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拿出手機,打開了之前下載的燕大平面圖,找到了圖書館的位置,並明確了行動路線。
交流中心距離圖書館並不遠,江寒信步而行,路上順便欣賞了一下傳說中的燕園。
實話說,這裡不愧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高校,十足的現代化氣氛中,還充滿了華夏風情,人文氣息令人沉醉。
五分鐘後,到了圖書館樓。
大門處,不時有人進出,雖然已經放寒假了,但仍有不少學生沒有離校。
這些學子身上,往往洋溢着謙和、禮貌的特質,以及蓬勃的青春朝氣。
江寒混在人羣中,並不算顯眼,很快上了二樓。
閱覽室就在這裡,大門敞開着,能看到裡面的一排排書架。
江寒留意到,進去的學生都會拿出校園卡,對着機器刷一下。
自己可沒有這種東西,硬闖又顯然不可能,這該怎麼辦呢?
江寒讓開了門口,假裝在等人,其實在思考,如何混進去。
身邊不時有人經過,偶爾有人注意到他,不免投來審視的目光。
來到圖書館門口,走又不肯走,進又不進去……
好吧,可能有點想多了,大家也許不過是在欣賞自己身上的KITTON。
好在江寒沒等多久,就迎來了轉機。
一位三十來歲、西裝革履的大帥哥走出閱覽室,經過江寒身邊時,忽然眼前一亮,頓住了腳步。
“這位同學,有時間的話……能不能幫我一個忙?”大帥哥笑眯眯地問。
江寒左右一看,周圍只有自己在,於是灑然一笑:“樂意效勞。”
大帥哥表示了感謝,然後交代說:“麻煩你去樓上,幫我在書庫裡找幾本書。”
“好啊。”江寒點了點頭。
又問:“我就這麼過去,跟管理員直接說嗎?”
大帥哥微微一笑:“當然不是了,你得拿我的借書證,不然可未必進得去。”
江寒接過對方遞過來的教工專用《借書證》,打開看了一眼。
扉頁上打印的名字,卻是“江上行”三個字。
嘿,今兒倒是巧了,碰上個本家……
江寒愉快地一笑:“行,那我就幫您跑個腿,不知您想找什麼書?”
“幾位老教授年輕時的手稿……”江上行說着,從兜裡掏出一本便箋,寫了幾個書名,然後撕了下來。
江寒接過來,掃了一眼,點了點頭:“交給我就好。對了,我找齊了之後,給您送到閱覽室?”
江上行點了點頭:“麻煩你了。”
江寒笑着說:“沒事。”
心中卻想:燕大的老師都這麼實誠的嗎?
連咱的名字和身份都不知道,就敢把借書證交付給咱……
江上行轉身回了閱覽室,江寒隨即也通過樓梯,一層層上樓。
一直上到頂樓,才見識到了所謂的書庫。
整層樓都被打通,打造成一間大庫,防盜門敞開着。
門口掛着一個紅底白字的牌子,上面用黑體美術字寫着:“書庫重地,閒人免進。”
江寒敲了敲門,然後走了進去。
一個長相平凡的小姐姐,趴在桌子上寫着什麼。
聽到動靜,便打量了江寒一眼,詢問:“什麼事?”
江寒人畜無害地一笑:“老師您好,江老師讓我來找些資料,這是他的借書證。”
小姐姐打開看了一眼,似乎嘟囔了一句什麼,然後說:“我這還有不少事沒忙完,要不你自己進去找吧?目錄都在書架上掛着。”
江寒灑脫地一笑:“好的,老師您忙,我自己先找找,找不到再來問您。”
小姐姐點了點頭,繼續伏案疾書。
江寒就這樣輕鬆混進了書庫。
這裡除了一排排的書架、書櫃,再沒有其餘的陳設。
所有資料都分門別類存放,稱得上井井有條。
根據書架上的標籤和目錄,江寒很快就找全了便箋上列出的書籍、資料。
按理說,事情辦完就可以出去了。
然而,好不容易纔進來一趟,怎麼可能這麼簡單就走人?
江寒穿行在過道里,很快找到了貼有“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標籤的書架。
一共七、八個書架,都與計算機有關。
江寒從一個書架邊,取下來一本用硬本夾裝訂的筆記本,翻閱了起來。
這是這個書架上的藏書明細列表。
這裡陳列的資料,大部分是出版物,但也有少量手稿、油印件、打印件等等。
其中一些,很可能是燕大曆代科研工作者,嘔心瀝血的成果,但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並沒有正常發表。
在科研領域裡,這種情況並不鮮見,很多東西如果不能及時發表,可能很快就失去了價值。
江寒翻閱着目錄,忽然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題目:“《一種量子並行算法的設計》?”
他按捺不住好奇心,於是按照編號,在書架上找到這份資料,抽了出來。
這是一份打印稿,看格式和裝訂,應該是某位學生的畢業論文。
江寒隨意翻了幾頁,就無語地將其放回了原位。
的確是按照並行計算的思路設計的,但和量子計算機沒有一毛錢關係。
而且,與其說是一種算法,不如說是猜想,還是不怎麼靠譜的那種。
這麼有民科氣息的論文,怪不得束之高閣。
江寒繼續翻目錄。
忽然——
“《晨曦III巨型計算機設計草案》!?”
江寒頓時眼前一亮。
有點意思,這麼一個普通的書庫裡,竟然還有這種好東西?
他很快在書架上找到了一個檔案盒,打開後,裡面有七、八本冊子,大小、厚薄不一。
江寒拿起最上面一本,飛速瀏覽了起來。
五分鐘後,他已經大概明白了這是一份什麼技術。
這份所謂的巨型機設計方案,應該是一箇中等規模的項目組,搞了一年多才弄出來的。
參與設計的,有幾十位專家、學者,還有不計其數的研究生、本科生。
晨曦III巨型計算機的設計目標,是每秒千萬億次以上。
項目組花費了不少心力,才搞出這個草案,本打算提交上去,爭取後續的研究經費。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就在這個時間段裡,國內外其他科研小組,先後推出了每秒萬萬億次以上的超算。
於是這份設計草案,還沒出道就宣告夭折,只能放在書庫裡落灰……
說實話,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個方案在技術上的確有點落後了。
晨曦採用了非常傳統的巨型超算架構,類似於CRAY研究所出品的那種。
這種架構設計複雜,製造難度也很高,性價比難免有點不足。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超級計算機,都不再採用巨型機的架構,更常見的是MPP架構,也就是大規模並行處理技術。
所謂MPP,從本質上來說,是對傳統集羣式計算體系的改進,用大量廉價的計算單元,組成成百上千的CPU或者GPU、TPU陣列。
雖然傳統架構的超算已經退流行了,但不管怎麼說,這麼詳細的技術資料,在網絡上很難找到,書店裡也沒的買。
所以江寒沉吟了一下,還是決定將這份資料拷貝下來,帶走。
以後自己研製超級計算機的時候,說不定可以參考、參考,擴展一下思路。
江寒拿出手機,將這些資料一頁、一頁,全都拍了下來。
一共三百來頁,足足花了十多分鐘才搞定。
出門時,小姐姐仍在伏案工作。
江寒將江上行要的那些資料放在了桌子上。
小姐姐翻了翻,在本子記錄了一下,就不再理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