲感激的遞給金元一個笑臉:“母妃遇害時,我親眼目睹,雖才過週歲,可一直不敢忘記皇后的狠毒。”

“可憐的孩子!”王后又是一聲哀嘆,連連抹着眼淚,卻對西樑王說道:“顥西是隨了藍珠,自幼早慧。”

藍珠公主自幼就有過目不望的天賦異稟,正是因爲如此,西樑王與王后對這個女兒從來奉若掌珠,對她的疼寵甚至超過了先太子,藍珠公主在父母與兄長疼寵下嬌生慣養長大,全不識人心險惡,當年西樑王實在不想讓藍珠遠嫁,本意是打算讓愛女嫁給西樑貴族中才藝傲世的俊秀薛遙臺,哪知藍珠隨使大隆,卻對太子一見傾心……西樑王不忍違背愛女的心意,才咬牙同意了讓愛女遠嫁,哪知竟換得這樣一個結果。

已至暮年的西樑王也是心痛莫名。

“顥西隱忍多年,就是爲了替母妃血仇,也讓皇后嚐嚐失去至親的痛苦,可惜,多年籌謀還是不能達成所願,讓太子逃過一劫。”三皇子說這話時,緊緊咬牙,滿面的不甘與怨憤。

“大隆帝君可知這事真相?”西樑王到底是一國之君,儘管對愛女的屈死心痛如絞,可關心的還有兩國邦交,倘若外孫刺殺太子一事公佈,大隆追究下來,西樑可不敢公然隱匿,如此勢必引來兩國交戰。

眼下西樑內政不穩,倘若與大隆開戰,宛姓失了王位事小,甚至有可能讓西樑全國遭至重創,半生征戰的努力,皆毀於一場戰火,這是西樑王決對不能容忍之事。

“這次事敗,皆因一個小人背叛,有活口落網,父皇他當然已經知道真相。”三皇子並不諱言,也不在意外祖與金元瞬息凝重的神情,緊跟着說道:“不過倘若顥西身負刺殺太子的罪名,無論如何也不會連累西樑。”

這並非假話,三皇子若沒八成把握,也不會故意造局使自己罪行暴露,倘若出了意外,天子並沒有替他隱瞞罪證,而是公之於衆,他就算死在大隆,也不會往西樑逃竄。

“父皇知道母妃是被皇后謀害,一直心下愧疚,但因爲時勢政局,不得不隱忍。”三皇子說道。

西樑王面色一沉,王后勃然大怒,金元公主只是微蹙眉頭。

“可在我行刺太子之前,皇后爲了固儲,不惜授令其兄長舞蔽,已引父皇勃然大怒,生了廢儲之意。”三皇子卻並沒有說明他自己是新儲的不二人選:“父皇既決意要除孔家之勢,兼着對母妃的愧疚,沒有將太子遇刺一案公開,而是以北原勾結統領審結,甚至將皇后禁足,皇后是洞悉了父皇有廢儲之意,纔想孤注一擲,殺我滅口,而我,也決不會放過皇后,事已至此,當然要將母妃的冤屈公之於衆,逼迫父皇決擇。”

皇后是想讓三皇子變成一具屍體,先絕了天子的後路,逼迫天子在一具屍體與儲位穩定、國政安順之間抉擇,三皇子同樣還之其身,來了招金蟬脫殼,也是逼天子抉擇。

究竟是要爲了心裡的愧疚,還有與西樑的邦交,承認三皇子對皇后的指控,做出處置;還是要爲了個一無是處的太子,與野心勃勃的皇后一族,定他虧欠已多的愛子一個污篾嫡母之罪,逼西樑將三皇子驅逐治罪!

三皇子何嘗又不是孤注一擲呢?

“顥西無悔,倘若父皇定我污篾之罪,顥西必回大隆領死。”三皇子擲地有聲。

王后就先摁捺不住,一把將三皇子摟在懷中,老淚縱橫:“陛下,藍珠已經這般冤枉,若是大隆帝君欺人太甚,我西樑也不能屈叢,決不能讓顥西再落入大隆,被皇后那個蛇蠍婦人陷害。”

“外祖母,事關西樑一國,不能只顧私情。”三皇子大義凜然。

“以我看來,大隆帝君未必還會包庇皇后。”說話的是金元公主:“孫女兒也見過大隆太子,實在是……就算守成之君,也不夠資格,若由他繼位,大隆國政必陷外戚權臣之手。”

顯然,天子若對太子失望,決對不會再包庇皇后,搭上與西樑的邦交——就算這時西樑迫於無奈,只好屈從,兩國的友誼已存在了不能填補的裂縫,今後時勢更移,大隆未必就會永遠強盛,而西樑也並非只有奉從,當初北原蠻夷,不是照樣能侵犯大隆,甚至在朔州稱帝?

“無論如何,我西樑都要遣使入隆,讓大隆帝君就藍珠之死給個是非公斷。”西樑王很快拿定主意,而這也是在三皇子意料之中,他的外祖父,決不是甘於忍辱之人。

“不過就算父皇定了皇后之罪,也不會涉及太子,以顥西所見,雖父皇有意易儲,也非易事,太子無能,太多想把持太子操縱帝權之人,決非僅只皇后。”三皇子又再說道:“皇后是父皇的元配,這回若非行刺於我,僅憑心懷妒忌暗害妃嬪甚至不會遭廢,就算牽涉與西樑的邦交,父皇最多就是把皇后廢入冷宮,再借機滅了孔家,可只要太子一日還在儲位,皇后就心懷希望,以我對她的瞭解,決不會有任何悔恨……顥西想起當年……皇后當着我的面前將母妃勒斃……實在不甘。”

三皇子緊緊握拳:“我決不容皇后心懷期望,一定要親手摧毀,才能平心頭之恨。”

西樑王神情慎重:“你有什麼打算?”

三皇子微咪眼角,緩緩說出心裡的計較來。

又說薛東昌,跟着三皇子回到西樑,立馬就被此時在西樑禮部任職的孔奚臨滿面冰霜的攔住了去路,薛東昌得了三皇子囑咐,自是毫無隱瞞的把三皇子傾心吐膽的那些話都說了一遍,以期能說服孔奚臨如他一般理解三皇子的作爲。

但顯然,薛東昌一番努力沒有絲毫功效,他說得口乾舌燥,也沒能緩和孔奚臨的滿面冰霜。

最終,孔奚臨還是在朝會之後,緊隨着三皇子回了暫住的宮邸,大發怨言。

“殿下那些話瞞得過旁人,可瞞不過我!”室內只有兩人,孔小五再也難以摁捺。

三皇子似乎難掩疲倦一般,歪倒在牀榻上,說出的話有氣無力:“我並不想瞞你,小五不理解,我也不想強求。”

“殿下,當日親口信諾,眼下卻……”孔奚臨咬牙切齒:“可對得住我?”

三皇子冷笑出聲:“小五,我說了你我有再見之日,並不太遠,可有背諾?再者,你把孔家恨之入骨,我答應你要毀了這個家族,這事我必然會做到,孔家如今已經離滅族不遠。你若想回大隆,過上三五載,我也會助你如願,並保證不受孔家牽連,會盡力爲你謀個前途……”

三皇子話未說完,孔奚臨已經暴跳如雷拍案而起,一張俏面須臾逼近三皇子眼前:“殿下!大隆帝位近在眼前,是你親手拒之千里!休要說那些不甘受天子彌補的話,只有我知道你爲了那個位置付出了多少!你這麼做究竟是爲了什麼,瞞不了我,殿下,你應該還會再潛回大隆吧!”

三皇子一臂斜撐,冷冷地看着孔奚臨:“小五,這是我的事,我不需要給你交待,也不需要你的認同,我也沒有虧欠你什麼,付出多少,願不願意收穫,不勞你爲我不平。”

“殿下就這麼枉顧我的心意?”孔奚臨眼角血紅,那神情當真哀怨莫名。

三皇子揉了揉額頭,伸手推開就要逼壓到他身上的男子,理了理衣襟:“小五,慎用枉顧二字,我知道你的想法,可難道你不明白,我從來不是你期望的那般。”

孔奚臨踉蹌兩步,尖尖的眉頭高挑:“至少從前,殿下從沒對女子動情,更休論會爲區區女子放棄大統。”

“你過份了。”三皇子微擡眼瞼,瞳仁裡風平浪靜,卻又像醞釀着危險的暗涌:“今日我不怕明言警告你,我會不會對女子動心,會不會因而捨棄江山,那是我的事,我並不認爲你爲我犧牲了多少,反而,若沒有我,你怎麼從孔家脫身?到頭來,明明你恨之入骨的那家人,還會拉着你一同墜入地獄。”

說話間,三皇子已經從軟榻站起,輕輕踱着步子,逼視着孔奚臨:“你我之間,是兄弟之義,我從不曾負你,若你覺得我無情無義,那將來便當作陌路也罷。”微傾身子,三皇子目中警告十足:“你記好,若言行再對那人有半分不敬,或者將來甚至起了叵測之心,傷及那人……就是與我反目成仇,小五,你知道我最恨人背叛。”

見三皇子轉身,背影透着冷漠,孔奚臨忍不住更加握緊了拳頭,可到底還是悽惻一笑——若是太子在場,必然會大嘆,這一笑堪比那位“單美人”更加動人心魄。

“殿下難道不知,我就算背叛自己,也不會背叛你。”

三皇子眉心猛的蹙緊。

“殿下的話我記住了,是,我應該感懷殿下的恩義,奚臨預祝殿下心想事成,千萬別像我……付出真意,到頭來卻連怨恨與不甘都不忍心存半分,殿下若有一日,能懂奚臨今日所感,纔算是,真正明白何爲情深。”孔奚臨微退一步,對三皇子的背影環揖一禮:“大隆如今於殿下而言已如龍潭虎穴,奚臨還是勸殿下三思後行。”

三皇子覺得背脊有些僵硬,卻到底還是不忍,微微轉過了身:“就算爲了太子,我也要走這一遭。”

孔奚臨脣角冷冷,暗忖以殿下您的手段,就算遠隔萬里,也能讓太子死於非命,爲了什麼必須親赴險境,你我心知肚明。

卻終於沒再說這些話,擡眸一笑:“殿下萬事當心。”

似乎再無留念,轉身而去。

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創,柳暗花明第兩百一十三章 迷霧揭開,驚聞真相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籌謀,實難料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箇中真相,委實驚心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駕行宮,勃然而怒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認親,虞湘婚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違逆“慈母”,教訓頑劣第三百三十三章 劍傷小五,言及謀劃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雨間歇,如此犒賞第五百零五章 當真死了?不敢置信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七百一十四章 家有不肖,隱疾之患第四百四十章 臉面盡失,勇闖青樓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諱,嫡母庶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難雪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願達成,一變突生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響,黃恪施助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憑手段第七百零二章 兩對父子,一樁驚聞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扇有耳,貪慾顯明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塵新世,一般哀涼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黃氏揚眉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生命案,二爺休妻第四十五章 爲尋外援,夜探妓坊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愛,時日無多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一百零四章 心計較量,更勝一籌第兩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三百零一章 解劍待縛,聽之任之第五百五十八章 時日無多,大變在即第六百七十三章 聖令抵楚,不能饒幸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關切依然第七百七十八章 黃氏收場,故事未完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遠遠不算第六百四十八章 聞言察據,剷除禍根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談,蹊蹺遺言第兩百零二章 御史還朝,兩相鬥法第兩百九十七章 咄咄逼人,實爲試探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十章 先發制人,小勝一局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情殺戮,冷厲逼問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七百七十六章 黃恪被擄,董音受逼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漸涼,男女秋月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難消,心生倦意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四百零八章 正當得意,貴客駕臨第四百零五章 百變皇子,何爲真心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撥亂反正,太后施令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塗第六百六十一章 金元遭疑,預料之中第六百零五章 慘死秋月,救下夏柯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兩百零九章 宮宴歸來,卻有訪客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四百零九章 風雲突生,順勢嫁禍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勢,三姓混戰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四百零二章 兩個棄權,一個請賞第一百六十章 雖未攜手,早已並肩第六百零六章 發現屍身,卻令毀容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陰謀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動,再無可忍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羣芳聚宴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五百零一章 又來貴客,平樂心動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長留西樑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四百六十九章 犧牲小我,顧全大家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問君知否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來驚喜,恭賀芳辰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無情,不棄當棄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測,無奈折腰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二十二章 暗下決心,脫胎換骨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願陌路,不拖不欠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順示好,化險爲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