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石油化工工業建設

重生一九零二 6石油化工工業建設

長久以來,仁安(仁安羌)一直是一塊傳統的石油採礦區。在那一時期,西方人勘探石油的深度往往僅限於500米左右,所以在東亞地區也就仁安出產一些少量的石油。而仁安的衆多豐富油層恰恰都是處在超過1000米以下甚至更深的地層之中。所以英國人對這個‘小型’的油田不是很重視。

華夏的先民們卻早在公元290年的時候就在如今甘肅玉門的老君廟一帶發現了石油,比北宋時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石油還要早上近800年。在那時,當地的人們就已經將玉門的石油用作生產、生活和軍事用途,相比大陸其他地方那石油連毛都見不到一根的狀況,無疑的,華夏的先民是最先發現石油和使用石油的民族。

仁安的淺層石油儲量很少,雖然李睿知道在中東地區的沙漠裡有儲量豐富的淺層原油礦產。但是現在秦國的手伸不了那麼長,所以秦國境內的仁安原油產區就對李睿來說非常的重要。在這個年代來講,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石油業還在發展初期,如今全球石油年消耗量甚至都還沒有達到百萬噸的時期,仁安的這塊油田無疑的仍將是會在秦國的石油開發事業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秦國自獨立戰爭控制了全國以來仁安(仁安羌)的石油化工建設就在進行當中。這時的英國主要的燃料是煤炭所以對石油的開發不是很重視,仁安的石油鑽井是由一家英國的私人公司開發的,獨立軍佔領這裡之後就把石油收歸國有。所以秦國的石油開發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

獨立軍控制緬甸並建國之後,秦國的石油工人幾乎爲零,也沒有石油開發這個領域的人才。好在此時的石油工業纔剛剛起步,石油所提煉的是汽油、煤油、重油等比較初級的產品。秦國在原有的兩三個石油鑽井平臺和幾套鑽井設備的基礎上,有成功的打出了十口自噴井。石油的提煉工業也在原來的小工廠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建,從石油中分離出了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

當然了,僅僅這樣仍是不能促使李睿就下定決心打造華西區仁安石油產業。究其真正的原因,還是石油未來的化工業。

抱着這樣的想法。在秦國成立之初,李睿就成立了中華石油化工集團由留美的地質學博士王睿擔任總經理,從一開始地質隊在當地的各項勘探調查活動乃至此後的仁安石油的各項開發活動都得到了李睿的全方位支持,工人、泵鑽、能源、後勤等等,只要是王睿他們提出來的,政府都在第一時間加以解決,給仁安石油的開發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就是在這樣的全力支持下,這些不遠千里奔赴而來的調查隊員們一個個都顧不得稍加休息,在隊長王睿博士的率領下,石油工人的隊員們全部在荒野中紮起了帳篷……風餐露宿,披星戴月……搞測量,繪地圖,定井位……皇天不負有心人!就在距離老油井僅僅20米的地方,仁安石油的一號勘探井在井鑽鑽至315.53米井深時便令人驚喜的發現了k油層!

經過測定,一號井日產輕質原油20多噸,加上原本三個井的30多噸,四座勘探油井的日產量約合60多噸。四座勘探井的起點出油數據儘管很是微不足道,但卻是標誌着秦國石油正式的步入了工業開發階段,也由此揭開了秦國現代石油工業的歷史長卷。

仁安石油的勘探事業得到了後方國內工業部門的最強有力的支援,華西區的仁安油田也真正進入到了大規模的工業開發時代。

眨眼睛,又是兩年時間過去。這個石油建設團隊所組建的中油集團終於宣告建成了當時秦國國內規模最大、員工最多、工藝技術最爲先進的現代石油開採提煉聯合體。

李睿前往建成後的中油集團視察之際,李睿在視察的間隙間無意中發現,在除各個作業油井的周圍居然分佈着爲數不少的“廢油井”。

這位年輕的秦國掌控者當時就頗感好奇的上前觀看……誰知,在他聽完身邊工作人員的講解以後卻頓時大吃一驚!這位年輕的秦國執掌者也是直到此刻才知道,原來這一時期的人們竟然是這般來採油的……在抽油機出現之前,這個時代的採油技術完全就是依賴油層被鑽出後其自身所具備的內部壓力來朝着地面上自動的噴出原油!

但是要知道,隨着地底油層中的原油噴出,其內部的自身壓力也無疑的會隨之降低,自然而然的用不了多久就會用“廢”了。

聽到這樣的講解,李睿頓時目瞪口呆……必須得說,他這位現代人仍舊是高估了十九世紀初的石油開採技術。除了靠自身壓力“噴油”外,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採油手段就要算是注水了,但無疑的,這種採油技術自身也存在着很大的侷限性,先不說這樣採用的效率能有多高,單單所需的淡水一項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這個世界上的不少儲油的礦藏都是存在於荒無人煙的沙漠等嚴重缺水的地區。

事實上,如此簡陋粗糙的“噴油加註水”組合也自然是不可能被李睿給放在眼裡,就這樣……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他這位秦王陛下又再一次發揮出了其自身“先知先覺”的優勢。

儘管他也同樣不知道那一時空中工業抽油機的具體結構和製造方法,但沒吃過豬肉難道還沒看過豬跑嗎?單單回憶下中學時在網吧玩紅警遊戲時的情景就能大體畫出“磕頭機”的樣子,至少讓他給出大致的結構是沒有問題的。

在他的“提醒”下,西部石油的技術人才幾乎就是滿眼冒星星般的,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率先發明出了有助於油井提高原油產出量的磕頭式大型抽油機械。

說起來其實也並沒有什麼高超的技術含量,在李睿點出來以後,幾乎在場的中油集團的員工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僅僅只需要在原有的油井中添加一座抽井泵,幾乎就是和現代醫用的針孔注射器是同一個原理,磕頭式抽油機在機體上有如一座巨型的剛制天枰,利用自身配屬的一個小型電機來帶動抽油杆上下襬動,推動管道內的井泵活塞做往復式運動,最終把井內深處的石油給源源不斷的吸取上來。

就在當月末,就在李睿友情援助提示下完成改裝的幾組油井立時便迸發出了驚人的生產能力。經過測試,這些同樣隸屬於中油集團的1號、2號與5號等衆多油井的日產油能力都平均上漲了將近六成以上。除此之外,原先被認爲失去作業能力的“廢油井”也由此重新恢復了生產,使得整個中油集團的原油產出量進入了雪崩一般的急劇擴張時期。

而這件事情本身也同時提醒了李睿,在石油工業技術領域,儘管他自己並不具備真正的相關專業能力,但這也並不能影響他將前世耳濡目染的一些技術跟器械先給它“抽象”出來。

就這樣,沒過多長時間,就在李睿的回憶和努力下,一大批“稀奇古怪”的創新技術機器出現在秦國的油田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