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

猶如朱由校所料,貴州盤水土司的動亂最終演變成的就是各個土司間的廝殺,朝廷的官兵只守着幾處緊要地帶,並適時的給水西安氏、水東宋氏一些軍餉和糧草外,並不參與他們的廝殺。

盤水土司的蠻兵的確也頗有實力,也不知道是蓄積了多久的實力,竟然還用上了火炮等物,不過這也說明軍械司或者軍隊裡出現了腐敗人員,竟然私自走私武器。

朱由校少不得讓東廠聯合軍法處嚴查,對於這種走私主戰武器的腐敗行爲,朱由校是採取零容忍的。

儘管有朝廷的支持,但盤水土司的確頗有實力,水西安氏的十三寨轉眼間已被攻破大半,播州楊氏幾乎已到了徹底消亡的時刻。

但朝廷直接統治的地方依舊安穩如常,陳繼儒依舊在崖洞裡教書,各地客商依舊帶着商品進入各大集鎮。

隨着秦良玉的白桿兵到來後,戰爭範圍才進一步擴大,盤水土司的蠻兵不得不與白桿兵進行一場又一場的鏖戰,勝負卻很難料定,這種叢林作戰,很難一勞永逸地全殲,基本上在盤水土司損失一千的時候,白桿兵也會損失八百。

好在白桿兵這邊有朝廷支持,而盤水土司到底屬於叛亂,基本上還算是白桿兵佔上風。

戰爭持續了半年,最先被打殘的是水西安氏、水東宋氏等被盤水土司攻打的土官們,然後是盤水土司,被白桿兵打得幾乎所剩無幾。

按照朝廷嚴令,盤水土司不能姑息,所以白桿兵不得不繼續追剿,而這樣也造成白桿兵自身也受了一定的損失,等到第四軍的一個旅進駐赤水與瀘州後才結束了這場戰爭。

但這樣一來,也就意味着川貴的局勢正式被朝廷控制,附近稍有實力的土司包括石柱土司都不再具備影響局部地方局勢的能力,且不得不遵從朝廷旨意以休養生息。

而在這段時間,在廣西境內的朱由校卻渾然不覺離自己不遠且由自己挑起的戰火正越來越熾熱,此時的他正很享受着這泛舟於碧波之上的感覺,遠處飄來的是壯族人嘹亮的歌聲,近處則鷺鷥的叫聲都讓他的身心爲之輕鬆不少。

靜謐的晚霞貼着一座座獨峰,獨峰下是蜻蜓嬉戲的稻田,這種很難在紫禁城裡感受到的美景,讓他很爲之陶醉。

而且,據李明睿說,從梧州到桂林一帶,很多稻田都是皇莊開墾的荒地並已承包給當地百姓,因此還造成當地鄉紳找不到佃農,不得不降租減息吸引壯勞力佃戶,後來甚至還出現了不要租且還要倒給工錢幫忙收割的現象。

這種現象也不僅僅是在廣西纔有,幾乎在其他承宣布政使司也會發生。

隨着國有土地的比例擴大且朝廷對於農業的財政依賴越來越趨近於零,使得鄉村的耕地很難成爲鄉紳們獲得持續性收入的源泉。

不少鄉紳開始把存儲的錢不再拿來購買田地而是去經營買賣甚至入股投資。

如同後世房地產火爆以後,人們不願意把錢繼續存在銀行,而去瘋狂購房一樣。

畢竟買地後還得花錢僱人耕種,但農產品的利潤並不可觀,尤其是在太平年景,糧價持續走低,百姓們或許可以一邊自給自足一邊賺點小錢補貼日用,但對於生活奢侈的士紳們而言,倒不如商場暴利更讓他們獲得足夠多的財富去支撐他們那龐大的開支。

整個大明,沒有人不談買賣,即便是就近發生的貴州盤水土司叛亂,附近地區的人想到的不是這些叛軍打到鄰省怎麼辦,而是想着如何藉此掙一筆錢。

因爲這戰事一開,貴州的鐵價、糧價、布價等必然都是陡然攀升,而鄰省廣西、貴州、雲南等地依舊因爲大明殖民擴張後的紅利,導致各種生活和生產資料如鐵價等價格依舊在走低。

於是,便有很多大膽的商人冒着被官府查知的風險走私這些生活或生產資料,以賺取這裡面的差價來獲得利潤,這若擱在幾年前,敢這樣走私重要生活和生產資料給韃子必然是滿門抄家的重罪。

但現在矛盾已然改變,盤水土司也不是韃子,這些商人也不是富可敵國的晉商,因而處理方式也就不一樣。

但也正因爲此,戰爭纔打了半年之久,若不然,一個月就足夠了。

朱由校自然知道會有很多官員和商人會趁此大發橫財,但他除了讓東廠進行一定程度的管控以外也別無他法,因爲這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因爲他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再利用土地發財,只能利用戰爭和貿易等方式發財。

盤水土司積蓄多年的財富和從其他土司劫掠來的財富大都餵飽了附近的扮演商人性質的士紳和與商人勾結的官員,而真正受損的除了當地土司還有朝廷,朝廷短期內在貴州的稅收受到了損失也承擔了一定的軍餉。

但這並不是問題,這些當地官紳們發財後大多都會把錢放在皇家銀行或者入股投資到皇家資本企業,皇家資本企業在獲得巨大投資後會將這些投資花在更大規模的海外殖民項目上。

皇家資本吸納他們的財富去創造出更大的財富,大家都在發財,只要社會總財富是增加的,分配也不出現問題,整個社會依舊還是欣欣向榮之態,局部的叛亂也不會帶給人天下大亂之感,甚至讓敏銳的人兩眼放光,知道這是一次實現財富重新分配的機會。

只要投資到皇家資本上,這些商人們可以藉此分得更大的紅利,李明睿等新興官員也正是靠這個崛起爲新的大官僚大資本家,他們接近帝國核心,自然更容易得到投資計劃。

甚至他們會利用自己顯赫官職以及和皇家資本過硬的關係來集資對朝廷的皇家資本企業進行投資,已被罷職的戶部尚書郭允厚就這樣玩過,甚至他還因此搞了第一傢俬人銀行。

但很不幸的是,因爲霍亂事件,導致他苦心經營的郭氏金融帝國功虧一簣。

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與夷滅三族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兩百四十三章 劉孔昭倒戈與朱由校動屠刀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五百一十章 讓祁彪佳去西伯利亞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九十章 火炮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統一歐亞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九十章 火炮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