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呂布送兗州

曹操退兵的消息,很快便是傳到了範縣。一直密切注意曹軍動向的呂布,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的,毅然決定出城追擊。而曹軍退的匆忙,也沒有留什麼後手,後軍很快便讓呂布他們追上,潰敗地極爲迅速。

這場追殺,從丑時至辰時,曹軍慘敗,曹軍將士的屍體鋪排了一路,這一戰,曹軍至少損失了數千餘人。

取得了如此的大勝,呂布和孫策才覺得十分解氣,兩人都是心志高傲之輩,範縣城下一戰,他們沒有勝過曹軍,反而折損了不少兵馬,這讓他們都憋着一口怨氣呢。所以曹軍退軍後,他們纔會選擇出擊。

好在曹操退的匆忙,也沒有佈置什麼伏兵,不然的話,恐怕又是一場敗仗。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曹操也沒有時間去安排什麼伏兵,大軍沒有糧草,滯留片刻,恐怕大軍都會譁營的!他們需要儘量趕至壽張和無鹽,不然的話,這數萬大軍頃刻間便會煙消雲散。

大勝之後的呂布,也沒有繼續選擇出擊曹操,奪取壽張和無鹽。事實上,在曹操退軍的那一刻,兗州的戰局便基本上宣告了結束的。壽張和無鹽也支撐不起曹軍所要消耗的糧草。斷糧的曹軍,失去了最後爭奪兗州的機會。

擊敗曹軍後的呂布,讓孫策繼續守在範縣,而他卻率輕騎直取山陽昌邑的曹仁。卻在半途中知曉了曹仁攻克昌邑不下,也因爲斷糧退兵的消息。昌邑之戰,也是宣告了結束。

相比於範縣之戰,昌邑之戰也不算精彩,無非便是一場守城戰。以昌邑的守卒兵力,還不足以出城和曹仁決戰,李典李進成廉魏越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堅守住昌邑便好了。以李典的能力,以及這昌邑的城池堅固,堅守住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昌邑到底是山陽的治所,這城防工事遠遠超於範縣的。

至此,兗州之戰也算是結束了,即使還有一些地方還有戰火,但是大致都是太平了。鄄城的張邈、萬潛這些人也開始籌劃如何救治旱災的事情。

從昌邑回到鄄城的途中,呂布切實體會到了這個時代天災的力量。本應該是早春三月春耕的季節,道路兩邊卻是看不到耕作的農民。久旱的田地四分五裂,餓殍遍野,成羣的饑民如無頭的蒼蠅飛向各個地方。

大旱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是十分嚴重的,而且恰逢亂世,伴隨旱災的還有人禍,這讓那些在亂世生存的民衆們更加艱難。去歲時,關中大旱,百萬流民流離失所,再加上董卓遷都長安,以及後來董卓爲王允、呂布所誅,李傕、郭汜兩人又起兵災,禍亂關中,直接導致本應該沃野千里的關中殘破,昔日繁榮的關中之地不復存在。

與之相比,兗州的這場旱災以及人禍,卻是遠遠不及了。縱然也有旱災和人禍,可兗州的旱災持續的時間,卻沒有關中那麼長。至於人禍,更是沒有董卓那些人做的過分。兗州之戰,說到底還是兗州的士人們不滿曹操的行爲舉止而掀起的禍亂。他們不會如同董卓那些西涼人,只知道靠劫掠爲生,以武力統治地區,而絲毫不去在意治理的問題。這羣人縱然有私利,可絕不會做出什麼殘暴子民的事情出來。從長遠來看,這些以士人爲代表的團體,更希望一個地區的繁榮和穩定。

這點兒,呂布也體會到了。他們在範縣擊敗曹操的消息,還沒有傳到鄄城,鄄城的張邈、萬潛這些兗州士人開始着手賑濟災民的事情了。只是在呂布看來,即使他們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可是經歷了這麼一場動亂之後的兗州,沒有個兩三年,恐怕是恢復不了元氣的。當然,這些也不是他所要考慮的問題。

抵達鄄城後,呂布便是知曉張邈已經將曹操的家眷送去了鄴城。爲此,袁術還派遣使者前來指責,但也沒有什麼作用,人都送走了,背叛了曹操的張邈,還是顧及他的名聲,保全了曹操的家眷。爲此,袁術也是無可奈何。不過比起整個兗州來,這些小小的不愉快,袁術還是能夠容忍的。爲了治理好兗州,袁術決心幫助兗州度過這次危難,非但出兵,還出錢出糧,讓兗州士人們明白,誰纔是真正的“大戶”。坐擁淮南之地的袁術,現在的日子簡直不要太好!

在袁術的授命下,範縣的孫策以及須昌的橋蕤兩人分別成爲了掃平兗州之亂的最後人選。兩人以秋風掃落葉的姿態,迅速去平定各方的戰亂。

兗州之戰的落幕,讓呂布也有點兒悵然若失。晉陽之戰,他擊敗了袁紹,兗州之戰,他擊敗了曹操。這兩大諸侯,居然都敗在了他的手上。縱然這裡面也有運氣和僥倖的地方,但是這也足夠他吹噓了。當然,這也沒有讓呂布很是驕傲自滿,兗州之戰的勝利,不能說是他一人之力,他還是有很多失誤的地方。就如同那範縣,差點兒讓曹操給逆風翻盤了。還有鄄城和範縣,沒有孫策這麼給力的隊友,他也很難攻下。總結來說,運氣好、實力高、隊友強。而且兗州之戰付出的代價,也不小。

呂布帶來的兩千幷州鐵騎,戰死了四百七十六人,重殘九十七人,共計傷亡五百七十三人,傷亡比例高達四分之一,還有戰馬,也損傷了八百餘匹,這讓呂布實在是有些心疼,爲了打贏這場兗州之戰,他付出的代價一點兒也不小。

當然,打贏這場戰爭,還是很有必要的。爲了關中之戰,曹操這個威脅實在是太大了。呂布未曾忘記他征伐匈奴時,袁紹和曹操兩人聯合進擊,差點兒顛覆了他的晉陽!那時,呂布實在是感受到了致命的威脅。關中之戰,還出現那樣的情景的話,那就實在是太恐怖了。

只是話雖如此,兗州之戰是呂布出自於戰略需要而打贏的一場戰爭,可是他付出了這麼多,最後卻是讓淮南的袁術白撿了一個“大便宜。”這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的!劉備只是“借荊州”,他呂布可是“送兗州”。

第四百七十四章 蝗災第202章 張楊的決定第99章 三十煉第406章 豈可欺瞞天下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125章 陰館第347章 敢有騷亂者,立斬無赦!第123章 殺戮只爲存活第34章 李儒獻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呂布的黑歷史第81章 太原世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休走第130章 赫赫軍威!第217章 運氣背的侯成第300章 土雞瓦狗第12章 征戰誰爲先?第32章 胡軫之死(一)第8章 一曲斷腸曲,回首千年身第154章 無酒,萬萬不可!第四百五十四章 陶謙讓徐州第202章 張楊的決定第50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251章 不怕死的,儘管來啊!第41章 溫縣世家第357章 怒斬司馬第90章 殺無赦第52章 河東徐公明第55章 天下再無白波!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438章 暫罷刀兵第466章 呂布送兗州第116章 龍舌弓第303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151章 典郡書佐第222章 殺了我,你就是匈奴的單于第405章 人心得之不易,失之只在朝夕第213章 敵將授首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424章 漢軍細作?第四百八十六章 督軍第56章 得一良將!第36章 進軍河內第280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乾第252章 三日城若不克,請斬吾頭第5章 蔡邕下獄第四百四十五章 韓義公第四百七十九章 興奮的袁術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進的傲氣第四百八十七章 夏侯惇赤膊戰孫策第247章 爲主公牽馬執蹬十餘年第156章 長子不可久留第294章 大戟士第338章 曲轅犁第427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7章 欲離長安第344章 欲歸九原第110章 我們是狼!(求訂閱!)第397章 祭祖第316章 密謀第297章 鞠義第149章 各爲其主!第470章 何不早降?第264章 永不背漢!第340章 論功行賞第468章 送君一程第118章 大漢,萬歲!第395章 七星寶刀第68章 才女傾心!第41章 溫縣世家第182章 蘇雙張世平第218章 別讓這些雜碎跑了第367章 朔方有鹽澤第193章 贈袍第375章 須卜鵠第303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417章 沙場立功,便在今朝第81章 太原世家第294章 大戟士第220章 匈奴王庭第320章 火海第335章 孝悌力田(下)第17章 趁夜襲營第四百五十五章 詐降?第四百六十六章 孫策攻範縣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133章 古之惡來(爲本書第一個護法糖的加更!)第121章 休走!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進的傲氣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乾第433章 託付家小第四百六十章 不循私情,只依國法第16章 你們是一起上,還是想單挑?第16章 你們是一起上,還是想單挑?第258章 烏雲終將散去…第194章 晉陽樂,不思歸第232章 馬革裹屍,吾輩的宿命!第四百四十八章 國士許汜第208章 君侯會如何做?第376章 羌人獨畏段熲,豈不懼我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