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紅白事

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初四,曹寅夫婦攜女北上。李氏送女兒曹顏進京候選,曹寅卻是回原籍豐潤(現河北境內)給父親掃墓,順便料理老太君的墳塋地。老太君今年七十三,年壽已高,對自己的後事尤爲關注。因想着丈夫去世已二十多年,驚動地下之人不好,老太君便發下話來,待自己百年後,不與丈夫合葬,要在丈夫墳邊另開一墳。曹寅提前北上,就是爲了安排此事。

臨行前,曹寅將家事託付給曹荃夫婦,將衙門裡的事託付給莊常。

曹顒與曹頌一起,跟着宋夫子學四書五經。尋常的官宦子弟,可以憑本事考秀才、考舉人,也可以選擇憑父蔭獲得監生資格,不過疏途同歸,只有最後參加科舉,取得進士資格,算是正牌子出身,仕途纔會通順。若是捐的官,不但被人瞧不起,也很少能夠升到高品級。曹家在旗,與尋常官宦自有不同。曹顒小時就聽父母提過,待到他大後若是沒意外肯定要到京裡當幾年差,隨後才能夠考慮選擇科舉還是捐官。

九個月多的小曹順很健康,白白胖胖的,曹顒心裡鬆了口氣。自己這個小兄弟身體素質應該是不錯的,希望老天保佑,讓他平平安安長大。

父母都不在,曹顒出府的時間就多了些,江寧的內外差不多逛遍。若不是老太君一日也離不開曹顒,曹顒都想離開江寧,去太湖轉轉。鄭氏兄妹來信,找到最適合養珠的母蚌,已經開始繁育,按照這個進程,明年春就能夠有足夠的母蚌,後年冬就能夠收穫第一批珍珠。茶葉方面,卻不是很順利,除了西湖龍井附近有一定規模的茶園外,福建安溪與太湖君山兩處都是野生茶樹,還沒有人培育整理,產量及其不穩定,要兩三年後才能見成效。

若說曹顒有什麼不如意的,就是顧納那邊。那小子不僅出人意料地落榜,而且還不肯回江寧來,滯留京城說要等下次應考。顧家家道中落,家族復興的希望盡在顧納一人身上,使得他功名之心尤盛。莊常曾爲此嘆惋,擔心顧納誤入歧途。曹顒雖不支持顧納的執着,但仍是尊重他的選擇。他在回信中附上銀票,以供顧納京城開銷,並且隨信附上顧納之母親手縫製的兩雙鞋子。

顧納之母周氏當年由顧納做主,改嫁給車伕陳六,成親後夫妻兩個被曹寅送到北面孫文起處當差。孫文起出任杭州織造後,陳六夫婦隨同孫家回到江南。曹顒顧及到顧納的顏面,與曹寅商議後,將陳六夫婦叫回江寧,在城外買了五十畝良田給夫婦兩個,幫着他們在江寧安家。周氏此時又生了兩個兒子,但對長子的惦記之情卻分毫未減,知道兒子在京城求學,又是爲兒子高興,又是擔心他的生活無人照顧。

織造府內宅的事雖名義上有兆佳氏照看,但實際由曹頤主理。半年前,李氏痊癒後,曹顒對李氏說了曹頤被婆子們轄制的事。李氏大怒,狠狠處置了兩個婆子,半點情面都沒留。在她心裡,曹頤除了是血親侄女外,最關鍵的還是兒子的救命恩人。若是沒有曹頤,說不定兒子就沒了。對於這樣的恩人,自己都不肯怠慢,怎容下人作踐。

李氏經過兒子提醒,才明白曹頤與曹穎、曹顏姐妹不同,心中以爲自己不是曹家女兒,始終帶着幾分自卑自憐。有心說明真相,又擔心老太君年紀大,受不了刺激,她只好繼續瞞下去。只是在日常理事時,將曹頤帶在身邊,一點點教她怎麼管家、怎麼對下人。林下齋每月分給曹頤的銀子,李氏都讓人仔細收好,以後出嫁時,除了嫁妝,再加上這份銀錢,曹頤日子應該能夠過的自在些。

半年下來,曹頤學得有模有樣,日常雜事都能夠接手處理,遇到什麼重要的事,就去派人稟報給兆佳氏或者老太君裁決。因由李氏之前的發話,又有曹顒給撐腰,闔府上下,對於曹頤主理內宅的事都無二話。現在,或許有人將曹顒當孩子,卻沒有在再將曹頤當孩子。按照大清律,男子十六、女子十四可婚嫁。這裡的十六與十四指的還是虛歲,並不是週歲。曹頤虛歲十三,按照律法,明年就可談婚論嫁。曹家在旗,旗人女兒向來尊貴,出嫁前跟着家裡長輩學習理家也是常有之事。

九月初,曹寅打發人回來送信,曹顏經過秀女大選後,被擡了旗,賜姓曹佳氏,指婚給平郡王訥爾蘇爲嫡福晉,十月完婚,曹寅夫婦因此留在京中操辦嫁女之事。訥爾蘇生於康熙二十九年,比曹顏大一歲,康熙四十年承襲爵位,如今任鑲紅旗旗主,主理鑲紅旗旗務。曹家上下,具是歡喜。雖然對康熙將曹顏指婚給皇子或者宗室早已有數,但平郡王卻是鐵帽子王,而且還是嫡福晉,這對包衣出身的曹家可謂是榮寵到極致。

曹顒心裡早有數,並不意外,若是按照歷史記載,曹顏嫁給訥爾蘇後生了四五個兒子,其中長子繼承父親爵位。

曹寅另有信給曹顒,讓他帶人打開這邊府庫,在李氏陪嫁之物中挑選華美之物爲曹顏添嫁妝。因這兩年又要還部分虧空,又派人去各地置辦茶廠,曹家賬面上並不富裕。曹顒知道,曹寅定是手頭辦嫁妝的錢不寬裕,纔會出此下策。

曹顒檢查了下自己的小金庫,林下齋三年的紅利,除去分給各人的,再除去這幾年的開銷,還有大概十七萬兩。曹顒拿出十三萬兩的銀票,十萬兩裝了一個信封,三萬兩裝一個信封。裝好後,曹顒去找莊常,請他派可靠的人將銀票帶到京中給曹寅。十萬兩那份是給父母用來操辦嫁妝與婚禮的,三萬兩那份是他這個做弟弟的送姐姐的禮金。曹顒早看出來,這莊常絕非是簡單的幕僚。織造府裡曹寅的書房,連曹顒這個嫡子都不能隨意出入,對莊常卻不限制。這些年,但凡曹寅離開江寧的時候,織造府衙門的事就由莊常全權料理,這豈是尋常幕僚所能夠掌握的權利。曹家是皇帝在江南耳目之事,對這個世上的人來說算是秘密,對幾百年後來的曹顒來說,卻是早已心知肚明之事。因此,他推測這莊常可能是那監測機構的主力,是曹寅的左右手,所纔會得到這樣大的信任與器重。

十三萬兩,擱在誰眼中都不是小數目,若是託別人曹顒還真不放心。至於莊常嗎?那就是心裡的直覺加上對曹寅用人眼光的信任。

九月底,曹寅的第二封家書送抵江寧,提到曹顏的婚期已定在十月二十六。老太君心裡聽了歡喜,叫人開了箱子,翻出好些寶貝來,打發管事的送上京去。當天晚上,老太君叫媳婦兒子帶着幾個孫子過來,加上曹顒、曹頤,湊成一桌家宴,算是熱鬧熱鬧。老人家一時貪嘴,多喝了兩杯酒,夜裡不知怎麼受了風,次日身子就開始不爽利起來。

大家並沒當成大事,反正府裡有皇帝派來侍奉老太君的兩位御醫,開始只說是着涼,喝兩幅藥發發汗就好。可是,三五日過去,老太君病情漸重。曹荃與曹顒要派人往京裡送信,卻被老太君攔下,只說是不礙事,不願意因自己的緣故耽擱孫女的嫁期。曹荃與曹顒想着等兩天,看看情形再說。

到十月中旬,老太君看起來精神漸好,衆人心中才算鬆了口氣。

十月十八下午,老太君喝了一碗小米粥,吃了小半盤拌鮮筍,看起來精神恢復得差不多。老太君派人將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都叫到了牀前,這其中也包括曹頤,就連將滿一週歲的曹順也讓琉璃抱來。

老太君的視線在衆人臉上轉了一圈,道:“前些日子,我躺在牀上,迷迷糊糊的,總覺得有大事未辦。這兩日想清楚了,就叫你們過來交代交代身後事!”

曹顒聽老太君語出不祥,心裡難受。曹荃與兆佳氏夫婦更是連聲說:“老太君定會長命百歲,眼下身子又大好了,說這些言之過早。”

老太君笑了笑,道:“只是交代交代,安安我這老婆子的心,也安安你們的心罷了!”

曹顒眼圈已經紅了,低下頭,不願意讓人看到自己失態。不管是小曹顒記憶中的溺愛,還是自己附身後的無盡寵愛,在曹顒面前,老太君給予了他一個祖母能夠給予的全部的呵護與關愛。當年初臨異世的惶恐之心,就是因老太君的溺愛而平靜下來。

“我的那些個頭面首飾與衣服料子,就由兩個媳婦平分,賞人也好,自己用也罷,都隨你們;古董字畫把玩之物則由兩個兒子平分。”說着,看了看曹荃:“這兩年,你哥哥瞞着我變賣府中之物,定是爲了償還歷次迎駕的虧空吧?”

嘆了口氣後,老太君又道:“迎駕雖是咱們曹家的體面,但也太靡費了些,你們兄弟兩個又不是善於經營的。我這裡還有銀票十四萬兩,銀子兩萬三千兩,金子五千兩。銀票留下三萬兩,其餘十一萬加上金子都歸到公里,讓你哥哥去還咱們曹家的虧空。國法無情,雖說萬歲爺待咱們曹家恩重,但咱們更應謹慎行事,以不辜負皇恩。留下的那三萬兩銀票,眼前這幾個未婚嫁的孫兒孫女,除了顒兒外,其他每人分五千兩做婚嫁之資。那兩萬三千兩現銀,三千分給我院子裡這些丫頭們做嫁妝。珍珠與紫晶幾個,每人五百兩,八個二等的,每人一百兩。其餘的就分了剩下的二百兩。多少是我老婆子的一點心意,總不叫她們白侍候我一場。那兩萬兩,除了料理我的後事,剩下的就作爲扶靈北上之資。”

房間裡一片寂靜,只偶爾傳來兩聲略帶壓抑的抽噎聲。

老太君安排得差不多了,纔對曹顒道:“你十歲就弄出林下齋,每月收入上千兩的銀錢,所以祖母沒有留銀子給你。你長大後按照規矩要進京當差的,當年我嫁到曹家時,曾陪嫁了一處昌平的莊子,雖然地不多,卻算我的一個念想,如今我就將莊子留給你,你到京城後也好幫着祖母照看。我院子裡的這些個丫頭也都託付給你,願意回家的,你安排脫籍;願意嫁人的,你幫着準備嫁妝;願意留在府裡的,你給安排妥當的差事。”

“是,祖母,孫兒領命!”曹顒在老太君牀前跪下,低着頭應道。

康熙四十五年十月二十八,已爲人妻的曹顏與夫君平郡王回到京城曹家老宅,完成“回門”之禮。送走女兒女婿後,曹寅收到通過驛站百里加急送來的家書:十月二十日未時,老太君去世。

曹寅怔怔的,那頁家書從他手中滑落,慢悠悠地飄落到地上。

此時,千里之外的江寧,一身孝衣的曹顒跪在靈堂前,面如沉水,不知在想些什麼。

第181章 送別第650章 冷意第108章 萌動第988章 落日(一)第845章 紛紛第761章 曹家子第423章 弄璋第1080章 刮骨(上)第1236章 春風吹第793章 操心第988章 落日(一)八百四十九章 賀壽下第942章 過繼第377章 “貴客”(上)第132章 兩難第312章 盛宴(上)第1115章 官場氣派第75章 傳旨第1310章 失控第955章 “送禮”第1359章 及笄禮(上)第298章 “親近”第897章 “世伯”第75章 傳旨第206章 北上第776章 白色第1353章 心結第1149章 聯姻(下)第1012章 罷孫(三)第384章 春來第1077章 姨妹(上)第1341章 佛心第449章 情情第472章 薄怒第278章 家宴第734章 繁花第591章 同鄉第589章 側目(上)第126章 新路第856章 “冬日”第1225章 洪門再現(上)第298章 “親近”第485章 鋪子第384章 春來第3章 雙喜第296章 言傳第124章 珍珠會(下1)第748章 子孫計第1351章 修身齊家第535章 驚詫(上)第242章 二廢第1010章 罷孫(一)第1132章 年倒第1243章 憂患第324章 喇嘛第87章 末節第998章 宮辛(下)第464章 如意(上)第1138章 三代出身第498章 分產(下)第623章 俗務第1381章 拘押回京第554章 血親(下)第362章 撕書第121章 禮單第896章 話聯姻第966章 南苑(一)第23章 新朋第129章 剿“匪”(上)第713章 懿旨(下)第六百九十八九章 下注一第765章 濟民第32章 謊言第107章 應酬第164章 端午第524章 慈悲(下)第136章 父母心第722章 鬧酒第1280章 意外來客第211章 寒食第930章 流光第595章 示好(下)八百三十八章 會戰第824章 流言第535章 驚詫(上)第807章 離愁第1395章 人頭第448章 孝悌第905章 造反第477章 子孫第1174章 同病相憐第1287章 煞費苦心第634章 援手第342章 煙鍋第897章 “世伯”第1265章 言刀第422章 內侍第764章 兄弟聚第1169章 冰嬉第653章 勸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