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

鞏永固在結算完皇家工業公司這一個月的營業額後就立即進宮面呈給了朱由校。

“陛下,這是皇家工業公司最新收得的七十五萬兩,比上個月有所下降,蓋因京城裡的商販俱已訂購完畢,在他們的訂單未售賣完以及其他地方的客商未來之前,估計訂單會有一定的下滑,但預計在江南、湖廣等地買賣打開以後,又會大賺一筆,另外,鄭家也有意從我們這裡訂購大批貨物運到南洋去賣,而且估計不低於千萬兩。”

聽鞏永固如此說,朱由校也很贊同地點了點頭,對於這裡面的升值潛力,他自然也是很看好的。

不過,當他一看見鞏永固手裡的銀票,就想起了銀行金融的事,倒也不由得問道:“這些銀票都是誰家的?”

“幾家山o西票號和徽州的都有,自從陛下剷除八個大晉商以後,徽商也有機會參與到這票號的生意來,而那幾家沒被打壓的原來比較小的山o西票號也因此壯大了不少,且都對陛下感恩戴德呢,說若不是陛下您,他們也會一直被範家等壓制。”

鞏永固如實回答後就站在一邊,而朱由校卻是不以爲然笑了笑。

他自然知道這些人哪裡是對自己感恩戴德,不過是想跟着自己賺錢而已,但這金融和外貿都是重要的國家經濟命脈,不能一直控制在這些私人手裡,銀行得儘早開辦起來。

而對於外貿,在沒有海軍建立之前,也只能先讓鄭芝龍等海盜先些財。

“朕交給你個任務,你想辦法去挖幾個做票號生意可靠的人來爲朕所用,現在晉商被打壓,徽商在這一塊也還未站住腳,正是他們內鬥之時,也是朕插進來這個行當的最好時機,不過,朕要玩的比他們大”。

聽朱由校這樣說,鞏永固也不由得暗自欣喜,這票號生意自然也是獲利頗豐的行當,只是以前被幾個大晉商操持着,別的人沒辦法摻和進來,如陛下所說,如今是最好的時機。

“臣遵旨”,鞏永固退了下去後,就立即去拜會各大票號的掌櫃,有他這個駙馬都尉親自出馬,再加上是給朝廷做生意,且還可以直接授予官職和直接分股,因而要想挖這些票號的牆角倒也不難,難的是挖幾個靠譜的。

沒到半個月,駙馬鞏永固就冷眼選了五個看上去老成而又經驗豐富的票號掌櫃來覲見朱由校。

這些人擱在現代也算得上是金融系統的高級主管,在商場上自然也是磨鍊得寵若不驚,因而見了朱由校這個皇帝陛下,也沒有表現太過拘束。

在這五人行了禮後,朱由校也沒客套,而是詢問他們對現在票號生意有沒有自己的看法。

同時,朱由校也表達了自己的一套近代銀行觀念,並給他們資料,讓他們直接下去看,然後寫成摺子再呈上來。

前的知識是不可能通過朱由校的一番講解,然後這些人就能一下子明白,頓時就變成了個優秀的現代銀行家的,更何況朱由校自己也不過是個自學者。

朱由校要讓他們自己領悟並考察他們在這金融方面是不是真的能走在別人前面。

雖然現在還沒出現銀行,但資本的活躍早已使得金融活動在大明變得異常豐富,所以這五人在同朱由校進行交流和吃透資料後,也明白了這所謂的開銀行是怎麼回事。

簡單點說,操作方式其實和票號沒什麼不同,都要開戶,但在銀行儲存銀錢不但不收取費用還能得到利息。

雖然,這些人能理解開銀行是幹什麼,但卻也不理解陛下爲何還要倒貼利息,衆人只道陛下是想通過此方法去爭奪票號行當的生意,即便是先賠些錢也無所謂。

可朱由校讓他們開辦皇家銀行,且直接下旨,讓他們把利率調到二十取一時,倒也是讓他們更爲驚訝。

但朱由校並不以爲然,誰都知道開辦銀行從來都只有只賺不虧的事,即便是票號主要利潤靠的也不是收取手續費,說實話管理與運輸銀兩所花費的成本,所謂的手續費也完全抵不上票號的成本,而票號利潤自然是還是靠着放貸和其他投資。

只是,現在還沒由票號演變爲銀行機構,因而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存錢不但不給錢還能收錢的地方。

不過,當皇家銀行的牌子掛出去時,除了朱由校自己存進去的本金三百萬兩和鞏永圖等幾個爲了給朱由校面子而存了幾十萬兩以外。

整個皇家銀行營業一天,卻是沒一個人進來。

原山o西皇家銀行行長,掛着戶部主事銜的胡壽春,很無聊的站在豎有“皇家銀行”四個大字的門牌前,是半晌也沒見一個人進來。

略有駐足的也只是張望了幾眼,笑問道:“銀行是什麼,看這上面的告示不就是票號嗎,存錢還能得利息,誰信啊。”

“這隻怕又是官府想出來的斂財的法子吧,好把我們做買賣的人的錢都給圈走”,一小商販曾經受過被鈔關宦官徵收重稅的苦,因而對官府自然也是苦大仇深。

不過,這時候,一小孩走了來,且直接就跑到胡壽春面前,問道:“你這裡真的存錢還可以收利息嗎?”

“是的,你只需在這張表上登記上你的姓名和戶籍,在這裡蓋上手印,拿着這張做了防僞措施的票即可,請問你是定期還是活期?”

對於這第一個顧客,胡壽春表現的很有耐心,並親自接待着他。

“什麼定期和活期?”這小孩問道。

“定期有半年、一年、三年、五年,可以拿本金的十之一的利息,活期是可以隨時取隨時存的,但只有二十之一的利息。”

胡壽春說後,這小孩看了看外面,最後才說道:“活期吧,我三天後就要來取的。”

“那好,請在這裡寫上你姓名和戶籍,以及存儲本金”,胡壽春命自己副手唐益取了張活期條子來,但誰知,這小孩卻只拿出一枚銅板笑道:“我只有一文錢,嘿嘿,是外面那位相公給我的。”

胡壽春看了看外面那位臉上帶着嘲諷的秀才相公,沒說什麼,只是吩咐道:“一文錢也是錢,給他辦手續!”

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三十一章 錢謙益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兩百四十三章 劉孔昭倒戈與朱由校動屠刀第兩百二十七章 沙龍幫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一百零五章 無權節制毛文龍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第兩百七十一章 處置王文奎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