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份的第一個週末,首個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富士通杯”開賽。
比賽當天,李小強早早來到圍棋隊的訓練大廳。雖然自己暫時還沒有資格參加這樣的世界大賽,不過對於這種圍棋界的盛事,李小強還是不願錯過的。
首屆富士通杯剛開賽的時候,除了在圍棋界,在普通大衆中其實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特別是在中國,大多數人僅僅知道擂臺賽,而不知道富士通杯。這當然是因爲一種慣性。擂臺賽在中國引起的反響,它對中國圍棋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怎麼形容都不過分。
在真實的歷史當中,第5屆擂臺賽,中方早早就確立了優勢,很早就“請”出了日方主帥武宮正樹。那屆擂臺賽最後一場比賽是在中國南京舉行,由中國的錢於平對陣武宮。主辦方在組織掛盤講解的時候,由於參加人數太多,普通場地根本滿足不了棋迷的熱情。主辦方沒有辦法,只好把掛盤講解放在體育館舉行。
主辦方製作了一張超大的棋盤,直接放在足球場上,一個棋子的直徑就是1到2米。棋迷就像看足球比賽一樣看圍棋比賽。
據說到現場觀戰的棋迷人數達到了8000到1萬人。當錢於平獲得最後勝利後,整個現場歡聲雷動。。。
這些觀衆都會下圍棋嗎?恐怕不一定吧。在中國,在這個年代,擂臺賽就有這樣的影響力,能讓不怎麼下棋的普通觀衆也對它充滿熱情。
首屆“富士通杯”剛舉辦的時候,不僅在中國的影響力不大。其實日本人也比較低調。的確,如果按照“職業比賽”的思維,富士通杯雖然號稱“世界大賽”。其實它的比賽規格,在日本國內也就是中等水平。
既然是“職業比賽”,那當然必須用獎金數量來衡量。“富士通杯”冠軍的獎金是1500萬日元,而日本的“大三冠”呢,獎金最少的“本因坊戰”,它的冠軍獎金都有3200萬日元。
和日本的“大三冠”相比,單論獎金數量的話。“富士通杯”顯然不是一個檔次。它最多也就和日本的“天元戰”是一個檔次。在日本人看來。“富士通杯”可能連他們的“天元戰”都不如。
他們這樣認爲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舉辦職業比賽,除了看冠軍獎金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看“總預算”。由於參賽規模問題,“富士通杯”的總預算也就4000多萬日元。剛好和日本“棋聖戰”的冠軍獎金差不多。而日本的“天元戰”呢,它的冠軍獎金和“富士通杯”差不多,不過它是全體日本職業棋手都參加的比賽,它的總預算肯定要超過“富士通杯”。
應昌期老先生在籌備“應氏杯”的時候,確定了40萬美元的冠軍獎金,就是想把“應氏杯”辦成“世界第1圍棋比賽”。在剛舉辦的時候,“應氏杯”確實是冠軍獎金最高的職業圍棋比賽,它超過了日本“棋聖戰”的冠軍獎金。
不過到了新世紀以後。由於日元一直在升值。“應氏杯”的冠軍獎金只能排在“本因坊戰”的前面。落後於日本的“名人戰”。在獎金排行榜上只能排名第3.。
實話實說,單論“職業化”的話,日本圍棋最成熟,也最規範。這是中韓兩國不能想比的。雖然後世日本圍棋的水平墮落得有點不太像話。
不管怎麼說,“富士通杯”作爲首個世界職業圍棋大賽。它的意義依然非凡。和後面產生的其他職業大賽相比。“富士通杯”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的比賽時間非常固定!
不要小看這個特徵,這個其實是“職業化”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例如在職業網球界,每年“四大滿貫”的時間基本上是固定的。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設某土豪想舉辦一個網球比賽,哪怕他出兩倍的獎金,恐怕也搶不去“溫布爾登網球賽”的比賽時間吧?這應該是必然的,國際網聯不會答應,大部分普通球迷估計也不會答應。因爲這裡涉及到一個“傳統”問題。
職業比賽的魅力,除了高水平,除了高規格,除了高額獎金。還有一個魅力來源,那就是傳統!要形成傳統無非就是兩個條件,一個是堅持,另一個呢,就是固定時間。
中國的“天元戰”和?“名人戰”爲什麼被棋迷看重,無非是因爲和其他國內比賽相比,它們更具有“傳統”。在後世的業餘圍棋界,每年都有林林總總的業餘“大獎賽”。不過很多業餘高手還是更看重“晚報杯”和“黃河杯”,劉二就曾經公開表示過,他每年唯一會堅持參加的業餘比賽,就是“晚報杯”。大家爲什麼更看重“晚報杯”?無非就是看重它的傳統!
在堅持“傳統”這方面,後世的世界大賽就差遠了。比賽時間隨意更改,根本沒有一點嚴肅性。實話實說,你主辦方都不尊重自己舉辦的比賽,你叫其他人怎麼尊重你?
首屆“富士通杯”有16位棋手參加,人數雖然少,競爭卻很激烈。用藤澤秀行的話來說,在參賽的16位棋手中,有希望獲得冠軍的棋手就多達7位。他指的這7位棋手,包括除大竹英雄外的日本“五超”,加上中國的聶旋風和韓國的曹燕子。
第1輪比賽當天下午,日本的棋譜傳回中國。李小強和其他中國棋手一樣,在熱切的關注着整個比賽的進程。在前世,李小強作爲一名資深棋迷,同樣非常關注世界大賽。當然,看棋的心情肯定是不同的。
以往看棋,最多抱着“欣賞”的態度去看比賽,連“學習”都談不上。而現在呢?一個念頭常常不由自主的出現在李小強的腦海裡:
“假如我現在去下某個局面,我會選擇在什麼地方落子呢。。。”
在國家圍棋隊,大家當然更關注中國棋手的表現。在參賽的4名中國棋手中,聶旋風首輪碰到一位歐美棋手,算是被“保送”進了八強。馬小飛碰到一位不知名的韓國棋手。同樣輕鬆獲勝。曹大方九段的運氣就比較差,他碰到日本的小林光二,在一番內力比拼中敗下陣來。俞彬碰到了趙治勳,開始了自己的“青春毀滅”之旅。
在世界棋壇,曾經發生過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在世界大賽不多的年代,俞彬曾經6次參加世界大賽。在這6次比賽中,他都碰到了趙治勳。並且無一例外被趙治勳淘汰。俞彬曾經自嘲的說:自己的青春就是“毀滅”在趙治勳手裡。而首屆“富士通杯”。就是第1次。
李小強除了關注中國棋手的比賽,更過注意力放在韓國棋手上面。本次比賽有3位韓國棋手參加。除了被馬小飛淘汰的一位,另外兩位,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曹燕子和徐奉洙。在李石佛和劉昌赫崛起以前。韓國棋壇毫無爭議的前兩把交椅。
本屆比賽同樣很奇妙。在很多人心目中,這應該算是韓國圍棋第1次公開亮相。在李小強看來,韓國圍棋的這次亮相,已經表現出足夠的實力了。只不過,由於成績的問題,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一點。
曹燕子很奇葩的碰到了武宮正樹,這個除了他弟子以外的最大苦手。通過一番激烈的較量,曹燕子半目惜敗。徐奉洙碰到林海峰先生,同樣是半目惜敗。這樣一來。通過首輪比賽。韓國棋手沒有一人進入8強。從表面上看,韓國圍棋顯然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當然,李小強不會這麼看。要知道,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的話,武宮正樹和林海峰先生。應該是本屆比賽的冠亞軍。韓國棋手都是被冠亞軍淘汰,而且僅僅輸半目。本身就說明了他們的實力。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棋盤上表現出來的水平,和日本超一流相比毫不遜色。
曹燕子輸給武宮也就算了。在圍棋界,只要是碰到了“苦手”,確實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可能發生。徐奉洙輸給林先生這盤棋,那確確實實算是一件“冤案”。
那盤棋在進入官子階段以後,徐奉洙曾經一度形勢大優。最後被林海峰先生打贏一個不可思議的劫,才最後被翻盤。
林先生打贏的這個劫,是一個“緩三氣劫”。也就是傳說中的“賴皮劫”。徐奉洙連這樣的劫都會打輸,只能用鬼使神差來形容。
一般來說,“緩一氣劫”還比較正常,在棋盤上經常出現。“緩兩氣劫”就已經非常難打了。而“緩三氣劫”。。。一般人打都不好意思去打,這也是被稱爲“賴皮劫”的原因。
李小強一直在看這盤棋。林先生能夠打贏這個劫,一方面說明林先生確實很有韌勁,“二枚腰“名不虛傳。另一方面,徐奉洙在最後關頭真的下得很差。很多招法明顯自相矛盾。患得患失。李小強心中感慨,日本六超的威名真的很大,韓國圍棋在這個時候碰到六超,同樣是沒有自信。
的確,徐奉洙後面的招法,只能用缺乏自信來解釋。只有嚴重缺乏自信,纔會患得患失,纔會導致技術動作嚴重變形。
首輪比賽結束後,日本圍棋在這個年代展現出強大的實力。8強中有6位日本棋手,參賽的5位超一流都悉數過關。在8強賽中,基本格局變成了中國的“聶馬”對抗日本的超一流棋手。
聶旋風延續了自己在擂臺賽後的良好狀態。在8強賽中再次戰勝加藤正夫先生,率先進入4強。武宮淘汰了馬小飛,報了擂臺賽上的一箭之仇。小林光二也順利進入4強。在另外一場強強對話中,林海峰先生淘汰了趙治勳。這樣,通過兩輪比賽,首屆“富士通杯”的4強就全部產生了。聶旋風和3位日本超一流選手組成了4強陣容。
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這樣的陣容也基本代表了這個年代整個世界棋壇的格局。
連續觀戰完兩輪世界大賽。李小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在前世,當李小強成爲一名圍棋愛好者以後。這些圍棋巨星基本都算是他兒時的偶像。當李小強打這些人棋譜的時候。哪怕是做夢,也沒有想過自己能夠和這些人交手。
而現在。。。
“我是一定會創造機會和你們交手的,在你們還在巔峰的時候,在你們老去以前。。。”
李小強繼續爲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