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牛市的人們本來就信心爆棚,見什麼買什麼,何況還是勤和一系的優質資產。
因此,當這個超級供股計劃公佈之後,所有投資者的目光齊刷刷地轉了過來,直接導致其它公司融資計劃的擱淺,蓋因這個節骨眼上明顯爭取不到股民的歡心,而且經過這一輪100多億港元的“抽水”後,股市也需要一個恢復緩衝。
就在勤和一系成爲香江資本市場焦點的時候,這幾年從未失手的神奇股市狙擊手——劉巒雄,不甘寂寞地跳了出來,宣佈自己已經持有香江電燈30.1%的股份,僅次於持有33.3%香江電燈股份的勤和控股,成爲香江電燈第二大股東,並要求進入香江電燈董事局。
劉巒雄這麼一鬧騰,變相地把香江電燈遭到惡意收購一事完全捅了出來,讓自己從幕後走到了臺前。
當然了,他也是以這種方式提醒眼睛開始發紅的股民,勤和可不見得會把這次的供股集資,拿去投資其所宣稱的什麼看好的優質項目,而是極有可能用於爭奪香江電燈。
可惜的是,其身不正的劉巒雄,他的話註定要成爲衆人的耳邊風——你自己供股集資後,還不是轉過身去就個人享受開銷和再投入股市了,有什麼資格指責別人!
至於劉巒雄加入香江電燈董事局的要求,則被香江電燈總經理馬世民毫不留情地斥責爲癡心妄想。
“衆所周知,劉巒雄這樣的‘拆骨專家’,對於一家正規企業的破壞力有多大。之前在大酒店集團狙擊戰當中,大酒店集團的股東們就選擇了不信任劉巒雄。同樣的道理,香江電燈董事局不歡迎劉巒雄的加入,而且爲了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必將擊敗這次滑稽的惡意收購。”
劉巒雄洋洋得意地迴應,“你不歡迎我沒有用,按照法規,我有資格加入香江電燈董事局。”
話聲剛落,馬世民就跑到香江證監處、收購及合併委員會,控告劉巒雄兩大罪狀,即鉅額收購資金來源不明,直到現在才宣佈已經擁有香江電燈如此高的持股比例、必然存在神秘的“一致行動”。
見此情景,劉巒雄不禁目瞪口呆——流_氓不可怕,就怕流_氓有文化。他就是一個鑽空子的高手了,沒想到對方這個堂堂的大班,也能如此投機取巧地在邊緣區間爲自己尋找到可利用的武器。
馬世民的“無理取鬧”,把這場資本大戰的內幕又往裡揭了一層。
劉巒雄的資金來源沒有那麼神秘,除了自己的資源外,匯豐給了他“無限開火權”。
這也再次印證了坊間傳言,香江電燈收購戰沒有那麼簡單,背後是匯豐和唐煥多年嫌隙的角力。
另一方面,沒有不透風的牆,經過在股市上連番狙擊地順利得手,劉巒雄自然積累了一些人脈,和圍攻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集團一樣,麗新集團的二公子林健嶽也參與了此次行動。
有些事情做得說不得,有些事情說得做不得,更有一些事情遊離在法規標準邊緣,扯也扯不清。
頗爲頭大的香江證監處,於是磨磨唧唧地給出了說法——馬世民的控告“證據不足”。
雖然這個結果對劉巒雄有利,但劉巒雄並不滿意——瑪德,屁大點的事情,被你們磨蹭了好幾天,不知道大爺的“閃電戰”,最煩這種拖拖拉拉麼。
讓劉巒雄七竅生煙的事情還在後面呢,馬世民也對香江證監處的表態不服氣,當即上訴,扯皮官司又進入了香江收購及合併委員會的聆訊環節。
黃裕郎麾下那家負責搖旗吶喊的《金融時報》更是氣炸了肺,破口大罵馬世民,“玩不起就趕緊夾着尾巴滾蛋,使用這些浪費大家時間的無賴手段,丟人不?”
可不管《金融時報》如何“義憤填膺、仗義執言”,遊戲規則就是如此,香江收購及合併委員會開始了正經八百的聆訊。
不光劉巒雄一方,旁觀者也看明白了,馬世民這是利用規則使用了拖延戰術,好爲自己贏得籌集現金的緩衝時間。
要知道,股市非常敏感,現階段香江電燈的股價已經被炒到了90港元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百分之零點幾的持股比例變動,都要牽扯數以億計的資金。
尤其是,時至今日,香江股市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股民們早就被洗禮得見識非凡了。
由於坊間傳聞,匯豐和唐煥對於彼此相看生厭的數年糾葛實在膩歪透了,勢要通過這次香江電燈的掰手腕,分出一個明確的勝負結果,以做爲了斷。
投資者們有理由相信,兩個巨無霸決戰,做爲爭奪籌碼的香江電燈,怎麼可能股價連100港元都不突破,甚至完全可以複製1972年史無前例的收購大戰——怡和收購牛奶公司,即所謂的“置地飲牛奶”事件的牛奶公司股價衝破200港元的盛況。
諸如此類的心態,已經讓香江電燈的股票變得奇貨可居,持有者無不看得緊緊的,甚至恨不得像監管不嚴的1970年代那樣,搞出假股票濫竽充數。
現在勤和一系推出超級供股計劃,儼然就是囤積軍火的做派,那些香江電燈股票持有者怎麼可能不繼續保持耐心?
這也反映出了劉巒雄的底蘊不足,別的財團在進行此類大型收購的時候,往往可以動用“以股換股”的手段——當初唐煥與怡和大戰的時候,便憑此收到了奇效。可劉巒雄名下的資產不具備媲美香江電燈的吸引力,只能動用現金,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地實打實拼殺。
在黃裕郎的《金融時報》像瘋狗一樣狂吠之外,那些理智的財經媒體則紛紛指出:劉巒雄謀求進入香江電燈董事局,暗示他的收購行動遇到了天花板。而且,就算劉巒雄現在可以收購到超過百分之三十五的香江電燈股票,但隨之而來的全面收購所需要動用的更加讓人瞠目結舌的資金規模,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還不如先打進香江電燈董事局攪風攪雨、另覓戰機。只不過,經驗豐富的勤和也不是吃素的,識破了對方的居心不良,這才即使不佔理也要百般阻撓。
羣策羣力的智慧果然非同凡響,被馬世民拒之門外的劉巒雄,接下來的行動驗證了這個推測結果。他在香江電燈股東大會召開前夕積極奔走,頻繁接觸小股東。蓋因其“拆骨專家”的惡名雖然遭到穩健投資者的唾棄,但有奶便是孃的小股東不會真的在乎,隨之也更容易拉攏。
只是香江電燈的反應,再次展示了它的老辣和節操掉了一地,其發出公告:香江電燈股東大會延遲舉行。
誇張的是,此舉頗受歡迎。顯而易見,各方想要看到場面更爲恢弘的好戲的心態,成爲了大勢所趨。
《金融時報》對此諷刺道:“勤和接二連三地動用這些無賴的手段,只能說明它在實力和心理上的空虛。”
和馬世民連番纏鬥得有被拖入泥潭危險的劉巒雄,終於無法忍受了,拆骨專家施展出了自狙擊香江電燈以來,最具威脅的一記殺招——亮出來一份新的收購計劃。
當所有人品味透了其中的內容後,不禁倒吸一口冷氣——看來,劉巒雄不但有資金上的堅強後盾,還有策略上的高人指點啊。
原來,在這份新收購計劃裡,劉巒雄提出了一個概念——“部分收購”。
香江之所以成爲冒險者口中所形容的“機會多”的樂園,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它的自_由港風格,以及法規欠缺完善情況下的各種可供投機的空子。
李半城收購和黃、包裕剛收購九龍倉,讓香江華資的風頭一時無兩,而基本上都處於控股不穩狀態下的英資,則惶惶不可終日。
港府的屁股坐在那一邊,不言自明。因此其隨後便修改了相關的條例,將提出全面收購的持股比例,從百分之四十九調到了百分之三十五。
曾經的怡和大班紐壁堅,在置地丟了九龍倉之後,之所以還敢於繼續玩命地擴張,就是仗着這個變動所帶來的公司被收購的難度加大的利好因素。
按照劉巒雄的說法,做爲香江公用事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香江電燈,必須保持其爲公衆上市公司的身份,纔可以享受專營權的規定。如果自己提出全面收購,也就是把持股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則和這個精神背道而馳。
基於這一點,劉巒雄認爲,只要自己對香江電燈的持股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六,便算完成了“全面收購”。
換而言之,劉巒雄再收購百分之六的香江電燈股份,就可以宣佈,自己取得了這場資本大戰的最終勝利。相比於原來的百分之二十持股比例提升幅度要求,難度降低得可不是一點半點。
當然了,劉巒雄的如意算盤能否實現,最終還要看香江證監處和收購及合併委員會的態度。畢竟,具體的理解和放行,有賴於它們的屁股坐在哪一邊。
香江證監處和收購及合併委員會的專業人士們,似乎被這個提議鬧了一個措手不及,一時之間不知所措,大多含糊其辭地表示:“原則上應該沒有問題。”
就這樣,轉瞬之間,勝利的天平,似乎開始向劉巒雄一方傾斜了。
此時已經“手上有糧”的馬世明,一邊將回購香江電燈股票的報價大幅度提升至令人窒息的180港元,一邊聘請專業人士駁斥劉巒雄的所謂“部分收購”計劃。
這時候,人們發現這位電燈的大班,終於表現出瞭如臨大敵、生死存亡的緊迫感,說話的語氣不再像以前那樣從容淡定了,開始尖銳地批評香江證監處和收購及合併委員會的不專業表現。
……
“你們的胡塗,導致了股市的胡塗、股民的胡塗、傳媒的胡塗、交戰雙方的胡塗,進而讓這場收購戰成爲一場胡塗仗。”
“此例一開,更是會讓香江不少公司的股權平衡之勢被打破。”
“香江證監處對這個所謂的‘部分收購’態度曖_昧,將會嚴重破壞香江做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公平環境。”
……
事實上,馬世民這是在本色出演。只有他、周密、唐煥等屈指可數的人知道,勤和有能力拼血本地迅速提升對香江電燈的持股比例,將劉巒雄這個馬前卒的狙擊計劃扼殺掉,但勤和並沒有選擇那麼做,甚至還推波助瀾,如今真的讓自己走在了鋼絲上,只要稍不留神,便會摔得昏迷不醒。
至於劉巒雄這次的鑽空子,則在香江資本界再次一石激起千層浪。畢竟,類似香江電燈這種狀態的“肥肉”不止一塊,很多大老闆開始“物傷其類”地擔憂起自己的家底來。
要知道,自1970年代以來,美國那邊便做起了大範圍惡意收購的表率,與國際接軌的香江這邊自然也不會落後。進入1980年代後,世界範圍內的惡意收購浪潮更是越演越烈。面對衆多諸如劉巒雄之類的“拆骨專家”的不擇手段,既得利益者難免人人自危。
不難想象,馬世民掀起的大辯論,引得衆多利益切身相關者參與了進來,香江電燈收購戰也隨着全面開花,從資本領域的短兵交接到董事局以及股東大會的勾心鬥角,再蔓延至財經界的衆說紛紜,局勢越發複雜得難以琢磨。
雖然唐煥沒有擼袖子親自下場,只是氣態雍容地在看臺上觀戰,但他一直都是媒體關注的中心,自然會有記者跑來詢問他的看法。
其實,別看首富先生表面上倚紅偎綠地好不輕鬆快活,以黃裕郎的《天天日報》爲首的狗仔隊們,時時盯着他的身旁又換成了哪位女明星,但內地裡的任務並不輕鬆。
現在這個年頭,已經是廣告大行其道的博眼球時代了。不好好做宣傳,收購戰過程中,股東們不見得把股票賣給你;供股集資當中,投資者們也未必真掏腰包買你的帳。
而唐煥待在香江,就是一個金字招牌,天天被記者圍追堵截的他,不知道幫自己的部下們省了多少宣傳造勢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