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秦直道

九原,這是一個極富盛名之地。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疆拓土,“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從那時起,包括九原在內的河套地區便是在趙國的疆土中。後來趙國亡,河套地區又是爲匈奴人所據,秦始皇在位時,又讓蒙恬出兵三十萬,北卻匈奴三百餘里,收復整個河套地區,並置九原郡。更是在咸陽甘泉宮起,至九原,修了一條千八百里的秦直道。據記載,這個秦直道其道路平坦開闊,可供數車並行,可以說算得上是古代的“高速公路了。”

作爲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決定修建這麼一個浩大的工程自然也不可能是爲了玩的。正如他費盡人力物力去修建那一條萬里長城去抵禦那匈奴的威脅一樣,他修建這條秦直道的目的就是爲了方便遷民於北地,從而完成他的移民實邊的偉大構思。只不過大概這位雄心壯志的帝王恐怕也不會想到,他竟然未曾看到這個偉大工程完工的那一日,便是長眠於巡視天下的路上,崩於沙丘。而從他的小兒子胡亥帶着他的遺體從井陘至九原,又從秦直道抵達咸陽,繞道三四千裡,其目的就是怕天下人懷疑的情況來看,不免可以猜測出來這位千古一帝在巡視天下時,還有去視察一下這秦直道的工程進展如何的想法。

殊爲可惜的是這位千古一帝看不到秦直道竣工的那一日。而他的那個好兒子胡亥在和趙高狼狽爲奸,禍害這個國家的同時,倒是沒有忘記繼續完成他父皇的遺願,續修這秦直道。不知道這位秦二世是不是經歷過那秦直道的顛簸,還是什麼別的想法,總之這個起自咸陽甘泉,終止九原,塹山堙谷,耗費無數人力物力的千八百里的秦直道,在秦二世的手上終究是修建成功了。也不知道這秦二世明不明白他父皇修建這條秦直道的偉大用意,秦朝便是迅速湮沒在了歷史潮流之中。取而代之的便是高祖斬白蛇起義所建立的大漢!而這條秦始皇所惦記的秦直道,也和長城一樣,成爲遺留給後人的豐富財產。更是在另一位同樣雄才大略的君主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元朔二年,匈奴侵掠北地,漢武帝令車騎將軍驅逐匈奴,在秦九原郡的故土上,將其分置爲兩郡,一爲朔方一爲五原!如秦始皇一般,漢武帝這位也有拓土開疆之志的雄主,也開始向北地實行他移民實邊的舉措。秦始皇未曾完成的遺願,漢武帝倒是將它做成了。通過秦直道,漢武帝前後遷民數十萬於河套地區,從而讓河套地區十分繁榮興盛。

數百年的光陰,彈指而過。

無論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都是灰飛煙滅了。就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移民實邊的偉大功業也是煙消雲散了,可唯獨這一條寬闊的秦直道依舊是留了下來。當呂布走上這條秦直道,望着那遠處的九原城郭時,這心中忽然升起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感覺。

此時的九原,也已經是五原郡的治所了。數百年的滄桑,恐怕不知道變化了多少模樣。別說是趙武靈王那時所建立的九原城,就是秦皇漢武曾經所巡視過的九原,和如今的九原都不知道變化多大。即使是呂布記憶中的九原,都有很大的區別。

近鄉情更怯!

呂布不知道爲什麼他竟然會對於眼前的這個九原,也會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縱然他的夢中,總是會出現九原的模樣,可那畢竟只是夢啊!說到底,還是前身對於九原的一種永不消逝的執念吧?

五百名甲士護衛着呂布漸漸抵達九原城。在呂布這一行人中,還有十數名匈奴騎兵,相隨在大軍左右,在呂布的一側還有一位較爲年輕的匈奴男子。

這個匈奴男子,正是如今的匈奴大單于於扶羅之子匈奴右賢王劉豹。

在晉陽遷往河套的路途上,呂布的所作所爲,讓那些流民大受感動,更是傳出歌謠來傳頌,期待着未來幸福美滿的生活。而呂布在一路相隨那些流民抵達至南單于庭美稷時,受到了匈奴單于於扶羅還有護匈奴中郎將張楊的熱情相待。也是在那裡,呂布僅率領五百甲士便是往這九原來了。而那些流民們,則會在韓浩程種還有張楊的安排下,分散在朔方五原雲中雁門諸郡。至於這右賢王劉豹,則是於扶羅爲了表示誠意,讓其隨身服侍於呂布的。事實上,無論是於扶羅還是呂布,兩者都明白劉豹這一次跟隨於呂布,自然是不可能回去了。

劉豹可不僅僅要陪同呂布在這九原轉上一圈,就是呂布迴歸晉陽之後,也是要將劉豹給帶回去的。這是漢朝對待諸胡的一種手段。爲了防止諸胡反覆無常,一般地來說,這些單于之子,都是要入朝爲質的。呂布在掃平匈奴之後,立於扶羅爲單于,而於扶羅自然也是要將劉豹送去晉陽爲質子了。只是上一次呂布大軍走的匆忙,晉陽又爲袁軍所圍,故而沒有將劉豹帶回去。而如今晉陽安定下來,呂布更是成爲了大漢的鎮北將軍,這個於扶羅肯定也是得知了一些傳聞,這才很主動地讓劉豹服侍在呂布左右了。

在如今這樣的情勢下,他於扶羅就是萬般不情願,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呂布只率領五百甲士去九原,在別人眼中倒是很大膽的事情。至少在呂布身邊的劉豹便是這麼認爲的!他想着,此時如果能夠有千餘騎兵襲來,只怕這五百甲士便會盡皆覆沒了。

當然,這也只是想想而已。

在此時的九原,還有何人膽敢襲擊呂布?別說那還在他們王庭美稷還有護匈奴中郎將張楊在,就在那勢力遍佈朔方五原的左谷蠡王須卜鵠都不會讓任何人威脅到這位大漢溫侯的。

那個左谷蠡王須卜鵠,如今可是妥妥地漢狗!他的父王於扶羅都是無可奈何!畢竟這個須卜鵠的左谷蠡王可是呂布立下的,更是依靠漢人的幫助,坐穩了這谷蠡王之位。而且這須卜鵠可是須卜氏的子弟,這個強大部落的勢力,讓於扶羅殊爲忌憚,即使是明白鬚卜鵠並不尊敬他這位匈奴的大單于於扶羅,可是於扶羅也是毫無辦法。

第242章 箕陵之亂(三)第6章 虎父無犬女第366章 禍亂四起,遂使宵小之輩猖狂第51章 破敵,斬將!第59章 如若用之,河內太平!第306章 亂第187章 常山趙子龍第210章 你不夠資格第279章 世間幾人,爲吾三回合之敵?第362章 九原有故人第277章 要糧不要馬第41章 溫縣世家第369章 互爲表裡第122章 普富盧,死!第430章 勝敗之論第145章 如何看待曹孟德?第344章 欲歸九原第255章 我養你們四千騎有何用?第四百七十四章 蝗災第368章 以勢壓人第276章 晉陽不失,幷州可保第381章 偏向虎山行第281章 顏良,休逃!第41章 溫縣世家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240章 箕陵之亂(一)第28章 回家!第213章 敵將授首第134章 何敢在我面前自稱爲孤?第103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247章 爲主公牽馬執蹬十餘年第6章 虎父無犬女第250章 亂世人心第377章 會盟朔方第413章 破陣第81章 太原世家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388章 懸其顱,系城頭第218章 別讓這些雜碎跑了第432章 賜名第86章 不入山野之間,不知民間疾苦!第410章 賊匪攻城(4k)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攻克範縣第164章 亂世何問對錯?第83章 王凌第112章 血的代價!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八十二章 戲忠的勸說第四百五十章 征討鄄城第131章 漢人勇士何在?第四百八十二章 戲忠的勸說第317章 帥旗,倒!第154章 無酒,萬萬不可!第95章 三老第四百八十二章 戲忠的勸說第362章 九原有故人第411章 驅趕潰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飛白體第394章 何人敢在胡市作亂?第364章 稽首第35章 寧我負人!第126章 武力,只可使人屈服!第46章 你乃王八,子孫後代皆王八蛋爾!第71章 壺關攻防戰(二)第359章 關中旱,饑荒亂第399章 太行賊寇第3章 你的命是我給的第41章 溫縣世家第135章 誰與我屠之?第40章 觸犯軍法者幾人第61章 司馬家的千里駒第402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四百四十八章 國士許汜第145章 如何看待曹孟德?第3章 你的命是我給的第296章 八百先登!第429章 休要瞞我!第379章 先零王朝第375章 須卜鵠第260章 得意的於扶羅第411章 驅趕潰兵第423章 摧枯拉朽第58章 下一個白馬將軍第283章 潁川陽翟郭氏第318章 甕中捉鱉第82章 唯纔是舉!第四百四十五章 韓義公第340章 論功行賞第14章 牛輔,我反掌可擒之!第237章 黃河起源第162章 發怒的袁胤第334章 孝悌力田(上)第242章 箕陵之亂(三)第273章 歸心似箭第346章 晉陽流民,如此之多也!第438章 暫罷刀兵第44章 此酒,當祭諸位!第19章 第一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