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這張畫有問題

沈瑜看到劉壁雲拿出來這幅畫,是一幅闊筆墨荷圖。落款在畫面的右下角,看其內容,應該是清代畫家蔣廷錫的作品。落款的左面鈐蓋了一枚朱文印章。

他仔細觀察,朱文印是西谷兩個篆書文字,這是蔣廷錫的號。

畫的左下角,還蓋了幾枚收藏印。蓋的位置十分講究,其中兩枚應該是舊時期魔都的一位收藏家的印。

他越看眉頭皺越緊,用自己的鑑賞知識來看,這幅畫古意盎然,沒有問題。但是,用遊戲地圖檢測,這幅畫是假的。說明這幅畫作假的水平很高。

自己明明知道這幅畫不對,卻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就沒有辦法對劉壁雲解釋。

劉壁雲在旁邊察言觀色,看到沈瑜的神色有些不對勁,沒有着急詢問,而是不慌不忙的就把畫掛了起來,然後說道:“老弟,坐下慢慢看。”

兩人在椅子上坐穩,劉壁雲纔開口問道:“老弟,看了這麼長時間,看出什麼了嗎?是不是這幅畫不對?但說無妨。”

沈瑜說道:“我也看不明白,這幅畫是用的是上等的皮紙。從裝裱方面看,是幾十年前的工藝。繪畫風格符合作者的藝術風格,再加上這幾枚收藏印,看起來是真的,但是我總覺得似乎有點兒古怪,一時又看不出具體是哪裡有問題,所以,我真的看不明白。”

劉壁雲說:“老弟,不必爲難。”

他開始往壺裡添茶。

沈瑜看着劉壁雲泡茶,每一個步驟有條不紊。但是,他的心思卻還在琢磨這幅畫的問題。

劉壁雲把茶分好,對沈瑜做了個請茶的動作。

“老弟,試試我的手藝。”

他看到沈瑜發愣,於是解釋:“我這手功夫,是從羊城的一位老師傅那裡學來的功夫茶。這套步驟,可是一步也不差,完全依着人家的步驟來的。”

劉壁雲說者無意,沈瑜聽者有心。當步驟兩個字,在他腦中閃過,他彷彿捕捉到了一點兒線索。

步驟--步驟--?

沈瑜回頭看向那幅畫,覺得自己隱隱捕捉到了什麼。

劉壁雲看沈瑜再次端詳畫,若所有得的模樣,就不再說話,靜靜的等待。

沈瑜琢磨着步驟兩個字,再來看蔣廷錫的這幅畫。很快想明白了,一個關鍵的因素。有了這個證據,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他理清頭緒,思索應該如何對劉壁雲解釋?

劉壁雲看到沈瑜胸有成竹的轉回頭來,於是開口問道:“老弟,是不是想起來什麼?”

沈瑜反問道:“劉哥,一般來說,中國畫的作畫步驟應該是什麼?”

劉壁雲不明所以,但還是依照常識說道:“一般來說,先勾線,再塗色。嗯,畫完了之後,中國畫要落款兒蓋印,西畫要簽字,大概是這麼一個過程吧。”

沈瑜點頭:“劉哥,說的不錯,大概的流程,一般來說都是先畫畫,然後落款或者簽字。”

他指向那幅畫,問道:“您見過先簽字後畫畫的嗎?”

劉壁雲被問的愣了,下意識的說:“先簽字,後畫畫?我沒見過這樣畫畫的。一般不都是先畫內容嗎?”

沈瑜說道:“劉哥說的對,畫家或書法家,都是找畫或者寫正題,然後才落款。剛纔,你說步驟兩個字提醒我。我再看這幅畫,終於看出了一點問題。這幅的墨荷比落款的時間要晚一些。”

劉壁雲問道:“這是怎麼看出來的?”

沈瑜說:“你找處寬敞的地方,

把畫鋪開,咱們慢慢看。”

劉壁雲當即騰出一張桌子,把畫平鋪。

沈瑜拿要來放大鏡,對用手虛指,告訴劉壁雲往哪裡看。

“劉哥,看這張紙的纖維,這是清代的上等皮紙,像是南方產的皮紙。這種紙對於墨色顯現非常好。

你先看蔣廷錫落款的字,墨色滲入紙的纖維中,融合較爲自然,這需要時間來完成。

你再看墨荷的墨色,這裡有淡墨與濃墨的交疊,墨和紙的融合就與落款不一樣了。落款與畫的兩處墨色,在邊緣處的滲化表現也不一樣。綜合滲化和紙墨結合的痕跡,能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是----時間不同。

所以,墨荷的墨色與紙融合時間尚短,雖然整體看起來古意盎然,但是,與落款的墨色相比,缺少融合。這足以說明,繪畫的時間比落款的時間要晚。也就是說,這幅畫是先有了落款,然後纔有畫,您覺得這個合理嗎?”

劉壁雲邊聽邊看,越聽越覺得有道理,越看越覺的有差別。他明白了沈瑜的意思,立刻說道:“當然不合理,照這麼說,先有字後有畫,那,其中一定是有問題。

老弟,你覺得這幅畫是假的或者是老的仿品?”

沈瑜說:“我想,有一半的可能,是假的。作假的畫可以用反覆揭裱,變得古香古色,但是,我現在還想不出這幅畫的落款是怎麼做出來的。”

他心想,如果不是遊戲地圖的驗證,是很難發現這個問題的。自己有了懷疑,再拿着放大鏡找證據,自然要容易很多。

其實,做假的人手段很厲害。這幅畫的墨色差別不是太明顯,否則也不能瞞過那些專家。只是,在沈瑜刻意引導下,劉壁雲也注意到了差別。

劉壁雲點了點頭:“老弟呀,你是個實在人,也有真本領。之前,幾位專家到了我這兒,對這幅畫可是大加讚賞。也不知道他們是沒看出來了,還是看出來,但沒好意思說。其中幾位研究書畫的人,還拿資料和這落款兒比對過,說這落款兒絕無問題,與和蔣廷錫的筆跡完全一致。”

沈瑜聽到劉壁雲的話,再次看這幅畫的落款,猛然察覺了一處比較突兀的地方。

蔣廷錫在落款的時候寫着農曆的年月日,最後一個字幾乎是已經貼到紙的邊緣。

他仔細看落款的最後兩個字,是蔣廷錫的字--酉君。

沈瑜用手指在空中虛畫,模擬着這兩個字的寫法。當寫到君字的口的最後一筆,以橫畫頓筆結束的時候,突然明白了。

他說道:“劉哥,你看這落款的最後一個字,距離邊緣是不是太近了?”

劉壁雲點了點頭:“是有些近,快要壓到邊緣了。”

沈瑜說:“按照書畫家的習慣,落款不可能這麼靠近邊緣,這是第一個古怪。第二個古怪,你看着君字的最後一筆,是口字的最後一橫,如果寫到這裡停住,那麼他應該是頓筆結束。可是這一筆沒有結束,而是轉向了左下方,似乎這一筆的後面還有什麼動作?

按照古人書寫的辦法,一般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下面還有字。”

沈瑜講到這裡。劉壁雲也明白了:“你是說,落款的後面應該還有字,但是這字現在沒了?”

沈瑜點了點頭:“或者損壞了,或者被裁掉了。

劉壁雲不是笨蛋。他順着沈瑜提出的思路,立刻想到了一種可能。

“老弟,你看有沒有這種可能。專家比對過筆跡,這落款的確是蔣廷錫的落款。如果這落款是真的,會不會有人把落款移植了過來?但是這上面又看不出挖補的痕跡。

那麼,還有一種可能,蔣廷錫真的寫了這麼一行字,但是沒畫畫。這上面的畫,是後來的人給補畫的,用來冒充真跡。”

沈瑜挑起了大拇指:“劉哥果然厲害!立刻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係。”他心想,總算引導你把事情邏輯理順了。他自己想出來的原因,比自己說一萬句都管用。

劉壁雲搖了搖頭:“說到鑑定,我是不如你。但是論猜度人心,我自問還是有些經驗的。被你一提醒,我大概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不知道是他的後人,還是別的什麼人,得到了蔣廷錫留下的有落款的紙,就在上面臆造了一張畫,瞞過許多人。”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讚歎:“真佩服這些人,居然能想到這個辦法。”

沈瑜說:“劉哥思維敏捷,這麼快就想明白了關係。我剛纔還納悶兒,究竟是什麼人,用什麼辦法做的?聽您這麼一說,這種可能性最大。做這幅假畫的人,也真是個人才。”

劉壁雲搖了搖頭,“這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兒。以後啊,這畫可不能拿給人看了。幸好今天把老弟你請過來,否則,以後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要丟人。”

沈瑜說:“很多人都被人這幅畫騙我。這種作假手法,幾乎看不出問題。另外,估計蔣廷錫的字是真的,倒是很有研究價值。”

劉壁雲:“來來來,不說它了,咱們喝茶。”

他把這幅畫卷起來,又換了新茶。

有了剛纔的經歷,他對沈瑜更爲熱情,非要留他吃飯。

沈瑜推辭說,還要去看看父母那裡忙的怎麼樣。

劉壁雲送他離開的時候,特別囑咐,讓他有空常來,又安排車把他送回家。

沈瑜坐在車上,腦中還在思索剛纔那副畫。

關於這幅畫有個問題,因爲並不涉及到劉壁雲,所以他沒有說明。

這幅假畫用的是南方的皮紙。這種紙比普通的宣紙、竹紙要厚一些。一些畫家與裝裱師傅能把一張皮紙揭成兩三張紙。

著名畫家傅抱石就喜歡用這種紙。只不過,大畫家是爲了做出特殊的繪畫效果。而一些造假者則利用這種特點,把一張畫可以揭成兩三張畫。

沈瑜看這張畫的紙畫紙和託心紙的很薄,恐怕也揭過一次。由此推斷,也許在某個地方還流傳着,同一幅落款的假畫,不知道還有誰會上當。

這時,遊戲發出了提示。

玩家成功鑑定出蔣廷錫的僞作。找出了破綻並推斷出了仿造過程,獎勵-經驗值增加。

玩家合理靈活的運用知識,額外獎勵:文物的明確線索--橋下街的古玩。

第618章,巧遇,紫檀文房珍寶盒第188章,新任務,時代拍賣會開始第806章,棋臺與雕塑,如何選擇第270章,鑑寶活動,拼圖第331章,追索案例,合作方式第437章,會員,白理事的奮鬥第1147章,巴釐也有相關部門第125章,髹飾悅目,犀皮毛筆第1157章,漆器,清雍正分層香盒第四十八章,這張畫有問題第369章,拍攝地,顧問,聚會第1007章,無意中的發現,任務進展第913章,回國,計劃,盤玉,別鬧第812章,競拍順利,撲朔迷離第646章,威士忌任務獎勵,酒店的競爭第819章,超過二百萬英鎊,二個邀請第624章,畫展消息,奇葩的算法第531章,第一批扶桑、高麗古玩第1161章,獎勵,二百萬磅的盈利第628章,一百萬與一百萬第475章,維克多手搖落地櫃式留聲機第1209章,修復儀器,急着賣的瓷器第953章,清乾隆掐絲琺琅方桌燈第1038章,宮燈與盉壺,老客戶第905章,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易第293章,身份—富人,紅玉髓寶石第876章,掐絲琺琅銅鎏金貫耳大瓶第714章,電話競拍,同時開始第965章,再次合作,丹尼爾的請求第342章,銷售畫作,投資顧問第270章,鑑寶活動,拼圖第1175章,舊貨市場,一對金屬椅子第609章,臨安糕點,意外無處不在第八十章,我看不懂這件竹雕第503章,一十一件扶桑古玩,金銀鑲嵌第353章,簽約獎勵,行業聚會第474章,科技古董,1908留聲機第一十六章,大家都看走眼了第711章,突然聽說的拍賣會,山水畫第540章,競爭,年輕的客戶第709章,完成任務的條件,粉彩畫第549章,天價,扶桑高麗藝術品成交第440章,風輕雲淡,沉穩應對第355章,富蘇拍賣,勁敵出現第1155章,競爭對手,參與拍賣第428章,重要的青銅造像第193章,青花長頸瓶--檯燈第732章,狸貓換太子?當場拆穿第728章,清代竹雕和造像,模擬修復第589章,敏感,威士忌大賽第1143章,主動澄清,合作愉快第747章,突如其來,果斷的選擇第164章,銀湯碗與青花碗第563章,迴歸,籌備收購第215章,真線索,隱藏的秘密第1216章,提前鋪墊,舊事重提第1010章,醬釉瓷器,明代玉器第594章,泛海酒店,競爭力第247章,珠翠首飾,奇怪的光標第674章,技能獎勵,昂貴的肖像畫第1097章,阿爾弗雷德·芒寧斯,目標第422章,藏品安排,展覽思路第1002章,腹有詩書氣自華第460章,買車,獎勵,酒窖第1012章,鑑定邀請,被忽視的瓷器第793章,二位畫家,滿載而歸第1176章,17世紀與18世紀的地圖第838章,小心謹慎,壁畫第383章,全息觀摩,獎勵線索第754章,古埃及木乃伊板,彩繪第436章,買與不買第930章,鑑定,澀燒雲龍紋盤第826章,南官帽椅與抽獎線索第117章,另有收穫第1169章,萬美刀的攝影作品第817章,鍍金黃銅獅子敲擊報時鐘第598章,考察開始,到達金陵第873章,木雕菩薩坐像,等待消息第591章,唐矇事發,董明求助第八十一章,朱稚徵款識第713章,痕都斯坦玉,真真假假第731章,突然出現的機會,轉變思路第523章,從容應對,木雕的探究第二十六章,熠熠生輝第1261章,清末民初的郵票,雕塑第772章,二件石雕,目標出現第1011章,收藏樂器,渠道與順序第559章,梅森瓷器,瓷器動物園第877章,價格的問題,損壞的盤子第223章,願者上鉤第306章,礦石,顏料,吊墜第204章,又要貸款?煙霧彈第734章,願者上鉤,重要的化石第三十九章,俞國良款--四方傳爐壺第497章,榮譽,特殊禮物第338章,青年藝術家,售價與工資第七十五章,老筆陳墨第164章,銀湯碗與青花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