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溫縣世家

“王家家主王運請求拜見司馬公!”

“平家家主平彥請求拜見司馬公!”

“向家家主向茂請求拜見司馬公!”

“……”

溫縣司馬家的府宅外,溫縣諸多世家豪門的家主請求拜見司馬家的家主司馬防!河內,以司馬家爲名門望族!而司馬家,又以司馬防這一支最爲顯赫!司馬防的父親,司馬儁曾任潁川太守,結交各方名士,名望極高,而司馬防也是一度任雒陽令,京兆尹!名聲,響徹河內!如今呂布大軍攻克溫縣,溫縣的世家大族自然第一個想起來的便是向司馬防詢問對策!

“老爺不見客,諸位請回吧!”

少頃,司馬府的大門敞開,一位管家模樣的人物走了出來,看着溫縣中諸位的家主道。

“啊?司馬公不見?”

“怎麼會!你可告訴司馬公,我等的身份?”

“你再去通稟司馬公一聲,便說我等有要事要與司馬公商議!司馬公如果不出面,我等便在這府門前一日不走!”

諸位家主不淡定了。

在溫縣,他們的身份何其尊貴?如果不是如今情況危急,他們也不會自降身份來拜見司馬防!畢竟司馬防名望再高,可他們又豈是泛泛之輩?別的不說,王家平家向家三族,皆是河內有名的望族!在溫縣的三家,也僅僅只是一個分支!

“諸位不要爲難小人了!司馬公不見,小人也沒有辦法,諸位還是請回吧!”

管家示意左右的護衛,將司馬府門重重的關上。

面對又一次緊閉的大門,溫縣中的諸位家主愣住了。

“這司馬防還自詡名士,我看也不過如此!昔日董卓禍亂朝綱,這司馬防只會溜鬚拍馬!西涼軍禍亂我河內,他也只會遷族避禍!如今這呂布大軍一到,也是閉門不出一步!”

吃了個閉門羹,被司馬防如此輕待的王家家主王運不滿了,“我早就聽聞,這司馬防已經書信與那呂布!我看,他恐怕又是想當縮頭烏龜了。”

“哎!”

王運的話,令得衆人微微一嘆。

有人提議道,“不如我們也服軟吧!這呂布極爲勇猛,單憑我等,恐怕難以與其相敵。連司馬公都是如此態度,我等便是低下頭又如何。”

“不可!”

王運、平彥和向茂三人同時否定道。

他們可與司馬家不同!這司馬家,早早便想到了避禍之法,並未派遣部曲固守溫縣!而他們三家,卻是最先提議固守溫縣之人!如今呂布麾下成廉攻克溫縣之時,將好幾個家族給屠戮一空,顯然是要秋後算賬!他們要是向呂布服軟,那可真的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畢竟,固守溫縣,他們出的力氣最多,主意也是他們想出來的。

三大望族同時出聲,溫縣其他的家主立刻閉嘴了。他們可沒有三大望族那般的底氣!或許呂布對付這三大望族,還要考慮一下!可對付他們,完全不需要思慮的!如今他們跟隨王、平和向三家固守溫縣,早已經是同進退了。

“司馬防不出面,我就不信還沒人和這呂布談了不成!”

王運冷喝一聲。

溫縣縣衙之中,對於溫縣的那幾家的動靜,呂布自然也是知曉得一清二楚的。在聽聞他們在司馬門前吃了個閉門羹時,淡淡一笑,“司馬防,倒是個聰明人!”

“溫縣的這些世家,安逸得太久了!以至於取禍之道,都不自知!”

李儒應着呂布道。

“王、平、向三家,皆是河內望族!溫縣這三家,便是仗其威勢罷了!在河內,張稚叔任命的那位河內太守繆尚,也不過是個傀儡罷了!在河內,這些世家望族,纔是真正的掌權者!”

呂布將書寫好的一封書信丟到了一邊兒,放下筆,“對付這些世家,文優應該最有手段吧!說說,我該如何對待他們?”

“可懲,卻不可嚴懲!”

李儒道,“不懲,這些人自持世家之高貴,不將主公放在眼中!而若嚴懲,恐怕會惹得河內這三大望族之憤怒!王平向三家,雖只是三大望族之分支,可主公若是將其給滅了,無疑是讓將三大望族逼到死角,雙方再無迴旋之餘力。”

李儒曾經跟隨董卓入雒陽,廢漢帝!當此之時,何等的威風?那時候別說是這些區區河內世家了,即便是四世三公的袁門,以及楊家又如何?不過經歷過諸多事件之後,李儒也深深明白這些世家的可怕!這些世家一但聯合起來,將是多麼恐怖的力量!當年世家子弟袁紹,聯合諸侯伐董,在董卓勢力最爲鼎盛之時,依舊是擋不住聯軍之兵鋒,不得已遷都長安,避其鋒芒。世家,就如同一條陰冷的毒蛇,在你強壯之時,他只會溫順的躲在你衣袖之中,可等你稍微一有疏忽,就可能給你致命一擊!不能處理好世家的關係,最終的結果都是不好的。

“要懲,不可嚴懲!”

呂布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着,眉頭微皺。

卻在此時,傳來一道聲音,“稟溫侯,王家家主王運遣人求見!”

“讓他等着!”

呂布喝道。

“主公不防與他們一見!”

李儒輕笑道,“世家,善於明哲保身,也懂得順勢而爲!若是他們肯合作的話,主公掌控河內便是事半功倍了。”

“見?若是與他們一見,能夠解決河內的問題,我倒是不介意見見,可惜……”

呂布站了起來,踏着腳步朝外走去,李儒見此,微微一笑,正準備跟隨着呂布腳步,可還未邁足,便聽到了呂布的聲音,“備車,我要去司馬府拜訪!”

司馬府?

李儒駐足。

望着呂布離去的背影,久久凝視。

從長安至今,呂布很信任他!也很重視他!但是這種重視,卻讓李儒一直感覺少了些什麼……直到今日李儒才察覺到了!這便是董卓與呂布的區別!在董卓眼中,李儒乃是智囊,大小事情,皆諮詢於他!這更像是一種依賴關係!而這種依賴感,李儒在呂布身上並未感覺到。換而言之,便是說他在呂布眼中,纔是一位真正的謀士!除此之外,再無什麼!董卓或許離不開他,可呂布絕對不會。

第二更,繼續求推薦!

?

第339章 以殺止殺第四百六十四章 號令三軍第332章 退軍第262章 欒提於扶羅,伏拜受詔!第135章 誰與我屠之?第122章 普富盧,死!第223章 憑什麼,讓我們放下屠刀?第252章 三日城若不克,請斬吾頭第四百五十四章 陶謙讓徐州第150章 袁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鄄城破第272章 呂布歸來第37章 暗司第211章 狼嚎第297章 鞠義第89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第375章 須卜鵠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378章 數之其罪,正之其法第274章 虎父安有犬子乎第378章 數之其罪,正之其法第242章 箕陵之亂(三)第272章 呂布歸來第4章 安定軍心第169章 除非哪天,我拿不動方天畫戟了第四百六十章 不循私情,只依國法第252章 三日城若不克,請斬吾頭第323章 鄴城之危第101章 商市第20章 收服徐榮第100章 國之利器第99章 三十煉第101章 商市第412章 斬將刈旗第305章 發怒的袁紹第24章 李儒歸心第50章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第16章 你們是一起上,還是想單挑?第226章 敢爲天下先!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171章 我也會訓練出一支驍勇之騎第79章 張楊讓幷州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385章 羌王誰人立?第277章 要糧不要馬第113章 跪降,以迎漢軍!(爲書友糖的一萬打賞加更!)第162章 發怒的袁胤第238章 漢秉威信,總率萬國!第91章 敢不從者,誅之!第406章 豈可欺瞞天下人第67章 司馬懿第159章 伏義,救我第263章 立單于第348章 如鯁在喉第56章 得一良將!第401章 那一箭的風采第119章 諸君,還能戰否?第350章 青史何書?第470章 何不早降?第160章 該死的匈奴人!第87章 用我手中劍,蕩盡世間惡與醜第四百四十六章 世人皆知孫破虜,卻無一人知孫郎!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418章 黑山軍的潰敗第四百八十八章 虎豹騎第339章 以殺止殺第314章 兵危戰兇第310章 守城第149章 各爲其主!第58章 下一個白馬將軍第129章 漢人,如此無禮!第469章 二十年取天下第304章 傷亡第34章 李儒獻計第272章 呂布歸來第107章 寇亦往,我亦可往!(求訂閱!)第417章 沙場立功,便在今朝第465章 痛哭流涕的曹操第196章 荀攸荀公達第131章 漢人勇士何在?第379章 先零王朝第四百四十七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61章 棄械者,不殺!第163章 君侯爲曹袁所逼,誰能救之?第145章 如何看待曹孟德?第85章 老翁第24章 李儒歸心第85章 老翁第131章 漢人勇士何在?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夏侯第405章 人心得之不易,失之只在朝夕第469章 二十年取天下第354章 遷民之鑑第308章 打曹操的臉第6章 虎父無犬女第四百四十二章 飛白體第152章 太原王凌第四百七十四章 蝗災第411章 驅趕潰兵第401章 那一箭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