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心情愉悅

160 心情愉悅

“只是,初十就是晴悅這丫頭回門的日子,要是再給令儀這孩子辦生日,是不是太緊張了些?”三太太反而有不同的意見。

和大嫂子施氏比起來,三太太對趙令儀明顯的要淡漠很多,這會兒聽施氏如此說,三太太心裡就覺得有些不舒坦,不過是客人罷了,還做什麼生日,沒得浪費時間。

“給令姐兒做個生日,也算不得什麼費勁的事兒,一面預備着二丫頭回門的事,一面預備着令姐兒的生日也就是了,並不影響。”二太太卻覺得兩件事情互相是沒有影響的,反正都是要準備酒席之類的,採買的時候一遍料理也是好的。

施氏見二太太附和自己,便定了此事。可等到和趙令儀商議的時候,趙令儀卻說什麼都不同意,還說是她小孩子家家的,不用做生日。

最後還是杜氏開口說是,長輩爲她做生日自然是當不得,不如就讓她這個做大嫂子的幫她做一次生日,好歹都是一輩的人,也沒什麼當得當不得的。

衆人自然是沒有不同意的,便把此時交代給杜氏去辦。

杜氏到底是個有些想法的人,覺得尋常過生日也沒什麼趣味,不如找個別的法子,倒是熱鬧些。

很快就想出新鮮別緻的法子來,只說是讓府中衆人湊份子給趙令儀過生日。

施氏本來想着她一個人從體己裡拿出一筆銀子給趙令儀做生日也就罷了,這樣湊份子,總是小家子氣了一些,因此不是很贊同。

可是衆人都說杜氏這個主意新鮮也好玩,施氏無奈之下只能同意。

杜氏便打發人去請了不少的人來。不光是府中的主子們,就是連府中有些頭臉的管事媳婦們也都叫了來。又讓大郎李承恭對府中的男子們都說了此事。

衆人都知道,這位表姑娘在大太太心裡的地位,見大太太出面要辦成這個事兒,又是大奶奶親自料理,自然沒有不湊趣的。

大太太便先讓丫鬟拿出二十兩銀子來給了杜氏守着。

有了大太太的先例,二太太三太太自然都是二十兩。三位奶奶一個人拿出十兩銀子來。下人們自然也不甘落後。你出一兩我出二兩的湊了起來,很快便湊出不少的銀子來。

大奶奶清點一番,說是已經有一百二十三兩。

“一日酒席倒是儘夠了。一定要辦的體體面面纔好。”大太太也不想,居然就湊了這麼多。

只是不想,外面來人傳話,說是三位老爺正好都在。因聽說這此事,便也湊了份子。幾位爺也都沒有落下,還有趙家的二郎和六郎也都湊了份子,總共又湊了一百五十兩。

施氏笑着道:“大老爺難得操心這事兒呢。”

銀子翻了一倍,卻有些多了。一日酒席加戲也用不了這麼多的銀子,杜氏就有些爲難了。

“如此一來,這銀子卻是多了。一日酒席是萬萬用不了這麼多。”

杜氏第一次知道,銀子多了。原來也燙手呢,這麼多的銀子辦一場生日酒席……

“這個好辦,大嫂子只管撿着好的就是,哪有怕銀子花不了的。”三奶奶王氏笑着接嘴說道。

對趙令儀,王氏可沒有杜氏這麼喜歡,不過是面子情罷了。若不是大太太處心積慮的要爲趙令儀辦生日,她纔不會白白掏十兩銀子,這會子她還在爲出了十兩銀子心疼肉疼呢。又想着三爺那邊或許也是出了銀子的,兩個人加起來可不就是二十兩了,這麼多的銀子,一下子就沒了,她就覺得更加心疼的厲害了。

要是到了那日不好生花銷些出來,豈不是都賠進去了?因此她纔有了這個話。

杜氏素來知道,王氏是個小家子氣的,上不得大臺面,可這時候也不好多說什麼,只管盯着施氏瞧。

索性的是,婆婆是個有主張的,有婆婆在,她只要辦事就好,不必費心其他。

只是,施氏卻只想着事情辦的體面亮堂,讓趙令儀心裡舒暢,所以很贊成道:“你三弟妹說的極是,咱們爲令姐兒做生日,大概也就只有這一遭,一定要辦的體體面面,不必想着省銀子,就可着這些銀子話就是,便是不夠了,再來找我也使得。難不成,咱們這樣的人家還缺了這麼點兒銀子不成?”

杜氏忙就說是,這些也都夠了,就算是再怎麼體面也都有剩餘。衆人又討論了一回李晴悅回門子的事這才各自散了。

李晴悅回門子,知道衆人要爲趙令儀做生日,很是有些遺憾,還說是等到了那日,她也要來湊熱鬧,被施氏一頓教訓,這才罷了。

李晴悅回門子,內院設了一席,李家三位太太,並三位奶奶和趙令儀、李家三姐兒陪着李晴悅說話,外院也設了一席,諸位男子陪着新女婿。

李晴悅的新女婿是個才中了舉人的,年紀不過二十,便中了舉人,雖然算不得是少年得志,可也不算差。便是家世上有些差,可架不住他們家裡的關係單純,最適合李晴悅這樣心無城府的人了。

這新女婿又是個知禮懂事的,所以李家上上下下的人沒有不喜歡的。

施氏少不得要拉着李晴悅到自己屋裡說些體己話,便是別人不聽,也知道,說的左不過就是些讓李晴悅如何和睦過日子的教導之言罷了。

李晴悅自成了親這兩日,似乎也懂事了不少,深知母親說這些話也是爲了她好,所以沒有不應的。

鬧了一日,快要太陽落山的時候,施氏才依依不捨的送了女兒出門,回頭到了自己屋裡,少不得又是長吁短嘆幾聲。好在有趙令儀在旁邊開解說話,便也漸漸分了心思。

到了十二這一日,果然就辦的很是熱鬧,從當日的情形就能看出,杜氏也是費了些心思在辦。一應的準備都是最好。

二月這樣的季節,水果什麼的都不多,可杜氏卻差人辦了不少來,且都是很新鮮的。

杜氏又點了最好的單慶班的戲來府中唱堂會。

幾位老爺雖然湊了份子,可恰好今日不時休沐日,所以幾個人上朝的上朝,進宮的進宮。去衙門的去衙門。府中只有幾位哥兒在。

因並沒有外人的緣故,施氏索性就將兩處的宴席合在一處,也更加熱鬧些。

酒過三巡。忽然外面通報,說是太妃和李妃娘娘知道今日是趙四姑娘的生辰,賜了賞下來,讓去接賞賜。

對李妃娘娘的賞賜。趙令儀並不是很驚訝,可對太妃也給賞賜。趙令儀還是有些驚訝。到底她只是個未過門的孫媳婦罷了,太妃怎麼會這麼看重?究竟是因爲她自己,還是因爲她有這樣的舅舅和姨娘?

太妃的想法卻沒有這麼複雜,她就想着這孩子不容易。還有孝心,所以纔會讓人賞了東西來,算是給趙令儀做了面子。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喜事。衆人自是歡喜的接了賞。

施氏讓人拿了厚重的紅封打點了送賞賜來的公公,這才和衆人繼續回去喝酒聽戲。

因爲得了宮裡的賞也算是體面的事,施氏又讓人端出一籮筐的銅錢賞了臺上的人。

到了晚上的時候,衆人都有些微醺。在幾位老爺回來以後,衆人又鬧了一陣兒也就各自回去休息不提。

這是這麼多年來,趙令儀過的最舒暢的一次生辰了,沒有趙家那些煩心事兒,沒有趙嬿婉等人在耳旁說拈酸吃醋的話兒。躺在牀上的趙令儀猶在回味今日的溫暖。

這時候的趙家,卻依然是一團亂麻,四房如今沒有了女主人,內內外外的事情便無人打理,石老太君少不得又要操心此事。

可四爺從妻子謀害二郎的事曝光以後,就一蹶不振,甚至提出了,他要分家單過。

石老太君也不是沒有這麼想過,可如此一來,四房的日子要怎麼過?讓老四一個男人帶着幾個孩子,連個主持中饋的人都沒有,那家還能是個家嗎?

可趙家四爺實在是覺得他沒臉見人了,不管是爲了什麼,二郎也是他的親侄子,倘若毀了二郎一輩子,他情何以堪?要是再不分家,他估計就要瘋了。

倒是竇氏,自從病癒之後,就跟換了一個人似得,把府中的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不說,甚至也端出了主母的架子來,對趙嬿婉少不得也要多多教導一番。

只不過,趙嬿婉多年習慣已經養成,又怎麼會情願聽她這個仇人的話。她雖然失了母親,可舅舅已經讓人給她帶話了,以後會照顧她不受委屈。

趙嬿婉雖然不肯聽竇氏的話,可在竇氏不容情的懲罰了兩次之後,也算是知道了竇氏的厲害之處,就算是陽奉陰違,卻也不敢在明面上作對了。

石老太君看着竇氏重新振奮精神,反而放心許多,這個家終究是要竇氏料理才妥當。

只可惜的是,竇氏的孩子沒能順利生下來,且大夫說了,那次小產,讓竇氏的身子有了損傷,以後生育的可能不大了。

偏偏爲了一個虛爵,讓自己的兩個兒子變成現在的模樣,看起來,二房沒有嫡子也不可能有嫡子的情況下,定國公的爵位要早些定下人來纔好,要不然總是事端。

不過,竇氏現在卻對狠毒的四太太不能原諒,倘若不是令姐兒機靈,這一次她是不是就會成爲死人?那藥她才遲了幾次,就昏迷不醒的,要是多下兩次,她豈不是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病故了?或許四太太根本就存了,讓給二房絕戶的打算呢。

弒母的罪名可比厭勝母親的罪名要大的多了,若是她真的就那樣死了,四太太才真是如願了,二郎一輩子只怕也不能翻身呢,莫說是二郎,少不得連六郎都要連累上了。

不說趙家如何,卻說趙令儀的生辰之後,李家二老爺一家子人就要去東北任上。

李毅堂想着要帶趙令儀去東北一趟,尤其是在知道趙令儀現在做草藥生意之後,東北那地方就是天然的藥材庫,他覺得趙令儀更是應該去一趟東北,也算是瞭解東北藥材行情,對於她發展她的藥材鋪子也有好處。

趙令儀也十分的想去一趟東北,她的藥材空間裡確實有不少的好東西,可趙令儀從醫書上看到的許多藥材卻沒能在空間裡找到,她也想去東北一趟,倘若能尋幾樣藥草種子那是最好。

即便是尋不到藥草種子,能瞭解一下東北的藥材行情確實也有好處。藥材生意,不做也就罷了,既然做了,她手中又有這麼多的好藥材,總要做到最好。

可依賴空間裡的藥材也不是長久之計,總要有可靠的藥材來源,纔好發展壯大。

不過李怡安卻不同意,只覺得弟弟這是異想天開的想法,畢竟趙令儀是個姑娘家,又是已經定了親的,這樣隨隨便便的帶出京城,豈不是傷了她的名聲?便是趙家知道了,只怕也不能依。

倒是施氏,覺得趙令儀去一趟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左不過是去自己的舅舅府中住幾日,就算是被人知道了,又能說出什麼來?難不成誰家的姑娘定了親就連舅舅都不認了?何況,趙家現在亂成一鍋粥一樣,便是讓她回去了,只怕也不能心閒,還不如去東北一趟,不說是要做成什麼大事兒,便是散散心也是好的。

趙令儀着實想去見見世面,要不然等到了將來成親以後,這樣的機會可就沒了。所以她私底下求了施氏,讓施氏幫忙勸李怡安。

李怡安本來是不同意的,可施氏最是能拿捏李怡安的心思,便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總算是說的李怡安心動。不過李怡安還是擔心,趙家會不同意。

施氏又再四的保證,她親自去對石老太君說明,想來石老太君也是不會反對的。

果然第二日,施氏就親自帶着趙令儀回了定國公府,也不知道她究竟是怎麼對石老太君說的,石老太君居然就同意了她的話。

最後的結果,便是趙令儀得償所願,李毅堂帶着她去了東北。(。)。.。

183 再到撫遠188 主僕情深178 太君心思142 分家未果154 太妃收參094 查明真相095 供認不諱125 初次入宮030 虛虛實實064 重重懲處123 呂氏生事210 總管林源167 拔刀相助224 再次受氣032 初次出府042 我要回府026 黯然傷神007 恩威並施205 拜訪外家086 踏雪尋梅022 提前報備132 嫡庶差別206 闔家歡樂088 落入水中186 六郎病重140 欲加之罪242 不堪入目114 世子到來051 再三求情072 教導丫鬟244 不缺側妃181 再去撫遠187 世子回京093 矛盾激化028 意有所指043 受傷回府072 教導丫鬟078 迎接二舅076 舅家表姐158 兩難決定198 敬茶風波第201 側妃臉面163 計劃生意145 世子正妃223 富在深山047 發賣下人116 真情表露008 長姐徽音212 空間種藥106 嫡庶有別137 皇后駕臨092 冤枉相疑103 蝴蝶花鈿199 婆媳衝突073 親家仇家233 燕王到來177 二郎中舉160 心情愉悅026 黯然傷神093 矛盾激化198 敬茶風波034 何爲姨娘237 自取其辱046 敲打下人241 小香清醒210 總管林源200 其樂融融169 受傷被救200 其樂融融221 各有心思189 丫鬟試練063 由人猖獗095 供認不諱230 王妃之死006 前途茫然098 酒樓相聚049 說盡好話125 初次入宮150 竇氏病重142 分家未果246 心痛如絞104 塵埃落定232 搬回嫁妝230 王妃之死114 世子到來143 過繼兒子172 汪妃不甘211 柔情蜜意076 舅家表姐072 教導丫鬟238 沈家弔唁103 蝴蝶花鈿034 何爲姨娘185 再置產業165 中毒所致090 昏迷不醒222 賞花宴會020 往事重演058 呂氏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