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楓可不會去管那些所謂的紅學專家憤怒不憤怒,直接拿着話筒講起來。
“那麼現在開始上課吧!”林若楓淡淡的說道。“上一節課,我們針對《紅樓夢》的作者,以及《紅樓夢》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下次做出了論斷,並且將真正的《紅樓夢》到底有幾回講清楚了。現在,有誰還能對上節課的問題有疑問,或者想要反駁的嗎?”
“沒有!”
學生們搖頭,經過一個多星期,無數的各方面專家,日夜兼程的去驗證林若楓所提出的觀點,得到的結果那都是:林若楓所提出的觀點是正確的!
因此,不但學生,就連那些紅學各派的人士也開不了口。疑惑?他們腦子到處都是疑惑,可是反駁?誰他麼反駁得了?要能反駁,還用在這裡受林若楓的窩囊氣?
見狀,林若楓開口說道:“那好,既然所有人對上一堂課無異議,那麼我就接着往下面講了!”
“前面我已經提到過了,新紅學主要從兩個方面研究《紅樓夢》,即‘曹學’和‘版本’。總體來說,我將其分作了五個重點研究方向,大家請看投影!”林若楓點擊鼠標。“第一點,關於《紅樓夢》作者及其家世的研究。如《紅樓夢》作者是誰?後四十回作者是誰?曹雪芹祖籍何處?曹雪芹生卒年等等,此等研究,又被稱爲“曹學”。第二點,對《紅樓夢》版本的研究,各版本間的源流、異同,以及何種版本最接近原著風貌?第三,對脂硯齋評語的研究,又叫“脂學”。第四,根據脂批或其它一些材料,對後四十回“佚稿”情節的探求,又稱探佚學。最後一點,對《紅樓夢》研究史的研究,對有關《紅樓夢》資料的評價、整理、探考,對《紅樓夢》中的典章制度、飲食服飾的研究等等。”
當林若楓提出五點考證方向,臺下頓時議論紛紛,對於林若楓提出來的研究方向,他們之前可完全都沒有想到。
“林若楓提出這五點,確實有值得研究的東西!”
“沒錯,不過這五點也算是新紅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了吧?不過也虧林若楓能夠總結出來!”
“他斷定了《紅樓夢》的作者,以及前後內容的瑕疵問題,才能以此爲基礎,提出這五點啊!”
“也只有林若楓能夠想到這些,真不知道那所謂的‘探佚學’又是何物?”
“林若楓真的有開宗創派的跡象啊!”
下面各路人士相繼討論起來,林若楓再次爲《紅樓夢》提出來新的研究方向,同時也解惑了所有人對“曹學”和“版本”研究的疑惑。
另闢蹊徑!
這是所有人對林若楓觀點的評價!
就連索隱派、題詠派、點評派等人,都默不作聲,雖然不喜歡林若楓,但是他提出來的五點,的確很有考究價值。
而學生們,早已經目不轉睛的盯着林若楓,內心激動不已,想要知道,林若楓究竟會如何的去講解,詮釋這個瑕疵衆多,謎團衆多,所有紅學專家都不敢講的《紅樓夢》。
林若楓指着上面五點,說道:“所謂考證,其實就是根據一些歷史資料,經過綜合;分析、推論,得出符合實際的、新的結論。但此處的考證派指的是一種方法,即偏重於史料的發掘、整理、推論的一種方法,並不是說“考證派”的所有結論都是符合實際的、正確的。”
衆人細細聆聽,靜候接下來的內容。
“就比如說,我們知道《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那麼我們就可以推導和研究,曹雪芹爲什麼會寫《紅樓夢》?動機是什麼?造成他寫《紅樓夢》的原因又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什麼環境當中?又爲何只有前面八十回?其他的稿子去哪了?我們是不是能夠從曹雪芹的一生來不斷的推斷證實這些問題?”
面對林若楓提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學生們都埋頭沉思,他們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
林若楓用另外一種方式打開《紅樓夢》,使得所有學生都充滿了好奇。
“林老師,曹雪芹爲什麼寫《紅樓夢》啊?”
“就是啊,林老師,你說真正的《紅樓夢》只有一百零八回?這到底爲什麼?”
“能夠從曹雪芹的身世和家世判斷出來的嗎?”
所有學生全神貫注。
林若楓淡淡一笑,肯定的說道:“大家所提出的這些問題,自然能夠從我們研究曹雪芹身世當中得出結論。”
“林老師,快講講!”
“快給我們說說吧!”
“我只知道曹雪芹一生很坎坷,具體的就不知道了!”
這樣一聽,學生們自然好奇起來。
“不着急,聽我慢慢說來。”林若楓微笑着講解。“周所周知,曹雪芹出聲大世家,卻是家道中落。大家也許會想,這算不算曹雪芹寫《紅樓夢》的一個原因?其實不止這一點!”
“哎呀,林老師,您能不能別賣關子?”
“就是啊,快說嘛!”
學生們見到林若楓講講停停,實在是吊人胃口。
林若楓笑了。
“曹雪芹之所以去寫《紅樓夢》,還有另外一個隱情,那就是曹雪芹的性格。在經歷了家道中落之後,曹雪芹性格大變,嗜酒狷狂,對黑暗社會抱傲岸的態度。於是,這才導致了《紅樓夢》的誕生。”
“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是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進行的,可謂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部鉅著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但全書尚未完稿,爲什麼呢?”林若楓故意的停頓了一下。
所有人伸長着脖子等待着答案,內心卻是狂噴林若楓,你丫的快講啊!
林若楓微微一笑,道:“曹雪芹因愛子夭折悲傷過度而一病不起,終年還不到五十歲。正是由於曹雪芹的病逝,纔有了後面高鶚的補寫。”
“曹雪芹的《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基本定稿只有八十回,曾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三十年。乾隆五十六年(西元一七九一年)程偉元和高鶚第一次以活字排印出版,這已是一二o回本,書名也改爲《紅樓夢》了。”
“後四十回一般認爲是高鶚寫的,他根據書線索,也可能看到過曹雪芹所寫的《石頭記》八十回後已經丟失的某些稿子,續寫了《紅樓夢》。使《紅樓夢》成爲有頭有尾的完整小說。”
“高鶚寫的後四十回,雖不如曹雪芹寫的前八十回,但高鶚保留了原作的悲刻結尾,其中黛玉之死,襲人改嫁等,也寫得形象生動,精彩感人。高鶚的功勞也不可忽視。但後四十回中寫寶玉應試中舉,兒子、侄子都科舉成名,家道復興等等,顯然不符合曹雪芹的創作意圖,破壞了原書的主題,是應該指出的......”
林若楓一點一滴的講着。
臺下學生,以及其他人士都全神貫注的聽着,講到某些事情的時候,便是發出驚歎聲。當林若楓提出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又開始沉思思考起來。
一堂課很快就結束了,林若楓也是按照了自己的意願和節奏一點點的講述。
“好了,‘曹學’這一塊呢,基本上就已經講得差不多了,還有一些基本的小問題,相信大家回去翻找資料,也能夠弄清楚。如果有什麼還不明白的地方,後面可以問我!”
隨着鈴聲響起,林若楓拍手喊道:“下課!”
聽完這節課,香江大學的老師們已經不懷疑了林若楓的能力,相反,卻是更加佩服。
學生們眼中露出崇拜之色。
紅學各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苦笑。
原本來找茬的他們發現,一堂課上,他們竟是被林若楓所講而吸引,隨着他的講解,不斷的思考。
他們不得不承認,林若楓講的無比精彩,每一個地方,都是有根有據,邏輯沒有絲毫的問題。雖然講解的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他們得承認,林若楓這種研究紅學的新方法,的確是開創了先河。
可以說,林若楓以及走在了紅學研究的最前端。他們所研究的東西,的的確確如林若楓所說那般,在原地踏步。
而從今天起,林若楓所提出的新紅學,以及研究的新方式,一定會席捲整個紅學界,乃至社會上所有熱愛紅學的人,或者事物。
林若楓爲世人乃至後人研究《紅樓夢》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