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談判”

那雙生子之事兒,李猜四月末就同孫猛提過。是在酒桌之上,酒過三巡之後。雖說再無旁人。但是剁瑟的反應仍是很激烈。

換做是誰,白給別人養了幾年兒子都不會好過。

李猜好話說盡,別孫仍是不假顏色。瞧着那氣勢洶洶的模樣,若不是李猜是他的親姐夫,那樣子就要動拳頭。

因顧及女兒的親事,怕鬧將出來。引得範家那邊閒話,所以李猜只能忍着,尋思等嫁女後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沒想到,孫瑟能主動匕門。

“是玉樹來了!。李鼻親自迎了出去,臉上滿是溫煦。

孫練穿着九成新的官服,身材微微有些發福,請不可聞地低哼一聲。隨着李幫到客廳這邊。

曹、李、孫三家,孫家不過是靠曹家幫襯,纔有今日。李家卻是能同曹家比肩的。李猜祖父早年任過廣東巡撫,封疆大吏;曹顆祖父終老江寧織造,始終是天子家奴。

同曹家的內斂低調不同。李家這邊。李煦向來最爲注重享受。即便京城舊宅,幾年也沒有幾個正經主子過來,但是傢俱擺設都不是凡品。

就說這客廳,檀木鑲玉的屏風。百寶格中的古董珍玩,牆上的名家字畫,隨便拿出兩件都值數百兩銀錢。

孫瑟入目所及,皆是富貴,只覺得刺眼得緊。

再看李翼身上,天青色縐綢長袍,寶藍色馬褂。馬褂上的盤扣。

用的是小拇指蓋大小的藍寶石。頭上帶着的帽正上,則是塊半寸見方的藍寶石。

腰帶上掛着的幾個活計,都是秀了蘇繡的川錦,隱約地露出半截細細地金鍊子,不知是懷錶鏈,還是其他的。

這不過是家常打扮,這一身下來,也要幾百兩銀錢。

別猛只心中堵得慌,想着自己進京當差後,父親每年不過給千把兩銀錢,連家中嚼用都不夠。更不要說人情往來。

去信給父親。父親的性子又是執拗。只叫他盡心當差,不要想着學別人鑽營。

孫猛只覺得心裡發苦,他剛進京時,也端着清高的架子。以爲有着“忠君愛國”之心,就能成就一番事業;結果,成了別人口中的“孫呆子。”上官不喜,同僚不待見,受了幾年的排擠。

等他曉得京官的“規矩。天大地大人情最大,他才曉得拮据的滋味兒。

不說別的,身爲司官”三節兩壽”孝敬上司的,沒有千把兩銀子的禮也拿不出手。夾不要說。姻親故舊、同僚老鄉,各種關係應酬的。

李家養個戲班子都花費幾萬兩銀子。自己身爲孫辦長子,攜家帶口進京,不過是小三進的宅子,二十幾個下人。

曹家有個郡王格格,算是皇親了,比不得,李家還比不得麼?

孫瑟越想越惱,再想着自己素來寵愛的一對姐妹花二隻覺得自己成了個大笑話,簡直是孫家的恥辱。

他卻是不想想。實際上他的帽子算不上綠色兒的,畢竟那對姐妹花是先跟的李鼎,後跟的他。到了別瑟後,孫瑟治家嚴禁,曹穎又是個爲夫是從,極爲賢惠的,那嬸妹花養在內宅,也沒機會見男人。

李猜坐在孫瑟對面,見孫孫神色變幻。臉色兒越來越黑,心裡也是沒底,怕小舅子是上門鬧事的。

“玉樹來的正好,你是含玉的親舅舅,還想着請你做送親老爺。

範家是相府,不是尋常人家。我還怕人手不足,丟了顏面。李猜擠出幾分笑,說道。

對於範家,孫經早是久仰大名。除了開國輔臣范文程不說,就是范文程的幾個兒子都是做到封疆大吏,督撫一方。

到了範時崇這代,兄弟子侄在朝爲官者也甚重。

“送親老爺?。剁辦頗爲意外。低頭看了眼自己的補服,道:

“我職小官微,也不能給外甥女長體面。還是算了吧。”

“玉樹這是什麼話?你是玉兒的親孃舅。你不做送親老爺,誰做送親老爺?說起來。玉樹也算舂風的意,進京不過數載。就連升兩級。如今又是在兵部,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就是爲兄我,還盼着玉樹以後能拉扯一把。”李翼甚是誠懇地說道。

孫瑟想着自己如今任着兵部郎中。不知有多少人眼熱。心中也有些的意,嘴裡還說道:“大哥緣贊,算不得什麼,不過是勤勉當差罷了。”

“如今西北用兵。兵部差事重。玉樹也要多多保重身子纔好。雖說苦些,但是等到戰事完了,論功行賞,也跑不了玉樹的一份。”李翼說道。

孫猛這邊已經難掩得色。挑眉道:“是夠辛苦,甚是瑣碎,哪裡有禮部時自在清閒?不過身爲臣子,能爲臣父分憂,也是福氣,多少人擠破腦袋還進不來。”

兩人說着這沒滋味兒的話,看起來聊得也算熱絡。

去。跟李翼顯擺一番。

李猜不懂兵事,聽着也是稀裡糊塗,只是提及平郡王訥爾蘇的名字時留意下,對於十四阿哥的近況也頗爲關注。

待孫瑟覺得口渴時,賓主兩個已經聊了靠有些不知當如何開口。

不知他眼皮子淺,在乎那幾個銀錢。而是這是關乎到孫家顏面的大事兒。雖說庶子,但是已經上了駒家族譜,好好的就成了別人的家子別。這往後事情傳揚出去,孫家就要成爲別人的笑柄。

再說,作爲姻親,李家有什麼顏每,讓孫家白養活李家的別子?

李猜這邊,聽孫辦閒扯了半晌,心裡早是膩煩,但是等他不說了。又覺得冷場。

看着孫琢欲言又止的模樣,李猜畢竟比他大十來歲,人情世故更通達些。心裡明白,之前那“以利誘之”已經差不多。

畢竟小舅子已經是當媳婦嫁妝充臉面過日子,可見這日子過得艱難。

想到此處,李猜之前的忐忑都沒了。心裡已經鬆了口氣。

不怕孫結要銀子。只怕他不要。要了銀子,事情還能遮掩過去,想個法子也能全了兩家顏面。

別瑟端起茶盞,送到嘴邊,抿了口茶,低着頭也不看李兼,道:

”姐夫前些日子所說,莊子之事?嗯?”

就算他臉皮再厚,也不過直接將想要的銀子數目宣之於口。

李猜見他支支吾吾的,曉得他向來愛面子,面皮薄,接着說道:

”沒說的,權當賀玉樹高升之禮。三十頃地,都是一等的良田,就在通州碼頭附近,是井田,早滿保收的莊子。”

孫穩卻“哦”了一聲,興趣了了的樣子,道:“通州的莊子?東邊?早年父親曾尋人給我占卜過,說是我的命格同東邊犯衝。”

李猜見他這般作態,倒是有些糊塗了。

這莊子是他主動提及的。這立時又給否了,打的是什備主意?莫非打算真金白銀的,那也忒不體面了。再說,這次進京,他是爲了捐官嫁女而來,手頭上的銀錢,都花得差不多了。

別坎已經撂下圭中茶杯。清了清嗓子道:“姐夫家房山不是也有兩處莊子麼?”

“那是祭田?”李翼聞言。有些皺眉。他的母親弗氏前幾年病故。就葬在房山李家墳園。

說起來,李猜祖父的墳地,是在通州。因那附近的莊子都是權貴之家。李家不能在那邊廣置祭田,所以李煦就在房山挑風水好的地方,買了幾個莊子。

李煦的墳地,早些年就使人修好了。他髮妻韓氏病故後,就先埋進了房山這邊。

“那處上韓村的莊子不是離祭田有幾裡地麼?沒有連成一片,也算不上是吧。”別猛眼神落到牆上的字畫上,狀似無意的說道。

李猜聞言,心中說不出是怒是惱。盯着孫辦說不出話。

李家在京城有四處莊子,通州兩處。房山兩處。通州兩處,一處是他祖父的墳地祭田,有二十頃地;一處挨着運河碼頭的,有三十頃地。房山兩處。一處也是祭田。有八十頃地;一處同祭田跟了幾裡,是最大的莊子,有百四十頃地。

這百四十頃地的莊子,是李家在京城幾處產業收益最豐的一處。

李家每年在京城的往來應酬。也多靠這莊子出息。

這幾年京城田地衡貴,就算那莊子包括幾個頃山地,但是就算那百頃良田,也能賣個六、七萬兩。加上山地,那莊子現下要是往外妾。

七、八萬兩是不成問題的。

李猜是做好用銀錢來處理這兩個侄子的事兒,但是從沒想過別炮小會這般獅子大開口。

孫瑟這邊,心裡還在生着悶氣。想着削家早年也是大戶人家,但是父祖不善經營,漸漸衰敗下來,這京城原本有幾處祖產,但是早年分家時,早就分了別房。留給他父親名下的,不過是個二十頃地的小莊。

李家不算南邊的產業,在京城管莊子就四處,土地快到三百頃,比孫家多個倍不止。

看着李猜爲難的樣子,別孫只覺得心中舒坦不少。

李家厚顏無恥地讓剎家白養幾年小雜種。真當孫家是好拿捏的麼?

不過是兩個,婢妾所出的庶子,別家有嫡子嫡別在,並不缺這兩個孩子;李鼎那個短命鬼,要是沒有這兩個小雜種承嗣,就要斷了香火。

李算雖是李家嫡長子。但是有李煦在上頭。他也不是能拿主意之人。通州莊子“贈”別猛之事,他早已在給蘇州的家書中提過小李煦也同意他這般做。

房山的莊子。卻是李家在京城最大的一處產業,就是李猜,沒得到父親同意,也不敢做主處置這莊子。

兩人都緘默,屋子裡沉靜得怕人。

卻有管家,不曉得屋子裡兩人正僵持,走到門口稟告,說是有客人了。

今日搭喜棚,李家在京城的幾處族人同姻親,都打發小輩上門幫襯。

李猜已是沒了笑臉,揮揮手打發管家下去,對孫辦道:“玉樹,父親早年置辦房產那兩處莊子,就是打算作爲祭產的。中間那莊子是鑲白旗劉總兵家的產業,父親也一直惦記買的。因劉總兵這些年一直外任。不在京中,所以事情才耽擱下來。

雖沒有明說,但是這話中婉拒的意思確鑿,孫辦只覺得臉上掛不住。擡起頭來,寒着臉一李猜曉得他性子孤拐,怕他酸臉,稍加思量,道:“玉樹若是嫌通州的莊子小,那就這麼辦,你看行不行?鼓樓大街那邊,有兩處門臉房。也是李家的產業。一年下來。租金進項也能有個千把百兩,算是給玉樹添個零花。”

孫怒那邊,已經坐不住。”師”地一聲從椅子上起身,冷笑着說道:“姐夫莫不鄙視我如商賈。要不然怎麼還學着商賈討價還價起來?姐夫能放下身價,我卻不敢應承。今兒就算我沒來,姐夫的‘好意”還是算了吧。”

說完,不待李猜反應,他已經離開座位,大踏步地往外走了。

李猜見他決絕,只能跟着他。道:“玉樹,都是自家人,還是好好商量。”

別猛卻是瞧也不瞧他,喝來自己的長隨,騎馬揚長而去。

看着孫經的背影,李葬使勁地跺跺腳。不知是恨弟弟留下這樣的麻煩。還是埋怨孫瑟的貪婪。

孫瑟這邊。實是惱得很了。

誰不曉得李家豪富,一個莊子算什麼?挑個頂小的莊子糊弄他。真是當他好欺負麼?

想着那讓別家蒙羞的兩個小雜種。孫瑟只覺得心頭堵着一口惡氣。

回到家中,他回到內宅,直接吩咐人將兩個庶子帶來。

曹穎見他面色不善,服侍他換下官服。只覺得心中踹踹,大氣也不。

這會兒功夫,婆子已經領着那雙生庶子過來。

這兩個孩子,是康熙五十三年夏出生的,今年六歲,已經開始跟着夫子啓蒙。

孫籍嫡子資質平平,遠不如這兩個庶子伶俐,平素孫頓還頗爲偏愛這兩個庶子,尋思好好教導。讓他們科舉光耀門榴。

如今,都成了笑話,過去有多偏愛,現下就有多厭惡。

沒等着兩個孩子請安完畢。孫瑟就走到地桌前,拿起膽瓶裡的雞毛撣子,就衝着兩個孩子抽去。

那兩個還愣着,雞毛撣子已經落到一個身上。因孩子還小,這下子剛好抽到臉上。一下去下去,就是一條猙獰的血操子。

門口那兩個婆子已經唬得不行,連聲道:“大爺”

“滾!”孫瑟只覺得舌噪,回頭瞪了過去。

那兩個婆子也是剁家老人,曉的家裡這位爺的脾氣沒有看着那麼好,戰戰兢掛地退了出去。

那兄弟二人耐不住疼,已經抽泣着哭了起來。

屋子裡只剩下別頓夫婦同兩個孩子。雖不是自己所出。但是這兩個庶子平日都稱呼自己一聲“母親”這如今又是在她房裡捱打,趕明也不說清楚。

曹穎對丈夫雖畏懼,也只能硬着頭皮上前,勸道:“爺,兒子們還小。爺要是瞧着他們有不對的,多罵幾句就是話音未落,孫瑟的雞毛撣子已經揮下。

曹穎只覺得後背火燒火燎的。低呼一聲,已是疼得說不出話。

接下來,門外的婆子,就聽到屋子裡傳來悽慘的叫聲……昌平,曹家莊子。

看着李氏手中拿着的信,曹顆只覺得礙眼得緊。這是前幾日李家派來管家媳婦來請安時,遞給李氏的信。

不知道李煦是有意,還是無意。這給李氏的家書,繞過了曹顆。

曹顆這邊,當然也有李煦的親筆信至,其中提及李翼查詢李鼎被害之事。李煦在信中,只說李猜愚鈍。請曹圃這個外甥,看在“骨肉情分”上幫襯李鼻一把。說得不算親熱。不算客套,就像個舅舅託付外甥的樣子。

那兩個管家媳婦是從蘇州來的。聽說是奉了李煦之命特意來給李氏請安的。

對於自己那個便宜“舅舅”曹顆不僅親近不起來,還有十二分的提防。

他爲曹家百般籌劃,可不想白忙一場。最後被親戚拉下水。

李氏的臉上,帶着幾分猶豫。對曹緬道:“靦兒,這幾日,我都睡不安穩。不知當如何給你舅舅回信。你大姥娘八十多了。身子骨不好。你姥姥從年初起身子也不好。”

原來,李煦的信中,提及文太君同高太君的近況,提及二老對李氏的思念之情,希望李氏九月給曹寅“燒周”後,能往蘇州一行。

李氏上次回蘇州,還是十年前。如今見堂兄信中提及此事,也頗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曹顆心中,可不會以爲自己李煦唸的只是“骨肉之情”若是真有接李氏歸寧的心思。李猜進京伊始就會提及,也不會專程使人來。

“母親,蘇州離京城千里迢迢,路上也不便宜。母親的身體也不比以往。再說長生還小,耐不住路上辛苦。要不然再等兩年,等出了父親孝期,兒子送母親歸寧?”曹顆斟酌着說道。

通過母親對李猜父女的親熱。曹顆也曉得她心裡對李家這個“孃家人”還是甚爲看重的。曹顆做兒子的。不好說別的,只能用個“拖”

訣。

李氏聽了。躊躇着說道:“頤兒,你大姥娘八十多,將九十的人了。海…”!~!

..

第804章 送行第805章 加恩第306章 赴任第155章 家事第169章 陷阱第617章 宿命(下)第602章 貪獸第133章 走親第727章 清明第1041章 舅甥會第844章 初雪第253章 私密第738章 第一關(上)第160章 萬壽節第1168章 人心易變第666章 爭新(中)第1076章 可憐可恨第601章 教子(下)第131章 議嫁第340章 人心第1011章 罷孫(二)第1221章 滄海遺珠(中)第812章 謬誤第1400章 將行第975章 狴犴第84章 渾水第1067章 贈奴第943章 直言第174章 雲散第1098章 詭異流言第375章 算賬第464章 如意(上)第1315章 見客第248章 親家第486章 情情第585章 弄臣第717章 燒七(下)第311章 姻緣(下)第644章 蛀蟲第480章 蛻化第1137章 “福氣”第253章 私密第110章 指婚第113章 樂生悲第570章 立功(上)第53章 風雨第878章 演武第509章 人情第864章 “家規”第463章 教養第63章 差事第109章 屋裡人第614章 較量(四)第1254章 迴歸第610章 萌芽第157章 查賬第1008章 遮羞第1097章 甘爲孺子牛第817章 “家和”第1392章 變動第914章 會親(上)第51章 留宿第946章 京察第821章 借貸第448章 孝悌第949章 明媚八百三十八章 會戰第237章 秋來第149章 花燭(下)第121章 禮單第1082章 好漢莊第1134章 三爺第525章 談棋第972章 行圍(下)第215章 燒鍋第330章 佳人第532章 瑞雪第206章 北上第1048章 新舉人第1160章 賞第1330章 不放心第60章 流言第328 抵京第695章 佳音(下)第759章 逢生第1081章 刮骨(下)第5章 學堂第1067章 贈奴第403章 偶見第356章 章程(下)第308章 大典第1387章 身後事第796章 “乾親”第268章 歸府第664章 九子糉(四)第700章 下注(二)第70章 觀局第670章 求援第581章 藥材(中)第713章 懿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