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論政,皇子無緣

因有人“咬牙惦記”,某閣部在面聖時忽覺鼻端發癢,險些沒有御前失儀,忍得“滿脊冷汗”,剛剛出了乾明宮,就打出一個噴嚏來,雖控制得當,不至讓門前內侍側目,卻難逃身邊某妖孽的耳聰目明,拍了拍世子的肩,十分關切:“這些日子有勞遠揚諸多操勞,又奔波了一場,辛苦辛苦……驛館簡陋,天氣寒涼,遠揚莫非是受了風寒?”

虞渢強忍着詭異的不適,與三皇子客套着一同出了宮門,等上了車與,方以手探額念念有辭:“奇怪,早起還好端端的,莫不是真受了涼?”

直到回了王府,瞧見“賢妻”不冷不熱的態度,非但沒有了往日端茶遞水頻獻殷勤的待遇,竟將更衣的事也隨手交給了丫鬟們,虞閣部越發忐忑起來,瞧見秋月與夏柯兩個神情古怪,心又往下沉了一沉。

以目示意丫鬟們退出屋去,某人正要上前溫存,卻被世子妃輕扭小蠻腰避開了手。

這情形十分不妙。

虞閣部飛快自省,實在不得要領,突生一計,往炕上一歪,輕嘆一聲:“剛纔就覺不適,想是受了涼。”

依以往經驗,“賢妻”一聽這話就會迫不及待噓寒問暖,哪知這回竟也失了效。

好半響,才聽“賢妻”語音冷冷:“閣部辛勞,子夜尚在對弈,廢盡心神,難免會受涼。”

虞閣部有若醍醐灌頂,脣角微揚,笑看佳人隔案垂眸坐,雙靨若冰霜,忽地起身繞去那側,十分矯健地“飛撲”,這個突襲是真嚇了旖景一跳,短促地驚叫一聲,卻被人封堵了脣舌,一番擄掠,某人羞惱,重重推開身上壓力,卻又被銜住耳垂,清冷的氣息卻是柔暖的調子:“爲夫知錯,但憑夫人處罰可好?”

於是世子乖乖受了一番“拷問”,自是應對得宜,哄得世子妃總算笑了出來,一時也覺得自己這番飛醋吃得莫名其妙,兩人迅速“化干戈爲玉帛”。

與此同時,將千餘護衛留在通州的西樑公主也正對鏡理妝,換下公主規制服飾,取下金冠玉帶,僅將三千青絲長束於頂,穿着一身利落的緊袖襖裙,眉不染螺,洗淨脂粉,嫵媚妖嬈一掃,只餘英姿勃勃。

“那位楚王世子,風采極佳,棋藝更是了得,婢子竟從未見公主落敗。”名喚挽弩的白衣侍女立在一旁說道:“據聞世子與世子妃琴瑟和諧,昨日公主有意讓玉鞘、金刃二婢隨侍,世子對兩位美婢有若不視,足見正如傳言,婢子以爲,瀾江公讓慶陽女君色誘之計多半是會落空了,公主無需煩心。”

“我從不在意。”金元微微一笑:“大隆不比我西樑,甚是講究男女大防,即使宮宴,女眷們也罕有機會避開耳目私會男子,慶陽女君雖然狡慧,到底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別國,她能有什麼機遇?再者,昨日一番試探,楚王世子表面儒雅,卻甚是沉穩,心智見識不容小覷,難怪表兄對他那般重視,果然不愧爲大隆君帝信重良臣,我昨日留心着世子妃,也是品貌不俗,與世子當得明珠玉壁之稱。”

一支羽箭從金元手中飛出,穩穩擲中投壺。

“在我西樑,三姓姬妾之流身份低賤,可笑瀾江公聽聞大隆偶有寵妾滅妻之行,認爲以慶陽女君姿容與心計,能獲寵幸,掌握楚王世子爲他所用,說服大隆君帝棄我宛姓而助他慶氏奪位,不過狂妄自滿之短見而已。”公主輕笑:“瀾江公喪妻,心不甘情不願地娶了祖母族中嫡女,對月氏所生的伊陽君深有成見,並不甘心伊陽君與我成姻*儲,這回色誘之計落空,想來瀾江公聽說大隆君帝欲以宗室女子和親慶氏,必然不會排斥。”

挽弩頷首:“當初瀾江公久久不爲長子春江君婚配,無非謀劃着讓春江君成公主夫婿,哪知被胡氏算計,春江君中了色誘之謀,被童氏逼婚,瀾江公深恨胡氏,舊年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算計了胡氏蓉陽君,讓他失去婚配公主的資格,胡、慶兩姓已成水火,胡氏必不願伊陽君繼承王位,應當會樂見大隆和親慶氏一事。”

“更重要的是,伊陽君與父兄不合,他若得了儲位,未必會受慶氏一族拿捏,可倘若他娶了大隆宗室女兒,依然是慶氏子侄,禮法上不能違背父兄,依瀾江公的短見,定會認爲能仗大隆宗室之勢奪位,殊不知大隆帝君對姑母一往情深,雖姑母逝去多年,尚且念念難忘,又怎會爲了一個和親的宗室女兒支持慶氏奪權。”金元脣角一彎:“薛國相好本事,竟能讓瀾江公篤信姑母死於宮廷妃嬪之爭,而大隆君帝明知不顧。”

“慶氏與胡氏之所以勢成水火,也是公主當年獻策之功。”挽弩討好道:“便是這回計定緩兵之策,籠絡慶氏先滅胡氏一黨舊族,也是公主諫言。”

金元擺了擺手:“這其中多虧薛國相點撥,我也是與國相商議後,纔敢對祖父諫言。”

說完這話,金元卻忽然沉默下來,只斜靠於憑几,手中把玩着腰上垂着的一枚滿綠的龍紋佩,長長的金流蘇從掌心淌落下來,神色似乎有些恍惚,喃喃自語:“姑母當年若非隨同祖父出使大隆,對當時還是儲君的大隆君帝一見傾心,自願爲妾……她是我西樑公主,明知妾位卑賤……倘若當年姑母不曾隨使,與薛國相也許也能成爲明珠玉壁的一雙眷侶,不知姑母可曾後悔,才至年華正好時鬱鬱而終……薛國相得聞姑母薨逝,就此抱病,又終身不娶。”

挽弩也是長長一聲嘆息,打量着公主悵然的神色,笑着說道:“婢女再見三殿下,竟比舊年一別時神采更添飛揚,可惜他是大隆皇子,若在西樑,倒與公主……”

金元眼角一斜,似乎帶着笑意睨了一眼挽弩,手掌一鬆,放開把玩的玉佩:“我知道你的心,也明白祖父與祖母的憂慮,叮囑你時常在我身邊提點……寬心就是,我不是姑母,知道身爲宛氏唯一嫡系肩上所擔的責任,我雖對錶兄有情,也明白與他終究無緣,誰讓他是大隆皇子,而我是西樑將掌王權的公主呢?”

挽弩心下一沉,雙膝着地:“婢子冒貿。”

“起來吧,我沒有怪罪你的意思,八個白衣近侍,我最信任的就是你。”金元擡手示意,忽然長身而立:“都說大隆錦繡河山,江南景緻最爲秀雅,可惜我被那眩暈之症困擾,錯過了好景,不過我看大隆帝都甚是雄壯,吩咐下去,我要遊賞大隆帝都市坊。”

話音落時,金元已經掀簾而出,沿着一條筆直的青石甬道出了主院,卻見廊廡底下,身披鶴氅的伊陽君正揹着手,吹着口哨逗着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金絲雀爲樂,金元揚聲:“伊陽君,早聽說大隆帝都有條怡紅街,不如和我去開開眼界?”

伊陽君未至可否,陪同身邊正講解着各類雀鳥特色的鴻臚寺官員卻嚇得一個踉蹌,猶豫不決的稟報:“公主殿下,那怡紅街……並非女子游玩之處。”

伊陽君大笑,拍着官員的肩頭:“不就是勾欄妓坊?大人不須多慮,我國公主在西樑時就常常微服出入這類場所……不過殿下,您還是入鄉隨俗纔好,要逛怡紅街,還該換上一身男裝。”

金元低頭看看自己的襖裙,倒是一笑:“一時疏忽,忘記大隆妓坊不接待女客,兩位稍候,我去去就來。”竟轉身而去。

官員苦了臉,入鄉隨俗?咱們大隆可沒有女扮男裝逛妓坊的風俗,這該如何是好?

連忙給一旁的侍者丟了臉色,讓他快快去請三皇子救急。

及到次日,大隆諸多貴女都聽說了西樑公主在三皇子的陪同下,女扮男裝大逛妓坊的奇聞,一時對這位西樑公主越發好奇。

尤其諸如彭瀾、十一娘等表面墨守成規,卻“暗生逆骨”的貴女們,越發對這位異邦女子心生折服,頗爲神交,未曾謀面已經引爲知己。

平樂郡主聞言,大讚一句“同道中人”,摁捺不住趕往國賓館,與金元公主交換心德體會,追着問她有沒聽千嬈閣怡紅夜鶯的琵琶曲兒,得知竟然錯過,平樂跌足長嘆:“那公主可不算遊覽過怡紅街。”又埋怨一番三皇子未盡地主之誼,遂與金元一道,兩個俊俏“郎君”再去了一回怡紅街,以捧場杜宇娘爲主要目的。

卻也有那些自恃清高的名門淑女頗爲不齒,暗笑蠻夷就是蠻夷,竟這般不知體統,還說品貌雙優,精通四藝?必然是浮誇不實,暗下決心,定要在芳林宴上一展才華,力壓這位粗蠻的異邦公主,宏揚大隆國威。

就連夏柯也聽說了這事,樂呵呵地稟報給旖景:“奴婢倒覺得這位西樑公主不拘世俗,與世子妃也許性情相投。”

世子妃心裡的醋勁消散,想與西樑公主親近的心思又再萌芽,連連頷首:“相見恨晚呀,比起琴棋書畫,我倒是想領教一番公主的騎射劍術。”

自從那回親眼目睹世子妃“一箭解圍”,卻險些誤殺皇子,夏柯與秋月只要聽說“騎射”二字就心生寒意,夏柯穩重,秋月脫口而出:“世子妃還是打住吧,自從嫁進王府,越發荒疏了下來,能在鞍上坐穩就不錯了,再說劍術……世子妃可還記得漣娘子所授?”

旖景沉了臉,好半響才承認了秋月是忠言逆耳。

卻說胡家巷子的侍郎府,衛舅母這時翻來覆去看着宮裡送來的芳林宴邀帖,十分爲難。

衛昭卻喜上眉梢,摁捺不住就要去楚王府把這個好消息跟表嫂分享。

好容易磨得衛舅母鬆了口,想着女兒初次參加宮宴,生怕有違禮規,先得旖景指點也有益處。

這日衛舅母遞了帖子去王府,旖景卻並不在家。

原來魏淵的伯父伯母果真來了錦陽,世子夫婦聞訊後,投了帖子拜訪去了。

而平樂正和金元公主堂而皇之再度到了千嬈閣,爲杜宇娘捧場去了。

第四百九十四章 還有後着,滋生嫌隙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敗勢如山第兩百一十五章 宋輻和離,母子生隙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爲何因第三百七十三章 扭曲人生,詭異心態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宮,便過十載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應招,不妨見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三百二十八章 溫弱兒媳,險惡婆母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復寵”,六娘出閨第十七章 罰外加罰,怨上添怨第兩百一十九章 羊脂魚佩,或有內情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四百二十六章 原來如此,風塵“俠女”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見解第四十五章 爲尋外援,夜探妓坊第六十六章 花簪風波,荷包傳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二十章 忽得啓發,設計識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入潛西樑,一對兄妹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七百四十六章 藥石無治,預感大限第兩百七十八章 聲名掃地,暫扣死獄第五百三十一章 只恨當初,不該遇見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對策第兩百九十六章 奪秒赴險,爭分勸諫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臥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愛,時日無多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六百零五章 慘死秋月,救下夏柯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七百零一章 陳二太太,爲女爭貴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謠言,留下憑證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子提點,“新貴”誕生第四百三十三章 牆還未倒,避之不及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諱,嫡母庶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殺回王府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軌跡,今生陌路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人唱罷,一批登場第三百零八章 漸揭真相,所謂慈母第兩百零二章 御史還朝,兩相鬥法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黃氏揚眉第兩百六十三章 門外爭執,室裡纏綿第三十九章 各懷心思,小聚芳辰第兩百一十三章 迷霧揭開,驚聞真相第四百一十四章 禍從口出,無端遭妒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師”,遼王示誠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四十一章 突生禍事,馬*婚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潛入大京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唸到位,主角忽改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兩百四十章 闌珊之處,曾住何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離間之計,黃雀之謀第四百四十六章 權勢二字,當用得用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懷疑第兩百一十章 長卷之上,共畫來年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兩百四十章 闌珊之處,曾住何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雨間歇,如此犒賞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發傳言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塗第兩百三十六章 或有紕漏,不及詳察第三十七章 恃強凌弱?原來鬧劇第兩百一十二章 蘇直歸來,強勢清算第八十九章 一門姻緣,皆大歡喜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王拜訪,陰謀逼近第七百二十五章 諸多拆臺,接連拂袖第六百六十八章 夫妻交心,準備歸楚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謀”第二章 焚書明志,疑惑難解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有漁翁,皆是蚌鶴第五百八十章 威逼抉擇,暗潛歸國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宮,便過十載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難兩全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門,所爲姻緣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卻明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裡,已有暗涌第五百零二章 分析局勢,險惡難避第二十二章 暗下決心,脫胎換骨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四百七十四章 試探得因,總算決斷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