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

江寧縣令葉定一秉承着應天巡撫王文奎的指示,江南各級官吏儘量給皇家織造局添堵,縱容刁民鬧事,逼得皇家織造局經營不下去,一旦被陛下或陛下身邊的人問起皇家織造局和南o京城混亂的事就往小混混太多沒辦法管理方面扯,把責任都推到失業的僱工身上。

法不責衆,要讓陛下充分認識到刁民太多縱使爲官者也無能爲力。

所以,在此刻,當朱由校問及爲何有混混在皇家織造局門前鬧事時,江寧縣令也就選擇了這樣回答,甚至即便被罷了職,這也沒辦法,作爲一個七品小官,他寧願得罪陛下也不敢背叛整個江南文官集團。

但這葉縣令明顯小瞧了朱由校的脾氣,這葉縣令剛一說完,朱由校順手就抄起一硯臺朝這葉縣令身上砸了過去,大聲喝道:“大膽!你敢欺侮朕,給朕拉下去砍了!”

“是!”

兩東廠番子應了一聲,當即將這葉縣令往屋外拉去,而吳進也拔出了繡春刀,閃着寒光刀刃嚇的葉縣令頓時就懵逼了,甚至忘記了那硯臺砸到他腦袋上後引起的劇痛,忙道:“陛下,臣只是實話實說,南o京城刁民甚多,非臣。”

“還敢推諉,我大明朝就是有你這樣的官員,才使得朝政頹廢至此,你縣衙被刁民拆了又如何,你就是住在大街上,作爲這裡的父母官,也得保護這裡的百姓的身家性命和財產安全,拖下去,斬!”

朱由校一頓訓斥後,江寧縣令葉定一已經被拖到了屋外,他的頭顱被按了下來,而吳進也舉起了繡春刀,但這時候,葉定一卻也感到了恐懼,忙大聲喊道:“陛下饒命,罪臣有話要說,有話要說啊,這些都是中丞大人指示的啊!”

見此,朱由校便命人將他帶上前來,這葉縣令這個時候也不敢胡攪蠻纏,性命攸關之下,便一五一十的將應天巡撫的指示說了出來,但當他希冀的等着朱由校饒他性命時,朱由校則只是對吳進說道:“賜他個全屍,然後佈告於百姓,護境不力且敢違天恩者,立斬之!”

江寧縣令葉定一大爲驚駭,忙道:“陛下,緣何不饒罪臣性命。”

朱由校起身進了皇家織造局裡面,根本就懶得理這江寧縣令,現在朱由校只有一個感受,皇權百年不到江南,現在這裡的官僚士紳們是越的不把朕當回事了,一個小小縣令也敢在自己面前打馬虎眼,甚至寧願對一個應天巡撫言聽計從。

吳進一刀捅進了這葉定一的胸膛,使勁旋轉了幾圈,狠言道:“欺君之罪已犯,還想讓陛下饒你性命,你真是太天真了,殊不知皇權大於天嗎?”

葉定一一死,旋即就被刊載於大明日報上,並懸掛葉定一屍於城門外,警告天下士民,若敢再不對皇家產業竭力保護,對百姓不全力佐佑,其下場只會比葉定一更慘。

朱由校這裡參觀了皇家織造局後,就對皇家織造局和生產管理模式和設備提了些意見,但他在這方面且又表現的很開明,並不乾綱獨斷,只是對茅元儀說,這是他的意見,請茅元儀自己按實際處理,參考具體情況。

茅元儀雖說在政治上顯得自卑,但這方面卻也有自己的主見。

提升武官地位,讓武官出身的人更加有信心的去處理軍事和政治以及商業科研等事,或許能更加開他們的潛能,朱由校此時不由得篤定了這個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葉定一的死在江南文官勢力也引起了不少的震動,他們沒想到當今陛下會如此執拗於對皇家織造局的庇佑,誰也能看出來,陛下想靠皇家織造局等產業控制江南財富的野心並沒有消失,甚至不惜讓一個縣令付出性命。

這樣一來,也就更加篤定了他們以更激烈的方式去挑戰朱由校改變商業格局和階級層次的決心,誰也不確定誰纔是最後的勝利者,或者誰也不願意放棄對江南這塊大蛋糕乃至整個大明話語權的控制。

皇權與文官集團的爭鬥依舊在持續。

“傳命,着令操江提督魏國公徐弘基、南o京鎮守太監魏忠賢、南o京兵部尚書王永光覲見,同時命皇家軍事學堂先期畢業生有熟水性者立即來南o京,同時傳命徐州禁衛軍覃博桐領兩營步兵來”。

朱由校一系列的旨意,讓王承恩和李明睿都有些狐疑不解。

徐弘基、魏忠賢和王永光是掌控江南軍權的三員大佬,而皇家軍事學堂的先期畢業軍官生又是目前前途無限且接受最新軍事訓練的軍官,而調兩營禁衛軍入南o京又是爲了什麼,難不成南o京城的小混混也需要讓禁衛軍來收拾了?

當今皇帝陛下的心思,誰也猜不透,即便是王承恩和李明睿這樣的天子近臣也是如此,更別提其他的官員士紳了。

“徐弘基,朕且問你,如今我大明操江水軍實額有多少兵員,多少艦船,能戰者有多少,不能戰者有多少,與大海盜鄭芝龍部誰強誰弱,強多少弱多少,還有與西洋各國商隊相比;

另外,王永光,現在南京各鎮衛所有多少兵力,兵員年俸多少,每月耗糧餉幾何,能戰者多少,我大明各處海防是否完備,若嘉靖年間的倭亂再次出現,是否能抵擋得住;

還有魏忠賢,現在南o京各地將領操練情況如何,軍紀如何,當年戚繼光和俞大猷之英雄事蹟宣揚情況如何,其墳墓是否得到修葺,其後人下落如何,良將後裔,烈士遺孤是否得到撫卹?”

朱由校的一連串問題讓這主政南o京的三人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說,但讓朱由校沒有失望的是,這三人也還算不上尸位素餐之輩,再加上葉定一的人頭還掛在城門樓上,因而三人也都一一做了具體的回答。

但真實的情況卻不是讓朱由校很滿意,隨着國防壓力由海洋轉向關外,造成了現在的操練水軍已經出現了當初京營一樣的情況,兵不足數,能用的艦船甚至所存無幾,甚至很多艦船還成了大戶的私家船,很多兵也成了海盜。

“傳朕旨意,三日後朕要在這午門外檢閱大明水軍,若不到者當做自願放棄軍籍,直接轉爲民籍,到者視其優劣,朕就選優秀者編爲禁衛軍海軍!”

誰也不明白,陛下爲何會對水軍如此關切,不過這倒讓一直蠢蠢欲動的文官集團很是慶幸,只要陛下不注意到他們的小動作,就隨他朱由校怎麼搞都成,水軍變成海軍,在他們看來,或許是想跟鄭大官人搶飯吃。

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兩百四十三章 劉孔昭倒戈與朱由校動屠刀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發事件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兩百七十一章 處置王文奎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