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戰爭

8月28日,在南華的最後通牒時間到來之前。爪哇人方面依舊沒有對巨港事件作出迴應,只是呼籲南華方面要冷靜。

實際上,他們也不可能作出什麼迴應,因爲荷蘭人的窮追不捨,他們的游擊隊總部已經化整爲零,隱藏在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的山區。

而且,游擊隊內部也是各自爲政,抓獲襲擊巨港的數百名爪哇游擊隊,分別來自不同的地區,也根本沒有任何人敢出來承擔責任。

28日早上七點,也就是襲擊時間發生整整一週之後,在沒有得到任何有效解釋的情況下,潘志成代表南華各界發表了電臺演講。

這一刻,南華的所有人都守在了收音機前面,想要知道政府將會作出什麼選擇。

當聽到潘志成說道:“鑑於爪哇各界沒有任何人給出有效回覆,我代表南華政府宣佈:巨港地區從今天開始執行戰時管制,任何民族,任何人都要服從南華政府的統一管制,任何反抗行爲,都將會被視爲敵人。”

街道上傳來了震耳的歡呼,在南華大學的學校廣場上,數千名學生也都在歡呼,不少情感充沛的學生,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幾百年來,華人一直是這片土地備受欺凌的對象。但是因爲從來沒有自己的軍隊,他們只能默默地承受。

但是從這一刻開始,他們知道,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因爲不服從荷蘭人的分配方案,爪哇人至今還沒有成立自己的政府,沒有建國。既然沒有建國,也就沒有宣戰一說。

而南華政府的軍事管制方案,實際上就是對這一地區的主權宣示。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你要不服,那就開打吧!

更震撼人心的通告來自於南華大法官陳仲卿,他在隨後的廣播中,用威嚴的聲音念出了南華政府對抓獲的兩百多名爪哇人進行了宣判,全部槍決!

在他宣告之後,街面上安靜了足足有兩秒鐘,人們才發出了歡呼聲。

這個時候,無數人無不後悔自己現在沒有去巨港,不能親眼目睹兩百多人被槍決的壯舉。

而許多國家也沒有想到,南華這次如此硬氣,對抓獲的罪犯無一緩刑或者是關押,全部直接處死。

而在巨港,一週前飽受驚慌的人們現在都涌出了家門。希望能趕到城市南郊的武吉喇嘛山,親眼目睹那些暴力分子被槍決的場面。

可是,整個街區已經被軍隊封鎖了,軍隊把守住了所有的街道,呼籲人們不要擁擠,造成踩踏事故。

而槍決的畫面將會被拍攝下來,晚上在南華電視臺播放,人們只要找個有電視的地方,就能在電視上看到處決場面。

21日,有超過五百名爪哇人手握鋼刀,鋼管,還有少部分人手握各式槍支,在巨港市中心突然發起襲擊。

當天,一共有兩百多人當場死亡,還有一百多人重傷,又死亡近百人,重殘數十人。

除此之外,還有六百人輕傷或者是致殘,損失慘重。

但是襲擊者們只有不到一百人逃脫,其餘的人不是被當場打死,就是被抓獲了起來。

一開始,政府還對這些兇手進行了救治,引起了很大一部分人不滿。

許多人以爲,政府恐怕會軟弱下去。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次政府會如此強硬,根本不盡興甄別,只要是參加暴動的兇手,不管你有沒有殺人,全部槍決!

但是,這只是開始。實行了軍事管制的巨港從28日開始就進行了全地區的大清查。每一間房子,每一個人,都重新到政府部門進行登記和甄別。

這次的清查活動將會在將巨港的複雜局勢穩定以後,就向其他地區蔓延,並且一路向西北,終點是大馬吉隆坡對岸的羅幹河流域。

這也是南華用無數條件換來的國際社會的認可,爲此南華除了將大部分軍隊都派往這一地區,還在荷蘭的幫助下,完全封鎖了東印度羣島的水域。

現在的爪哇人可不是以後的印尼,他們並沒有獲得戰爭資源,沒有軍艦,沒有飛機,沒有大炮,甚至連槍支大部分都還是日本人留下來的。

雖然後來美國和蘇聯爲他們提供了不少武器,但是子彈供應又成了問題。

要不然的話,他們幾千萬人,也不至於被幾萬荷蘭人打的四分五裂,連首都日惹都被荷蘭人佔領了。

在另一世,要不是美國的威逼,荷蘭人本來就奪回了東印度羣島,最後卻被迫退出了這一地區,還把抓獲的爪哇領導人們全部釋放了。

但是這一世,有了南華的崛起,現在南華在政治上偏向西方,與紅色浪潮對立。

而且華人的教育程度較高,與歐美的交易更加密切,現在不僅與歐美在商業上合作,連貨幣都選擇了與美元掛鉤。

美國現在當然會選擇南華,而不是選擇支持爪哇人了。

這種立場的轉變,也讓爪哇人陷入了絕境。

雖然蘇聯依舊能夠利用小型貨船提供一些輕武器和子彈,但是無濟於戰鬥的發展。

南華的士兵雖然少,但是武器裝備先進,後勤供應充足。現在按部就班,一步步緊逼,爪哇人根本不是對手。

華人在蘇門答臘島的防守轉變爲進攻態勢,也解放了最少兩個集團軍的荷蘭士兵,他們從蘇門答臘島撤出了大部分軍隊,全部調到了爪哇島和香料羣島上。

也正是這種武力的絕對壓制,又控制了海域,所以沒有人會認爲爪哇人能夠翻盤。

婆羅洲島上,原本就只有幾十萬爪哇人,大部分還在南華成立的時候返回了爪哇島。留在婆羅洲的除了少數別有用心的,大部分都是根本不在乎誰統治的底層居民。

巨港實行了軍管,婆羅洲雖然雖然還沒有這麼嚴格,但是利用民衆本身的監督和管制,這些爪哇人也根本不可能給南華造成大的威脅。

等到了冬季,美國方面的軍艦交割,培訓的海軍可以執行任務,那個時候,南華的軍事力量會更強勁。

而且到了冬季,第五批受訓的陸軍士兵又會開始服役,那個時候,南華跟爪哇人的軍事實力差距會更大了。

也是因爲這些原因,雖然戰爭會影響一部分外商投資,但是影響並不大。

因爲爪哇人根本不可能登上主要投資目的地的婆羅洲島和邦加島。

南華能有如今的環境,是周南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一步步營造的,但是他對細節的發展,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和關注。

來到南華以後,他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南華大學的學院組建和資金分配方面。

胡希疆和周南是南華大學的聯合校長,但是在職務分配上,兩個人卻完全不同。

胡希疆負責文科學院的組建,他利用他的威望,吸引來了大批來自國內的學者。特別是如今藍黨敗勢已現,許多商人和文人,都尋找途徑離開了大陸,在文科方面,如今人才濟濟。

除了文科方面的管理,胡希疆還負責處理校務的行政事務,除了沒有財政大權,他就是一個大管家。

相比文科,理科方面的發展卻不盡人意,周南他雖然尋找了一些大師級別的人物,但是人手還是有些太少了。

要不是因爲人才短缺,南華大學就是招收一萬學生,硬件方面也沒有一點壓力。

而且,學校的理科教育還有最麻煩的一點,那就是語言問題和教材問題。

數學,物理,化學,環境與建築,工程技術,工學院,電子科技學院這七大理科學院,除了環境與建築學院是樑先生這個華人任院長,其他學院的講師和教授大部分都來自歐美。

這裡面,英語系的教授最多,其次就是德語系的。而這些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教授們,爲了宣揚自己國家的文化和科技先進性,都願意用自己的語言來教學。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第一批招收的學生們,都是精通一門外語的大學生們,要不然,連老師講課都聽不懂啊!

光是爲了協調這些教授之間的分歧,周南就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跟他們溝通,每天工作時間超過了十六個小時。

最後還是決定了理科方面的教學,要以英語爲主,中文爲輔,至於德語,只有一些感興趣的學生自學了。

除了這些,還有就是資金分配問題,各個學科的教授爲了建立自己的實驗室,需要周南的撥款數量都稱得上鉅額。

當然,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這都是常事,所以,爲了這些資金誰多一點,少一點,競爭也是無比激烈。

幸虧潘老他們在周南回來的第一時間,就給他轉來了五百萬美元,要不然,周南會更頭疼。

建立實驗室不像發薪水,在大學裡消費,一般都需要到國外採購實驗設備。南華元還不是真正的流通貨幣,當然不能用,這個時候,就只能動用美元了。

而在南華大學之外,目前還有一所大學也建設了起來,那就是生物和醫學院。

這個學院被起名叫做醫學科學大學,之所以被單獨劃撥爲一個大學,是因爲除了利用了南華大學的地皮和教學樓,這所大學完全沒有讓南華花一分錢。

(戰爭不能詳細寫,大家能理解就好,今天晚上沒有應酬了,一會兒還有第三更)

感謝福誠,tja123,山新雨,enjoyelion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九十七章 同一個地球第五十四章 人類社會第十八章 旅途第五十一章 圓滿結束第一九九章 南華的金融體系第一二九章 接手大衆第三十章 新書計劃第十八章 世界通史第一八四章 麥卡錫第一五六章 風暴的漩渦第五十四章 人類社會第六十六章 道歉第一七五章 條件第一四一章 歸家第一五八章 第二屆論壇第三十二章 兩個大爺(三更求訂閱)第一零七章 諾貝爾文學獎第一一二章 生物與歷史第十三章 波折第四十八章 訓練第二二零章 複雜的關係第五十二章 選舉(一千五月票加更)第一九四章 條件第七章 命運的歧途第一五六章 風暴的漩渦第一四一章 歸家第三十八章 面世第二十章 父子商談第一五六章 風暴的漩渦第六十章 父子籌謀第四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九章 權力的交替第五十二章 選舉(一千五月票加更)第一八七章 情敵之間第七章 命運的歧途第一五三章 古董第一零一章 抵達倫敦(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五章 確定第一四二章 第三屆論壇第十六章 請求(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力量 (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北約第一一零章 希望第三十二章 兩個大爺(三更求訂閱)第一六零章 分工(林雅意東掌門加更)第九十八章 佈局(盟主加更第一更)第二二六章 和解第一八一章 自省第一七一章 復仇第二一零章 轉變第九章 除夕第十九章 閉幕第二十一章 德國的消息第三十五章 純真第九十四章 民族利益第四十九章 回家第一六四章 大學開園(大隋章德公盟主加更)第三十章 新書計劃第一九七章 猶豫第一二二章 繁文縟節第一章 兩年第一六零章 戰爭的藉口第八十章 談妥(求訂閱)第一一一章 對話第三十章 新書計劃第二章 籌謀第一四八章 鹿第二零八章 調查第一三三章 發展之路第一二五章 頒獎典禮第十八章 外白內黃的西方人第一六零章 戰爭的藉口第一五八章 第二屆論壇第三十三章 訂婚第一五三章 開幕式上第五十四章 改變的計劃第七章 笑話第一五七章 公平第四十九章 學派第七十二章 談判第五十一章 攪渾水第二章 籌謀第一七九章 幸福第八十一章 準備登臺第七十章 經濟體制第一二一章 暗地的影響第二十六章 再赴荷蘭第二一九章 何去何從第一二九章 接手大衆第十章 準備第九章 計劃第九十章 偉大的人第七十九章 煤鋼聯合體第十一章 再返阿納姆第一三八章 飛機(迷一樣的單身小夥盟主加更)第五十章 親密第六十三章 人生的軌跡第五十七章 吹捧第五十五章 回家(元旦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