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

雖然大明已經向東南亞半島投放了近五十萬軍隊,但對於大明國內而言,並沒有絲毫感受到戰爭的存在。

整個大明的百姓生活依舊如往常一般富足而又忙碌,隨着電燈的推廣到各布政使司省城後,各處城鎮的夜市更加熱鬧了起來。

一些大戶人家或者一些熱鬧街市甚至開始通宵達旦地唱戲、聽曲、舞獅子、玩雜耍。

百姓們的非工作時間延長,娛樂需求自然也就提高,消費需求也開始大幅度增長,也就進一步促進了大明商業繁榮。

但也因爲娛樂需求的增加,也促使第三產業等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脫離直接勞動生產,開始專攻藝術、文學、音樂、戲劇等方面。

以往就流行於市井之間的才子佳人、英雄史詩等傳奇類讀物也就更加火爆,而在起初純粹靠發表學術文章和新聞爲主要賣點的媒體報刊也開始出現一些專門連載各種傳奇故事的刊物。

“雜誌”一詞也開始提前出現在大明,不過相比於以往年的傳統娛樂方式,廣大百姓還是對最近常常提到的蒸汽火車和電燈等新奇玩意兒感興趣。

隨着天啓二十九年的到來,因爲大明日報早在半月前就披露了大明第一條由山海關至京城的鐵路即將建成通車的消息。

所以,在這一段時間裡,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百姓慕名擁擠到山海關到京城沿線,準備好好觀瞻一下大明日報上畫的蒸汽火車。

大明的很多百姓並不明白爲何會在山海關和京城之間鋪設兩條鐵軌,而且鐵軌上還鋪滿石頭,鐵軌兩面還架起鋒利帶倒刺的鐵絲網。

但當恍如怪物的黑色機車頭吐着濃濃白煙哐當哐當地行進時,很多在沿途鐵絲網觀瞻的百姓們都不由得傻了眼。

誰也沒想到這種宛如玄色巨龍的鐵疙瘩居然能在這窄窄的鐵軌上行進,而且就靠着幾個圓圓的鐵盤盤,沒有馬拉,也沒有人去推。

有喜歡賣弄見識的人開始解釋着這都是靠燒煤來吐氣行走的車子,這種車子不需要馬拉,只需要用一種蒸汽機車裝上就行。

但更多的人則是對此感到嘖嘖稱奇,甚至很想進入車窗子裡面看一看。

不過,此時從山海關到京城的火車是不允許任何平民百姓進入的,在這條從山海關到京城的鐵路建設完成後,駙馬都尉鞏永固、工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啓、交通部尚書霍維華等朝廷官員與鐵路建設參與者成爲第一列正式通行的火車的乘客。

徐光啓也是第一次坐在這種後世只有旅遊區才能看見的小型蒸汽火車車廂裡,他所坐的座位是竹製雙人座,靠窗內側則是黃木板嵌和而成的牆壁,速度比起現在的火車而言自然很慢,但對於徐光啓而言卻是快如奔馬。

眼見着山巒與樹林飛速向後劃去,徐光啓則頗爲有興致地拿起一杯進貢的紹興酒,倒在駙馬都尉鞏永固杯子裡,待對面的駙馬都尉鞏永固接過矮腳玻璃杯後,他才問道:“鞏駙馬可知窗外這些樹木花草乃至山川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

鞏永固不由得笑道:“徐閣老真是說笑了,下官雖說讀書淺薄,但也還算不上愚笨,外面這些樹木花草自然是靜止的了,儘管他們看上去是往後退的,但究其根本則不過是我們所坐這火車速度快,我們又在車中,故與車同速前進着,所以纔出現花草看上去往後動的現象。”

徐光啓則搖起頭來,作爲大明學術型官員,他算得上是自然科學上的“書呆子”,一待鞏永固這麼一回復,他就打開了話匣子,開始給鞏永固科普起物理學知識來,什麼這世界上所有的物體都是在運動的,沒有絕對靜止的事物,靜止只是一種相對的狀態等等,聽得鞏永固是一愣一愣的。

而就在徐光啓給這位富甲天下鞏都尉教授物理學知識的同時,列車已經跨越過了第一道大橋。

大明現在雖然已經制造出可以實施爆破的烈性炸藥,但卻沒有系統的工程力學理論基礎,因而還沒法建造比較長的隧道,在遇見無法靠摧毀其山巒而又高低不平的地勢時,便直接架設鐵路橋。

鐵路橋的技術要求並不低,對鋼材的強度要求也高,不過好在隨着數十年的發展,大明的鋼鐵冶煉和焊接技術已經得到了長足發展,因而架設鐵路橋倒也能實現,甚至還直接在建造石拱橋基礎上在搭建鐵路橋,以此滿足橋體對蒸汽機車的足夠滿載量。

霍維華沒興趣參與徐光啓的物理學教授,他自然知道這整個鐵路沿線上的橋樑建造與鐵軌鋪設以及車廂數量都有他這個內閣大學士的參與,但他作爲這鐵路的總負責人,此時則不能像徐光啓和鞏永固一樣如此輕鬆,他現在深怕蒸汽火車在中途出現事故,使得自己全權負責的此次工程徹底失敗,要知道皇帝陛下可是在這裡面砸了不少經費,若是失敗,只怕自己是逃脫不了懲罰的。

而在鐵柵欄外的百姓則不知道蒸汽火車裡的官員們在想什麼,他們現在只是覺得新奇和驚訝,甚至已經有不少人在吶喊歡呼了起來。

等到蒸汽火車到達京城西郊站臺後,歡呼聲更加激烈,而霍維華也長舒了口氣,這個鐵疙瘩在失敗了數次後總算是可以成功無險的到達了京城,而這也標誌着大明的第一條鐵路正式建成通車!

至此以後,從山海關到京城的行程時間將大大縮短,雖說不過只有十節車廂,能運的兵力或者其他人口數量有限,但明顯要比以前靠步兵用兩條腿跑要快了許多。

而在這第一條鐵路幹線建成後,交通部下屬鐵路司開始正式發售火車票,雖說火車票價格已經漲到了一百銀元一張,但依舊是一票難求。

在此同時,朱由校也已開始琢磨着開通新的鐵路幹線,並達到儘快滿足增加軍隊攻打印度洋半島的交通運輸需要。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蘭珠面聖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兩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八十章 上當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二十七章 敢要挾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九章 早朝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三十一章 錢謙益第三十一章 錢謙益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