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帥要對其下令,這時該部隊應該應旗(按一定節奏揮舞本部軍旗)迴應。一部應旗的同時,該部下轄各隊也看到了本部軍旗,明白下來該有任務,可以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日月水火圖案的旗幟可以用來表示此時應用何種方式接敵。五色旗可以下令用什麼陣型應敵——戰前軍議商量好用什麼信號代表要列什麼陣勢。同時幾種固定的揮舞旗幟的姿勢也可以表示一定的含義。
劉病已也不得不爲我們古人的智慧趕到自豪,在二千多年前就能創造出這樣精密的戰場指揮體系。
他現在也明白了,爲何前世看的好多小說裡面,都有不“臨陣換將”的說法,每一位將領(幕府旗鼓隊)都有各自不同的旗幟信號,換將的同時就必須要下轄部隊的所有指揮人員熟悉新將領的指揮信號(更約束)。臨戰則沒有多少時間去完成這一過程,造成指揮脫節。通常有師承(或者上下級)關係的將領會有接近的旗鼓約束,上述這些旗幟都是統帥幕府旗鼓隊應該備有的,當然旗幟的使用方式較帶有強烈的統帥個人性特點,不一定有統一固定的使用方式。這也能提供一個隱藏的好處——指令的保密性。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封建時代兵爲將有,世代將門(不像現代人想像的,戰爭在古代也是一門技術活,可不只是“舞刀弄槍”而已,外人不懂得如何去指揮)的情況。
劉病已還記得張安世還特別強調的是在用具體旗幟下令前,需要揮舞統帥的將旗表示要發令——將旗最爲顯著,能夠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將旗只有一面,保證不是其他人冒用將領的名義下達假命令——如果將旗被砍倒,一是表示將領已經不在指揮位置(可能已經陣亡),二是在重新建旗前將領無法通過旗幟型號下令。
戰線過長的情況下,距離較遠的部隊難以看清楚統帥處所揮舞的是什麼旗幟。那麼就必須有副手來統領側翼部隊,或者調整全軍展開方式來縮短指揮距離(八卦陣、六花陣)。
劉病已不禁“思古之情”大發,記得前世明期末年一片石之戰,當日大順軍從北山至海邊排列成一字長蛇陣,多爾袞即令清軍沿近海處鱗次佈列,吳三桂軍排列於清軍的右邊,採取重點突破戰術。這時正值大風揚塵,能見度很低,清軍得以從容佈陣。少頃,風止,多爾袞一聲令下,清軍呼嘯出擊,萬馬奔騰,飛矢如蝗。
我們不難想象,苦戰一晝夜的大順軍突然被風沙阻住去路,當風沙過後,卻發現面前多出數萬鐵騎,面目猙獰,長辮垂地,“哇、哇”(滿語:殺)聲“震天動地”,這才知道是韃子兵來了,當時體力也已經透支的農民軍,惶恐情緒可想而知。在女真重騎兵(披厚鐵甲,100步內弓箭不透)的衝擊之下,以步兵爲主的大順軍根本無從抵擋,而且。本來山海關前的戰場,實在是太過狹小,擠得滿滿都是人,根本就施展不開,順軍在滿清騎兵的衝擊下,損失慘重,大量的人馬被衝入海中淹死。
本來準備拼命的李自成,在部下的苦勸下終於捲起大旗撤退,而此舉也標誌順軍的全線潰敗,李自成帶到山海關的都是嫡系人馬,經過此戰,順軍的精銳基本被消耗殆盡,李自成爲自己的戰略短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滿清入關,真正的硬仗實際上也就是這一戰,真可謂“一戰定中原”!
後來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在預言滿清既將滅亡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國初(他是清人)創業太易,誅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實際上否定了清王朝“得天下”的道德合法性。滿清因明亡於李闖、因吳三桂大開城門而入關,所以“創業太易”;入關後爲震懾人數遠遠多於自己的漢人而大開殺戒,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所以“誅戮太重”,這兩點決定了清王朝統治缺乏“合法性”。當然這些都是後話,還是讓我們繼續回到主題上。
說到戰場通訊,劉病已通過與張安世等了解到由於通訊能力的限制,在古代戰場上指揮官所傳達的命令內容往往都比較簡短——旌旗金鼓能只能傳達很簡短的信息。長而複雜的信息傳達起來會有很嚴重的時滯,使用傳令兵更要看戰線長度的情況了(當然,下令給統帥身邊的直屬部隊和預備隊用傳令兵更好。可以傳遞更加精確的指令,同時不擠佔旌旗金鼓的指揮通信資源)
所以將帥們必須預判戰場形勢,預先定下方案,對可能發生的不同情況也要有不同預案;戰陣之中以旗鼓的方式將命令——執行哪一套預定方案——傳達給下一級指揮官。很多時候將領的運籌能力正體現在對戰況的預判和預案的策劃上。
擊鼓進攻,鳴金收兵這樣的常識大家早已聽說過了,但是用音樂往下傳達的命令容易在傳遞過程中走樣(戰場的環境是極爲吵雜的),所以只能承載最爲簡單的指令——進、退、止步,最多可以控制部分部隊進攻的節奏。
吉時已到,皇帝陛下、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趙充國等一大批將領立於高臺之上。在王者天下歸來看來,皇帝陛下今天頭戴紫金冠,身披“黃金甲”,殺氣騰騰,有如天神下凡,巍然屹立。
旁邊站立的張安世大聲道:“大軍出征之前,請皇帝陛下發表軍誓(類似現代的戰時動員大會)。”
這是對中國古代兵法的良好繼承。其按照文字記載軍誓最早爲夏后氏所創,其“誓衆于軍中,欲人先誠其慮也。”後來商人起兵也採取這種形式“誓衆于軍門之外,欲人先意,以待事也。”而周人亦“將交刃而誓之。”
雖然夏商周三代軍誓形式有些許差別,但其本意是一樣的,即“出兵伐罪,必立誓命之文。”爲的是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從此,軍誓便作爲一項必不可少的戰前準備工作被後世繼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