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

沒人對他這個邋遢的老頭子感興趣,諾大的北京城,伽利略放眼一瞥也能看見不少跟自己一樣膚色的人種。

甚至不少也同這裡的人一樣穿着一種沒有分出褲子與上衣的袍子,如果不是這些胸前帶有十字架,伽利略很難一眼就分辨得出來這些人是跟自己一樣來自遙遠的西方。

但這也讓伽利略不得不感嘆這個古老帝國或許並不是傳說中的那麼閉塞而又不可靠近,至少這種各色人種能自由在大街上買賣還是很難得的。

叮叮噹噹的聲音從耳畔傳來,引起伽利略的極大好奇,當他靠近這種很長很長的馬車停在路邊,一羣排着隊的人陸陸續續的上了馬車時,不由得感嘆或許在歐羅巴也應該有這種屬於普通民衆的交通方式,華麗的馬車不應該只是權貴專用。

讓伽利略更欣喜的是,這個古老的東方帝國或許真的是一個極度自由的國度。

因爲他發現在這個國度的芸芸衆生中,很多人似乎沒有宗教信仰的標誌物,沒有醒目的圖騰,也沒有因爲信仰而隨時發生殘殺的場景,即便有信仰的人,但這些宗教信仰不同的人卻能和平的相處!

這是伽利略無法想象的,那些光着頭穿着一種灰色袍子的或許是傳說中的和尚,而那些帶着帽子手持拂塵的或許是這個帝國傳說中的道士,再加上跟自己一樣戴着十字架的傳教士以及穿了一身白袍的小亞細亞人。

他們是怎麼做到和平相處的,再看看那些正制止一場因爲買賣糾紛而發生了爭執的軍士(實際上是兵馬司的人)們,伽利略似乎明白了事實的真相,這不是一個靠宗教統治的國度,他們的社會秩序是職業政治家來建立的。

偶然經過順天府學宮,當伽利略看見一些貧富不一的年輕士子正對着一欄寫着漢字的告示朗讀之時,便已猜到這些或許就是蒙特澤西給自己提到過的這個大明帝國裡的讀書人,這些人將會被進行人格與道德修養的訓練,優秀者將會進入仕途做官,統御萬民。

伽利略很欣賞這種靠學識決定誰來管理這個國度的制度,他討厭那種依靠血統來決定政治身份的高低。

因爲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靠學識崛起而不是靠高貴血統崛起的人。

不知不覺,伽利略已經愛上了這個叫大明的古老東方帝國,他首先感嘆這裡的遼闊,其次感嘆這裡的與衆不同,再則就是這裡的自由與平等。

或許他看見的只是表面,或許任何一個人都會對比自己國家強大的國家感興趣,畢竟人都是往高處走的。

但至少現在伽利略已經不排斥來到大明瞭,甚至也對蒙特澤西的坑騙而逐漸忘記,也沒再在意這些粗魯的大明騎士們對他的非法拘押。

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和厚重而又宏偉的宮門讓伽利略感受到了這裡的神聖,他不由得屏住了呼吸,跟着看上去頜下無須的皇宮內侍進入了這個古老帝國的皇宮。

蔚藍色的天空下,熠熠生輝的紅牆綠瓦與層次分明的漢白玉石階讓伽利略不由得驚歎了一聲,他沒有想過一個國家的皇宮可以如此的莊嚴。

伽利略現在真的覺得自己恍惚進入了天堂的世界,即將要見到上帝一般,他虔誠的做了個簡單的祈禱的儀式,就跟着內侍往乾清宮走來。

這個帝國的帝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難不成也是一個目光深邃的老者,或者是眼神犀利的女王?

但當伽利略走進乾清宮,看見一個身着黃袍的年輕人出現,而自己身旁的內侍都在行禮時,他才反應過來原來這就是大明的帝王。

不過,伽利略對此是略感失望,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龐大帝國的執掌者居然是一個如此年輕的人!

在他想象中,這種帝國的帝王應該是一個老者纔是,因爲老者一般都會是智者,有着與別人不同的豁達與心胸,以及對萬事萬物透徹的領悟。

朱由校也在打量着伽利略,他已經提前得知了這個被自己大老遠的從佛羅倫薩騙來的伽利略要於今日來面見自己。

不過,朱由校可沒有想過要以什麼隆重的儀式接見伽利略,理由很簡單,就是沒這個必要。

“將他帶到西暖閣來”,朱由校沒有下龍輦,說畢後就由內宦擡着去了西暖閣。

伽利略倒也沒想到這個帝王對自己竟然如此冷淡,這讓他又有些失望,暗歎到底或許還是有些傲慢的,就如同那個矮個子總督一般,但也許是因爲自信,畢竟作爲一個龐大帝國的統治者,對其他國度的人有些輕視也是在所難免,至少沒有因爲自己戴着十字架而直接將自己殺死,或許這已經是最大的幸運了。

伽利略暗自慶幸開始回過理性,沒再同馬可波羅一樣盲目的對這個國度太過嚮往,心情略微鎮定了些的他開始跟着內侍往乾清宮西暖閣走來。

他本以爲最開始那一座最高大的宮殿纔是這位帝王的居所,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位帝王居然是如此狹小的空間裡辦公。

本來已經開始覺得自己對這個帝國的認識開始迴歸客觀與理性的伽利略一進入西暖閣就再一次被震撼,因爲他看見這個帝王居然和他的大臣們都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商討着國事!

眼前除了一幅地圖和碼的極多的文案外,幾乎沒有任何華麗的陳設。

而且,這帝王和他的大臣們居然就在這樣的狹小的空間裡認認真真的批閱着奏摺,俄然他還能看見一個已經上了年紀的官員突然站起身來給這位帝王稟告着什麼,而這位帝王聽得很認真,並也在認真的詢問着。

後來伽利略才知道這位大臣就是以後要管自己的大學士徐光啓,也是一個學術型官員。

伽利略彷彿明白了一個年輕帝王爲何能夠執掌這個龐大帝國的秘密,或許這個帝王是因爲血統而導致年紀輕輕就成了帝王,但這個帝國的執政者卻是由大多數職業政治家組成的。

“這個帝國的帝王有自己的一個龐大的顧問團,他可以隨時諮詢到他想要的一切的好方法,他將不會讓帝國因爲他的年輕莽撞付出代價,這或許就是這樣一個龐大帝國能夠不因爲信仰不同而不至於分裂的原因,因爲這個帝國的所有人都分工明確,每一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伽利略在自己的日記裡這樣寫到,他也不知道自己從何時開始學會了記日記,開始對社會科學也產生了興趣。

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一百章 情報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無視林丹汗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九十章 火炮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封推感言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兩百四十七章 遊行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封推感言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三十七章 出宮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