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圍獵(四)

康熙環顧了一週,說道:“朕向來以狩獵爲習武,圍獵並非爲了一已之享樂,而是時時提醒我滿洲兒郎,我大清朝一統天下從何而來?怎能忘了太祖太宗馬上創業、弓矢定基?”

“而今,天下已定,”康熙瞧着衆臣說,“有人就以爲可以花天酒地、娛樂昇平了。朕所以不斷稱狩,豈是貪圖口舌,饞這一塊鹿肉?還不是爲了未雨綢繆!”說到這裡,他伸手指向御幄的上方,那裡懸掛着他的御書“居安思危”牌匾一方,接着說道:“居安思危,這是太皇太后慈訓。朕時時、處處不敢忘記,每天清晨先要默誦三遍才聽熊賜履師傅進講,爾後方赴早朝。就是出京巡視也要帶在身邊,爾等莫非可以放任自己嗎?”

衆臣皆離座謝罪,低聲說道:“皇上,奴才等有負聖望,知道錯了。”

“知道就好。”康熙招手命一等侍衛武丹近前,說道:“賞四阿哥一具鹿尾,他今天首次射獵就獵得黃羊一隻,當得賞賜。”

胤禛從武丹手中接過那具烤得焦黃的鹿尾,感激地說:“謝皇阿瑪御賞。”

康熙笑笑,道:“好了,爾等也不用過於緊張,朕也就是有感而發,今天還是要一起君臣同樂,不談這些了。胤祉,你接着說笑話吧。”

胤祉恭敬地起身答道:“兒臣遵命。兒臣最近復讀論語,聽師傅說了一個笑話,在這裡和皇阿瑪以及諸位大人同樂。”

康熙頷首讚許地笑笑,示意他說下去。

胤祉恬靜地開口道:“唐朝中和年間,有個節度使叫韓簡,性子粗鄙,每次跟文人對話談吐,總是不能知道那些飽學之士在講些什麼,自己常爲這種事而感到恥辱,於是就召請一個孝廉(舉人)講《論語》中的《爲政篇》,聽到了“三十而立”一句,隔日,對從事說:“現在我才知道古人的樸實,年紀到三十才能站立行走。”

康熙一口酒正含在嘴裡,聽到這裡,全噴了出來。衆人也哈哈大笑,高士奇更是笑到連話都說不出來。

過了一會,康熙纔好不容易笑停了下來,道:“老三說的好,半部論語治天下,你們。”康熙點點在場的幾位一等侍衛,道:“也要學着讀讀書,你們都是朕的親近之人,朕不能總把你們捆在身邊,遲早要放了出去。讀書,修身,養性,才能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啊。”

幾位侍衛恭謹地說:“奴才一定遵從聖命,多多讀書。”

康熙命人又賞了三阿哥一本論語的王陽明批本以爲賞賜。

接下來,康熙轉頭看看胤禛,道:“胤禛,你年紀雖小,但是也開始讀書了,朕不爲難你一定要說個笑話,但是當着諸位大臣,讓皇阿瑪也看看你的學業進展如何。”

“着”胤禛朗聲答道,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皇阿瑪,諸位大人,胤禛最近讀了一首皇阿瑪的詩,今天正好應景,胤禛獻醜了。”

然後,不急不緩地將前些天顧八代師傅傳授的康熙的圍獵七律背誦了出來。

晝漏稀聞紫陌長,霏霏細雨過南莊。

雲飛御苑秋花溼,風到紅門野草香。

玉輦遙臨平甸闊,羽旗近傍遠林揚。

初晴少頃布圍獵,好趁清涼躍驌驦。”

吟誦完畢,胤禛一臉嚮往,道:“兒臣初聽這首詩,就被皇阿瑪詩中的氣勢所震撼,此次有幸奉皇阿瑪旨意隨行,兒臣得以親見圍獵的場面,更是心襟洶涌,皇阿瑪箭無虛發,只一天就獵獲鹿二十一隻,黃羊十六隻,皇阿瑪是我大清第一巴圖魯。”

衆人聞言,無不紛紛符合,只是太子心中頗有不滿,心道:“老四這小子,人小鬼大,忒不地道,馬屁拍的也太順了。”

康熙哈哈一笑,道:“難得顧八代還記得朕幾年前的遊戲之做,難得你能一字不錯的背出來,只是,朕要你們記得,朕更要你們做我大清的巴圖魯。能夠好好幫襯阿瑪,成爲朝廷的柱石。”

幾位皇阿哥一起拜倒稱是。康熙也賞了胤禛一柄短劍,胤禛興奮不已。

衆人一起又進了一些鹿肉,酒過數巡之後,才散了去。

第二日,圍獵重又開始。康熙因爲前日沒有遇到大型野獸,特地命令兵丁重又進行合圍,自己則率衆阿哥衛士向山上行去。

走了一陣,康熙彷彿看到了什麼,微顰了一下,一鬆繮繩,坐騎忽地一聲躥了出去。衆人-好生奇怪,連忙催馬相隨,一時間馬蹄雷鳴,塵土雲卷,圍場上氣氛驟然緊張起來。突然,康熙猛地勒住馬,挺身四顧,隨從們也一齊勒住馬,看向皇帝。四下一時無聲,只有幾股塵煙,突過馬羣,飄向前方。康熙帝高聲喊道:

“此處是何地方?”

“南山!”有人答道。

“南山是何處?”

衆人好生奇怪,南山就是南山,爲什麼還問是何處?都面面相覷無言以對。康熙轉問太子:“胤礽,這是何處?”太子轉眼一想,忙說道:“此處是皇阿瑪圍獵之處!”康熙輕輕哼了一聲,說:“再好好想想!”

太子心裡有些慌了,不由得看了看周圍的兄弟幾個。大阿哥胤褆連忙搶過話頭:“兒臣知道,這是皇阿瑪數年前打死黑熊之處是也!”

康熙一聽,越說越離譜,不由得有點火起來了,正想訓斥,忽然人羣中有人高喊:“此乃大將軍圖海大勝察哈爾親王布爾尼和羅布藏丹增之地也!”

此人正是少詹事高士奇,高士奇爲此次圍獵做了不少功課,南山附近的風土,人情,歷史,典故都如數家珍,果然,康熙微微點點頭說:“不錯,五年多以前,察哈爾部的布爾尼勾結羅布藏丹增,乘着朕平叛三藩,缺兵少將之際,率領數萬人來攻京畿,朕是難爲無米之炊,京中只有兩萬兵衆,如何抗敵,正犯愁之際,圖海進言,願領各王府宗室家奴旗下人,整兵成軍,前來平叛。七月末,叛軍至此,沒等他站穩腳跟,圖海給以迎頭痛擊。布爾尼兵敗身亡,羅布藏丹增只剩下三千敗軍逃回科布多。此乃浴血大戰之處,保國之大役,汝等盡皆不知!何以銘記先祖創業之艱辛,何以堅守當今萬里之疆域?而今你們只知開口兵法戰策,閉口詩書禮義,卻數典忘祖,全然不知保國之道,如此下去,百年之後,我大清王土安在!”說罷,長嘆一聲,久久不語。

第81章 出征(四)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16 家祭三第329章 萬壽(六)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26章 萬壽(三)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77章 從軍(八)第70章 從軍(一)第43章 麻煩(三)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187章 懲戒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69章 封爵(二)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178章 南巡(九)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222章 渾水(三)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11 郊迎一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4 修行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113章 家宴(一)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85章 問鼎(九)第70章 從軍(一)第77章 從軍(八)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17章 家宴(五)第383章 問鼎(七)27 傷逝一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76章 南巡(七)第31章 八阿哥(二)第44章 麻煩(四)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79章 出征(二)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7 成長第256章 議儲(八)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28章 傷逝(二)第383章 問鼎(七)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249章 議儲(二)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