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6.血奪唐州(上)

隨着襄陽府守備軍將士離着城門越來越近,雙方的將士也是開始對射起來。

兩軍將士中,都幾乎沒有再沒有人用冷兵器。

神龍銃的普及,讓得弓箭、盾牌等等諸多舊武器都被以極快的速度淘汰。

對射間,雙方都是有將士陣亡。

待襄陽府守備軍將士到護城河外,城頭更是有元軍拋擲出轟天雷來。

但襄陽府守備軍將士們仍是奮勇向前面衝殺着。

直到有士卒跳進護城河內,開始架設浮橋。纔有將士自後面扛着沙袋匆匆跑上前端。

沙袋很快被堆積起來,形成一個個掩體。

持着神龍銃的將士們匍匐在掩體後,繼續和城頭元軍對射。

護城河內很快鮮血翻騰。

面對元軍如此火力的抵抗,襄陽府守備軍也同樣無可避免的付出了頗爲慘痛的代價。

一團、二團中的將領們俱是呼喊不斷。

但將士們仍是隻能在掩體後向着城頭上射擊,爲護城河內的袍澤提供火力支援。

如此直過去約莫兩刻鐘的時間,唐州城外護城河上才總算是有十餘浮橋被拼接起來。

有士卒從渾濁的河水中露出頭來,滿是驚喜地呼喊:“橋搭好了!橋搭好了!”

然後聲音在爆炸聲中被湮沒過去。

“殺啊!”

掩體後有將領在射擊的同時呼喊。

有持着號角的士卒站起身來,昂首挺胸吹響了衝鋒號。

大宋的將士喜歡打順風仗,但也從來不懼打硬仗。

想想以前,皇上在硇洲島擁有兵卒不過區區兩萬,也沒神龍銃這些火器,不過擁有最原始的轟天雷而已,還不是將元軍打得丟盔棄甲?

在國力、兵力尚且遠遠不如元朝時,大宋將士們就是連戰連捷。現在,國力不在元朝之下,更應該縱橫無敵纔是。

雖這些襄陽府守備軍都不是從硇洲島時就跟着趙洞庭的將士,但他們在軍中的系統學習過自趙洞庭執掌大宋以後的“發家史”,對於這個國家,對於這個國家的軍隊,有着極強的榮譽感。

正是這種榮譽感,讓得大宋的將士們個個都有難匹的勇氣。

衝鋒號響起時,一團、二團的將士們有許多衝出掩體,向着護城河衝去。

搭建浮橋的幾個營更是沒有退回來,從水中直接攀上岸,殺向城門。

炮火,不斷的響徹着。

城頭、城外俱是硝煙彌天。

這般陣仗,較之以前冷兵器交鋒時看起來實在是要亂上許多。

“擋住他們!”

“給我擋住他們!”

城頭上有元軍將領面紅脖子粗地大喝。

許多的轟天雷被扔到城下。

一團團硝煙炸起。

硝煙中,是熱血與淚的悲歌。

襄陽府守備軍的兩個團並沒有能直接拿下唐州城門。

在殺到城門下時,遭遇到元軍的頑強抵抗。兩個團傷亡頗爲慘重,團中將領不得不率軍再度退回到掩體後。

軍中。

譚嗣原在軍陣中舉着望遠鏡凝望,又沉聲下令,“五團、八團,上去將一團、二團給換下來!”

又有兩個團向着前面跑去。

他們衝到掩體後,以很快的速度將建制不完整的一團、二團給換了下去。

然後,又是攻城。

炮聲到這刻也是悄然稀疏下來。

這並非是因爲雙方軍中都沒有炮彈了,而是因爲城頭上已是滿目瘡痍。

在這唐州南城門的正上方,已經被炮彈炸得千瘡百孔。約莫有數十米的範圍內都看不到元軍的將士,更莫說擲彈筒。

襄陽府守備軍中兩百挺擲彈筒,這等火力較之元軍那不過百挺擲彈筒,終究還是要佔着便宜的。

除去在遠處的擲彈筒還在開炮以外,這城門上空,元軍已經並沒有多少防禦力。

五團、八團兩個團的將士得以殺進城去。

槍聲在城內密集的響起。

何立馬、張良東兩個人這時也已不在城頭上。

城頭許多元軍跑下城牆,在城內布開陣線,阻擋進城的襄陽府守備軍將士。

衝進城的將士中,接連有人中槍倒在地上,或是在爆炸中被湮沒。

槍聲和炮聲,交織成這個年代最爲熱血的曲譜。

譚嗣原在城牆被炸出幾個豁口之後,率領全軍將士頂着炮火殺進了城內。

只交鋒,並沒有就這般結束。

神龍銃的威力較之刀槍當然要大上許多,但在雙方都擁有火器的情況下,雙方將士的折損並不像之前冷兵器作戰時那般快。

天色從灰濛濛變得陰沉沉。

然後又從陰沉沉漸漸變得灰暗。

灰暗再轉夜。

元軍雖擁有火器,但到底還是不如大宋將士這般熟悉熱武器戰。論槍法,也是不及襄陽府守備軍中的將士們。

自襄陽府守備軍破城後,有那麼約莫半個時辰的僵持。然後,城內元軍終是被殺得漸漸往後退卻。

他們佈置的防線被襄陽府守備軍將士們逐個突破。

到現在,廝殺已是由城門口蔓延到外城深處。

雙方將士有多少折損,誰也沒有心思去算。

張良東和何立馬,還有城內元軍的那些將領們臉色都不好看。

他們卻是沒有想過,在同樣擁有火器的情況下,他們數千精兵守城,竟然還是被宋軍給這般壓得連連後退。

這些宋軍,就好似是打了雞血似的,讓他們頗爲不解,頗爲茫然。

總想不明白,爲何宋軍就會那般的悍不畏死。

到底是什麼,給他們這麼大的勇氣?

相較於宋軍的槍法還有行進間的配合,張良東等人覺得,宋軍的這股悍不畏死的勇氣,纔是他們最難對付的地方。

這樣打下去,莫說再堅持半個月,或許等到天亮,這唐州城就會被宋軍給攻佔下來。

但張良東等人卻是並沒有什麼辦法。

眼瞧着陣亡的將士越來越多,何立馬組織的數次反撲都無功而返。張良東心中對堅守這唐州城已然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

或許從襄陽府守備軍殺進城內的那刻起,他們就已經落敗了。

何立馬想要依靠着唐州護城河和城牆抵擋襄陽府守備軍,本來就是個錯誤。

那還是老古板的思想。

有擲彈筒這等火器在,城牆和形同虛設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待得這夜槍聲終於停止時,唐州城內南城區已是被襄陽府守備軍拿下大半。

元軍退至春和街後,兩軍以春和街爲隔,暫且休兵。

街道上,到處都是沙袋、木柵欄佈置成的掩體。有許多都已是佈滿彈孔。

街面上有血,還有雙方將士乃至百姓的屍首。

更有許多被炸彈炸裂的坑窪。

這場雙方都不算投入太多兵力的交鋒,到現在,其實都已經算得上是傷亡慘重了。

譚嗣原在春和街南匆匆整軍。

臨時搭建的理療所內,充斥着將士們的痛哼聲和慘叫聲。

譚嗣原率着幾位將領和武鼎堂供奉出現在臨時理療所內,臉色凝重。

看着那些中彈或是被炸傷的躺在牀上、地上的將士,以及匆忙奔走的軍醫們,誰都心中發麻。

這副場面,並不比那街上的屍首要來得讓人輕鬆。

有的將士甚至連雙腿都被炸斷,血肉模糊。

軍醫在給這些將士們包紮的時候,雙手都不禁在簌簌發抖。

這個年代的麻醉藥還沒法做到像後世那般真讓人毫無知覺。

有的將士牙齦咬得出血,實在是忍受不住那種痛楚,嘴裡嘶吼:“殺了我!殺了我!”

這比那些痛暈過去的將士還要讓人覺得難受。

譚嗣原微微閉上了眼睛。

這時,有軍中將領匆匆跑到他旁側,道:“副軍長,傷亡數量已經統計出來了。”

“念。”

譚嗣原道。

那將領攤開手中的紙,“一團陣亡四百二十三人,重傷九十八人,輕傷兩百零九人……一團副團長……”

1460.又回來了520.元皇震怒033.黑雲壓城 (慶祝上架加更)301.高手襲營(一)1762.兇手露相1780.豐厚補償1547.救急大使944.小股作戰(三)2142.出謀劃策1131.高手再動1099.崇聖正殿1159.說開心結883.嶽鵬折道1515.被逼投宋1001.成功埋伏054.獨眼箭手1430.一戰全勝2048.關宗正寺1034.英雄回城1275.初次交鋒1403.元夏之談(下)1315.法王極境602.永睦之戰(中)359.秦寒殺招1337.新金丹道700.一出好戲1407.終到開江1641. 一聲保重2078.鐵穆耳稱帝1682.出宮觀潮1364.無力開戰958.下九茅隘1938.武鼎力量819.政績考評1707.擇名師318.廣西決戰(四)1394.突破防線1013.永壽被圍1425.打花須鎮2137.神秘老頭1557.齊心賑災2029. 灰衣人攔路488.邵武之戰(三)1865.沖霄憤怒936.大將隕落114.強攻鐔津810.劍神之威017.喜事臨門1664. 京兆形勢253.斬首行動1528.元老太監1249.雨夜廝殺1685.銅花捕頭2077.強取虎符1957.真金一跪659.公主回國1219.開始閱兵2116.聚興凱湖528.瀧欲退走1973.到了唐州708.準備出宮1779.受害者到143.秦寒之謀(三)1488.五使齊聚2000.各懷鬼胎(上)432.性情天師1695.桃花庵歌438.龍虎大劫(下)1249.雨夜廝殺1986.再回中都1477.明鏡新權1971.誰的孩子1536.洪澇災情311.高傲使差906.大軍逼城(下)2016.報應不爽(下)1400.勸降吐蕃2152.開始撤退757.全線反撲1089.天究軍長900.動手收割(上)2025.敗報傳高麗1569.三原慘事1263.狗蛋之言1891.“運糧”成功759.勝局在握207.處罰離歌434.元軍圍山(中)1176.合兵嘉定300.互相算計1313.三路調查1064.桑哥疑慮639.逼退秦寒299.長相廝守650.一封密信610.上錯了馬716.玲瓏坦白882.樂舞回宮1793.天雄集結1121.地字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