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
楊銳以極大的毅力,才戀戀不捨的離開溫柔鄉,騎着自行車前去見朱院士。
要是以前的話,他大概清晨就出門了,吃些早餐,也許是油條豆漿,也許是油條胡辣湯,也許是羊湯大餅,也許是油茶油餅,或者更好一些,來點不要肺和肝的原湯羊雜碎,多加肚和頭肉,能暖烘烘的舒服好幾個小時。
然而,如此美好的清晨只不過單身狗最美好的清晨罷了。
成年人的清晨,哪怕是普通的清晨,也比單身狗的羊雜碎清晨要美好的多。
景語蘭初爲人婦,楊銳食髓甘味,兩個人根本就不需要吃早飯。
到了中午,湊活着煮一點面吃飽,楊銳就匆匆忙忙的出門了。
再不出來的話,就趕不上預約的時間了。
楊銳儘可能騎的快一些,雖然實際上做不到,他最近兩年鍛鍊的很好,因爲他知道漫長的科研生活需要充沛的體力,但他不知道的是,再充沛的體力也經不起幾個小時的高強度消耗。
“我來見朱院士。”楊銳將自行車推到門房跟前,已經是氣喘吁吁了。
門房大爺好奇的瞅了他一眼,又登記了楊銳的信息,才放他進門。
而在會議室的門口,接到內線電話的老曹,已是站的筆直,等在了那裡。
“楊主任來了,這邊請,這邊請。”老曹說話間,用讚歎的目光打量着楊銳。
他昨天漏夜閱讀楊銳寫的發展綱要,越讀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深意,許多構思與邏輯之嚴謹,就是寫老了文件的筆桿子,都得琢磨一二。
如果不是整份發展綱要,完全貼合國內實際情況,老曹非得懷疑楊銳是從哪裡翻譯來的國外資料。
如果不能用這一點來解釋的話,那楊銳就只能是純粹的天才了,不僅是科研的天才,而且是科研製度的天才。
老曹是用好奇、難以置信和羨慕嫉妒恨的表情掃描楊銳的。
身爲“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的顧問的顧問,老曹知道國內在這方面的人才有多稀缺。可以說,中國學界所需要的科研管理者,比實際上所擁有的少一百倍,其中優秀者百中無一。
而一名優秀的科研管理者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看看那些著名的實驗室就知道了,一所實驗室的興起,通常只與一兩個人有關。
大多數科研者,其實都是隱性的自閉患者,他們關注自身,關注自身的研究,關注自身研究的外部評論以及外部環境,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而能管理實驗室的學者,能夠指出科研方向的學者,本身就對其科研能力,做出了極高的要求,而在此基礎上,還要有系統的管理,那就更少人做到了。
在老曹看來,還不到30歲的楊銳,能做到這一切,幾乎已經是確定了飛黃騰達之路。
在楊銳看來,亂糟糟的頭髮和亂糟糟鬍子的老曹,就像個洗乾淨的拾荒者……
笑着點了點頭,楊銳寒暄道:“你們的研究所真夠大的了,基建費就夠我用二十年的了。”
同樣是院士的實驗室,有的是一棟樓,有的是一棟樓組成的研究所,也有的是擁有十幾棟樓的研究院,就像是朱院士的所在。
老曹很能理解楊銳的感慨,微笑道:“朱院士的研究所的年代久了,咱們腳下這棟樓還是蘇聯援建的呢,不過,要說研究經費,誰都不敢說自己就能拿的比楊主任多,您的離子通道實驗室,去年拿到了兩百多萬的經費吧。”
“主要是學校給的,另外還有可口可樂、捷利康之類的外企的贊助。”經費都是公開的,雖然不對公民公開,但是對公務員公開,想問都能問到。
老曹聽着楊銳說話,口水都要流下來了,笑道:“外企的贊助可沒聽說幾個人能拿到的,您有空可得教教我。”
“看您說的,我也是因緣巧合。”楊銳謙虛着,走進了會議室。
進門的一瞬間,楊銳就感覺到有無數的視線射過來。
一間屋子裡十幾個人,都用各色的表情看向楊銳。
其中大部分其實是楊銳見過的,或者是某次學會,或者乾脆就是北大的教授。
學術圈子就是這樣一層一層罩起來的,局外人永遠不得其門而入,而圈內人是繞的早就不想繞了。
朱院士坐在會議室的角落裡,位置並不顯眼。
不過,任誰將目光掃過去,都不會漏掉這位溫吞水的院士。
事實上,當大家看夠了楊銳之後,還是會自覺不自覺的將目光投向朱院士。
“楊銳來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裡總共12位,是我組建的生物學的小組,大家對你提交的發展綱要很感興趣啊。”朱院士等大家將楊銳參觀的差不多了,才慢悠悠的站起來,一一介紹在場的學者。
楊銳也是一一打招呼,再坐到桌尾的位置。
“楊主任,您做的發展綱要弄的很細緻啊。”老曹坐在楊銳旁邊,像是已經熟絡的樣子笑着說。
楊銳道謝。
“時間線也很好啊。”楊銳對面的是米教授,來自武大,也是爲了編制這份計劃書,而常駐京城了。
楊銳道謝。
“項目設計的也好。”
楊銳正要道謝,有人開始提出了異議:
“項目還應該要討論吧。”
“討論不就是分豬肉?咱們得先把基調定下來,要不然,就不要做什麼發展綱要了,還像是以前那樣撒胡椒麪算了。”
“做發展綱要不是搞獨裁,項目全部確定下來,那就不是定基調了。這不是又回到搞計劃的老路去了?”
“咱們做的就是高技術發展計劃,當然要計劃了!”
“誰說做計劃就要你全部計劃了?你乾脆把項目都做了算了去!”
人一多,說什麼的都有,而且,所有人似乎都是自帶辯論體質的,幾句話展開以後,自己就陷入了爭吵。
“我們每天都這樣,您別介意啊。”老曹在爭論的間隙說了一句話,轉頭又回到了戰鬥狀態。
朱院士靜靜的聽着,三五不時的打量一番楊銳。
在這個房間裡,能夠引起爭論的話題,就可以認爲是重要話題了。
過了會兒,朱院士直更是接點名道:“楊銳,我看你做的計劃裡面,特別指出,要貫徹‘擇優劣汰’和‘競爭促進聯合’,具體是在續簽合同和課題優勢方面做限制,能詳細談一下嗎?我們對這方面,還是有比較多的不同意見的。”
不用他說明,有不同意見的學者,表情上都能看出寫着反對兩個字。
如何簽訂合同,是整個計劃的核心部分,所有人都想參與其中,自然也會有無數的意見。
楊銳左右一看,就能瞅到四五名異見者瞪着眼睛。
這裡可全都是生物方向的學者,其他專業的學者,若是聽到消息,估計會直接奔戰場而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