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法監部】

蒸汽機的難點是汽缸與活塞,因爲這個時候沒有太好的拋光技術,也沒有電焊把幾塊鋼板焊接起來,只能一塊塊使用特殊辦法固定後,使用螺栓鏈接,而鏈接之處對於密封性的處理會非常的難。

劉辛親自與棉虎鐵堡匠師商議蒸汽機的製造,用木料做出小的蒸汽機模型, 所有人一起從每一個部件,每一個技術難關開始攻破,很快大家就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很多問題大家其實都有能力解決,只是很多人沒有研究創造的思維罷了。

進入二月,劉辛發明了高壓鍋, 這是蒸汽機發明的基礎,他把自己發明的高壓鍋送到麒麟商行下屬的各個酒樓、飯店, 一些新的菜品又有了新的做法,市場上也開始出現高壓鍋。

攀登科技樹可着急不得,能夠一點點的取得效果,雖然只是一小步都非常重要,所以劉辛多是讓匠師們用科學思維去考慮問題,然後在嘗試中看是否有現實中可以使用的成果。

這一天劉辛在與工匠們討論各種拋光技術的可行性,簡雍找到劉辛告訴他益州各郡縣今年申訴案件增多,官府整天忙於各種案件處理,花費了太大的精力,如今要做縣令、太守可是不容易。

“主公,主要是去年六月刑事法頒佈,與今年民事法頒佈,很多人都知道法律健全開始申訴到官府,尤其是瑞縣與成都縣,百姓識字的多, 人也多,這兩縣就算縣令一天到晚處理各種案件都處理不過來。”簡雍對劉辛說道。

“這些我都早有預料,原本打算明年讓徐庶回來再解決這個事情, 現在看來必須趕緊開始了。

明天開始在益州設立【法監部】,【法監部】下面設立【法院】、【審查院】、【律令院】,就在瑞縣與成都縣兩縣先試行。

【法院】設立州、縣、鄉三級,普通案件由各鄉自行解決,處理不了再向上一級推送。所有鄉法院院長由州牧府統一任命,其他人人員由各縣縣衙統一任命,具體辦法我去年冬季已經準備的差不多,還需要州牧府完善一下。

【審查院】負責益州所有縣衙、八大部門審查,各申訴案件審查,與各級官員的監督。

【律令院】負責律法的制定與審覈,【律令院】成員由各縣鄉亭長,縣丞、鄉老、郡丞、商業協會代表、世家代表等一起組成,每年九月舉行鄉級律法提案,十月進行縣級律法提案,十一月郡級提案整理,十二月份【律令院】總結衆議,年底之前送到我這裡來,我審查合適明年一月就開始實行。。”劉辛對簡雍說道。

“屬下原本還想給主公說一些令法不對的地方,如此只要【律令院】成立,就可以對這些律法進行修改。”簡雍一臉佩服的看着劉辛,能夠想出這麼一系列政令使得益州各郡縣治理越來越穩定,這其中的門道可不是一點點,作爲如今的蜀郡太守,簡雍可以說是益州除了劉辛官位最高的人,可是他自知能力比劉辛差太遠,只要能跟上劉辛的步伐,完成他交代的事情就已經很不錯了。

“今年年底等仲德、元直、黃敘、漢升、幼平他們回來,我打算與大家一起商議一個總法,一切益州律法制定都必須遵守總法,這樣【律令院】才知道如何制定正確的政令。

今年先建立【法監部】框架,明天我就讓徐元直回來當【法監部】部長,在瑞縣、成都縣今年縣把法院建立起來,給縣令、太守減輕工作壓力,讓法院總結律令缺陷送到【律令院】,今年年底就可以對現在頒佈的各項律令進行修改。”劉辛道。

劉辛先是給益州頒佈一系列政令,

這幾年他已經頒佈了超過二十條有關婚姻、勞動、刑事、商業方面的律令,一點點的來讓【蜀郡報】推廣,到如今瑞縣與成都縣已經有很多人在注意劉辛下一期會不會再下達新的政令。

有這麼多人關心,劉辛的新政也好實行下去,如今【繼承令】已經頒佈四年時間,在蜀郡各地醞釀了四年的【繼承令】開始越來越火,世家分家的越來越多,官府最近一直在爲很多世家大戶分家而忙碌,這裡面也是牽扯到官府的利益的。

如此建立【法監部】,縣令與太守的權力縮小,劉辛如今就是在減小各級官員的權力,如此他們在建設政務工作強度的同時,腐敗的記錄就會加大,雖然劉辛有【錦衣衛】,但是他可不敢保證手下官員一點沒有貪污,權力太大很多地方一般人查也查不出來。

“主公,如此【審查院】與【錦衣衛】功能重疊, 以後遇到官員貪污是應該交給【審查院】還是告訴主公,讓【錦衣衛】去做。”簡雍向劉辛問道。

“這完全不衝突,地方遇到官員貪腐,有賬務不清的地方自然是要交給【審查院】,【審查院】審查各部門每年賬務與各案件,發現問題交給【法院】處理定罪。

各部門每年需要把自己處理案件內容彙總送到州牧府,州牧府再度審查如果發現不對,再交給【錦衣衛】去做。

我們如今差不多佔據整個益州,地盤越來越大單靠【錦衣衛】已經不夠,以後【錦衣衛】數量會保持在300人左右不再增加,只執行我交給的特別任務。”劉辛說道。

如此所有官員對【錦衣衛】的恐懼也就沒有以前那麼大了,只要不是殺頭的大案件【錦衣衛】就不會出動。劉辛只需要保持自己最後審查決定能力,給手下八大部門與各級官府一定的自由,這樣治下秩序才能更加健康合理的發展。

如今劉辛手下就一些益州,以後他很有可能會掌控更多的地盤,所以劉辛儘量發展成都縣與瑞縣,讓這兩個不同性質的超大縣城嘗試完善新的政令,然後再把這些成熟的政令推廣到更多的地方。

劉辛心中雖然有很多更加先進完善的政令,可是那是超越時代的,這個時代生產力還遠遠無法與自己前世生產力相比,全部生搬硬套過來對益州不但沒有多大作用,反而有大害。

第四百六十五章 瑞縣會議第七百五十八章 戰神之名(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起勞作(新年加更一)第二十二章 收穫第六百零三章 公孫度的野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害怕了第八百零八章 解決辦法第七百二十六章 第二名絕世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格局第二百零六章 俘虜方悅第二百八十章 東郡第四百七十九章 教育是根本第八百三十九章 空間成長第二百七十章 劉備接印(打賞加更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一員猛將第十五章 再見周氏女第六百八十章 張飛安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進入荊州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幸監國第十七章 豬大腸(爲土豆刀加更)第八百一十六章 孽龍之災第八百一十五章 海島遺址第七百三十九章 武力值110第八百二十六章 鋪路第一百零二章 張家莊的豬腿第二百五十九章 險瀆騎兵之劫第六百四十五章 郭嘉的信第三百七十四章 長難湖第六百九十七章 是貿易,不是征服第四百零四章 劉備會盟第八十一章 水庫建成第三百六十章 收穫的喜悅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亮入蜀第二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回涿縣第九十八章 仁者之心第八百二十五章 父子對答第六百六十章 益州騎兵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漢強制令第七百二十九章 心中的支柱第四百五十八章 十政令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漢的態度第四百二十三章 討董聯盟散第三百九十八章 拉攏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虞來訪第八百零三章 信仰空間第三百六十八章 東阿縣據點第一百零二章 張家莊的豬腿第八百一十五章 海島遺址第一百九十七章 辯論與匯合第三百三十七章 焦灼第二百四十八章 險瀆騎兵在鮮卑第五百零三章 益州南部現狀第二百五十二章 全部拿下第七百七十四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曹操艱苦第二十七章 僱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劉備復漢第六百四十八章 郭嘉的迷茫第四百八十三章 徐庶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棕到來第二百六十三章 郡守府來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龐德公司馬徽第五百四十五章 棉竹縣攻略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五百七十五章 穩步發展第六十九章 大旱至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棕到來第四百零八章 險瀆騎兵vs西涼鐵騎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路可走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價入城費第二百六十章 跨過這一步,就是傳奇第四百零三章 虎牢關下止不前第八百二十四章 系統更新第七百四十九章 五年之後第七百五十八章 戰神之名(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劉焉安排第一百一十四章 春耕第五百七十一章 最大的對手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心滿值的張瀟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練兵第七百七十五章 迫降第二百七十九章 【闊煞星】張頜第四百七十二章 甄逸的決定第七百九十五章 王小花的回燕京第四百四十二章 金錢的威力第七百九十一章 轟動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大政令第三十九章 艱難的劉備第七百八十七章 錫蘭島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影出沒第一百零二章 張家莊的豬腿第一百六十四章 獨自領兵第四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羽娶妻第一百八十六章 盧袤第一百四十三章 管亥第五百五十章 瑞縣城初建第十三章 得與失第二百八十四章 強行練武第八十一章 水庫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