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平衡

但是金小強本次去歐洲,難道真的是要去找博世方面進行談判嗎?

這個問題,可就只有他本人才能知道了,其實他本次去歐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去合縱連橫,他本次來歐洲不但是要找博世來談判,而且還會於德爾福當面的代表進行接觸。

畢竟華陽動力目前已經成長起來了,但是作爲這麼大的一家企業,而且還是一家有着雄心壯志的汽車製造企業,如果只有博世這麼一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話,那可就真是顯得太不成熟了。

畢竟他已經打算把目前的華陽動力打造成政府手中能夠制衡歐美的經濟籌碼,所以這時候的他也不得不多給華陽動力找一條後路出來,畢竟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可是相當不明智的。

在後世看來,博世是當之無愧的世界NO.1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他們能夠給世界各大汽車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從大型的汽車製備生產線所需要的大型水壓機,鍛壓機,液壓機,鑄件機,再到小小的行車電腦ECU,再到雨刷,火花塞,甚至是車身穩定安全系統的ESP,博世都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有人甚至說過,也就是博世不願意自己做,如果他們要是自己願意做的話,他們完全可以成立一家自己的汽車製造公司,並且這家汽車製造公司,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成長爲世界知名的大型汽車製造企業。

這就是博世這家公司給人們所留下的印象,但是事實上,在2005年之前,博世在世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裡,也就只能說是位列三甲,並不能夠保證一統天下的地位。

而在汽車零部件供應領域,和博世一樣最大的另外一個零部件供應商,當然要屬於德爾福!

德爾福的誕生年份只比博世晚幾年而已,而且也和諸多的美國大企業一樣,藉助着兩次世界大戰的機會,一舉成爲世界級別的大型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

並且在1995年之前,這家企業一直是以通用的零部件專供子公司的地位而存在的,在二十一世紀之前,通用一直壟斷着世界汽車製造商頭把交椅的寶座。

而德爾福也憑藉着和通用的緊密關係,一直霸佔着世界汽車零部件首席供應商的寶座,但是隨着通用的衰落,和在1995年德爾福和通用的分拆,德爾福已經成爲了一家獨立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公司。

正所謂是成也蕭何敗蕭何,早些年靠着專門給世界頭號汽車產量大公司通用提供零部件,德爾福一直牢牢的佔據着世界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的寶座。

博世做專精的行車電腦ECU,以及博世引以爲傲的行車穩定系統ESP,德爾福也一樣都能做,甚至可以說出了發動機,變速箱,汽車沙發等簡單的一些小玩意之外,就沒有德爾福不能做的。

在汽車零部件供應領域,只要是能夠找到博世的地方,你就能夠找到德爾福的身影。

可惜美國人之前大驕傲了,一直是隻做通用的生意,這也限制了他們供貨市場的範圍,但是博世不一樣,他地處歐洲,哪裡有很多國家,而這些國家又都有着自己的汽車製造公司,這樣一來就爲博世提供了大把的市場。

所以博世的覆蓋範圍更加的廣泛,而且自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通用的衰落看來是不可避免,在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之後通用是連續經過了兩個經濟衰退的財年,並且開始推出了全球轉型,模塊化的全球戰略。

這也讓德爾福陷入了困境,他們最大的買家不行了,他們必須要趕緊另闢戰場,可是之前博世因爲關係廣泛,早就已經在全球的很多地區,進行了覆蓋,所以等到德爾福擡起頭來想要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市場的時候,這才發現,原來竟然是這樣的困難。

所以也就是從這兩年開始,德爾福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裡的地位,纔開始逐步的被博世拉下,並且是越拉越遠。

而在2005年,因爲天朝汽車市場的爆發,以及博世同華陽動力的良好關係,這就導致了博世在去年開始發力,並且一下子就把德爾福給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德爾福也一下子就從原來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老大的位置上,被博世一把扯下,並且黃袍加身,這讓德爾福如何能夠服氣?

所以在今年尤其是年初,在金小強故意把想要擴建工廠,擴大產能的消息泄露給通用,並且在經由通用的渠道泄露給德爾福之後,德爾福的人就立刻行動了起來,成爲最早進駐南陽市,並且積極的和華陽動力方面尋求合作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廠商之一。

而且這一次德爾福方面也是急了眼,打算是下血本了,在之前和王驕聯絡的時候,不但悄悄的給王驕提出了一個遠低於博世方面的供貨報價,並且還允許華陽動力分期付款。

爲的就是和目前蒸蒸日上的華陽動力打好關係,以後能夠找到一個長期飯票!

因爲在很多美國的經濟分析界的精英人士看來,華陽動力這家最近幾年才崛起的汽車製造企業,已經有了成爲國際汽車巨無霸的勢頭,說不定幾年之後,這家企業就能夠成長爲天朝的通用,即便是成不了下一個通用,也很有可能會成長爲下一個豐田。

所以作爲一家汽車零部件供應企業,德爾福怎麼能夠在向之前那樣,忽略掉這家企業?

如果說之前,還是因爲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國內,放在了通用的身上,可是這幾年下來,慘痛的經歷已經很明確的告訴了他們,通用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通用了。

如果他們想要重新回到汽車零部件供應行業的頭把交椅,那麼他們就完全不能忽略掉華陽動力這家新生企業。

不過金小強可不管他們在姓謝什麼,反正本次的歐洲之行,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這兩家企業之間獲得一個平衡,並且爲自己的華陽動力謀取到最大的利益!

華陽動力這兩年的飛速發展,可以說和博世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而博世公司也從華陽動力的飛速發展當中獲得了難以言喻的好處。

一舉幹翻壓在他們頭上多年的德爾福,成爲世界上當之無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企業裡面的NO.1,這樣的業績和同華陽動力展開緊密的合作是分不開的。

從行車電腦ECU,到車身穩定系統ESP的提供,再到火花塞,無骨雨刷等等一系列的供貨合同,這些都給博世公司帶去了鉅額的利潤,和在華陽動力心中非常高的合作伙伴的地位。

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們當時判斷準確,非常及時的將缸內直噴技術轉讓給了華陽動力,這才和華陽動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這次的華陽動力的擴建工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博世方面肯定會拿下大合同。

當然這是他們自己估計的,他們可不知道金小強心中的打算,如果他們要是知道金小強這時候心裡的算計的話,恐怕這幫德國佬非得跳出來一口吞了金小強不可。

但是金小強倒是對德國人的態度不太在乎,博世公司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可以說和天朝汽車市場的爆發是密不可分的。

在幾年之前,博世公司最大的合作伙伴,無疑是他們本國的德國大衆,大衆車上所使用的行車電腦,和車身穩定系統等一系列的電子產品,幾乎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由博世方面來提供的。

但是博世方面對和大衆這樣的合作,其實心裡卻並不是太滿意,原因也很簡單,因爲大衆方面是他們最大的客戶,所以有時候大衆方面難免會對博世方面提出一些讓博世公司感覺很惱火的要求。

比如不準給其他公司提供最新一代的行車電腦,不準在未經大衆公司允許的情況下,像其他公司提供車身穩定系統等等要求。

而最關鍵的一條就是,不準在未經大衆公司允許的情況下,像其他公司提供發動機缸內直噴技術這一條。

要知道當年在沒和華陽動力展開談判之前,博世公司就從天朝方面接到了不少的聞訊,有很多天朝的汽車製造公司都在想博世公司諮詢,可不可以向他們提供這樣的技術支持。

如果要是博世公司單方面而言,他們當然願意想這些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嘍,畢竟這些可都是錢啊!

可是正是因爲該死的大衆公司的阻撓,他們纔沒能和那些天朝公司達成協議,後來直到華陽動力的出現,他們才決定賭一把!

畢竟華陽動力當時剛剛推出一款逸動,還有硬漢,以及翼虎,還有明銳幾款車型,但是博世公司卻從華陽動力這幾款車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上面看到了希望。

和現在的華陽動力一樣,當時的博世公司也不希望把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畢竟在德爾福和通用分離了之後,德爾福公司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的狀態,也讓博世公司警惕了起來,他們不希望成爲一家離開了大衆就無法存活的公司。

所以當年他們纔會頂住大衆方面的壓力,偷偷的把發動機缸內直噴技術轉讓給了華陽動力,並且讓華陽動力製造出了可以抗衡大衆TSI的ECOBOOST發動機!

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一十三章 肢解尤科斯第二百三十六章 通用服軟第一百二十六章 京城世家子第四十二章 脫離火坑第二百三十二章 海軍需要艦船鋼第四百九十七章 變3裡的威震天第六百零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三十六章 通用服軟第九百二十三章 我們的條件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反應第五百零三章 美國隊長亮相第六百三十九章 施壓第八百二十二章 連環套第二百九十八章 聯袂而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銷量奇蹟第二十九章 實話實說第一百一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九十五章 螞蟻多功能支援運輸車第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1)第五百六十三章 鋰礦供貨商第七百三十三章 不自知的奔馳第六百零二章 圓滿成功第一百零四章 前因後果第八百一十二章 金國柱未雨綢繆第九百一十七章 金鑰匙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軍裝備製造業的關鍵人物第一百七十六章 神秘的手環第七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五十五章 就它了第九十九章 攪局者第四百六十章 危急時刻第九百一十章 畫餅充飢?第二百零三章 颶風營救(6)第三十三章 爆炸性消息第二百六十章 新林蔭大道第四百一十三章 電池是關鍵第四百零七章 各國媒體的反應第一百一十四章 熱鬧非凡(1)第七百三十六章 狠宰一刀第五十六章 短板第一百六十四章 插手哈弗?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毒的車迷第一百一十七章 討價換價(1)第三百六十九章 上帝保佑美利堅第七百七十四章 CTCC第六百八十五章 時尚潮流第一百五十章 世界頭號話題第二百章 颶風營救(3)第一百二十六章 京城世家子第四十三章 整合業務第三百七十二章 空手套白狼第三百零六章 草草收場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聲大噪(2)第九百二十章 參觀工廠第七百一十三章 鬆了口氣第六百零三章 港臺貴客第六百五十章 推銷機牀第七百九十九章 悲催的太拖拉第一百五十三章 新能源車(2)第一百八十四章 挑起大衆和華陽的戰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抽了大衆的耳光第四百二十章 得寸進尺第六十二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第二百五十章 潘提斯家族第二百四十八章 喬納森的特殊癖好第五百八十五章 鋼炮+越野第六百零八章 美國警車更新換代第八百八十三章 引領汽車發展的潮流第一百七十章 江湖再見第四百六十章 危急時刻第八百四十六章 叫停第七百三十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見格日勒圖第四十一章 踩點第四百六十章 危急時刻第四百二十章 得寸進尺第四百六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二百八十五章 創馳藍天(3)第三百三十章 華陽精工的盈利利器第一百二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七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六十八章 朝陽產業第三百四十三章 ZF在哭泣第六百二十章 頭腦風暴第十七章 家裡的鋼鐵廠第九十二章 採購不忘挖坑(1)第七百二十章 混亂的網絡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們的TSI第四百二十四章 超跑計劃?第七百二十二章 只買最貴第七百六十三章 整風會議第八百四十五章 事態擴大化第三百六十四章 用美國人的錢賺美國人的錢第六百九十六章 超級變速器第四百三十六章 凝膠式鋰電池第一百八十九章 奧迪的掘墓人第二百一十章 入股谷歌第八百七十六章 功勳卓着的觀致8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汽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