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摒棄前嫌

趙昺本不需要擔心張世傑會叛降,但歷史現在已經微微做出了改變,他不能不多個心眼兒,免得被人賣了還在替人家數錢。而他這種擔心並非多餘,前世就有人提出張世傑是‘內奸’和張弘範聯手滅了大宋,當然在他看來這種說法有些荒拗,不過其的種種不合常理的行爲確實給了張弘範機會,讓人不得不對一直撲朔迷離的崖山之戰充滿了遐想。

據趙昺從史書上獲知(當然現在已經得到了驗證),張弘範是漢族人,但按照現行的戶籍制度來說他不是宋人,也不是金人,應該說是元朝人。他父親張柔是河北定興人,出身農民,原爲金國人,如果上溯幾代其祖可能是北宋遺民。在金國滅亡前期,張柔靠組織鄉勇起家成爲一方軍閥,後與蒙古軍交戰被擒,投降了蒙古,後來在連年征戰中,積功累進成爲蒙古漢軍大將。張弘範卻是在其父張柔降蒙二十年後纔出生,此時元太宗窩闊臺也已稱汗十年,金國亡了四年,戶口只能上在元朝的戶口本上,所以他根本不可能當過宋將。

人們爲什麼更喜歡看作爲“宋朝降將”的張弘範被後世人羞辱和輕蔑的故事,這是因爲從民族角度上看,人們同情、嘆息南宋朝廷的滅亡,而對爲敵作倀的漢奸的切齒痛恨,金兀朮打北宋,可以,伯顏攻南宋,也無異議,因爲他們代表了自己的民族。

而張弘範作爲漢人卻來攻打、殺戮同族,這就是大逆不道。很多人並不瞭解張弘範的身世,只因他是漢人,取了漢名,就斷定他是漢奸,給他安上個投降敵人的罪名,指責他在“忠義”上有了缺失,將他羞辱貶損,罵得狗血淋頭,儘管張弘範誕生、成長在異族的國土上,但只因爲他是一個漢人,他的身體裡流着的是漢人的血。

張世傑卻實實在在是金國漢族人,他是張柔的小同鄉,應該屬於同一宗族,按輩分應是子侄。他跟隨張柔起兵抗蒙,但後來不知犯了何事,張世傑南下投奔了大宋,靠着一刀一槍也算功成名就,如今成爲宋朝軍中第一人。基於同樣的原因,張世傑爲大宋征戰一生,自然就成了漢人不忘祖宗的楷模。

但是趙昺深知在這個人們國家觀念淡薄,宗族觀念卻是極強的時代,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的,呂氏家族呂文煥一人降元,其家族中子弟紛紛跟着投降,結果導致長江防線全線崩潰就是明證。而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如果張世傑有一絲動搖,就有可能被張弘範用宗親之情所打動。其若投降,趙昺想憑一己之力挽回局面將十分苦難,他琢磨着最好的結局就是能帶着太后和班朝臣突出重圍,丟下十數萬軍民逃命……

火船計的失敗讓張弘範覺得難以輕易攻下宋軍水寨,而那種高成本的火船計他也不敢再用,便如趙昺所知那樣一邊加緊封鎖,一邊開始實施攻心戰和誘降計,他從自己軍中還真找出一個張世傑正經八百的親戚,其外甥韓新,讓他進宋營勸降。不過事實讓趙昺很快便放了心,張世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他還是歷史上那個忠於大宋的傢伙。可也讓趙昺挺失望,人家根本沒把自己這個皇帝當盤菜,勸降都不找他做主。

張世傑頭一次還算念舊情,在自己的船上接見了韓新。其實這勸降也沒有什麼技巧,無外乎滿足對象的要求,而最常用的就是方法就是高官厚祿。張弘範開出的條件就是官封萬戶,金銀無算,但這些並沒有打動張世傑,將外甥禮送出營;沒想到韓新第二天又來了,這次張世傑臉色便不好看了,跟其挑明自己絕不會投降,便將其送走了。

想是張弘範給韓新下了死命令,或是許下了宏願,其第三天又來勸降,這次張世傑惱了,在衆人面前用手指點着外甥的鼻子罵出其那流傳後世的名言——“我知道投降可以苟全性命,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但人可以不顧節義嗎?”羞愧得韓新無地自容,悻悻而去,此後再未登舅舅家的門檻。其後又對身邊的人說:“我也知道,只要投降,可得活命,還可得富貴,但我志已決,不會動搖了。”

張弘範見親情無法打動張世傑,便又轉到文天祥身上打主意,企圖一箭雙鵰,既誘使文天祥歸降,又利用其在宋軍中的威望,瓦解宋軍。他派李恆勸文天祥修書給張世傑,促其早日歸降。但文天祥不寫,並義正辭嚴地說:“我無法拯救我的父母(指宋王朝),難道能教人背叛自己的父母嗎?”但李恆一定要他寫,他就憤然拿起叫他修降書的紙筆,把被押在船上經過珠江口零丁洋時所作那首流芳人間的詩歌《七律?過零丁洋》寫了出來。如此說來,張弘範之於中國古典文學倒也有些功勞。

大家都很給面子,趙昺當然也要表示表示。勸降失敗的張弘範認識到崖山大道上是沒有捷徑的,他準備啃硬骨頭了,遣軍全部佔領了崖山島沿岸,徹底切斷宋軍獲取柴薪和淡水之道。他派鄧光薦爲代表,讓其給張世傑送去了兩千石的清水,並表示自己可以動用護軍奪回樵汲路,殲滅島上的敵軍,請其行個方便。若是平日送兩千石清水給人,估計不僅張世傑,就是任何一個人都會以爲陛下拿自己開心呢!可當下卻不同,水不止是貴如油了,而是堪比黃金,那就是命啊!

張世傑有感於當下形勢危急,而陛下又向他示好,便也不顧‘危險’親自過船到社稷號與陛下相商。這讓趙昺聖心甚慰,雖然是形勢所迫,但也表明大家在關鍵時刻還是能坐下來好好談談的,於是他率衆親自下船迎接,將其迎上帝舟共商破敵大計,上演了出摒棄前嫌、君臣同心的大戲,而這場戲很可能就能改變歷史的走向,改寫大宋的歷史……

第669章 辯第764章 能怎麼樣第1272章 說易行難第294章 作秀有風險(二)第818章 生財有道第144章 安瓊策(三)第801章 堂議第443章 怪論第1370章 不辨不明第1006章 狠辣第291章 暗中造勢第107章 挖寶第400章 有警第683章 恩科第1295章 你想多了第797章 步步深入第853章 露一小手第511章 分割第1062章 闖灘(四)第675章 不是東西第092章 出航第1450章 刮目相看第843章 能奈我何第251章 兩連撞第755章 猜不透第1129章 當機立斷第1436章 善惡有報第667章 忙中有閒第497章 偷回來了第365章 壞了第791章 難捨第978章 人才難求第930章 開張了第566章 何以如此第1097章 做活閒子第990章 搞死老三第185章 忠心不變第580章 物盡其用第1074章 豈有此理第534章 經濟賬第375章 斷水之危第1113章 快不起來第212章 豈有此理第025章 來投第812章 進書儀第533章 正視敵人第1163章 上元之夜第879章 非他人所比第421章 衡量第372章 他們不行第176章 不足第1212章 撥開雲霧第236章 預案第1186章 同樣缺錢第946章 ‘騙子’第1332章 以戰代練第1121章 飲鴆止渴第928章 非是易事第1209章 好大的火第958章 大有不同第903章 演射第066章 福利第521章 殺了他第511章 分割第050章 不速之客第1419章 建立規範第678章 舉一反三第752章 決意第044章 濫好人第306章 議事第662章 定位第328章 崖山第918章 各有不同第1121章 飲鴆止渴第1258章 弦外之音第1295章 你想多了第791章 難捨第857章 迎靈第1065章 戰略調整第555章 回朝第1426章 不同往昔第231章 以人度己第180章 瘧疾第265章 陷陣第1089章 計議第1422章 吃個悶虧第429章 各有說法第1346章 新式武器第1217章 搖擺不定第1463章 不合時宜第1057章 不徹底第1057章 不徹底第138章 肉疼第020章 賄賂第268章 登船第920章 各自妥協第544章 好人難做第009章 初會第743章 一鍋端第580章 物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