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設計思路之爭

車身自重的降低,一直是歐美車系的設計師們感覺最難辦的棘手問題,畢竟他們從小所學的汽車設計思路就是和日本人不同,做不到像日本人那樣草菅人命的設計方案,那樣太有悖於他們的設計理念和良心。

歐美的設計師,在設計汽車的時候,首先把汽車擺在的是一個服務於人的工具範疇,所以他們更多的考慮的是汽車的安全性,然後是操控性能,然後纔是舒適性或者奢華性等等問題。

但是日本的設計師不一樣,在他們的設計理念範疇,汽車就是商品,所以他們的設計理念考慮的更多的則是一款車如何能夠讓消費者獲得更大的心裡滿足感。

他們研究的對象更加針對的是人,也就是汽車的終端消費者,而不是車!

畢竟不是所有的汽車消費者都是有錢人,更多的家用汽車消費者所考慮的是,如何能夠花最少的錢,買到一款既能夠讓他們感覺到有面子,然後在性能上有不弱於,或者是接近於那些中高端配置的車型,而且在這款車上最好花費是越少越好,比如更少的進維修廠,這樣就能夠減少一大筆的維護支出。

更少的燒油,這樣就能夠節省一筆燃油支出等等。

而日本設計師在這方面所做的功夫,確實是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他們可以說是把消費者的心裡研究的最透徹的一羣人。

如何能夠在讓消費者話最少的錢,卻能夠得到最大的滿足感?很簡單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車身的材料上做文章。

發動機和動力總成,無疑日本人可以做的非常不錯,和歐美的發動機有的一拼,但是在汽車的自重方面,他們的車型的自重,卻往往要比同等級的歐美車型輕上不少。

他們能夠做到這樣的效果很簡單,就是在車身製造的時候,使用鋼鐵的地方,能夠用1公分,就絕對不會用1.5公分厚的鋼板和鋼樑,這樣一來既能夠節省大量的鋼材,又能夠有效的降低車身的自重,從而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

這也就是大家爲什麼在幾年之後的汽車調查欄目中經常能夠看到,日本車甚至在使用泡沫來作爲汽車的防撞緩衝區,有的甚至還節省掉了後防撞樑的緣故。

而且即便是有的車,裝了前後防撞鋼樑,用的也是最薄的一層防撞樑,甚至想富士這樣的王八蛋,甚至給車子配上的居然是玻璃鋼的防撞鋼樑……

這樣的車型,要是放到歐美,那簡直就會被人稱爲是草菅人命,所以在歐美上市的日本車型,他們在偷工減料方面,當然是不敢做到像在天朝上市的車型,那樣肆無忌憚的地步。

但是要是相比起來,其實也好不到那裡去,該薄的地方,那肯定是夠薄,絕對不會給你多加哪怕是百分之零點零一的厚度。

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鋼材,也基本能夠符合歐美國家對汽車所要求的最低車身強度,或者剛度。

畢竟這和歐美國家還有日本的鋼鐵冶煉技術發達有關,同等厚度的鋼材,人家的鋼材的抗拉伸度,還有強度,甚至是鋼性都要比咱們天朝產的鋼材好上一點五倍左右。

這也就是後世,大家爲什麼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很多在天朝出車禍的日本車會出現斷軸,甚至是整車斷裂撕開,甚至是像紙板一樣被扯得七零八落的圖片的緣故。

在天朝他們使用的是咱們天朝的鋼板,但是咱們的鋼板,達不到他們本國的或者歐美的同等級鋼板的強度和鋼性,所以一旦要是發生車禍,那後果真的是非常可怕的。

也許有人說,我買車又不是爲了去撞的,而且我駕駛很小心的,開的也不快,也不會酒駕,所以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日本車省油,耐用,還有面子,買了都說好,那我只能勸你以後駕駛的時候,還真的求神拜佛才行。

畢竟老祖宗有句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而且天朝的駕駛環境有多惡劣,還有駕駛人員的素質也是參差不齊,開過車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有時候即便真的不是你的緣故,但是車禍還是會找上你,一旦要是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時候,那你真的只能是求神佛來保佑你了。

彼得介紹完了,他對這款車的車身和結構的設計,而這時候也到了記者們最感興趣的汽車的動力總成的設計了。

K5的動力總成的設計,是由金小強來操刀完成的,所以關於這方面的問題,這幫記者們當然是找到了金小強。

本來大家對於這款車的發動機能夠做到13:1的壓縮比,還真是有些不盡然的,甚至很多記者都在暗自揣測華陽動力是否是在吹牛。

但是在之前,當大家看到彼得站在展臺上,並且親口承認是這款車的聯合設計者之一的時候,大家也都釋然了。

就算大家信不過華陽動力,信不過金小強,說白了就是信不過天朝人,但是彼得,作爲一名世界知名的汽車設計大師,歐洲聞名的三大汽車設計師之一,他大家總不能不信吧?

彼得站在臺上,那就說明他對這款車也是有絕對的信心的,那就說明無論怎樣,這款車的發動機所公佈的13:1的壓縮比,就絕對是真的。

金小強可能說謊,但是彼得總不可能跟着他說謊吧,畢竟彼得不可能爲了金小強,把他辛辛苦苦二十多年建立起來的信譽,給賭上。

所以這時候原本對這款汽車的發動機充滿了懷疑的記者們,十分已經去了八九分,大部分都已經相信了金小強他們之前所公佈的數據。

不過這時候大家心裡更多的感覺就是酸溜溜的,這個傢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即便他是個天才,可是不使用渦輪增壓器,也不適用機械增壓器,他就能夠讓發動機做到13:1的壓縮比,他也太妖孽了吧?

“金先生,您能夠給我們詳細的介紹一下,您爲這款車設計的發動機嗎?他到底是如何才能夠做到在不適用任何增壓器的情況下,使得空氣和燃料的壓縮比達到13:1的呢?”

德國記者不願意問,因爲他不願意給金小強出風頭的機會,可是架不住這時候日本人最先站了出來。

要說着日本人調整心態的能力,還真是不一般,畢竟如何讓汽車更省油,一直是他們汽車研發的主要目標。

所以這時候金小強在不使用任何增壓器,就能夠做到如此高的空氣壓縮比,還真是讓他們感覺到非常的好奇。

“額,我必須要糾正一下,13:1的壓縮比,只不過是我們對外公佈的數據而已,其實根據我們的理論設計,這款發動機所能夠達到的最佳壓縮比是14:1……”

金小強的話音剛落,臺下就又出現了和之前一樣的亂哄哄的場面。

記者們是又忍不住,互相湊乎到一起,開始交頭接耳了起來,不過這時候可是說什麼的都有,總之金小強的話,每次都是能夠讓這些記者們好好的熱鬧一會兒。

“納尼?……14:1的壓縮比?所噶,這傢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吹牛筆呢吧?13:1都已經夠誇張了,這時候你居然還能吹出14:1來,難道這樣的數據,就是靠着你的嘴巴說說就能夠達到的嗎?”

“哎!年輕人啊,怎麼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呢……”

“哼!吹牛也不打草稿,等會兒,老子一定要好好的問問你,你的這14:1的壓縮比,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嘿嘿,你怎麼不說15:1或者16:1呢?等會兒,老子一定要好好的讓你出出醜……”

臺下的記者們在金小強話音剛落之後,在議論紛紛的同時,也是各自暗懷鬼胎,總之大家對於金小強嘴裡所說出來的數據,就是兩個字,不信!

再加上之前和金小強所結下的仇怨,這時候很多的德國記者,和日本記者,都已經咬着牙的等着在一會兒的提問當中讓金小強出醜了。

“金先生,請問您是如何能夠讓這款車既能夠做到13:1的壓縮比,又能夠做到14:1的壓縮比的呢?”

德國記者率先提問了,其實很多德國的資深汽車媒體人,都是和美國人一樣,比較喜歡自然吸氣發動機的。

至於渦輪增壓,或者是機械增壓這樣的技術,都是最近幾年隨着日本車大量使用,尤其是三菱和斯巴魯這倆品牌,大量的使用渦輪增壓技術,才帶動了更多的消費者對這樣的技術的熱情。

所以這兩年在很多德國的車型上,也漸漸的出現了增壓技術,尤其是大衆和奧迪,他們兩個是做的最到位,和最先踏入這個領域的企業。

但是即便是他們使用了增壓器的車型,別說14:1的要比了,即便是13:1的壓縮比,他們也做不到。

所以這幫德國記者,真的是很好奇,華陽動力到底是如何在不適用增壓器的情況下,做到這樣的壓縮比的?

第五百七十五章 求婚第八百四十六章 叫停第六百三十二章 難題第十五章 要賬第六百四十九章 奧迪模式第九百五十章 有古怪第六百零七章 美國警車第五百四十六章 機牀的頂尖技術第四百九十六章 輪轂電機驅動第七百八十二章 二手交易網站和善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成立礦業公司的想法第七百四十五章 再見方少第七百五十二章 股市也賺錢第三百二十二章 政治需要第六百六十五章 難兄難弟第六百七十四章 豐收時刻第四十三章 整合業務第八百七十八章 赤裸裸的打臉第四百零九章 悄然起航的普銳斯第一百六十九章 直列4VS V6第四百六十章 危急時刻第三百八十五章 今不如昔的底特律車展第五百一十六章 同樣是終身免維護第六百六十四章 替罪羊第三百七十六章 全部到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一拍即合第一百五十八章 瘋狂掃貨第九百三十四章 下狠手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和悍馬相媲美的戰鬥車輛第九百零六章 突破極限第八百一十二章 金國柱未雨綢繆第八百三十七章 麻煩之地第六章 驚鴻一瞥第九十三章 採購不忘挖坑(2)第八百三十五章 虎爺的黑煤窯第五百一十九章 添油戰術第一百五十八章 瘋狂掃貨第二百六十九章 紅旗H7第二百零一章 颶風營救(4)第九百五十七章 普銳斯的缺點第四百一十八章 雙贏第二十二章 經典的老發動機第五百零五章 解密美國隊長第七百六十九章 K3和獅跑亮相第四百七十六章 砸了高爾夫和普銳斯的飯碗第七十九章 撿了個大漏第七百九十三章 軸承之殤第九百零五章 太陽能第六百五十四章 百分之二十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漫天要價第二百六十章 新林蔭大道第九百一十五章 花落誰家第五百一十章 大紅大紫第五百零一章 底特律開展第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三十七章 麻煩之地第九百三十九章 暫時收手第八百七十一章 成神之路第九百章 新模式第八百一十四章 暗算第八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喜第七百九十九章 悲催的太拖拉第七百零二章 終極怪獸登場第三百四十章 又一款神器第四百七十五章 來至高爾夫,思域,花冠的挑戰第八百零二章 工業王冠第九十章 彎道之王第六百一十六章 關於鈴木的未來第四百五十二章 老謀深算第五百二十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四十三章 走上正軌第四百九十五章 螞蟻多功能支援運輸車第二百六十六章 放浪形骸第二百三十九章 彼得。瑞希爾第一百六十一章 香江猛虎之再戰江湖第四十四章 副廠長第六百四十五章 深度合作第五百五十六章 汽車外形設計革命第五十六章 短板第一百九十七章 專業人士第二百七十一章 山水有相逢第三百五十二章 小鋼炮大亂鬥第二十二章 經典的老發動機第五百四十九章 上汽來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招商會議?第七百九十六章 達成協議第六百一十二章 通用和鈴木之間的往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兼營加油站第三百五十四章 奧迪A1+美國隊長第六百七十四章 豐收時刻第四百七十八章 世界上最不可阻擋的裝甲車第一百一十七章 討價換價(1)第五百六十章 意在沛公第五百二十八章 創馳藍天和分層燃燒技術的結合第八百四十七章 博弈第九百二十一章 貓膩第三十八章 從天而降的大餡餅第六十八章 朝陽產業第八百八十三章 引領汽車發展的潮流第七百三十一章 寶馬3系的底盤技術