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太學的核心成員們,不時地看着坐在上首的天子,可惜面無表情的天子,讓他們很難猜測到天子究竟是傾向刑治還是德教,一注香後,他們各自做出了選擇,按照天子的吩咐,支持刑治的站到了右邊,支持德教的站到了左邊。
等着雙方站定,劉病已掃了一眼,發覺贊成刑治的人竟然佔據了多數,想到帝國那承襲秦朝的繁複完備的律法,他知道帝國目前的癥結出在哪裡了,那就是有法不依,不遵,不守,刑不上大夫,導致了律法精神的缺失,結果小民百姓苦於苛律,而富豪權貴卻可以逃脫法外。
“朕以爲治國者,刑德兼備方是正途。”劉病已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朝底下有些緊張的衆人道,這些人是他日後用來改造整個帝國官僚體系的基石,他要他們時刻謹記的是國家利益,儒家也好,法家也好,到最後都只是爲國家利益而服務的。“還記得朕寫給你們的士道十條嗎?”劉病已的聲音在偏殿內猛地高揚,“你們大聲背給朕聽!”
太學的核心成員一怔,接着他們很快就高聲背誦起了被他們奉爲戒律的士道十條。
一曰常以國家名譽爲重,有損於國家名譽者,刻不能忍,如先谷、東書、卻至、雍門子狄之徒是也。
一曰國之交涉,有損於國家權利者,以生死爭之,不畏強禦,如曹沫、藺相如、毛遂之徒是也。
一曰苟殺其身而有益於國家者,必趨死無吝無畏,如鄭叔詹、安陵、寵高、侯嬴、樊於期之徒是也。
一曰對於所尊長,常忠實服從。然,苟其舉動有損與國家大計或名譽者,雖出自所尊長,亦舉抗責之,不肯假借,事定之後,亦不肯自寬犯上之罪,而常以身殉之,如鬻睺、先軫、魏絳之徒是也。
一曰有罪不逃刑。如慶鄭、鷹然之徒是也。
一曰居其職也,必忠其職,常犧牲其身乃至犧牲其一切所愛以殉職。如齊太史兄弟,及李釁、申鳴、孟勝之徒是也。
一曰己身之名譽,或爲他人所侵損輕蔑,則刻不能忍。然不肯爲短見之自裁,不肯爲懷忿之報復,務死於國事,以恢復士道之譽,如狼潭、卞磌子、華周杞梁之徒是也。
一曰與人共事,而一死可以保密,助其事之成立者,必趣無吝無畏,如田光、江上漁父、溧陽世子之徒是也。
一曰戰敗,寧死不爲俘,如項羽、田橫之徒是也。
一曰一舉一動,務使可以爲萬事法則,毋令後人誤學我以滋流弊。如子囊、成公趙之徒是也。
隨着吟誦聲,所有的人情緒都被調動了起來,一臉的慷慨激昂,在這肅穆的大殿裡,看着身邊和自己穿着同樣服飾的同伴,在震撼人心的士道十條中,每個人都忘記了自我,他們是這個集體的一部分,在天子的帶領下,讓帝國併吞四野八荒,讓帝國的疆域無限廣闊。在這個宏偉的目標下,儒家和法家的爭執是多麼的可笑,帝國不會被任何的一家學說控制,學說是爲帝國而服務的。
看着羣情洶涌的太學成員,劉病已沒有表情,一個人是冷靜而理智的,但是一羣人卻是狂熱而容易操縱的,獨裁的本質就是操縱一切,他現在就在進行一場博弈,有着大一統歷史和強悍武功的帝國傳統是可怕的,所有看到過他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士人都露出了極強的侵略性,以前對於地理的認知限制了他們對土地的渴望,只要能夠解決帝國疲軟的內政,那麼以農耕爲主的帝國對於土地將有着無限的奪取慾望。
從秦始皇北擊匈奴,南侵百越,到孝武皇帝開疆拓土,帝國在地理上達到了農耕民族的擴張極限,而這段時間連短短的百年都不到,劉病已相信,只要讓帝國的百姓知道,越過北面的草原,西面的大漠,南面的雨林,有着無數適合耕種的良田,那麼整個漢民族將充滿秦帝國時期的進攻性,對於土地的渴望,將讓整個帝國成爲一架龐大的戰爭機器。想到這些,一向冷靜的的劉病已也禁不住胸膛裡沸騰起來。
太學的核心成員們,離開未央宮後,都是紛紛撰寫文章,討論建立真正的刑德兼備的治理方法,帝國要強大,要擴張,就要讓百姓們奉公守法,同時毫無保留地支持國家,前者需要律法嚴明的刑治,而後者則需要符合國家利益的德教。
彷彿上天也知道劉病已正準備開疆拓土,不久,大漢帝國又迎來一次異域揚威的機會。
這件事情的起因,得從龜茲國(今新疆輪臺一帶)王和女兒前來漢朝朝貢開始說起。
龜茲國王絳賓的夫人,就是當初引發漢匈戰爭的紅顏禍水劉解憂(解憂公主)的女兒,他們看到烏孫國因爲解憂公主的緣故跟大漢關係非常好,而且得到了不少“實實在在”的好處,於是便萌生了朝貢的想法。
最終,絳賓帶着女兒來長安朝見皇帝,成爲西域各國國王來大漢朝貢的第一人。
絳賓親自給皇帝陛下遞交了國書,上面以“大漢外孫女婿”自稱,非常的恭敬。劉病已也用諸侯王的禮節迎接了他,而且出於中國人好面子、輕來重往的老毛病,賞賜給絳賓億萬錢財,車馬、服飾、奇珍異寶無數。絳賓的女兒還被破例封爲公主——要知道王爺的女兒叫郡主,只有皇帝的骨肉才叫公主(雖說漢朝之前嫁出去的那些都是不是真貨,但是禮法規矩如此)。由此可見皇帝陛下是真高興,絳賓是真會做人。
當然了,絳賓更加高興,這億萬賞賜,等於他兩三年GDP了。再加上絳賓親自到長安城呆了一段日子,目睹了這裡的繁華富庶,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於是下令玩命採購物品,“滿載而歸”的他回到西域,大肆吹噓自己“外公”大漢皇帝的慷慨和漢朝的強大。
西域的其餘國王一聽,絳賓拿到這麼多好處,也學他的樣子,紛紛想着跟大漢攀關係,這樣一來,“蝴蝶效應”產生了,而且還留下了重大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